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微电子学 / 晶格匹配 / 用于Ⅲ族氮化物基器件的硅碳锗(SiCGe)衬底

用于Ⅲ族氮化物基器件的锗(SiCGe)衬底

阅读:1010发布:2021-02-22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Ⅲ族氮化物基器件的锗(SiCGe)衬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 电子 器件的衬底,该衬底包含 硅 碳 层以及在该硅碳层上的硅碳锗层,该硅碳层和硅碳锗层形成了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器件的衬底。,下面是用于Ⅲ族氮化物基器件的锗(SiCGe)衬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形成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电子器件的锗衬底的 方法,包括:
形成硅碳层;
在所述硅碳层上形成硅碳锗层;以及
在所述硅碳锗层上直接形成含III族氮化物的电子器件。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碳锗的组成为(Si0.5-xC0.5-y)Gex+y, 其中0≤x≤0.5且0≤y≤0.5。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碳锗的组成为Si0.35C0.5Ge0.15。
4.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硅碳与氮化镓的晶格匹配, 所述硅碳锗层与氮化镓的晶格匹配更紧密。
5.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被形成为具有3.19埃 ()的晶格常数。
6.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被形成为具有3.11埃 ()的晶格常数。
7.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碳锗的组成为(Si0.5-xC0.5-y)Gex+y, 其中0.1≤x≤0.40且0.0≤y≤0.40。
8.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电子器件的衬底,包含:
硅碳层;和
在所述硅碳层上的硅碳锗层,所述硅碳层和所述硅碳锗层形成用于由 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器件的衬底。
9.如权利要求8的衬底,还包含在所述硅碳锗层上直接形成的由氮化 镓材料系统形成的电子器件。
10.如权利要求9的衬底,其中所述电子器件是光电器件。
11.如权利要求9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包含(Si0.5-xC0.5-y)Gex+y, 其中0≤x≤0.5且0≤y≤0.5。
12.如权利要求11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包含Si0.35C0.5Ge0.15。
13.如权利要求11的衬底,其中相对于所述硅碳层与氮化镓的晶格匹 配,所述硅碳锗层与氮化镓的晶格匹配更紧密。
14.如权利要求11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的晶格常数为3.19埃 ()。
15.如权利要求11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的晶格常数为3.11埃 ()。
16.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电子器件的硅碳锗衬底,包 含:
硅碳层;
在所述硅碳层上的硅碳锗层,所述硅碳锗层包括(Si0.5-xC0.5-y)Gex+y,其 中0≤x≤0.5且0≤y≤0.5;和直接在所述硅碳锗层上的含镓和氮的电子器件。
17.如权利要求16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的组成在Si0.45C0.5Ge0.05与 Si0.10C0.5Ge0.4之间,并包括这两个端点。
18.如权利要求17的衬底,其中相对于所述硅碳与氮化镓的晶格匹 配,所述硅碳锗层与氮化镓的晶格匹配更紧密。
19.如权利要求16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被形成为具有3.19埃 ()的晶格常数。
20.如权利要求16的衬底,其中所述硅碳锗层被形成为具有3.11埃 ()的晶格常数。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的加工制造。

