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

阅读:5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天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即使是在难以确保充分的天线振子长度的情况下,也会在维持无 指向性 的同时使 水 平面增益提高。天线装置(1)具备:共线阵列天线(10),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下端成为供电点(15)的第1直线部(11)、一端与第1直线部(11)的上端连接起来的圆环状延迟部(13)、和与圆环状延迟部(13)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第2直线部(12); 电介质 的外罩(20),其从外侧 覆盖 共线阵列天线(10);电介质的内罩(30),其设置于外罩(20)的内侧;以及电介质芯(40),其沿着第1直线部(11),且位于圆环状延迟部(13)的内侧。,下面是天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天线装置,具备:
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
第1电介质罩,其从外侧覆盖所述天线振子。
2.一种天线装置,具备:
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
第2电介质罩,其从外侧覆盖所述第1直线部和所述环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还具备从外侧覆盖所述第1直线部和所述环状部的第2电介质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第2电介质罩之间的间隔是所述天线振子的使用频率波长
0.01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1电介质罩具有与所述第1直线部大致平行地相对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第1电介质罩之间的间隔是所述天线振子的使用频率的波长的
0.04倍以下。
7.一种天线装置,具备:
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
电介质芯,其沿着所述第1直线部,且位于所述环状部的内侧或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还具备电介质芯,该电介质芯沿着所述第1直线部,且位于所述环状部的内侧或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振子是共线阵列天线,其第2直线部与所述环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环状部作为延迟部发挥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2直线部在与连接到所述环状部的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弯折部。
11.一种天线装置,具备:
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
第3电介质罩,其从外侧覆盖所述天线振子的至少一部分,且该第3电介质罩的所述供电点的相反侧的所述天线振子的端部侧开口,
所述天线振子向所述开口的外侧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第3电介质罩之间的间隔是所述天线振子的使用频率的波长的
0.01倍以下。

说明书全文

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车载用等用途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作为无指向性天线,公知有例如将直线部的长度设为λ/2、将延迟部的长度设为λ/2的共线阵列天线(collinear antenna array)(参照非专利文献1)。不过,若将这样的共线阵列天线用于要求低矮化的车载用天线,则难以确保充分的天线振子长度,在平面上所获得的增益较低。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非专利文献
[0005] 非专利文献1:后藤尚久、另外2名著“天线·无线手册”、第1版、Ohmsha,Ltd.、2006年10月、140页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认识到这样的状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即使是在难以确保充分的天线振子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使电介质接近天线振子从而也会在维持无指向性的同时使水平面增益提高。
[0007] 本发明的第1形态是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第1电介质罩,其从外侧覆盖所述天线振子。
[0008] 本发明的第2形态是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第2电介质罩,其从外侧覆盖所述第1直线部和所述环状部。
[0009] 在第1形态中,也可以是,还具备从外侧覆盖所述第1直线部和所述环状部的第2电介质罩。
[0010] 在第2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第2电介质罩之间的间隔是所述天线振子的使用频率波长的0.01倍以下。
[0011] 在第1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电介质罩具有与所述第1直线部大致平行地相对的部分。
[0012] 在第1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第1电介质罩之间的间隔是所述天线振子的使用频率的波长的0.04倍以下。
[0013] 本发明的第3形态是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
[0014] 电介质芯,其沿着所述第1直线部,且位于所述环状部的内侧或外侧。
[0015] 在第1形态或第2形态中,也可以是,还具备电介质芯,该电介质芯沿着所述第1直线部,且位于所述环状部的内侧或外侧。
[0016] 对于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意一个,也可以是,所述天线振子是共线阵列天线,其第2直线部与所述环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环状部作为延迟部发挥作用。
[0017] 也可以是,所述第2直线部在与连接到所述环状部的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弯折部。
[0018] 本发明的第4形态是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天线振子,其是垂直偏振波用,具有一端成为供电点的第1直线部、和一端与所述第1直线部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的环状部;以及第3电介质罩,其从外侧覆盖所述天线振子的至少一部分,且该第3电介质罩的所述供电点的相反侧的所述天线振子的端部侧开口,所述天线振子向所述开口的外侧延伸。
