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灯光 / 气体放电灯 / 荧光灯 / 多重环形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多重环形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阅读:196发布:2024-01-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重环形荧光灯和照明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环形玻璃 灯管 形状、增加放电通路长度的四方形状的多重环形 荧光 灯以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多重环形 荧光灯 FL具有:多环灯管(1),其中管外径为12~20mm、管长为800~3000mm的玻璃管,形成大致上在同一平面内相互邻接的多个直管部(1a)和弯曲部(1c),两端成为直管部,而且位于互相邻接的状态,由此,整体形成四方形状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1A、1B)在同一平面上被配置成大致同心关系,而且,具有通过桥接部(1C)进行接合而形成的单一放电通路,并且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间的最大距离G为7~15mm;荧光物质层(2),被设置在多重环灯管的内面一侧;一对 电极 (3、3),被封装在多重环灯管的两端内部;以及放 电介质 ,被封入到多重环灯管的内部。,下面是多重环形荧光灯和照明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重环灯管,其中管外径为12~20mm的玻璃管部分弯曲,形成 在同一平面内相互邻接的多个直管部和弯曲部,两端成为直管部,而 且其他的直管部位于相互邻接的状态,由此,整体形成四方形状的多 个环形玻璃灯管在同一平面上被配置成同心关系,而且,具有通过桥 接部接合而形成的单一放电通路,并且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 间的间隔大于直管部间的间隔,而且,其最大距离为6~15mm;
荧光物质层,被设置在多重环灯管的内面一侧;
一对电极,被封装在位于多重环灯管的放电通路两端的各端部的 内部;以及
电介质,被封入到多重环灯管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多重环 灯管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弯曲部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15~50mm,而且,数值相等。
3、一种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重环灯管,其中管外径为12~20mm的玻璃管部分弯曲,形成 在同一平面内相互邻接的多个直管部和弯曲部,两端成为直管部,而 且互相对置,由此,整体形成四方形状,两端的直管部相对置,形成 四方形状的一边,大小互不相同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在同一平面上被 配置成同心关系,邻接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的相对的端部附近由 桥接部进行接合,形成单一的放电通路,并且,相对地位于外侧的管 形玻璃灯管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小于相对地位于内侧的管形玻璃 灯管的外周一侧的曲率半径;
荧光物质层,被配置在多重环灯管的内面一侧;
对电极,被封装在位于多重环灯管的放电通路两端的各端部的 内部;以及
放电介质,被封入到多重环灯管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多重环 灯管的外侧和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中的直管部间的间隔为2mm以上、 6mm以下,弯曲部间的最大间隔为6mm以上、15mm以下。
5、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照明装置主体;
被设置于照明装置主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多重环形荧光灯;以及
使多重环形荧光灯点亮的荧光灯点亮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重环形 荧光灯通过弯曲部而被保持在照明装置主体上,该弯曲部被形成在构 成上述多重环形荧光灯的多重环灯管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某一 个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成为四方形状的多重环形荧光灯以及使用其的照明 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除了现有的直管形荧光灯或环形荧光灯外,各种市场上 出现了管经较细、管壁负载高的高亮度荧光灯。这些高亮度荧光灯中 的一种是圆形2重环形荧光灯,其结构是,由弯曲加工而形成了直管 状的玻璃管的同一管径的2个环形灯管在环的上下方向上互相离开, 而且使其一端附近部分桥接而形成单一的放电通路,从而具有约相当 于现有的环形荧光灯长度的2倍的发光管长、即放电通路长(例如参 见专利文献1)。