背景技术

(SiC)被用作各种电子和光学器件的衬底。很多电子和光学 器件是由一种或更多种III族元素和氮(通常称为III族氮化物)组成的层 形成的。一种III族氮化物是氮化镓。通常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器件 包括例如晶体管和发光器件。氮化镓材料系统包括用、镓和铟与氮 的各种组合形成的合金。这包括各种二元端点(binary endpoints)和三元 端点(ternary endpoints),例如氮化铝(AlN)、氮化镓(GaN)、氮化 铟镓(GaInN)等。碳化硅因其导电性而成为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器 件的理想衬底。然而,尽管碳化硅具有与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材料的 晶体结构相似的晶体结构时,碳化硅的晶格常数小于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 成的材料的晶格常数。当氮化镓材料生长得比临界厚度更厚时,碳化硅与 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材料之间的晶格失配导致在氮化镓材料中形成位 错缺陷。这些位错使氮化镓基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变差。
遗憾的是,能呈现合适的电气特性并且具有与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 的材料的晶格常数相似的晶格常数的衬底还未被开发出来。因此,为了在 碳化硅衬底上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器件,必须开发例如外延横向过生长 (称为“ELOG”)的精密生长方法来降低缺陷密度。即使用例如ELOG 的技术进行生长之后,碳化硅上生长的氮化镓中的缺陷密度仍为约 106/cm2。能与用氮化镓基材料形成的材料更紧密地匹配的衬底可使氮化镓 基材料在低位错密度的条件下生长并且改善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电子器 件的衬底,包含硅碳层以及在该硅碳层上的硅碳锗层,该硅碳层和硅碳锗 层构成了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器件的衬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形成用于由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的电 子器件的衬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硅碳层、在该硅碳层上形成硅碳锗 层以及直接在该硅碳锗层上用III族氮化物材料系统形成电子器件。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图中组件并不一定按照比例,而是 注重于清楚地阐明本发明的原理。此外,在这些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 示各图中的相应部分。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硅碳锗衬底上形成的光电器件的 示意图。
图2为在图1的衬底上形成的示例性氮化镓基激光器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在衬底上形成器件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降低衬底与氮化镓基材料之间的晶格失配的一种方法是向碳化硅衬底 中添加锗。向碳化硅衬底添加锗会增大衬底的晶格常数。SiC:Ge合金的发 展存在技术挑战,目前只能在碳化硅晶体中引入少量的锗。X射线衍射数 据表明,SiC:Ge的晶格常数与碳化硅相比确实增加了。SiC:Ge的薄层已被 引入电子器件以形成碳化硅异质结构器件。然而,至今为止还未实现用锗 来形成与用III族氮化物特别是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器件具有更紧密的 晶格匹配的衬底。
尽管本文在形成用于氮化镓基器件的衬底的部分将对用于III族氮化 物基器件的硅碳锗衬底的实例进行描述,但是在硅碳锗衬底上也可形成具 有与氮化镓基器件的层的晶格常数相似的晶格常数的其他材料。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硅碳锗衬底上形成的光电器件的 示意图。光电器件100可以是例如发光器件(例如激光器和发光二极 管),或可以是用III族氮化物(特别是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任何其 他电子器件。电子器件100包含由硅和碳组成的第一衬底层102。在一种 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层102由碳化硅(SiC)组成。第一衬底层102的 平面内(a轴)晶格常数为3.086埃()。在第一衬底层102上形成硅碳 锗的第二衬底层10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衬底层104是碳化硅锗 (SiC:Ge),其组成为(Si0.5-xC0.5-y)Gex+y,其中0≤x≤0.5且0≤y≤0.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衬底层104的组成为(Si0.5-xC0.5-y)Gex+y, 其中锗含量在约5%至约40%的范围内变化。选择x和y的值以为后续的 器件层提供所需的晶格常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衬底层104的组成 为Si0.35C0.5Ge0.15。然而,第二衬底层104的组成范围可在Si0.45C0.5Ge0.05 (含)与Si0.10C0.5Ge0.4(含)之间。由于硅、碳和锗的键长,锗倾向于取 代硅,但一部分锗还可以取代碳。如果氮化镓器件随后在第二衬底层104 上生长,第二衬底层104应当以(Si0.5-xC0.5-y)Gex+y的组成形成以得到3.19 的平面内晶格常数。如果氮化铝器件随后在第二衬底层104上生长,第二 衬底层104应当以(Si0.5-xC0.5-y)Gex+y的组成形成以得到3.11的平面内晶格 常数。
第一衬底层102和第二衬底层104构成衬底110。第二衬底层104的 晶格常数接近于氮化镓和在氮化镓材料系统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的晶格常 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氮化镓材料系统形成的光电器件是在衬底110 上并且直接在第二衬底层104上形成的。这在图中表示为作为第二衬底层 104上的层106的氮化镓器件。通常,器件由多个层组成,这些层具有不 同的硼、铝、镓、铟和氮组成。在此实施例中,氮化镓层106的晶格常数 为3.19,与第二衬底层104的晶格常数紧密匹配。与氮化镓层106直接 在碳化硅层102上生长的厚度相比,层104与106的材料之间的紧密晶格 匹配使得氮化镓材料的层106(以及未示出的后续层)可以无位错地生长 至更大的厚度。这允许在衬底110上形成光学品质高的氮化镓基器件。
在出现位错之前,可在第二衬底层104上形成的层106的厚度大于可 直接在碳化硅层102上形成的厚度。以此方式,可以形成具有高光学品质 的氮化镓基器件。含约5%至约40%锗的第二衬底层104与氮化镓材料层 106之间的晶格失配明显低于第一衬底层102与氮化镓材料层106之间的 晶格失配。第二衬底层104与氮化镓材料层106之间晶格匹配紧密,使材 料层106在不形成位错的条件下生长的厚度明显大于层106直接在第一衬 底层102上生长的厚度。
图2为在图1的衬底110上形成的示例性氮化镓基激光器结构的示意 图。在衬底110上形成导电缓冲层20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电缓冲层 202可在相对较低的生长温度下由氮化镓形成。在缓冲层202上形成n型 氮化镓层20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氮化镓层204的厚度约为1微米 (μm)。在氮化镓层204上由氮化镓铝形成n型覆层(cladding layer) 206。覆层206的厚度约为0.4μm并且该层是用AlxGa1-xN形成的,其中 x=0.12。在覆层206上形成波导层208。波导层208的厚度约为0.1μm并 且该层是用AlxGa1-xN形成的,其中x=0.06。在波导层208上形成包括氮 化镓铟量子阱层和氮化镓阻挡层的交替层的有源区(active region)210。 有源区可包含一个或更多个量子阱,在本例中,包含8个量子阱。
在有源区210上形成波导层212。波导层212的厚度约为0.1μm并且 该层是用AlxGa1-xN形成的,其中x=0.06。在波导层212上由氮化镓铝形 成p型覆层214。覆层214的厚度约为0.4μm并且该层是用AlxGa1-xN形 成的,其中x=0.12。在覆层214上形成p型氮化镓层216。在一种实施方 式中,氮化镓层216的厚度约为0.1μm。在衬底110上形成n型触点 218,并在p型氮化镓层216上形成p型触点222。
图3为根据本发明在衬底上形成器件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在方框 302中,由硅碳形成第一衬底层102。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衬 底层102是碳化硅(SiC)。在方框304中,由硅碳锗形成第二衬底层 104。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衬底层104是碳化硅锗(SiC:Ge), 其组成为(Si0.5-xC0.5-y)Gex+y,其中0≤x≤0.5且0≤y≤0.5,且其晶格常数为 3.19。第一衬底层102和第二衬底层104形成了衬底110。在方框306 中,在衬底110上形成(具体地是在第二衬底层104上直接形成)III族氮 化物特别是氮化镓基器件。氮化镓基器件的层的晶格常数与第二衬底层 104的SiC:Ge材料的晶格常数紧密匹配。第二衬底层104的SiC:Ge材料 与氮化镓基器件的材料之间的晶格匹配允许在衬底110上形成光学品质高 的氮化镓基光电器件。
说明书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 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而不限于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