首页 / 专利库 / 信号处理 / 时钟信号发生器 / 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

多路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

阅读:622发布:2022-03-30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路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 蓄 电池 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多路 蓄电池 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含有 电流 工作模 块 、辅助电源、 电压 测量模块、 模数转换 模块、 信号 发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控 制模 块、电池切换模块、光 电隔离 模块和继电器 控制模块 ,电压测量模块以及电流工作模块与辅助电源 串联 后通过电池切换模块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继电器控制模块含有主 接口 板 电路 和与其连接的次接口板电路、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光电隔离模块与主接口板电路连接,主、次接口板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 精度 高、抗干扰能 力 强、操作方便、功能强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下面是多路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路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含有电流工作模、辅助电源、电压测量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发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其特征是:还含有电池切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电流工作模块与辅助电源串联后通过电池切换模块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电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通过电池切换模块也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电流工作模块和电压测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的模数转换输入口连接,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其输入/输出口与模数转换模块和信号发生模块连接,信号发生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流工作模块中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直接或者通过光电隔离模块或者两者同时与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含有主接口板电路和一定个数的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光电隔离模块与主接口板电路连接,主接口板电路的输出口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和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口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 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含有一定个数的次接口板电路,所述主接口板电路的控制 口与次接口板电路连接,次接口板电路的输出口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 口连接,电源控制模块为电流工作模块、电压测量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 发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池切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 电器控制模块提供电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述电池切换模块含有一定个数的切换继电器,切换继电器的个数为被测蓄电 池的个数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电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E和F 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的触点或串联的切换继电器的触点与每一个被测蓄电池的 正、负极连接;电流工作模块与辅助电源串联后的两个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 切换继电器的触点或串联的切换继电器的触点与每一个被测蓄电池的正极或者 前一个被测蓄电池的负极、每一个被测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切换继电器的驱动 线圈与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个数与被测蓄电池的个数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 述输入/输出模块含有打印机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RS232串行接口、 U盘读 写模块及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的串行转换出口与RS232串行接口连接,所述 光电隔离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逻辑电路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逻辑门电路 含有与门、与非门、或非门、非门,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中微处理器IC51的串行 口和两个输出口通过光电耦合器分别与逻辑门电路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串行 转换入口和两个输入口 一端连接,逻辑门电路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四个串行 转换出口分别与主接口板电路的串行入口、打印机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的串 行转换入口、 U盘读写模块及接口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 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含有LCD显示器和键盘,LCD显示器和键盘直接与微处理器 IC51的输A^f出口连接;所述主接口板含有微处理器Ul和一定个数的检测路 数设置开关,检测路数设置开关与微处理器Ul的输入口连接,微处理器U1的 输出口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次接口板电路含有译码器 U23、译码器U24和一定个数的板号设置开关,板号设置开关一端与译码器U24 