但是,由于上述2重环形荧光灯形成圆环状,所以,需要在对灯 管整体进行加热使其软化之后进行弯曲加工,荧光物质层和玻璃灯管 的热退化严重,初始光束或光束维持率与直管形荧光灯相比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人率先开发了形成四方形状的2重环形荧 光灯(专利申请2003-273092)。该2重环形荧光灯的结构是,多个 直管部和弯曲部相互连结,大致成为四方形状的大小2个环形玻璃灯 管在同一平面内被配置成同心状,由桥接部来对各环形玻璃灯管的一 端部附近进行接合,形成单一的放电通路,安装一种灯头,用于对各 环形玻璃灯管的两端之间进行桥接。
新开发的2重环形荧光灯,由于玻璃灯管成为四方形状,所以对 矩形的照明器具适应性良好,并且能够增加放电通路长度,而且,对 环形玻璃灯管的直管部可以不进行用于弯曲的加热处理,所以兼具有 热退化少、发光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3914号公报
上述四方形状的2重环形荧光灯,例如如下所述地构成。也就是 说,互相配置成同心状的大小2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弯曲部被形成 为,两环形玻璃灯管中的各曲率半径的中心在同一位置上。所以,位 于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曲率半径大于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 曲率半径。其结果,2个环形玻璃灯管间的间隔无论在直管部还是在 弯曲部,都是相等的。因此,2重环形荧光灯的外观良好。
但是,本发明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四方形状的2重环形荧光灯的光 输出而进行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更改上述结构的一部分,就 能够进一步提高2重环形荧光灯的光输出。
上述2重环形荧光灯,用桥接部来连接大小2个环形玻璃灯管之 间而形成一个放电通路。一般,在进行该桥接时,一个环形玻璃灯管 相对于另一个环形玻璃灯管而形成的桥接部在管轴方向上进行直线 移动。并且,减小大小2个环形玻璃灯管的间隔,能够使外观良好, 能够减小桥接部的长度,所以,其优点是能够提高2重环形荧光灯的 机械强度。
另一方面,随着环形玻璃灯管的间隔减小,形成桥接部时的桥接 部向管轴方向的移动距离很难保证。因此,为了尽量充分确保可移动 的距离,最好能够移动到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外周一侧的侧面 搭接到位于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内周一侧的侧面上。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若使内侧的环形玻璃灯 管1B向箭头方向移动,则其直管部1aB搭接到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 1A的直管部1aA上。但是,通过从外部施加振动等,在移动后环形 玻璃灯管1B向虚线箭头方向偏移、或者在移动中向点划线箭头方向 偏移时,则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1B的弯曲部1bB搭接到外侧的环形 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A上,因而很难保持适当的移动距离。因此, 存在的问题是:形成桥接部时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受到限制,其结 果,在桥接部上形成壁部堆积,产生变形,降低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环形玻璃灯管形状、提高光输出 的四方形状的多重环形荧光灯以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四方形状的多重环形荧光灯 以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其改进后的移动,能够使欲形成桥接部的配 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之间的移动距离不受弯曲部的限制,使内侧的环 形玻璃灯管的直管部的外周一侧的侧面接近于位于外侧的环形玻璃 灯管的内周一侧的侧面。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多 重环灯管,其中管外径为12~20mm的玻璃管部分弯曲,形成在同一 平面内相互邻接的多个直管部和弯曲部,两端成为直管部,而且其他 的直管部位于相互邻接的状态,由此,整体形成四方形状的多个环形 玻璃灯管在同一平面上被配置成同心关系,而且,具有通过桥接部接 合而形成的单一放电通路,并且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间的间 隔大于直管部间的间隔,而且,其最大距离为6~15mm;荧光物质层, 被设置在多重环灯管的内面一侧;一对电极,被封装在位于多重环灯 管的放电通路两端的各端部的内部;以及放电介质,被封入到多重环 灯管的内部。
在本发明和以下的各发明中,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术语的 定义和技术性意义如下。
多重环形荧光灯,至少具有:多重环灯管、一对电极、荧光物质 层和放电介质。
