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压接套管 / 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阅读:1016发布:2020-09-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公开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S1、将干 酪乳 杆菌CGMCC No.11256、多粘芽孢杆菌CGMCC No.11255分别活化后扩大培养,获得对应的菌液;将枯草芽孢杆菌、酿酒 酵母 分别直接培养,获得对应的菌液;S2、将太子参的 块 根和根须分离开,根须制成干品,备用;S3、将步骤S2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干品直接用作 发酵 底物进行固态发酵;S4、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作为酶解提取底物进行酶解提取;S5、将步骤S4制备的酶解提取液进行 喷雾干燥 后作为主料,制粒、干燥,即得太子参根须颗粒剂。本发明太子参根须颗粒剂可利于提高畜禽 机体 免疫 力 ,促进生长,适于畜禽无抗养殖中使用。,下面是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菌液制备:
将干酪乳杆菌CGMCC No. 11256、多粘芽孢杆菌CGMCC No. 11255分别活化后扩大培养,获得对应的菌液;将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分别直接培养,获得对应的菌液;
S2、太子参预处理:
将太子参的根和根须分离开,根须制成干品,备用;
S3、固态发酵
将步骤S2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干品直接用作发酵底物,向发酵底物内添加米粉、麦麸粉、豆粕粉,混合均匀,接着加入复合菌液,然后加使得加水后所得物料的最终含水量为30~
40 wt%,最后在30 37 ℃发酵4 6 d,获得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其中,以占发酵底物的~ ~
质量百分比计,米粉、麦麸粉、豆粕粉和复合菌液的用量分别为:米粉2 5 %、麦麸粉1 3 %、~ ~
豆粕粉0.5 1.5 %、复合菌液8 15 %;所述复合菌液由步骤S1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菌液、多粘~ ~
芽孢杆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按体积比1∶(1 3)∶(1 4)∶(1 3)组成;
~ ~ ~
S4、酶解提取:
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作为酶解提取底物,向酶解提取底物内添加复合酶和水,首先在40 45 ℃恒温20 30 min,然后在55 65 ℃恒温30 50 min,最后≥90 ~ ~ ~ ~
℃时恒温30 50 min,获得酶解提取液;其中,复合酶占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百分比为2 6 ~ ~
%,水和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比为(8 12)∶1;所述复合酶的质量份数组成为:α-淀粉酶2 5~ ~
份、中性或性蛋白酶 2 3份、果胶酶1 2份;
~ ~
S5、颗粒剂中间品制备:
将步骤S4制备的酶解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后作为主料,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混合溶剂,制粒,获得颗粒剂中间品;其中,主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1∶(3 5),所述辅料由糊精~
粉和无水葡萄糖按质量比(1 3)∶(1 2)组成;以占主料和辅料的质量总和的百分比计,所述~ ~
混合溶剂由2.5 4.5 %的水和0.5 2 %的食品级无水乙醇组成;
~ ~
S6、颗粒剂成品制备:
将步骤S5制备的颗粒剂中间品经干燥即得太子参根须颗粒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干酪乳杆菌菌液、多粘芽孢杆菌菌液分别按照下述过程制备获得:
干酪乳杆菌菌液的制备:首先,将干酪乳杆菌CGMCC No. 11256利用MRS液体培养基在
30 37 ℃静置活化培养24 48 h;然后,将活化后的培养液按接种量8 15 %接入MRS液体培~ ~ ~
养基中,35 37 ℃静置扩大培养1 2 d,制得干酪乳杆菌菌液;其中,扩大培养时接种量以体~ ~
积比计;
多粘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首先,将多粘芽孢杆菌CGMCC No. 11255利用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30 37 ℃静置活化培养24 48 h;然后,将活化后的培养液按接种量8 15 %接~ ~ ~
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5 37 ℃静置扩大培养1 2 d,制得多粘芽孢杆菌菌液;其~ ~
中,扩大培养时接种量以体积比计;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将枯草芽孢杆菌直接按接种量3 7 %接入YPD液体培养基~
中,30 37 ℃摇床培养1 2d,制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接种量以g/mL计;
~ ~
酿酒酵母菌液的制备:将酿酒酵母直接按接种量3 7 %接入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30~ ~