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译码器U23的使能端连接,译码器U23的输出端与继 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连接,微处理器U1的输出口与译码器U23和译码器 U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含有可充电电池A和B、直流稳压电源A 和B、电源控制电路和稳压器,电源控制电路含有三极管YT1、继电器RY0、 RY1、 RY2、 RY3、 二极管电阻,三极管YT1的基极通过电阻与微处理器U1的输出端 连接,继电器RY1的驱动线圈一端与三极管YT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直流 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继电器RY0的驱动线圈一端通过电阻接地,另一 端与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继电器RY2和RY3的驱动线圈一端通过 继电器RY1的触点RY1—K2接地,另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直 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地和负电源分别通过继电器RY2的触点RY2—Kl、继电 器RY2的触点RY2—K2、继电器RY1的触点RY1—Kl与可充电电池A的正电源、地 和负电源连接,可充电电池A的正电源和负电源分别通过继电器RY0的触点RYO—Kl和继电器RYO的触点RY0—K2与+12V和-12V连接,直流稳压电源B的电 源通过继电器RY3的触点RY3JQ与可充电电池B的电源连接,直流稳压电源B 的地串联限流电阻YR8后通过继电器RY3的触点RY3—K2与可充电电池B的地连 接,可充电电池B的电源和地分别与辅助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 述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含有三极管DT1、 DT2、 DT3、电阻和二极管,继电器驱动 单元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阻与三极管D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T1的集电极通 过电阻与三极管DT2和D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T2和DT3的集电极与电池切换模块中的切换继电器的驱动线圈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 述电流工作模块含有以脉动直流电流放电的负载电路和隔直电路,脉动直流电 流含有直流分量正弦波交流分量,负载电路和辅助电源串联连接,负载电路 的输出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电流工作模块含有以脉动直流 电流放电的负载电路、隔直电路和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 和负载电路、辅助电源串联连接,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隔直电路的 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含有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负载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 阻器R4连接到三极管Tl的基极,三极管T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 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内部检测 电阻的负端连接或与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分 别通过电阻器R5和电阻器R6与所述检测端D连接;隔直电路含有电容器C0、 电阻器R0和电阻器R1,电容器C0的两端分别作为隔直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而且电容器C0的两端分别通过电阻器R0和电阻器Rl接地;隔直电路的输入 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或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辅助电 源的负极与所述检测端C连接,所述电流工作模块还含有运算放大器IC2,它的 输入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作为电流工作模块 的输出端;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型号为MAX471,或为MAX472,或为 MAX4069,或为MAX4070,或为MAX4071,或为MAX4072;运算放大器IC2 的型号为TLC2272,或为TLC2274,或为AD822,或为AD824,或为OP200, 或为AD708,或为TLC2264,或为TLC2262,或为TL062,或为TL064,或为TL084。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述电压测量模块含有隔直电容、运算放大器、高效数字滤波器、作为精密时钟信号发生用的微处理器IC13和阻容耦合电路;隔直电容含有电容器C10和电容 器Cll,电容器Cll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F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IO的 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器C10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E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运 算放大器IC1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IO的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器 IC11与高效数字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IC13的一个输出口与高效数字 滤波器的时钟输入端连接,高效数字滤波器的输出端与阻容耦合电路的输入端 连接,阻容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IC14的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14的输出端作为电压测量模块的输出端;电阻器RlO和电阻器Rll串联后并接在 运算放大器IC10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器R10和电阻器Rll 的连接点接地或不接地;阻容耦合电路含有电容器C14和电阻器R16,电容器 C14的一端作为阻容耦合电路的输入端,其另一端作为阻容耦合电路的输出端并 与电阻器R16的一端连接,电阻器R16的另一端接地;高效数字滤波器的型号 为MAX291,或为MAX292,或为MAX295,或为MAX296,或为MAX293, 或为MAX294,或为MAX297,或为MAX280;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AD620, 或为AD622,或为AD625;运算放大器ICll、 IC14的型号为TLC2272,或为 TLC2274,或为AD822,或为AD824,或为OP200,或为AD708,或为TLC2264, 或为TLC2262,或为TL062,或为TL064,或为TL084;微处理器IC13的型号 为PIC12C508。