多重环灯管具有在同一平面上被配置成大致同心关系的多个环 形玻璃灯管,并且,多个环形玻璃灯管由桥接部进行接合,形成单一 的放电通路。并且,多个环形玻璃灯管的各玻璃管部分弯曲,形成大 致上在同一平面内相互邻接的多个直管部和弯曲部,两端成为直管 部,而且,直管部和弯曲部处于相互邻接的状态,由此,整体上分别 成为四方形状。也就是说,直管部成为四方形的4边,弯曲部构成4 个边部。此外,多个环形玻璃灯管的任一个均是形状相似或者大致 上相似。而且,上述所谓“同一平面”是指允许稍有高度差异,例如 具有环形玻璃灯管的管径以下的高度差异。
并且,多重环灯管,其多个构成环形玻璃灯管的玻璃管的管外径 分别为12~20mm。最好管长为800~3000mm。而且管外径是直管部的 尺寸。但是,对直管部也允许弯曲部附近部分在形成弯曲部时,管外 径稍有变化,部分超过上述范围。所以,在本发明中,直管部的管外 径在直管部的大部分可以是上述范围内。并且,直管部的壁厚可以约 是0.8~1.2mm左右。直管部的管外径如上所述在12~20mm的范围内。 但如下所述,考虑到灯效率等灯特性或制造条件时的最佳范围是14~ 18mm。
也就是说,已知的是,一般若减小荧光灯的管径,则能够提高灯 效率,本发明把直管部的管外径定为20mm以下。若直管部的管外径 为20mm以下,则灯效率能够达到与现有技术的细径环形荧光灯相同 或更高。与此相反,若直管部的管外径为12mm以下,则很难确保具 有弯曲部的玻璃灯管的机械强度,所以不行。此外,光输出达不到与 同尺寸的现有的环形荧光灯相同,因此,并不实用。
再者,为了使管外径为29mm的现有的环形荧光灯(型号为“FCL”) 的灯效率提高10%以上,需要把管外径减小到65%以下。也就是说, 直管部的管外径可以是18mm以下。并且,若是该管外径,则也能够 充分满足荧光灯的薄型化。另一方面,若考虑到光输出或灯效率等特 性方面,则最好直管部的管外径为14mm以上。
其次,玻璃管的管长主要通过桥接部来连接多个环形玻璃灯管, 形成单一放电通路,因此,受到环形灯管的数量、多重环形荧光灯的 外形尺寸和额定灯功率等设计因素的影响。所以,玻璃管的管长从上 述800~3000mm范围进行适当选择,即可获得一般照明用的最佳多重 环形荧光灯。而且,管长是沿管轴的尺寸。
再者,在本发明中,多重环灯管的邻接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 的弯曲部间的间隔的最大距离规定为6~15mm。弯曲部间的上述最大 距离在上述范围内,因此具有下述作用、效果。而且,用于使弯曲部 间的最大距离保持在上述范围内的具体的手段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 限制,例如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中的各个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在15~ 50mm范围内设定为大致上相等,即可实现。
并且,可以将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如下地设定。也就是说,在相邻 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间,位于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内周一侧的 曲率半径,设定为小于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外周一侧的曲率半 径。这样一来,能够很容易获得上述最大距离。并且,在形成桥接部 时,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外周一侧的侧面能够移动到搭接在位 于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直管部的内周一侧的侧面上为止。
并且,在构成多重环灯管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之间,邻接的直管 部间的间隔小于弯曲部间的间隔的最大距离,例如,一般是2mm以上、 6mm以下,较好的是3mm以上、6mm以下,最好是4mm。
并且,多重环形荧光灯在多重环灯管内面上具有荧光物质层。荧 光物质层对直管状玻璃管坯进行加热使其软化,而且部分弯曲形成环 形玻璃灯管的情况下,可在玻璃管坯时形成。
再者,多重环形荧光灯,作为封入到多重环灯管内部的放电介质 可以采用和稀有气体。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仅是氙等稀有气体。
再者,对于构成多重环形荧光灯的多重环灯管的环形玻璃灯管的 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以2重环结构为宜。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是3 重环以上的多重环灯管。
这样,在本发明中,使多重环灯管中的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 曲部间的间隔大于直管部间的间隔,其最大距离规定为6~15mm,这 样能够提高弯曲部位置上的四方形状灯管的对角线方向的光输出。这 是因为,本来受邻接的影响而没有放射的内侧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 的光输出通过形成6mm以上的间隙而能够有效地向外放射。
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 方案1所述的多重环形荧光灯中,多重环灯管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 的弯曲部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5~50mm,而且,数值相等。