[0019] 在第4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第3电介质罩之间的间隔是所述天线振子的使用频率的波长的0.01倍以下。
[0020] 另外,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将本发明的表述在方法、系统等之间转换而成的方案也作为本发明的形态是有效的。
[0021] 发明效果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即使是在如例如车载用途那样难以确保充分的天线振子长度的状况下,通过使电介质接近天线振子,从而也能够在维持无指向性的同时使水平面增益提高。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1且透视作为第1电介质罩的外罩和作为第2电介质罩的内罩而表示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表示该内部构造的主视剖视图。
[0025] 图3是表示该内部构造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0026] 图4是在实施方式1中拆掉作为第1电介质罩的外罩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7]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作为天线振子的共线阵列天线的立体图。
[0028] 图6是在实施方式1中表示外罩与共线阵列天线的间隔、同水平面平均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作为第2电介质罩的内罩和电介质芯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说明图。
[0029] 图7是同样地表示指向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内罩和电介质芯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
[0030] 图8是在实施方式1中表示内罩与共线阵列天线的间隔、同水平面平均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外罩和电介质芯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说明图。
[0031] 图9是同样地表示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外罩和电介质芯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
[0032] 图10是在实施方式1中表示在延迟部的中心未设置电介质芯时和设置有电介质芯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其中,设为没有外罩和内罩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说明图。
[0033] 图11是同样地表示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外罩和内罩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
[0034] 图12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且省略外罩和内罩来表示的主视图。
[0035] 图13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2、且省略外罩和内罩来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0036] 图14是在实施方式2中表示在延迟部的外侧未设置电介质芯时和设置有电介质芯时的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外罩和内罩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
[0037] 图15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3、且省略外罩和电介质芯来表示的主视剖视图。
[0038] 图16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3、且省略外罩和电介质芯来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0039] 图17是在实施方式3中表示未设置半圆筒状内罩时和设置有半圆筒状内罩时的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其中,设为没有外罩和电介质芯的情况)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
[0040] 图18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4的主视剖视图。
[0041] 图19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4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0042] 图20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5的主视剖视图。
[0043] 图21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5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0044] 图22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6的主视剖视图。
[0045] 图23是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的实施方式6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0046] 图24是分别表示实施方式4、5、6的情况和没有作为天线振子的共线阵列天线的保持构造的情况下的水平面平均增益的说明图。
[0047] 图25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内罩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48] 图25B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内罩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
[0049]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内罩的又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各附图所示的同一或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等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是例示,并不用于限定发明,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必须是发明的本质性的特征及组合。