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其特征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含有模数转换器和精密基准电压源,精密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 与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压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的模数转换输入端作为模数转换模块的模数转换输入口,模数转换器的通讯口与微处理器IC51的输A^f出 口连接,所述信号发生模块含有微处理器IC30、数模转换器和运算放大器IC32, 微处理器IC30的数据输入口与微处理器IC51的输A/输出口连接,微处理器IC30 的数据输出口与数模转换器的数据输入口连接,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运算放 大器IC32的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32的输出端与电流工作模块中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含温度检测器、日历时钟发生器和数 据存储器,微处理器IC51的输入顺出口与温度检测器、日历时钟发生器和数据 存储器的输A/输出口连接,微处理器IC51的中断输入口与微处理器IC30的输 出口连接;运算放大器IC32的型号为TLC2272,或为TLC2274,或为AD822, 或为AD824,或为OP200,或为AD708,或为TLC2264,或为TLC2262,或为 TL062,或为TL064,或为TL084;微处理器IC30的型号为PIC16C54;模数转 换器的型号为TLC2543,或为AD7888,或为AD5320,或为AD7871,或为 TLC2558;数模转换器的型号为DAC0832,或为AD7524,或为AD7533,或为 AD558,或为TLC5620,或为TLC5617;日历时钟发生器的型号为12C887;温 度检测器的型号为l犯20;数据存储器的型号为24C64;精密基准电压源的型号 为MC1403,或为AD580,或为LM113。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 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路数设置开关和板号设置开关的个数为一个,或为两个, 或为三个,或为四个,或为五个,或为六个,或为七个;所述次接口板电路的 个数为一个,或为两个,或为三个,或为四个,或为五个,或为六个;所述n 为l,或为2,或为3,或为4;微处理器IC51和U1的型号为PIC16C74,或为 PIC16F74,或为PIC16F77;译码器U23的型号为74HC154,译码器U24的型号 为74HC138。

说明书全文

200920007282.2 (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的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二) 、背景技术:在发电、供电、通信等领域均采用串联的VRLA (控密 封铅酸)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的电池,当交流供电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 源必须立即提供不间断的电源供应,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判 断蓄电池组供电能的好坏对上述领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来说特别重要;由于 VRLA蓄电池是全密封的,无法用直观的方法对其内部材料进行检验,而通过 检测蓄电池的内阻可以较好地判断其供电能力, 一般认为,蓄电池的内阻大于 本组蓄电池内阻值平均值的25%时,其供电能力已下降,需重点监测,如果大于 50%时,其供电能力已不可靠,需替换下来,因蓄电池的内阻极小,如常用的100〜 4000安时的VRLA蓄电池的内阻值范围大约在1.5〜0.06毫欧姆左右,并且备 用电源的蓄电池平时处于浮充电状态下,充电机整流电路提供的充电电流给蓄 电池两端叠加了很大的干扰信号,而在备用电源中为了绝对保证其可靠性,不 能断开电池连线来测量电阻,只能在蓄电池浮充电的强干扰环境下进行在线电 阻测量,这就为蓄电池的供电能力检测带来了很大难题。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54396.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内阻在线测量 仪,该测量仪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它一次只能检测一只蓄电池,而 实际应用中通常要检测几十只蓄电池,用该测量仪检测时,每检测一只蓄电池 就需要更换一次接线,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测量精 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方便、功能强的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含有电流工作模、辅助电源、电 压测量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发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 电源控制模块、电池切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电流工作模 块与辅助电源串联后通过电池切换模块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电 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通过电池切换模块也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 端,电流工作模块和电压测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的模数转换输入口 连接,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其输入/输出口与模数转换模块和信号发生模块连接, 信号发生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流工作模块中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 模块直接或者通过光电隔离模块或者两者同时与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继电器控 制模块含有主接口板电路和一定个数的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央处理模块通 过光电隔离模块与主接口板电路连接,主接口板电路的输出口与继电器驱动单 元电路的输入口和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口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还含有一定个数的次接口板电路,主接口板电路的控制口 与次接口板电路连接,次接口板电路的输出口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 连接,电源控制模块为电流工作模块、电压测量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发 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池切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电 器控制模块提供电源。