本发明规定在形成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时容易制造的结构。也 就是说,为了形成弯曲部,对玻璃管的弯曲预定部进行加热使其软化 后进行加工,但在本发明中,大小互不相同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 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相等,由此能够在同一加工条件下形成弯曲部。因 此,也能够简化制造设备的结构。而且,在用金属模来成形弯曲部的 情况下,对多个环形玻璃灯管,能够共同使用相同的金属模。
并且,弯曲部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设定在15~50mm的范 围内,由此,容易使玻璃管受热软化,形成弯曲部。
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具有:多 重环灯管,其中管外径为12~20mm的玻璃管部分弯曲,形成在同一 平面内相互邻接的多个直管部和弯曲部,两端成为直管部,而且互相 对置,由此,整体形成四方形状,两端的直管部相对置,形成四方形 状的一边,大小互不相同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在同一平面上被配置成 同心关系,邻接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的相对的端部附近由桥接部 进行接合,形成单一的放电通路,并且,相对地位于外侧的管形玻璃 灯管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小于相对地位于内侧的管形玻璃灯管的 外周一侧的曲率半径;荧光物质层,被配置在多重环灯管的内面一侧; 一对电极,被封装在多重环灯管的放电通路两端的各端部的内部;以 及放电介质,被封入到多重环灯管的内部。
本发明除规定前面的技术方案涉及的发明的作用、效果外,还规 定容易形成桥接部的多重环形荧光灯的结构。
也就是说,当在上述结构的环形玻璃灯管间形成桥接部时,着采 用本发明,则能够确保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在其桥接预定部存在的 四方形的一边与构成相对置的边的直管部互相接触,换言之,使能够 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限度,所以,容易形成桥接部。
这样,在本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的作用、效果外, 还能够使桥接部形成时环形玻璃灯管间的相对移动距离比较大,而且 能够自由地确保其应有的方向,所以,其结果,形成的桥接部良好, 不会产生像现有技术那样的上述问题。
并且,环形玻璃灯管的壁厚为0.8~1.2mm,由此,容易获得管 外径为12~20mm的玻璃管,在与上述其他条件组合中比较容易形成 桥接部。
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的多重环灯管,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 3所述的多重环形荧光灯中,其外侧和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中的直管 部间的间隔为2mm以上、6mm以下,弯曲部间的最大间隔为6mm以上、 15mm以下。
本发明规定了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的配成对的管形玻璃灯管 间的直管部和弯曲部的最佳尺寸。而且,直管部间的间隔最好是4mm。
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照明装置 主体、被设置在照明装置主体上的如技术方案1~4中的任一项所述 的多重环形荧光灯、以及使多重环形荧光灯点亮的荧光灯点亮电路
在本发明中,所谓“照明装置”其广义的概念是指利用技术方案 1~4涉及的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的发光的所有的装置,例如照明 器具、标志灯、指示灯和广告灯等。并且,所谓“照明装置主体”是 指从照明装置中除去多重环形荧光灯和荧光灯点亮电路外的其余部 分的整体。照明装置可以是这样的构成,即荧光灯例如在通过像透明 性球状物或灯罩那样的部件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点亮。但是,也可以是 在对外部敞开的状态下点亮的构成。
并且,荧光灯点亮电路是对荧光灯进行点亮的电路装置,最好是 高频点亮电路。可以根据需要在荧光灯点亮电路内设置输出切换装 置。切换装置是对荧光灯高效率点亮的低功率方式和高输出点亮的高 功率方式进行切换的机构,也可以是在这些方式之间连续变化的机 构。通过切换点亮电路的切换装置,能够调整荧光灯的点亮功率。
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技术方案5 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多重环形荧光灯通过弯曲部而被保持在照明装 置主体上,该弯曲部被形成在构成上述多重环形荧光灯的多重环灯管 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某一个上。
本发明规定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由多重环形荧光灯的保持所产生 的暗部的结构。