37 ℃摇床培养1 2d,制得酿酒酵母菌液;其中,接种量以g/mL计。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采用自制太子参加工系统进行预处理,所述加工系统包括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脱水机、真空干燥箱、第一分离机、第二分离机、第一直线振动筛、第二直线振动筛、第一根须收集箱、第二根须收集箱、第一S型输送机、第二S型输送机;第一直线振动筛和第二直线振动筛分别置于第一分离机和第二分离机的正下方位置,第一根须收集箱和第二根须收集箱分别置于第一直线振动筛和第二直线振动筛的正下方位置;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脱水机、真空干燥箱依次串连,真空干燥箱再通过第一S型输送机连接至第一分离机,第一直线振动筛的筛网通过第二S型输送机连接至第二分离机,第二直线振动筛的筛网连接至干燥房;所述第一分离机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搅拌系统;所述第一罐体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第一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顶盖和第一底盖;第一罐体顶部的壁厚和第一顶盖的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互为适配的第一螺丝孔,第一顶盖通过第一螺丝和第一螺丝孔的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一罐体的固定连接;第一底盖与第一罐体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罐体底壁上设有第一电磁开关控制第一底盖的闭合;第一顶盖的侧边位置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罐体下段罐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高频振荡器;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座,所有第一支撑座均布在第一罐体的四周,每个第一支撑座上固定连接一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一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密封件、两个搅拌斜杆、第一平衡杆、两个搅拌挡杆和锥形搅拌装置,第一电机设在第一顶盖上方位置,第一轴密封件设在第一顶盖中心位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第一轴密封件伸进第一罐体内部,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自第一转轴末端向上间隔固定连接锥形搅拌装置、两个搅拌挡杆、第一平衡杆、两个搅拌斜杆,搅拌斜杆和搅拌挡杆均为橡胶材质,第一平衡杆和锥形搅拌装置均为不锈材质,两个搅拌斜杆倾斜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两侧且搅拌斜杆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在上、另一端在下,两个搅拌挡杆水平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两侧;所述锥形搅拌装置包括底面圆和锥形体,底面圆由一根不锈钢钢管闭合而成,锥形体由若干根不锈钢钢管形成并且这些钢管的顶端闭合在一起与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连接、底端则均布固定在底面圆上;所述第二分离机包括第二罐体、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搅拌系统;所述第二罐体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第二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顶盖和第二底盖;第二罐体顶部的壁厚和第二顶盖的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互为适配的第二螺丝孔,第二顶盖通过第二螺丝和第二螺丝孔的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二罐体的固定连接;第二底盖与第二罐体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罐体底壁上设有第二电磁开关控制第二底盖的闭合;第二顶盖的侧边位置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罐体下段罐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高频振荡器;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座,所有第二支撑座均布在第二罐体的四周,每个第二支撑座上固定连接一根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系统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轴密封件、第二平衡杆和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第二电机设在第二顶盖上方位置,第二轴密封件设在第二顶盖中心位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端穿过第二轴密封件伸进第二罐体内部,第二罐体内第二转轴自第二转