[0051] <实施方式1>
[0052] 图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表示的天线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该天线装置1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该天线装置1的放大俯视剖视图。图4是在天线装置1中拆掉作为第1电介质罩的外罩2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天线装置1所具有的作为天线振子的共线阵列天线10的立体图。共线阵列天线10是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车间·路车间)通信用,将使用波长设为λ(约51mm)。另外,在图2和图3中定义正交的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图2的接地导体板50位于XY平面上,Z轴与XY平面垂直。
[0053] 如图1~图5所示,天线装置1具有:作为天线振子的共线阵列天线10;作为第1电介质罩的外罩20,其从外侧整体性地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作为第2电介质罩的内罩30,其配置于外罩20的内侧;以及电介质芯40。
[0054] 如图5所示,共线阵列天线10具有:第1(下方)直线部11,其一端成为相对于接地导体板50绝缘的供电点15;圆环状延迟部13,其一端与第1直线部11的另一端连接起来;以及第2(上方)直线部12,其与圆环状延迟部13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第2直线部12的上端部成为弯折成倒L字状的弯折部12a。圆环状延迟部13是呈螺旋状卷绕1圈的结构,用于调整第1直线部11与第2直线部12间的相位。如图2所示,第1直线部11和第2直线部12配置于接地导体板50上,且除了第2直线部12的弯折部12a之外,位于与接地导体板50垂直(与Z轴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在将天线装置1安装到车身顶板的情况下,车身顶板作为接地导体板50发挥功能,与水平面(与重方向呈直角的面)大致垂直地(也就是说,沿大致铅垂方向)配置,以便成为适合V2X通信的垂直偏振波用。第2直线部12上端的弯折部12a是为了缩短共线阵列天线10的Z轴方向的高度而形成的。即,在高度没有制约时,第2直线部12也可以全部是直线状。不过,若全部是直线状,则需要高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弯折部12a,实现了低矮化。因而,若使弯折部12a的部分在Z轴方向上延伸,则长度与第2直线部12全部是直线状时的长度相同。
[0055] 外罩20是整体性地从外侧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的外包装壳体。如图3所示,外罩20的侧面部分以具有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第1直线部11和第2直线部12大致平行地相对的部分的方式呈圆筒状包围共线阵列天线10的整周,且与圆环状延迟部13同心地配置。如图4所示,内罩30是具有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端到达圆环状延迟部13的长度的圆筒状,配置成与圆环状延迟部13和外罩20同心且与圆环状延迟部13和外罩20相互未接触。外罩20和内罩30的壁厚是0.5mm(约0.01λ)。电介质芯40是具有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端到达圆环状延迟部13的内侧的长度的圆柱状,配置成与圆环状延迟部13同心且与圆环状延迟部13未接触。
存在如下情况:在外罩20设置有用于向供电点15供电的孔部21。
[0056] 图6是表示外罩2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同水平面平均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基于模拟的说明图。在该情况下,设为将位于XY平面的接地导体板50水平配置且不存在内罩30和电介质芯40的情况,以V2X通信用波长51mm进行了模拟。在此,间隔是共线阵列天线10的圆环状延迟部13与外罩20之间的间隙,间隔=0.02λ相当于约1mm,间隔=0.04λ相当于约
2mm。如图6所示,在外罩20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整体时(外罩密合、间隔=0.02λ、间隔=0.4λ时),与外罩20未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整体时(无外罩时)相比,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其理由在于,由于共线阵列天线10是车载用途,所以Z轴方向的长度存在制约,无法确保充分的长度,在该前提下,通过由外罩20的介电常数带来的波长缩短效果,能够对共线阵列天线10的长度不足进行弥补。
[0057] 从图6能够容易地推定:随着外罩2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相比于0.04λ变大而水平面增益降低。因此,期望的是,外罩2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设定成0.04λ以下(进一步优选是0.02λ以下),由此,能够使水平面增益充分提高且使天线装置1小型化(低矮化)。
[0058] 图7是表示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模拟的前提条件与图6相同。另外,图7的指向角180°与图3的X方向一致。如图7所示,在利用外罩20覆盖了共线阵列天线10整体时(外罩密合、间隔=0.02λ、和间隔=0.04λ时)的、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与没有利用外罩20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整体时(无外罩时)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相比,没有很大差异,即使利用外罩20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整体,也能够实质上维持无指向性。
[0059] 图8是表示内罩3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同水平面平均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基于模拟的说明图。在该情况下,设为将位于XY平面的接地导体板50水平配置且不存在外罩20和电介质芯40的情况而进行了模拟。在此,间隔是共线阵列天线10的圆环状延迟部13与内罩30之间的间隙,间隔=0.005λ相当于约0.25mm,间隔=0.01λ相当于约0.5mm。如图8所示,在设置有内罩30时(间隔=0.005λ、间隔=0.01λ时),与未设置内罩30时(无内罩时)相比,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其理由在于,由于共线阵列天线10是车载用途,所以Z轴方向的长度存在制约,无法确保充分的长度,在该前提下,通过由内罩30的介电常数带来的波长缩短效果,能够对共线阵列天线10的长度不足进行弥补。