电池切换模块含有一定个数的切换继电器,切换继电器的个数为被测蓄电池的个数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电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E和F 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的触点或串联的切换继电器的触点与每一个被测蓄电池的 正、负极连接;电流工作模块与辅助电源串联后的两个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 切换继电器的触点或串联的切换继电器的触点与每一个被测蓄电池的正极或者 前一个被测蓄电池的负极、每一个被测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切换继电器的驱动 线圈与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驱动单元电 路的个数与被测蓄电池的个数相同;被测蓄电池的个数根据使用的场合不同而 不同,分别为:通信部一般为24只左右,发电、配电部门一般为110只左右 或55只左右,本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可测量多达112只蓄电池,足 以涵盖以上各使用部门的测量需求。输入/输出模块含有打印机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RS232串行接口、 U盘 读写模块及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的串行转换出口与RS232串行接口连接,光 电隔离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逻辑门电路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逻辑门电路含 有与门、与非门、或非门、非门,中央处理模块中微处理器IC51的串行口和两 个输出口通过光电耦合器分别与逻辑门电路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串行转换入 口和两个输入口 一端连接,逻辑门电路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四个串行转换出 口分别与主接口板电路的串行入口、打印机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的串行转换 入口、 U盘读写模块及接口连接。输入/输出模块还含有LCD显示器和键盘,LCD显示器和键盘直接与微处理 器IC51的输入/输出口连接;主接口板含有微处理器Ul和一定个数的检测路数 设置开关,检测路数设置开关与微处理器Ul的输入口连接,微处理器U1的输 出口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次接口板电路含有译码器U23、 译码器U24和一定个数的板号设置开关,板号设置开关一端与译码器U24的输 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译码器U23的使能端连接,译码器U2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 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连接,微处理器Ul的输出口与译码器U23和译码器U24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含有可充电电池A和B、直流稳压电源A和B、 电源控制电路和稳压器,电源控制电路含有三极管YT1、继电器RY0、 RY1、 RY2、 RY3、 二极管和电阻,三极管YT1的基极通过电阻与微处理器U1的输出端连接, 继电器RY1的驱动线圈一端与三极管YT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稳压电 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继电器RYO的驱动线圈一端通过电阻接地,另一端与直 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继电器RY2和RY3的驱动线圈一端通过继电器 RY1的触点RYl—K2接地,另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直流稳压 电源A的正电源、地和负电源分别通过继电器RY2的触点RY2—Kl、继电器RY2 的触点RY2_K2、继电器RY1的触点RYl—Kl与可充电电池A的正电源、地和负电 源连接,可充电电池A的正电源和负电源分别通过继电器RY0的触点RY0_K1和 继电器RYO的触点RYO—K2与+12V和-12V连接,直流稳压电源B的电源通过继 电器RY3的触点RY3—Kl与可充电电池B的电源连接,直流稳压电源B的地串联 限流电阻YR8后通过继电器RY3的触点RY3—K2与可充电电池B的地连接,可充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可充电电池B的电压 为6V〜24V。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含有三极管DT1、 DT2、 DT3、电阻和二极管,继电器驱 动单元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阻与三极管D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T1的集电极 通过电阻与三极管DT2和D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T2和DT3的集电极与电池 切换模块中的切换继电器的驱动线圈连接。电流工作模块含有以脉动直流电流放电的负载电路和隔直电路,脉动直流 电流含有直流分量正弦波交流分量,负载电路和辅助电源串联连接,负载电 路的输出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电流工作模块含有以脉动直 流电流放电的负载电路、隔直电路和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精密电流检测放大 器和负载电路、辅助电源串联连接,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隔直电路 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含有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负载电路的输入端通过 电阻器R4连接到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 接,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内部 检测电阻的负端连接或与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发射 极分别通过电阻器R5和电阻器R6与所述检测端D连接;隔直电路含有电容器 CO、电阻器R0和电阻器Rl,电容器C0的两端分别作为隔直电路的输入端和 输出端,而且电容器CO的两端分别通过电阻器R0和电阻器Rl接地;隔直电 路的输入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或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辅助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检测端C连接,电流工作模块还含有运算放大器IC2,它 的输入端与隔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作为电流工作模 块的输出端;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型号为MAX471,或为MAX472,或为 MAX4069,或为MAX4070,或为MAX4071,或为MAX4072;运算放大器IC2 的型号为TLC2272,或为TLC2274,或为AD822,或为AD824,或为OP200, 或为AD708,或为TLC2264,或为TLC2262,或为TL062,或为TL064,或为 TL084。