轴末端向上间隔固定连接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第二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和倒置“山”形搅拌装置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倒置“山”形搅拌装置包括一根中点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钢管,水平钢管的两端各自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一根竖直钢管,两根竖直钢管、水平钢管与位于水平钢管下方的第二转轴一起构成倒置“山”形,并且两根竖直钢管、水平钢管以及位于水平钢管下方的第二转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耙杆;
预处理步骤为:先用水冲洗太子参,洗去泥土,再投入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内,洗药后投料至脱水机内脱水,脱水后送至真空干燥箱进行干制,干制后的太子参总水分为35 55 ~
wt %,经第一S型输送机送至第一进料口投入到第一罐体内,打开第一电机进行第一阶段的太子参块根和根须分离作业:先以500 800 rpm的速率匀速20 30 min,再以300 600 rpm的~ ~ ~
速率匀速20 30 min;第一阶段分离作业完成后,控制第一电磁开关打开第一底盖,放出物~
料,第一直线振动筛筛分,根须落在第一根须收集箱内,而第一直线振动筛筛网上的块根则由第二S型输送机送至第二进料口投入到第二罐体内,进行第二阶段的块根和根须分离作业,第二电机操作同第一电机;第二阶段分离完成后,控制第二电磁开关打开第二底盖,放出物料,第二直线振动筛筛分,根须落在第二根须收集箱内,合并第一根须收集箱和第二根须收集箱内的根须,将合并后的根须以及第二直线振动筛筛网上的块根分别送至干燥房干制至含水量≤8 wt%,分别获得太子参块根干品和太子参根须干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斜杆和搅拌挡杆与第一转轴的固定连接构造为:第一转轴分别在其与搅拌斜杆和搅拌挡杆的连接处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套管,每个固定套管上开设有至少一对螺纹孔,每对螺纹孔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套管相对两侧的螺纹孔,两个搅拌斜杆和两个搅拌挡杆上亦设有与对应的固定套管上的螺纹孔相适配的限位孔,两个搅拌斜杆和两个搅拌挡杆则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固定套管内再由固定螺钉插入搅拌斜杆或搅拌挡杆上的限位孔并螺纹连接固定套管上的螺纹孔实现与第一转轴的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为倒置圆台状,并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顶部直径为底部直径的2 5倍;搅~
拌斜杆与第一转轴的夹为75°85°;锥形搅拌装置的锥形体由3 5根不锈钢钢管形成;倒~ ~
置“山”形搅拌装置的两根竖直钢管的底端均向内弯折,弯折的度数为20°80°、弯折的长度~
为该竖直钢管弯折前总长度的0.2 0.35倍;以距离第一顶盖的垂直距离计量,搅拌斜杆的~
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长度的中点即3/6位点,第一平衡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长度的4/6位点,搅拌挡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长度的5/6位点;以距离第二顶盖的垂直距离计量,第二平衡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二罐体内第二转轴长度的中点即3/6位点,“山”形搅拌装置的固定点位于第二罐体内第二转轴长度的4/6位点;搅拌斜杆的长度为第一罐体内半径的0.7 0.9倍,第一平衡杆的长度为第一罐体内径的0.2~ ~
0.35倍,搅拌挡杆的长度为第一罐体内半径的0.45 0.65倍,锥形搅拌装置的底面圆直径为~
第一底盖直径的0.5 0.85倍;第二平衡杆的长度为第二罐体内径的0.2 0.35倍,倒置“山”~ ~
形搅拌装置的水平钢管的长度为第二罐体内径的0.45 0.65倍,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两~
根竖直钢管的长度相等并为位于水平钢管下方的第二转轴长度的0.7 0.9倍;第一平衡杆~
和第二平衡杆均为直径1 2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锥形搅拌装置的底面圆和锥形体的不锈~
钢钢管为直径0.25 0.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水平钢管和竖直钢~
管为直径0.25 0.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水平耙杆为直径0.2 0.4 cm、长度3 5 cm的实心~ ~ ~