也就是说,在环形玻璃灯管的邻接部的间隔减小的多重环形荧光 灯的情况下,为了对其进行保持,一般是对多个环形玻璃灯管整体进 行保持。所以,为了保持多重环形荧光灯,相对地增大了光源的暗部。 与此相反,在本发明中,在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间形成最大 距离6~15mm的间隙(间隔),所以,利用该弯曲部仅保持多个环形 玻璃灯管中的一个,这样来保持多重环形荧光灯整体。因此,如上所 述,具有减小光源暗部的效果。
用于上述保持的装置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照明装置主体 上配备这样一种灯夹具,其由弹性金属带或合成树脂制的弹性带等而 构成,用于像一般照明器具中所看到的那样,对环形玻璃灯管的周围 进行保持。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预先在多重环形荧光灯的预定弯曲 部上附加保持装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若采用涉及技术方案1的发明,则多重环灯管中的邻接的环形玻 璃灯管的弯曲部间的间隔大于直管部间的间隔,其最大距离为6~ 15mm,这样,即使在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对置的端部附近形成桥 接部时的移动,在接近于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直管部上的外周 一侧的侧面与位于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直管部上的内周一侧的侧 面相搭接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弯曲部搭接,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多重 环形荧光灯,其难以承受形成桥接部时的环形玻璃灯管的移动以及对 其方向的限制,其结果,容易形成桥接部,并且在桥接部上不会产生 壁部堆积,不易产生变形。
若采用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则还能够提供一种多重环形荧光 灯,其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弯曲部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15~50mm,而且数值大体上相等,由此当在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上成形 弯曲部时,使用共同的金属模,由此能够简化制造设备的结构。
若采用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则位于由管外径为12~20mm的 玻璃管构成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 部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小于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的 外周一侧的曲率半径,此外,配成对的管形玻璃壳中、位于外侧的环 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以下简称为第1曲率半 径),小于位于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的外周一侧的曲率半径 (以下简称为第2曲率半径),因此,若在两弯曲部间形成大小与第 1曲率半径和第2曲率半径的差相对应的间隙,则弯曲部相互间不接 触,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多重环形荧光灯,其能够使两管形玻璃灯管 相对地移动到直管部互相接触为止,不会使上述移动距离像现有技术 那样受到限制而减小。
若采用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则多重环灯管的外侧和内侧的环 形玻璃灯管中的直管部间的间隔为2mm以上、6mm以下,弯曲部间的 最大间隔为6mm以上、15mm以下,由此能够提供容易形成良好的桥 接部的多重环形荧光灯。
若采用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则能够提供具有技术方案1至4 的效果的照明装置。
若采用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则还能够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 由构成多环灯管的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某一个上所形成的弯曲部 来将多重环形荧光灯的整体保持在照明装置主体上,由此能够有效地 减少由多重环形荧光灯的保持所产生的暗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的第1实施例的正 视图。
图2是同上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正视纵剖面图。
图3是说明同上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之间的移动距离的主 要部分正视图。
