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拉晶 / 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41发布:2024-01-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 薄膜 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 热压 法制备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通 过热 压法制备厚度为20~100μm的聚丙烯薄膜,将热压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交替叠放再次热压,设置热压 温度 不低于聚丙烯熔融温度,制备获得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将不同结晶形态的聚丙烯通过多层结构的方式相结合,获得的薄膜多层结构清晰且致密,直流击穿场强相比同样原料同样厚度的 单层 聚丙烯薄膜最高可提高15.3%,且 介电常数 与介电损耗保持不变,其储能 密度 最高可以提升32.3%。,下面是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热压法制备厚度为20~100μm的聚丙烯薄膜,将热压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交替叠放再次热压,设置热压温度不低于聚丙烯熔融温度,制备获得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2.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优选的,
1)在厚度分别为40μm、120μm左右的聚酰亚胺薄膜上裁剪直径为50mm的圆孔作为模具;
2)在厚度为4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适量的聚丙烯料,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9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热压成型,获得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
3)在厚度为12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3个单层试样,每单层试样之间放入厚度为
10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7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
20MPa下热压成型,获得多层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的直径为
50mm,厚度为50μm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150μm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入聚丙烯料的量为0.06-0.10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入聚丙烯料的量为0.08g。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90℃/170℃预热的时间设置为280-
320s之间,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也设置为280-320s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90℃/170℃预热的时间和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都设置为300s。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气次数设置为10-15次,每次9-11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气次数设置为10次,每次10s。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丙烯薄膜在电力电容器中被广泛用作储能介质,要获得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得先提高聚丙烯薄膜的储能密度。目前对聚丙烯薄膜储能密度的研究表明,通过多层共挤的方法形成的聚丙烯薄膜其击穿场强有一定的升高;且很多研究表明多层结构的PVDF在储能密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多层聚丙烯的储能特性的研究几乎没有。
[0003] 聚丙烯属于半结晶聚合物,并且具有不同的结晶形态,例如球晶、串晶以及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所呈现的网状结晶。不同结晶形态具有不同的电学、力学、以及热学性能。通过多层的方法可以将不同结晶形态,不同表面状态甚至不同成分改性的聚丙烯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提高其电学、力学以及机械等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热压法制备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0005] 通过热压法制备厚度为20~100μm的聚丙烯薄膜,将热压制得的聚丙烯薄膜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交替叠放再次热压,设置热压温度不低于聚丙烯熔融温度(>167℃),制备获得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0006]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07] 1)在厚度分别为40μm、120μm左右的聚酰亚胺薄膜上裁剪直径为50mm的圆孔作为模具;
[0008] 2)在厚度为4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适量的聚丙烯料,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9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热压成型,获得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
[0009] 3)在厚度为12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3个单层试样,每单层试样之间放入厚度为10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7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下热压成型,获得多层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0010] 优选的,所述的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50μm左右。
[0011] 优选的,所述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150μm左右。
[0012] 优选的,放入聚丙烯料的量为0.06-0.10g。
[0013] 更优选的,放入聚丙烯料的量为0.08g。
[0014] 优选的,在190℃/170℃预热的时间设置为280-320s之间,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也设置为280-320s之间。
[0015] 更优选的,在190℃/170℃预热的时间和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都设置为300s。
[0016] 优选的,排气次数设置为10-15次,每次9-11s。
[0017] 更优选的,排气次数设置为10次,每次10s。
[0018] 本方法创新性的引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将不同结晶形态的聚丙烯通过多层结构的方式相结合,获得的薄膜多层结构清晰且致密,直流击穿场强相比同样原料同样厚度的单层聚丙烯薄膜最高可提高15.3%,且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保持不变,由储能公式:
[0019]
[0020] 因此其储能密度最高可以提升32.3%。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的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显微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的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直流击穿场强Weibull分布图;
[0024] 图3中:●代表1层聚丙烯的直流击穿场强,■代表2层聚丙烯的直流击穿场强,◆代表3层聚丙烯的直流击穿场强,▲代表4层聚丙烯的直流击穿场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热压法制备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28] 1)在厚度分别为40μm、120μm左右的聚酰亚胺薄膜上裁剪直径为50mm的圆孔作为模具;
[0029] 2)在厚度为4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适量的聚丙烯料,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9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热压成型,获得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
[0030] 其中,聚丙烯料的量可为0.06-0.10g,例如可为0.08g,在190℃预热的时间可设置为280-320s之间,例如可设置为300s,排气次数可设置为10-15次、每次9-11s,例如设置为排气10次,每次10s;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可设置为280-320s,例如可设置为300s,单层的聚丙烯薄膜试样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50μm左右。
[0031] 3)在厚度为120μm的模具的每个圆孔中放入3个单层试样,每单层试样之间放入厚度为10μm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使用平板硫化机,在170℃预热一段时间,排气,然后在20MPa下热压成型,获得多层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
[0032] 其中,在170℃预热的时间可设置为280-320s之间,例如可设置为300s,排气次数可设置为10-15次、每次9-11s,例如设置为排气10次,每次10s;在20MPa下热压成型时间可设置为280-320s,例如可设置为300s,多层结构聚丙烯薄膜的直径为50mm,厚度为150μm左右。
[0033] 实施例2
[0034] 对实施例1所获得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分别测试了样品的击穿性能和介电性能。
[0035] 击穿测试根据ASTM-D149和ASTM-D3755,采用直径为12.7mm的半球型电极,在油中对薄膜进行直流击穿试验,升压速度为500V/s。每种试样至少获得30个有效击穿点,对这至少30个击穿场强数据进行威布尔统计分析,选取威布尔分布的尺度参数,即击穿概率为63.2%时的击穿场强作为特征击穿场强进行评判。
[0036] 介电测试是对薄膜试样进行测试,首先在试样表面喷金(金离子溅射),电极直径是30mm。在室温(25℃)、0.1Hz-105Hz频率范围进行测试,获得试样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0037] 结果显示,
[0038] 单层聚丙烯直流击穿场强:378.2kV/mm,同等厚度的多层聚丙烯(加了BOPP间隔)的击穿场强:436.2kV/mm。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基本保持不变,由储能密度公式可知其储能密度提高32.3%。
[0039]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1]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