不锈钢钢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自制太子参酶解提取装置进行酶解提取,所述酶解提取装置包括主提取罐、辅提取罐、支撑架、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和提取液输出系统;所述主提取罐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上段罐身为夹层设计,该夹层的底部设有第一蒸汽进口、顶部设有第一蒸汽出口、侧壁上设有第一温度计,主提取罐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提手、进液口、加酶端口、第一压表、第一泄压、窥镜以及均布在密封盖四周的若干个固定螺旋阀,密封盖内壁固定连接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上沿其圆周交替垂直向下和向喷淋环管内侧倾斜向下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喷淋环管的液体入口连通进液口;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底座,所有支撑底座均布在罐体的四周,每个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一根支撑斜杆,支撑斜杆的上端与主提取罐的罐体固定连接;所述辅提取罐呈圆柱状,辅提取罐的直径与主提取罐的底端直径相同,辅提取罐的顶端与主提取罐的底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且直接连通;辅提取罐的内部设有筛滤支撑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底盘,出料底盘的内壁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凹槽;辅提取罐的罐身也为夹层设计,该夹层的底部设有第二蒸汽进口、顶部设有第二蒸汽出口、侧壁上设有第二温度计和用于控制出料底盘闭合的气缸;所述筛滤支撑装置包括与辅提取罐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直径与凹槽相适配的承重主轴,承重主轴的底端插设在出料底盘上的凹槽内,承重主轴自其顶端向下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筛盘、第二筛盘、稳重圆盘并且稳重圆盘与承重主轴的底端留有间隙,所述稳重圆盘包括环状空心圆盘、至少一根长度与圆盘内直径相等的辐射杆,所有辐射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圆盘上、中点汇合在圆盘的中心并与承重主轴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筛盘、第二筛盘、稳重圆盘三者直径相同,第一筛盘和第二筛盘之间设有若干个对称焊接于承重主轴的稳定杆;所述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包括与辅提取罐底端连通的第一真空,第一真空泵再依次串连三通阀、流量计、第三温度计、第一止回阀至密封盖上的进液口;所述提取液输出系统包括与三通阀连通的膜过滤组件,膜过滤组件再连接至提取液储存罐;
酶解提取步骤为:
S4.1、将筛滤支撑装置人工置于辅提取罐内,依次关闭出料底盘、三通阀,打开密封盖,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投料至提取罐内,再手动拧紧固定螺旋阀关闭密封盖;
S4.2、打开水源开关,利用管路通过进液口向主提取罐内加水,常温浸泡0.5 1 h;打开~
外界蒸汽管路,蒸汽分别由第一蒸汽进口、第二蒸汽进口进入主提取罐的夹层和辅提取罐的夹层进行罐体内物料升温,同时经加酶端口向主提取罐内添加复合酶;待复合酶接入后关闭加酶端口,开始等待主提取罐和辅提取罐罐内的温度变化,待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分别达到40 45 ℃和45 50 ℃时,接着打开三通阀、第一真空泵启动提取液循环~ ~
外路系统,根据流量计度数控制第一真空泵调节流速进行流速为0.5 10 m3/min的提取液~
循环作业,提取液循环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此状态下提取液循环作业20 30 ~
min后;然后控制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使主提取罐和辅提取罐罐内的温度升高,待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分别达到55 65 ℃~
和65 70 ℃时再控制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
来维持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此状态下提取液循环作业30 50 min;然后控制第~
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使主提取罐和辅提取罐内的温度继续升温,待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均≥90 ℃时,调节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此状态下恒温30 50 min;
~
S4.3、关闭三通阀终止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打开第一泄压阀,关闭外界蒸汽管路,再次打开三通阀、第一真空泵启动提取液输出系统,提取液进入膜过滤组件过滤后,获得酶解提取液,进入提取液储存罐内储藏;调控气缸打开出料底盘,辅提取罐内筛滤支撑装置会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滑出,提取后的药渣放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封盖与主提取罐的接触面的圆周设有一圈橡胶垫。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提取罐上段的高径比为(2 4)∶1,辅提取罐的高径比为(1 2)∶1,同时主提取罐上段的高度为辅提取罐高度~ ~
的2 5倍;第一筛盘、第二筛盘、稳重圆盘三者直径均为辅提取罐直径的0.85 0.95倍,第一~ ~
筛盘和第二筛盘的厚度均为0.3 1.0 cm,第一筛盘上的筛孔直径为0.5 1.5 cm,第二筛盘~ ~