[0060] 从图8能够容易地推定:随着内罩3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相比于0.01λ变大而水平面增益降低。因此,期望的是内罩3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设定成0.01λ以下(更优选0.005λ以下),由此,能够使水平面增益充分提高。从前述的图6中的外罩20与圆环状延迟部13密合时的结果看来,能够容易地推定:若使内罩3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圆环状延迟部13密合,则相比于内罩30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间隔是0.005λ时,水平面平均增益降低,但相比于未利用内罩30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时,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
[0061] 图9是表示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模拟的前提条件与图8相同。另外,图9的指向角180°与图3的X方向一致。如图9所示,在利用内罩30覆盖了共线阵列天线10时(间隔=0.005λ和间隔=0.01λ时),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与未利用内罩30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时(无内罩时)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相比,没有很大差异,即使利用内罩30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也能够维持无指向性。
[0062] 图10是表示在圆环状延迟部13的中心未设置电介质芯40时和设置有电介质芯40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的、基于模拟的说明图。在图10中,设为不存在外罩20和内罩30的情况而进行了模拟。另外,在图10中,将设置有电介质芯40时的电介质芯40与圆环状延迟部13之间的间隔设为了0.005λ。如图10所示,在设置有电介质芯40时(有芯时),与未设置电介质芯40时(无芯时)相比,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从前述的图6和图8的结果能够容易地推定:圆环状延迟部13与电介质芯40的间隔是0.005λ以下时,相比于圆环状延迟部13与电介质芯40的间隔大于0.005λ时,水平面增益提高。因而,优选将圆环状延迟部13与电介质芯40的间隔设定成0.005λ以下。
[0063] 图11是表示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模拟的前提条件与图10相同。另外,图11的指向角180°与图3的X方向一致。如图11所示,在设置有电介质芯40时(有芯时)的、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与未设置电介质芯40时(无芯时)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相比,没有很大差异,即使设置电介质芯40,也能够维持无指向性。
[0064]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下述的效果。
[0065] (1)通过设置从外侧接近并覆盖作为天线振子的共线阵列天线10整体的、电介质的外罩20,能够使天线装置1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另外,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较小,能够实质上维持无指向性。而且,能够将外罩20用作外包装壳体。
[0066] (2)通过在外罩20的内侧设置电介质的内罩30并使其接近并覆盖第1直线部11和圆环状延迟部13,能够使天线装置1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另外,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较小,能够实质上维持无指向性。
[0067] (3)外罩20具有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第1直线部11和第2直线部12大致平行地相对的部分,能够有效利用由外罩20的介电常数带来的波长缩短效果。
[0068] (4)通过具备沿着第1直线部11、且位于圆环状延迟部13的内侧的电介质芯40,能够使天线装置1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提高。另外,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较小,能够实质上维持无指向性。
[0069] <实施方式2>
[0070]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所示的天线装置2的省略外罩20和内罩30来表示的主视图,图13是该天线装置2的放大俯视图。在该情况下,电介质芯45是具有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端到达圆环状延迟部13的长度的圆柱,在圆环状延迟部13的外侧且以未接触的方式沿着第1直线部11配置。其他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
[0071] 图14是表示未设置电介质芯45时和设置有电介质芯45时的指向角和水平面增益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设为不存在外罩20和内罩30的情况而进行了模拟。在图14中,设置有电介质芯45时(有芯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3.42dBi,未设置电介质芯45时(无芯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3.28dBi,设置有电介质芯45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比未设置电介质芯45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高。如图14所示,即使将电介质芯45设置于圆环状延迟部13的外侧,与未设置电介质芯45时相比,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也没有很大差异,能够维持无指向性。
[0072] <实施方式3>
[0073]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所示的天线装置3、且是省略外罩20和电介质芯40来表示的主视剖视图,图16是该天线装置3的放大俯视图。在该情况下,替代实施方式1的圆筒的内罩30,半圆筒状(半圆弧状)的内罩35以呈半周包围共线阵列天线10的圆环状延迟部13的方式配置。其他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