电压测量模块含有隔直电容、运算放大器、高效数字滤波器、作为精密时 钟信号发生用的微处理器IC13和阻容耦合电路;隔直电容含有电容器C10和电 容器Cll,电容器Cll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F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IO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器CIO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端E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 运算放大器IC1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10的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 器ICll与高效数字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IC13的一个输出口与高效 数字滤波器的时钟输入端连接,高效数字滤波器的输出端与阻容耦合电路的输 入端连接,阻容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IC14的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 器IC14的输出端作为电压测量模块的输出端;电阻器R10和电阻器R11串联后 并接在运算放大器IC10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器R10和电阻器 Rll的连接点接地或不接地;阻容耦合电路含有电容器C14和电阻器R16,电 容器C14的一端作为阻容耦合电路的输入端,其另一端作为阻容耦合电路的输 出端并与电阻器R16的一端连接,电阻器R16的另一端接地;高效数字滤波器 的型号为MAX291 ,或为MAX292,或为MAX295 ,或为MAX296,或为MAX293 , 或为MAX294,或为MAX297,或为MAX280;运算放大器ICIO的型号为AD620, 或为AD622,或为AD625;运算放大器ICll、 IC14的型号为TLC2272,或为 TLC2274,或为AD822,或为AD824,或为OP200,或为AD708,或为TLC2264, 或为TLC2262,或为TL062,或为TL064,或为TL084;微处理器IC13的型号 为PIC12C508。模数转换模块含有模数转换器和精密基准电压源,精密基准电压源的输出 端与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压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的模数转换输入端作为模 数转换模块的模数转换输入口,模数转换器的通讯口与微处理器IC51的输入/ 输出口连接,所述信号发生模块含有微处理器IC30、数模转换器和运算放大器 IC32,微处理器IC30的数据输入口与微处理器IC51的输A/输出口连接,微处 理器IC30的数据输出口与数模转换器的数据输入口连接,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 与运算放大器IC32的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32的输出端与电流工作模块 中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含温度检测器、日历时钟发 生器和数据存储器,微处理器IC51的输A/输出口与温度检测器、日历时钟发生 器和数据存储器的输入満出口连接,微处理器IC51的中断输入口与微处理器 IC30的输出口连接;运算放大器IC32的型号为TLC2272,或为TLC2274,或 为AD822,或为AD824,或为OP200,或为AD708,或为TLC2264,或为TLC2262, 或为TL062,或为TL064,或为TL084;微处理器IC30的型号为PIC16C54;模数转换器的型号为TLC2543,或为AD7888,或为AD5320,或为AD7871,或 为TLC2558;数模转换器的型号为DAC0832,或为AD7524,或为AD7533,或 为AD558,或为TLC5620,或为TLC5617;日历时钟发生器的型号为12C887; 温度检测器的型号为18B20;数据存储器的型号为24C64;精密基准电压源的型 号为MC1403,或为AD580,或为LM113。检测路数设置开关和板号设置开关的个数为一个,或为两个,或为三个, 或为四个,或为五个,或为六个,或为七个;次接口板电路的个数为一个,或 为两个,或为三个,或为四个,或为五个,或为六个;n为l,或为2,或为3, 或为4;微处理器IC51和U1的型号为PIC16C74,或为PIC16F74,或为PIC16F77; 译码器U23的型号为74HC154,译码器U24的型号为74HC13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采用辅助电源给电流工作模块中的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和负 载电路提供工作电压,而且还不影响流经蓄电池的激励电流信号,克服了采用 脉动直流信号作为激励信号时为测量电路提供电源的难题。2. 本实用新型在电压测量模块中采用了 "MAX291"类高效数字滤波器,充 分利用了其对高于被测信号频率干扰信号的强衰减特性,在强干扰背景信号 中把有效的测量信号分离出来,同时又采用了阻容耦合电路,有效消除了"MAX291"类高效数字滤波器的输出失调电压对电压测量信号的影响,同时保 证了正弦波电压测量信号的中点电压保持在地线电平,明显提高了测量精度。3.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的数字电路产生仿真脉动直流信号,便于 获得特定相位同步信号,控制精度高、测量准确,蓄电池内阻测量精度可 达0.01毫欧姆。4. 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电路对测量连线电阻(含接插件、继电器接触电阻) 有一定程度之自适应能力,当测量连线电阻在0〜1.1欧姆范围内,不影响内阻 测量数值,这样可保证与巡检仪不同距离的被测蓄电池之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避免了为达到同样的连线电阻而加长的多余连线,不仅使连线整齐规范,还节 约了导线。5. 本实用新型的各功能模块均采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芯片,因此,充电时精确测量其内阻。6. 本实用新型可对测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后送往显示器和打印机输出, 或通过U盘接口以数据文件格式写入U盘,便于传递给别的计算机,还可与计 算机进行通讯,同时还能记录环境温度和时间,因此,其智能化程度高、使用 方便。7.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换模块采用继电器将被测蓄电池切换到电流工作模 块与辅助电源串联后的检测端、电压测量模块的检测端,而继电器由主接口板 电路和次接口板电路控制的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来控制,这样就实现了被测蓄 电池的自动切换,省去了人工接线的麻烦。8. 