上的筛孔直径为0.3 1.0 cm;稳重圆盘的厚度为0.5 1.2 cm;承重主轴的直径为2 4 cm;凹~ ~ ~
槽的深度为1 1.5 cm;第一筛盘与第二筛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 20 cm,稳重圆盘距离承~ ~
重主轴底端的垂直距离为5 8 cm;喷淋环管上喷淋孔的直径为0.4 1.0 cm。
~ ~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制粒后采用自制干燥系统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系统包括主房体、缓冲间和至少一辆车体,主房体呈正方体状、缓冲间呈长方体状,缓冲间位于主房体外部,缓冲间与主房体通过一共用墙体连接在一起,主房体和缓冲间的内部空间大小保证各自能容纳至少一辆车体;
主房体为钢架结构,主房体的地面采用导热且耐支撑材质、四周墙体以及顶面采用隔热保温材质;主房体空间内顶部位置固定设有圆锥体,圆锥体的底面圆直径与主房体的边长一致,圆锥体的底面圆与主房体的四周墙体之间的空隙由与圆锥体相同的材质进行补充密封,圆锥体的顶部连接有倒U形管道;倒U形管道的两垂直段管道一长一短,倒U形管道的短垂直管道的一端与圆锥体顶部连通且短垂直管道上设有静电除尘装置,倒U形管道的水平段管道在靠近短垂直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止回阀,倒U形管道的长垂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溶剂收集罐且长垂直管道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上设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溶剂收集罐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正四棱柱状、下段呈倒锥状,溶剂收集罐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溶剂收集罐下段形状相匹配的容纳槽,溶剂收集罐的下段位于容纳槽内;溶剂收集罐的顶部倾斜向下设有长方形隔板,隔板的顶边以及与其相邻的两侧边均固定在对应的溶剂收集罐的内壁上、底边的中点位于溶剂收集罐的中心轴线上,与隔板顶边相连的溶剂收集罐的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真空泵并且第二真空泵的高度高于隔板底边;主房体四周任一墙体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计、第二压力表和第二泄压阀,主房体空间内设有地上蒸汽加热盘管和加热器,主房体的地面下方设有地下蒸汽加热盘管,地上蒸汽加热盘管上缠绕设置有一送管道,送风管道的进风口延伸出主房体外面后连接一送风机,送风管道在主房体外部与送风机相连接的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塞,地上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入口连接外界蒸汽锅炉,地上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出口连接地下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入口,地下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出口连接外界空气;
所述缓冲间的地面为水泥面、四周墙体以及顶面材质同主房体;主房体在其与缓冲间的共用墙体上设有第一气密,缓冲间在与第一气密门正对的墙体上设有第二气密门,第一气密门同第二气密门且高度和宽度满足单辆车体的进出;在圆锥体下方的主房体四角位置以及缓冲间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紫外线灯管,且紫外线灯管的垂直安装高度大于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的高度;
所述车体包括矩形底架、若干组托盘槽组件,底架四角底部各设置一万向轮,底架四角顶部各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主支撑杆,每对相邻两主支撑杆在它们的顶部之间各固定连接一加固杆,宽度方向的其中一对相邻两主支撑杆的中部朝外各设置一把手,宽度方向的两对相邻两主支撑杆的底部之间各固定连接一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风管,风管的中心轴线与两根固定杆垂直,风管的顶部均匀设置一排送风孔,所有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则并连至一耐热软管,耐热软管再连接至送风管道的出风口;风管的上方设置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防护板,防护板的水平板面上均布有透风孔,防护板的四角连接在对应侧的固定杆上;每组托盘槽组件包括四个托盘槽和一个托盘,这四个托盘槽分别设在四个主支撑杆的同一水平高度的内侧位置,所述托盘为四周有檐的筛网托盘,托盘放置在这四个托盘槽上;
干燥步骤如下:
S6.1、将步骤S5中所得颗粒剂中间品在GMP生产车间内先投料于托盘内,颗粒剂中间品铺平厚度为1 3 cm,接着将托盘放入至托盘槽上推进车体内;
~
S6.2、将主房体和缓冲间内的紫外线灯管打开,关闭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后等待30 min 1 h再关闭紫外线灯管;打开第二气密门,将步骤S6.1完成的车体人工推进缓冲间内后~
关闭第二气密门,再打开第一气密门,将车体推进主房体内,然后人员将风管与耐热软管连接后进行离开,人员离开后依次关闭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再次打开主房体和缓冲间内的紫外线灯管,等待20 30 min后关闭紫外线灯管;然后打开外界锅炉蒸汽使蒸汽进入地上~