图4是概念性地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的第2实 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5是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天花板安 装型照明器具的局部缺口正视图和局部缺口俯视图。
图6是同上的局部缺口俯视图。
图7是说明现有技术的配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之间的移动距离 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图3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的第1实施例, 图1是正视图,图2是主要部分的放大正视纵剖面图,图3是说明配 成对的环形玻璃灯管间的移动距离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多重环形荧光灯FL主要如图2的放大所示,在结构上分别具有: 多重环灯管1、荧光物质层2、一对电极3、3和放电介质,而且,共 用单一灯头4。而且,图中符号H是夹具,如下所述对多重环形荧光 灯FL进行保持。
多重环灯管1,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由 桥接部1C进行连结,形成一个放电通路。并且,外侧环形玻璃灯管 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在直管部的间隔为4mm,在同一平面内被 配置成同心状。再者,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 分别在4处对于1个玻璃管坯进行局部加热,使其软化,利用金属模 进行加压成形,由此在4边中的一个边上使玻璃管坯的两端部分开, 但整体上大致成为正方形。
并且,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最好一边 的长度L是200mm以上,下述的直管部的管外径为12~20mm,壁厚 为0.8~1.5mm,最好在0.8~1.2mm范围内适当选择。而且,以下对 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共同进行表示的情况 下,简称为环形玻璃灯管1A(或1B)。
并且,多重环灯管1的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和内 侧环形玻璃灯管1B的弯曲部1c之间的最大距离G为6~15mm,大于 直管部1a的间隔3mm。而且,对多重环灯管1的外侧环形玻璃灯管 1A和内侧玻璃灯管1B之间,例如在这些直管部1a之间,图示从略, 可以利用透明的树脂等部件来进行部分固定。
更详细地说,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分别 具有:成为正方形的四边的5个直管部1a、1bC、1bD、以及形成边 角部的4个弯曲部1c。也就是说,3个直管部1a形成正方形邻接的 3个边。并且,2个直管部1bC、1bD被配置在一个玻璃管的两端部, 形成正方形剩余的一个边。再者,如图2所示,由玻璃管坯的一个端 部构成的一个直管部1bC,通过封装电极支架EM而被封闭。并且, 在由玻璃管的另一个端部形成的另一个直管部1bC端部附近,形成桥 接部1C。所以,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的各个上 述另一直管部1bC的端部互相对置,这些端部附近之间用桥接部1C 进行连结。
电极支架EM是由喇叭形芯柱HS、各一对内部引入线LI、外部引 入线LO和杜美包合金丝JW以及电极3而构成的一体化装配 体。并且,喇叭形芯柱HS具有和环形玻璃灯管1A(或1B)内部相连 通的细管1d,并且,气密封地与直管部1bC玻璃熔敷。细管1d在形 成用于形成下述桥接部1C的吹破部时吹入空气时被用作空气吹入 口。并且,在对多重环灯管1内部进行排气或者封入放电介质时也被 使用,在封入放电介质后,进行焊开分离。内部引入线LI和外部引 入线LO通过密封埋设于喇叭形芯柱HS内的杜美包铜铁镍合金丝JW 而进行连接。电极3连接在一对内部引入线L1的端头之间。
而且,取代上述电极支架EM,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已知的其他 封装结构,例如对不具有芯柱玻璃(ステムガラス)的电极支架直接 进行封装的夹紧密封结构、对具有钮形芯柱或珠形芯柱(ビ一ムステ ム)的电极支架通过该芯柱玻璃而进行封装的结构等。
由玻璃管的另一端部构成的环形玻璃灯管1A(和1B)的另一个 直管部1bD的端部,其端面用玻璃封闭成大致平坦状。
桥接部1C形成在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 上的从另一直管部1bD的外端面上后退了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并且使 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相连通,形成单一的放 电通路。
当由吹破法来形成上述桥接部1C时,一般使外侧环形玻璃灯管 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之间相对移动。在此情况下,如图3所示, 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A的内周一侧的曲率半径小于内侧 环形玻璃灯管1B的弯曲部1cB的外周一侧的曲率半径,所以,从图 3(a)所示的多重环灯管完成时的位置起,如图3(b)所示,能够 沿箭头方向移动直到使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的直管部1aB的外周一 侧的侧面接触到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直管部1aA的内周一侧的侧 面。因此,容易形成桥接部1C,并且,在形成的桥接部1C上不容易 形成凸起,能够形成良好的桥接部1C。