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隔离模块将继电器控制模块、对外通讯接口与中央处 理模块隔离开来,电源控制模块在进行蓄电池内阻检测时将电流工作模块、电 压测量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发生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的电源以及辅助电 源切换到由输出电源稳定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这样避免了外界电路对蓄电池内 阻检测的核心电路的干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精度,增强了其抗干扰性。(四)、附图说明: 图1为多路蓄电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工作原理方框示意图; 图2为中央处理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电流工作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4为电流工作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5为电压测量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模数转换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信号发生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为光电隔离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为主接口板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IO为次接口板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为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12为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二;图13为电池切换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14为电池切换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15为电池切换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16为电池切换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之四; 图17为电源控制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图5〜图11、图13、图17,图中,多路蓄电 池内阻在线智能巡检仪含有电流工作模块10、辅助电源、电压测量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发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5、输入/输出模块6、 8和电源控制模 块,还含有电池切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7,电流工作模块 10与辅助电源串联后通过电池切换模块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电 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通过电池切换模块也并接在被测蓄电池的正、负极两 端,电流工作模块IO和电压测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的模数转换输入 口连接,中央处理模块5通过其输A/输出口与模数转换模块和信号发生模块连 接,信号发生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流工作模块10中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中 央处理模块5直接与输入/输出模块6连接,通过光电隔离模块与输入/输出模 块8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含有主接口板电路和16个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 央处理模块5通过光电隔离模块与主接口板电路连接,主接口板电路的输出口 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和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口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7还含有次接口板电路1〜6,主接口板电路的控制口 YD0〜 YD6与次接口板电路1〜6连接,次接口板电路1〜6的输出口分别与16个继电 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连接,电源控制模块为电流工作模块10、电压测量模 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发生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输入/输出模块6、 8、电池 切换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7提供电源。电池切换模块含有224个切换继电器,被测蓄电池的个数为112个,电压 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E和F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2、 JD4、…、JD224的两 个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BT2、 •••、 BT112的正、负极连接;电流工作模块 10与辅助电源串联后的两个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1、 JD3、 •••、JD223的两个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BT2、 •••、 BT112的正极、负极连接;切 换继电器的驱动线圈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 驱动单元电路的个数与被测蓄电池的个数相同,为112个, 一个继电器驱动单 元电路驱动2个切换继电器。输入/输出模块8含有打印机接口、RS232串口转换器U22、RS232串行接口、 U盘读写模块及接口, RS232串口转换器U22的串行转换出口与RS232串行接口 连接,光电隔离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U2、 U3、 U4、 U5、逻辑门电路9,逻辑门 电路9含有与门U10、 Ull、 U12、 U13、与非门U15、 U17、 U19、 U21、或非门U9、 非门U6、 U7、 U8、 U14、 U16、 U18、 U20,中央处理模块5中微处理器IC51的串 行口TX、 RX和两个输出口RB6、 RB7通过光电耦合器U2、 U3、 U4、 U5分别与 逻辑门电路9的非门U6的输入端、或非门U9的输出端、非门U7的输入端、非 门U8的输入端连接,逻辑门电路的非门U14的输入端、与非门U15输出端与主 接口板电路的串行入口连接,非门U16的输入端、与非门U17输出端与打印机 接口连接,非门U18的输入端、与非门U19输出端与RS232串口转换器U22的 串行转换入口连接,非门U20的输入端、与非门U21输出端与U盘读写模块及 接口连接。