蒸汽加热盘管,待第四温度计温度达到40 50 ℃时,调控锅炉蒸汽的蒸汽流量,同时启动第~
二真空泵、送风机,注意第四温度计、第二压力表数值,待第二压力表的压力值成负压值、第四温度计温度为40 50 ℃时,保持此状态2  6 h;加热器在上述过程中起到温度补偿的作~ ~
用,当锅炉蒸汽不足则需加热器在干制过程中一直开启,待车体推出后关闭加热器;
S6.3、步骤S6.2结束后,关闭第二真空泵和外界锅炉蒸汽,10 20 min后关闭送风机,接~
着打开第二泄压阀,观察第四温度计的度数接近室温时则依次打开第二气密门、第一气密门,然后解开风管与耐热软管的连接,推出车体,工作完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板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防滑板的四角各固定连接一连接片,连接片和固定杆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防护板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片及固定杆上的螺纹孔实现与固定杆的连接;地上蒸汽加热盘管设置在主房体空间内与第一气密门正对的主房体墙体内侧位置,加热器则设置在主房体空间内与第一气密门相邻的主房体墙体内侧位置;防护板的水平板面由中间板面和两侧板面组成,中间板面占整个水平板面面积的1/2,两侧板面各占整个水平板面面积的1/4,两侧板面的透风孔直径大于中间板面的透风孔直径;主房体边长为3 ~
25 m,圆锥体的底面圆与主房体顶部的垂直距离为主房体边长的1/6 1/5;主房体的底面为~
不锈钢板、四周墙体以及顶面为岩净化板,圆锥体为不锈钢材质;过滤塞的膜孔径为0.22 μm;送风孔的孔径为3 mm 1 cm;筛网托盘的网孔直径为2 5 mm。
~ ~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始载于清代《本草从新》,主产于福建、贵州和江苏等地,以柘荣太子参产量最大、品质较优。太子参兼有药用和营养双重功效,其药用成分富含多糖、皂苷、环肽等其他组分,其中多糖含量约25-35%,总基酸含量约7.67-11.95%,皂苷含量约0.2-0.7%,环肽类含量约0.01-0.03%,总黄含量约0.14-0.34‰等。临床试验证明:太子参具有健脾益、抗化、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因此补益中药太子参在动物保健和药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根须与块根组成基本物质相似,其中茎叶多糖含量约10%,根须多糖含量约18.79%,然而根须皂苷总量约0.25%,高于块根。
[0003] 基于太子参根须的动物保健作用,如何系统地从原材料的制备和目标产品的一条龙式加工生产,同时如何实现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快速烘干制剂,将利于产品的生产把关。同时如何开发一种可利于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适于畜禽无抗养殖中使用的太子参根须制剂将利于太子参资源的可持续应用和推动绿色畜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菌液制备:
将干酪乳杆菌CGMCC No. 11256、多粘芽孢杆菌CGMCC No. 11255分别活化后扩大培养,获得对应的菌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市售,活菌数≥1亿 CFU/g)、酿酒酵母(市售,活菌数≥1亿 CFU/g)分别直接培养,获得对应的菌液;
S2、太子参预处理:
将太子参的块根和根须分离开,根须制成干品,备用;
S3、固态发酵
将步骤S2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干品直接用作发酵底物,向发酵底物内添加米粉、麦麸粉、豆粕粉,混合均匀,接着加入复合菌液,然后加使得加水后所得物料的最终含水量为30~
40 wt%,最后在30 37 ℃发酵4 6 d,获得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其中,以占发酵底物的~ ~
质量百分比计,米粉、麦麸粉、豆粕粉和复合菌液的用量分别为:米粉2 5 %、麦麸粉1 3 %、~ ~
豆粕粉0.5 1.5 %、复合菌液8 15 %;所述复合菌液由步骤S1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菌液、多粘~ ~
芽孢杆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按体积比1∶(1 3)∶(1 4)∶(1 3)组成;
~ ~ ~
S4、酶解提取:
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作为酶解提取底物,向酶解提取底物内添加复合酶和水,首先在40 45 ℃恒温20 30 min,然后在55 65 ℃恒温30 50 min,最后≥90 ~ ~ ~ ~
℃时恒温30 50 min,获得酶解提取液;其中,复合酶占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百分比为2 6 ~ ~
%,水和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比为(8 12)∶1;所述复合酶的质量份数组成为:α-淀粉酶2 5~ ~
份、中性或性蛋白酶 2 3份、果胶酶1 2份;
~ ~
S5、颗粒剂中间品制备:
将步骤S4制备的酶解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后作为主料,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混合溶剂,制粒,获得颗粒剂中间品;其中,主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1∶(3 5),所述辅料由糊精~