一对电极3、3通过上述电极支架EM而分别被封装到多重环灯管 1的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的一端上。所以, 在多重环灯管1的内部,形成从一个电极3经过外侧环形玻璃灯管 1A、桥接部1C、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到另一个单极3止的单一放 电通路。
荧光物质层2以3波长区发光型荧光物质为主体而构成,形成在 多重环灯管1的一对电极3、3之间的内面上。但是,在桥接部1C的 内面、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与桥接部1C的 接合部附近、以及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的两 端部上未形成荧光物质层。并且,荧光物质层2在对环形玻璃灯管 1A(或1B)的两端进行封闭之前,暂且形成在整个内面上,然后把 形成在环形玻璃灯管1A(或1B)的两端部和桥接预定部上的荧光物 质层除掉,然后加工成上述结构。而且,在形成荧光物质层2之前, 由γ等金属氧化物微粒构成的保护膜(无图示),形成在环形 玻璃灯管1A(或1B)的荧光物质层形成预定部的内面。
所以,荧光物质层3通过保护膜而形成在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 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的内面。而且,在如上所述清除荧光物质层3 的一部分时,保护膜也一并被除去。
放电介质由水银和氩(Ar)构成,在形成多重环灯管1之后,经 过细管1d而被封入到多重环灯管1的内部。而且,细管1d在封入放 电介质之后被焊开。
单一灯头4对多重环灯管1的管端部之间进行桥接而被安装。并 且,灯头4具有4个灯头插脚4a,各个灯头销4a被连接到电极3、3 两端。所以,多重环形荧光灯FL整体形成封闭的四方形。而且,多 重环灯管1的管端部,在灯头4的内部填充硅树脂,这样能够把灯头 4固定到多重环灯管1上。
以下说明夹具H。如图1所示,夹具H使弹性金属带等弯曲、把 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夹持在其弯曲部1c内,这样可用于把多重环形 荧光灯FL安装到例如照明装置等上。在该弯曲部1c间形成的间隙(间 隔),其最大距离为6~15mm,大于直管部1a间的间隙,所以仅对单 一的环形玻璃灯管1A(或1B)进行夹持,即可保持多重环形荧光灯 FL。
本实施例的多重环形荧光灯FL,在弯曲部1c间形成的间隔大于 直管部1a间的间隙,把最大距离G设定为6~15mm,这样,能够使 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rA和内侧环形玻璃灯 管1B的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rB的值大致上相同。在本实施例的情 况下,最大距离G为11mm,曲率半径rA和rB约为30mm。
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以尽量小为宜。这是因为若曲率半径小, 则弯曲部形成前的直管状玻璃灯管管坯中、弯曲部形成区域(加热、 软化的灯管长度)所占的比例减小,能够相应地减小其分荧光物质和 玻璃灯管的热退化程度)。并且,若曲率半径小,则弯曲部1c的管轴 位于环中心的外侧,所以,也能够产生放电通路长度相应增长的效果。 由于这些原因,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重环形荧光灯FL,与像现有技术 那样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rA和rB的曲率中心对准到同一位置时相 比,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对在弯曲形成了管外径12~20mm的玻璃灯管时能够确保机械强 度和生产合格率的最小曲率半径进行研究,需要达到15mm以上。并 且,最大曲率半径设定在50mm以下。这一数值是在直管状玻璃灯管 管坯的最大管长为3000mm时根据弯曲部形成区域允许的上限值而求 出的。
通过使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相同,而在形成弯曲部时,使用共 同的金属模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金属模的制造成本。环形玻璃灯管 1A和1B的弯曲部1c的成形工序能够共同化,所以,即使环形玻璃 灯管1A和1B的环径(宽度)尺寸不同,与每个环形玻璃灯管1A和 1B的不同的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时相比,更容易制造。
此外,通过将最大距离G设定为6~15mm,也能够减小弯曲部1c 周边的光输出和直管部1a周边的光输出的差,提高光输出的均匀一 致性。在以间隔3mm相邻接的直管部1a,存在本身的光输出形成相 邻的灯管的影子、产生光输出损耗、在照射方向上不能有效地取出光 的情况。这也与灯管表面的亮度有关,在像本实施例那样的高亮度多 重环形荧光灯FL的情况下,弯曲部1c在最大距离G保持6~15mm的 间隔相邻接的关系,能够减小光输出的损耗。但是,弯曲部1c通过 弯曲时的热劣化而使光输出比直管部1a稍差,所以,把弯曲部1c间 的间隔的最大距离G设定为6~15mm,由此能够提高弯曲部1c的光 输出,使其接近直管部1a的光输出。这样,能够提高整个多重环形 荧光灯FL的亮度均匀一致性,能够获得亮灯时没有不协调的灯映像。