输入/输出模块6含有LCD显示器和键盘,LCD显示器和键盘直接与微处理 器IC51的输A/输出口连接;主接口板含有微处理器Ul和7个检测路数设置开 关JZ0〜JZ6,检测路数设置开关JZ0〜JZ6与微处理器U1的输入口连接,微处 理器U1的输出口 D0〜D7、 B0〜B7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输入口连接,次接 口板电路含有译码器U23、译码器U24和7个板号设置开关CK1〜CK7,板号设 置开关CK1〜CK7 —端分别与译码器U24的输出端Y1〜Y7连接,另一端与译码 器U23的使能端G2连接,译码器U23的16个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 输入口连接,微处理器Ul的输出口 A0〜A5、 E0与译码器U23和译码器U24的 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模块含有可充电电池A和B、直流稳压电源A和B、电源 控制电路和稳压器,电源控制电路含有三极管YT1、继电器RY0、 RY1、 RY2、 RY3、 二极管和电阻,三极管YT1的基极通过电阻YR1与微处理器Ul的输出端El连 接,继电器RY1的驱动线圈一端与三极管YT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继电器RYO的驱动线圈一端通过电阻YR3接地,另 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继电器RY2和RY3的驱动线圈一端通 过继电器RY1的触点RY1_K2接地,另一端与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端连接, 直流稳压电源A的正电源、地和负电源分别通过继电器RY2的触点RY2—Kl、继 电器RY2的触点RY2一K2、继电器RY1的触点RY1—Kl与可充电电池A的正电源、 地和负电源连接,可充电电池A的正电源和负电源分别通过继电器RYO的触点 RYO—Kl和继电器RYO的触点RYO—K2与+12V和-12V连接,直流稳压电源B的电 源通过继电器RY3的触点RY3JU与可充电电池B的电源连接,直流稳压电源B 的地串联限流电阻YR8后通过继电器RY3的触点RY3_K2与可充电电池B的地连 接,可充电电池B的电源和地分别与辅助电源的正极F+和负极F-连接,可充电 电池B的电压为12V。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含有三极管DT1、 DT2、 DT3、电阻和二极管,继电器驱 动单元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阻DR1与三极管D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T1的集 电极通过电阻DR3、 DR5与三极管DT2和D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DT2和DT3的 集电极与电池切换模块中的切换继电器的驱动线圈连接。电流工作模块10含有以脉动直流电流放电的负载电路1和隔直电路2,脉 动直流电流含有直流分量和正弦波交流分量,负载电路1和辅助电源串联连接, 负载电路1的输出端与隔直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负载电路1含有三极管T1和 三极管T2,负载电路l的输入端通过电P且器R4连接到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 管T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 在一起与辅助电源的正极F+连接,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电 阻器R5和电阻器R6与检测端D连接;隔直电路2含有电容器C0、电阻器RO 和电阻器R1,电容器C0的两端分别作为隔直电路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而且 电容器CO的两端分别通过电阻器RO和电阻器Rl接地;隔直电路2的输入端 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辅助电源的负极F-与检测端C连接,电流工作模块 10还含有运算放大器IC2,它的输入端与隔直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 器IC2的输出端作为电流工作模块10的输出端。电压测量模块含有隔直电容、运算放大器、高效数字滤波器IC12、作为精 密时钟信号发生用的微处理器IC13和阻容耦合电路;隔直电容含有电容器C10和电容器Cll,电容器Cll的一端与检测端F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ICIO 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电容器C10的一端与检测端E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 放大器ICIO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IO的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器ICll 与高效数字滤波器IC12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IC13的一个输出口与高效数 字滤波器IC12的时钟输入端连接,高效数字滤波器IC12的输出端与阻容耦合 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阻容耦合电路3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IC14的输入端连 接,运算放大器IC14的输出端作为电压测量模块的输出端;电阻器R10和电阻 器Rll串联后并接在运算放大器IC10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电阻器 R10和电阻器Rll的连接点接地或不接地;阻容耦合电路3含有电容器C14和 电阻器R16,电容器C14的一端作为阻容耦合电路3的输入端,其另一端作为 阻容耦合电路3的输出端并与电阻器R16的一端连接,电阻器R16的另一端接 地。模数转换模块含有模数转换器IC20和精密基准电压源IC22,精密基准电压 源IC22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IC20的基准电压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器IC20 的模数转换输入端作为模数转换模块的模数转换输入口 ,模数转换器IC20的通 讯口与微处理器IC51的输入/输出口连接,信号发生模块含有微处理器IC30、 数模转换器IC31和运算放大器IC32,微处理器IC30的数据输入口与微处理器 IC51的输入/输出口连接,微处理器IC30的数据输出口与数模转换器IC31的数 据输入口连接,数模转换器IC31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IC32的输入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IC32的输出端与电流工作模块10中的负载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 中央处理模块还含温度检测器IC52、日历时钟发生器IC53和数据存储器IC50, 微处理器IC51的输入/输出口与温度检测器IC52、日历时钟发生器IC53和数据 存储器IC50的输A/输出口连接,微处理器IC51的中断输入口与微处理器IC30 的输出口连接。运算放大器IC2的型号为TLC2274,高效数字滤波器IC12的型号为 MAX291,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AD620,运算放大器ICll、 IC14和IC32 的型号为TLC2274,微处理器IC51和Ul的型号为PIC16C74;微处理器IC30 的型号为PIC16C54;微处理器IC13的型号为PIC12C508;模数转换器IC20的 型号为TLC2543,精密基准电压源IC22的型号为MC1403,数模转换器IC31的型号为DAC0832,日历时钟发生器IC53的型号为12C887;温度检测器IC52 的型号为18B20;数据存储器IC50的型号为24C64;译码器U23的型号为 74HC154,译码器U24的型号为74HC138。