粉和无水葡萄糖按质量比(1 3)∶(1 2)组成;以占主料和辅料的质量总和的百分比计,所述~ ~
混合溶剂由2.5 4.5 %的纯化水和0.5 2 %的食品级无水乙醇组成;
~ ~
S6、颗粒剂成品制备:
将步骤S5制备的颗粒剂中间品经干燥即得太子参根须颗粒剂。
[0006] 较好地,步骤S1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干酪乳杆菌菌液、多粘芽孢杆菌菌液分别按照下述过程制备获得:干酪乳杆菌菌液的制备:首先,将干酪乳杆菌CGMCC No. 11256利用MRS液体培养基在
30 37 ℃静置活化培养24 48 h;然后,将活化后的培养液按接种量8 15 %接入MRS液体培~ ~ ~
养基中,35 37 ℃静置扩大培养1 2 d,制得干酪乳杆菌菌液;其中,扩大培养时接种量以体~ ~
积比计;
多粘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首先,将多粘芽孢杆菌CGMCC No. 11255利用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30 37 ℃静置活化培养24 48 h;然后,将活化后的培养液按接种量8 15 %接~ ~ ~
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5 37 ℃静置扩大培养1 2 d,制得多粘芽孢杆菌菌液;其~ ~
中,扩大培养时接种量以体积比计;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将枯草芽孢杆菌直接按接种量3 7 %接入YPD液体培养基~
中,30 37 ℃摇床培养1 2d,制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其中,接种量以g/mL计;
~ ~
酿酒酵母菌液的制备:将酿酒酵母直接按接种量3 7 %接入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30~ ~
37 ℃摇床培养1 2d,制得酿酒酵母菌液;其中,接种量以g/mL计。
~
[0007] 较好地,步骤S2采用自制太子参加工系统进行预处理,所述加工系统包括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脱水机、真空干燥箱、第一分离机、第二分离机、第一直线振动筛、第二直线振动筛、第一根须收集箱、第二根须收集箱、第一S型输送机、第二S型输送机;第一直线振动筛和第二直线振动筛分别置于第一分离机和第二分离机的正下方位置,第一根须收集箱和第二根须收集箱分别置于第一直线振动筛和第二直线振动筛的正下方位置;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脱水机、真空干燥箱依次串连,真空干燥箱再通过第一S型输送机连接至第一分离机,第一直线振动筛的筛网通过第二S型输送机连接至第二分离机,第二直线振动筛的筛网连接至干燥房;所述第一分离机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搅拌系统;所述第一罐体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第一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顶盖和第一底盖;第一罐体顶部的壁厚和第一顶盖的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互为适配的第一螺丝孔,第一顶盖通过第一螺丝和第一螺丝孔的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一罐体的固定连接;第一底盖与第一罐体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罐体底壁上设有第一电磁开关控制第一底盖的闭合;第一顶盖的侧边位置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罐体下段罐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高频振荡器;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座,所有第一支撑座均布在第一罐体的四周,每个第一支撑座上固定连接一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一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密封件、两个搅拌斜杆、第一平衡杆、两个搅拌挡杆和锥形搅拌装置,第一电机设在第一顶盖上方位置,第一轴密封件设在第一顶盖中心位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第一轴密封件伸进第一罐体内部,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自第一转轴末端向上间隔固定连接锥形搅拌装置、两个搅拌挡杆、第一平衡杆、两个搅拌斜杆,搅拌斜杆和搅拌挡杆均为橡胶材质,第一平衡杆和锥形搅拌装置均为不锈材质,两个搅拌斜杆倾斜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两侧且搅拌斜杆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在上、另一端在下,两个搅拌挡杆水平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两侧;所述锥形搅拌装置包括底面圆和锥形体,底面圆由一根不锈钢钢管闭合而成,锥形体由若干根不锈钢钢管形成并且这些钢管的顶端闭合在一起与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