而且,若最大间隔G超过15mm,则在弯曲部1c之间产生暗部, 反而效果不好。
再者,能够使外侧的环形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接 近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1B的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通过形成弯曲部 1c而产生热劣化的灯管长度的比例减小,光输出相应提高。并且, 能够按照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的曲率半径减小的量,而 相应地增加管轴长度,增加放电通路长度。因此,容易提高多重环形 荧光灯的光输出。
并且,即使邻接的环形玻璃灯管1的直管部1a的间隔很窄,例 如为3mm,弯曲部1c、1c间形成的间隙如上所述地增大,所以利用 该弯曲部1c、1c间形成的间隙,容易保持多重环灯管1的某一个环 形玻璃灯管1A或1B的弯曲部1c。因此,对多个环形玻璃灯管1A、 1B中的某一个环形玻璃灯管的弯曲部1c,保持多个、例如2~4个, 即可把多重环形荧光灯安装到照明装置主体等上。所以,其优点是, 通过如上所述地对多重环形荧光灯进行保持,因保持而产生的光源的 暗部与对多个环形玻璃灯管1A、B整体进行保持时相比,明显减少。 从而美观亮灯时的外观。而且,用于保持的环形玻璃灯管1A或1B也 可以是多个环形玻璃灯管中的任一个,所以,在由2个环形玻璃灯管 1A、1B构成的2重环形荧光灯的情况下,既可以保持外侧的环形玻 璃灯管1A,也可以保持内侧的环形玻璃灯管1B。
图4是概念性地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重环形荧光灯的第2实 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正视图。本实施例,除了图1至图3所示 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外,多重环灯管1的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 侧环形玻璃灯管1B中的任一个、例如内侧环形玻璃灯管1B的桥接部 1C一侧的端部1d1不进入到灯头4的内部,而是露出在外侧。与此 相反,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桥接部1C一侧的端部1d2进入到灯头 4的内部。并且,在灯头4的内部填充硅树脂,用于至少使多重管灯 管1和灯头4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重环灯管1的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和内侧 环形玻璃灯管1B中的另外一个、例如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中,若设 从桥接部1C一侧的外面到端面的突出长度为L1,另一个的同样的突 出长度为L2,则其适当的数值关系如下。也就是说,L1≥L2、 2mm<L2<6mm。
并且,若采用本实施例,则来自电极3的热量容易经过灯头4内 所填充的硅树脂而传递到桥接部1C一侧的端部1d2,但外侧环形玻 璃灯管1A的桥接部1C一侧的端部1d1如上所述地露出在灯头4的外 侧,这样,使多重环灯管1的最冷部形成在上述端部1d2上。因此, 即使在把多重管形荧光灯FL配置在照明器具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在 最佳水银蒸气压下获得发光效率高的发光,换言之,能够获得高照度。
并且,由于在灯头4的内部填充硅树脂,所以灯头4能够很好地 被固定在多重环灯管1上,因此能够防止灯头4不稳定。
图5和图6是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天花 板安装型照明器具的局部缺口正视图和局部缺口俯视图。而且,对于 和图1至图3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其说明从略。
天花板安装型照明器具,由照明器具主体11、多重环形荧光灯 FL和高频点亮电路构成。
照明器具主体11被安装在天花板上而使用,具有白色反射体 11a、灯座(图示从略)和夹具H等。白色反射体11a被配置在照明 器具主体11的下面中央部,形成四角锥形状的金字塔形。灯座是用 于向多重环形荧光灯FL供电的连接机构,被设置在与多重环形荧光 灯FL的灯头4相对置的位置上,并且装卸自如。夹具H对多重环形 荧光灯的多重环灯管1的外侧环形玻璃灯管1A的弯曲部1c进行保 持,对多重环形荧光灯FL进行保持。
多重环形荧光灯FL是结构与图1至图3所示相同结构的灯,多 重环灯管1由夹具H进行保持,因而能够被安装在照明器具主体11 的预定位置上。
高频点亮电路(图示从略)是从低频交流电源中取得输入,将其 变换成高频功率,经过灯座把高频输出供给到多重环形荧光灯FL上 的机构,其被设置在照明器具主体11内的白色反射体11a的背面所 形成的空间内。
并且,照明器具主体11的四角锥形状的反射体13被配置在成为 四方形的多重环形荧光灯FL的中心,所以,向器具下侧方向的配光 特性是四方形的,适合于四角的房间内的均匀照明。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