[0074] 图17是在实施方式3中表示未设置半圆筒状的内罩35时和设置有半圆筒状的内罩35时的指向角与水平面增益之间的关系的、基于模拟的指向特性图,设为不存在外罩20和电介质芯40的情况而进行了模拟。在图17中,设置有半圆筒状的内罩35时(有内罩(半圆筒)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3.42dBi,未设置半圆筒状的内罩35时(无内罩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为3.28dBi,设置有半圆筒状的内罩35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比未设置半圆筒状的内罩35时的水平面平均增益高。另外,即使设置有半圆筒状的内罩35,伴随指向角变化而产生的水平面增益的变动也没有很大差异,能够维持无指向性。
[0075] <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6>
[0076]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所示的天线装置4的主视剖视图,图19是该天线装置4的放大俯视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所示的天线装置5的主视剖视图,图21是该天线装置5的放大俯视剖视图。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所示的天线装置6的主视剖视图,图23是该天线装置6的放大俯视剖视图。这些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6均涉及共线阵列天线10的保持构造。在实施方式4的天线装置4中,在外罩20的内侧,与外罩20一体地设置有一个支承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上部的支承部25。在实施方式5的天线装置5中,在外罩20的内侧,与外罩20一体地设置有支承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上部和下部的支承部25、26这两个支承部。在实施方式6的天线装置6中,在外罩20的内侧,与外罩20一体地设置有从4个方向呈线状支承共线阵列天线10的支承部27。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6均是除了具有保持构造这一点之外,与在前述的实施方式1中省略了内罩30和电介质芯40而成的构造同等。
[0077] 图24是分别表示具有共线阵列天线10的保持构造的实施方式4、5、6的情况和没有共线阵列天线10的保持构造的情况下的水平面平均增益的说明图。在任一情况下,都设为共线阵列天线10的圆环状延迟部13与外罩20之间的间隔=0.02λ。在实施方式4、5中,能够确保与没有共线阵列天线的保持构造的情况同等的水平面平均增益。
[0078]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对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各处理工艺进行各种变形是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以下,说明变形例。
[0079]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的电介质的内罩30、35配置成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一半,但也可以配置成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上一半、也就是说从圆环状延迟部13起覆盖第2直线部12。同样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的电介质芯40、45相对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一半配置,但也可以相对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上一半、也就是说从圆环状延迟部
13起相对于第2直线部12配置。
[008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在外罩20的内侧设置有从4个方向呈线状支承共线阵列天线10的支承部27,但支承部27是在3个以上的方向上支承共线阵列天线10的构造即可。当然,也可以在外罩20的内侧设置从5个以上的方向呈线状支承共线阵列天线10的支承部27。
[0081] 如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设为内罩30从外侧覆盖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端到达圆环状延迟部13的区域为止的范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5A所示,内罩30也可以从外侧覆盖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端到未到达圆环状延迟部13的区域为止的范围。或者,如图25B所示,内罩30也可以从外侧覆盖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下端到超过圆环状延迟部13的区域为止的范围。即,内罩30从外侧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的至少一部分,且该内罩30的供电点15的相反侧的共线阵列天线10的端部侧开口。并且,共线阵列天线10向开口的外侧延伸。
[008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内罩30是圆筒状、且利用该罩30从外侧覆盖共线阵列天线10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内罩30的形状只要是在共线阵列天线10的附近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一部分重叠这样的形状即可。更具体而言,如图26所示,内罩30具有从一个方向与共线阵列天线10重叠的柱状的支承部37。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支承部37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方侧与共线阵列天线10重叠。另外,在该支承部37设置有把持共线阵列天线10的固定部38。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表示设置有3个固定部38的情况。即,内罩30利用固定部38把持共线阵列天线10且在共线阵列天线10的附近与共线阵列天线10的一部分重叠。也可以在内罩30沿多个方向设置有支承部37。
[0083] 上述的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于鲨鱼鳍型的天线。在该情况下,鲨鱼鳍型的天线的外罩与实施方式所示的外罩20相对应。
[0084] 附图标记说明
[0085] 1~6:天线装置
[0086] 10:共线阵列天线
[0087] 11、12:直线部
[0088] 13:圆环状延迟部
[0089] 15:供电点
[0090] 20:外罩
[0091] 25、26、27:支承部
[0092] 30、35:内罩
[0093] 40、45:电介质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