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3、图5〜图11、图14、图17,图中编号与实施 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 同之处是:检测端C和D通过切换继电器JD1的两个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的 正极、负极连接,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3、 JD5、 •••、 JD223的 两个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和BT2的负极、BT2和BT3的负极、…、BT111 和BT112的负极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可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简化了接线。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3、图5〜图10、图12、图15、图17,图中编号 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 述,不同之处是:电池切换模块含有448个切换继电器,被测蓄电池的个数为 112个,电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E和F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2和JDP2、 JD4和JDP4、…、JD224和JDP224的两个串联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BT2、…、 BT112的正、负极连接;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1和JDP1、 JD3 和JDP3、…、JD223和JDP223的两个串联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BT2、…、 BT112的正极、负极连接;切换继电器的驱动线圈与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中的 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个数与被测蓄电池的个数相同, 为112个, 一个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驱动4个切换继电器。实施例四:参见图1〜图3、图5〜图10、图12、图16、图17,图中编号 与实施例三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 述,不同之处是:检测端C和D通过切换继电器JD1和JDP1的两个串联触点与 被测蓄电池BT1的正极、负极连接,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3和 JDP3、 JD5和JDP5、…、JD223和JDP223的两个串联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和 BT2的负极、BT2和BT3的负极、•••、 BT111和BT112的负极连接,这种连接 方法可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简化了接线。实施例五:参见图1〜图2、图4、图5〜图11、图13、图17,图中编号与 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电流工作模块10含有以脉动直流电流放电的负载电路1、隔直电 路2和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和负载电路1、辅助

电源串联连接,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的输出端与隔直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

三极管Tl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的内部 检测电阻的负端连接,辅助电源的正极F+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的内部检 测电阻的正端连接,辅助电源的负极F-与检测端C连接,隔直电路2的输入端 与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的输出端连接,精密电流检测放大器IC1的型号为 MAX471。

实施例六:参见图1〜图2、图4、图5〜图11、图14、图17,图中编号与 实施例五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 不同之处是:检测端C和D通过切换继电器JD1的两个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的正极、负极连接,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3、 JD5、…、JD223 的两个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和BT2的负极、BT2和BT3的负极、…、BT111 和BT112的负极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可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简化了接线。

实施例七:参见图1〜图2、图4、图5〜图10、图12、图15、图17,图 中编号与实施例五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 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电池切换模块含有448个切换继电器,被测蓄电池的 个数为112个,电压测量模块的两个检测端E和F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2和 JDP2、 JD4和JDP4、 •••、 JD224和JDP224的两个串联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BT2、…、BT112的正、负极连接;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1和 JDP1、 JD3和JDP3、…、JD223和JDP223的两个串联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 BT2、 •••、 BT112的正极、负极连接;切换继电器的驱动线圈与继电器驱动单元 电路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的个数与被测蓄电池的个 数相同,为112个, 一个继电器驱动单元电路驱动4个切换继电器。

实施例八:参见图1〜图2、图4、图5〜图10、图12、图16、图17,图 中编号与实施例七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 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检测端C和D通过切换继电器JD1和JDP1的两个串联 触点与被测蓄电池BT1的正极、负极连接,检测端C和D分别通过切换继电器JD3和JDP3、 JD5和JDP5、…、JD223和JDP223的两个串联触点与被测蓄电池 BT1和BT2的负极、BT2和BT3的负极、…、BT111和BT112的负极连接,这 种连接方法可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简化了接线。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