连接、底端则均布固定在底面圆上;所述第二分离机包括第二罐体、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搅拌系统;所述第二罐体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第二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顶盖和第二底盖;第二罐体顶部的壁厚和第二顶盖的边沿分别设有若干个互为适配的第二螺丝孔,第二顶盖通过第二螺丝和第二螺丝孔的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二罐体的固定连接;第二底盖与第二罐体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罐体底壁上设有第二电磁开关控制第二底盖的闭合;第二顶盖的侧边位置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罐体下段罐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高频振荡器;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座,所有第二支撑座均布在第二罐体的四周,每个第二支撑座上固定连接一根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系统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轴密封件、第二平衡杆和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第二电机设在第二顶盖上方位置,第二轴密封件设在第二顶盖中心位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下端穿过第二轴密封件伸进第二罐体内部,第二罐体内第二转轴自第二转轴末端向上间隔固定连接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第二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和倒置“山”形搅拌装置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倒置“山”形搅拌装置包括一根中点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钢管,水平钢管的两端各自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一根竖直钢管,两根竖直钢管、水平钢管与位于水平钢管下方的第二转轴一起构成倒置“山”形,并且两根竖直钢管、水平钢管以及位于水平钢管下方的第二转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耙杆;预处理步骤为:先用水冲洗太子参,洗去泥土,再投入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内,洗药后投料至脱水机内脱水,脱水后送至真空干燥箱进行干制,干制后的太子参总水分为35 55 ~
wt %,经第一S型输送机送至第一进料口投入到第一罐体内,打开第一电机进行第一阶段的太子参块根和根须分离作业:先以500 800 rpm的速率匀速20 30 min,再以300 600 rpm的~ ~ ~
速率匀速20 30 min;第一阶段分离作业完成后,控制第一电磁开关打开第一底盖,放出物~
料,第一直线振动筛筛分,根须落在第一根须收集箱内,而第一直线振动筛筛网上的块根则由第二S型输送机送至第二进料口投入到第二罐体内,进行第二阶段的块根和根须分离作业,第二电机操作同第一电机;第二阶段分离完成后,控制第二电磁开关打开第二底盖,放出物料,第二直线振动筛筛分,根须落在第二根须收集箱内,合并第一根须收集箱和第二根须收集箱内的根须,将合并后的根须以及第二直线振动筛筛网上的块根分别送至干燥房干制至含水量≤8 wt%,分别获得太子参块根干品和太子参根须干品。
[0008] 较好地,搅拌斜杆和搅拌挡杆与第一转轴的固定连接构造为:第一转轴分别在其与搅拌斜杆和搅拌挡杆的连接处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套管,每个固定套管上开设有至少一对螺纹孔,每对螺纹孔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套管相对两侧的螺纹孔,两个搅拌斜杆和两个搅拌挡杆上亦设有与对应的固定套管上的螺纹孔相适配的限位孔,两个搅拌斜杆和两个搅拌挡杆则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固定套管内再由固定螺钉插入搅拌斜杆或搅拌挡杆上的限位孔并螺纹连接固定套管上的螺纹孔实现与第一转轴的固定连接。
[0009] 较好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为倒置圆台状,并且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顶部直径为底部直径的2 5倍;搅拌斜杆与第一转轴的夹为75°85°;锥形搅拌装置~ ~的锥形体由3 5根不锈钢钢管形成;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两根竖直钢管的底端均向内弯~
折,弯折的度数为20°80°、弯折的长度为该竖直钢管弯折前总长度的0.2 0.35倍;以距离~ ~
第一顶盖的垂直距离计量,搅拌斜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长度的中点即3/6位点,第一平衡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长度的4/6位点,搅拌挡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内第一转轴长度的5/6位点;以距离第二顶盖的垂直距离计量,第二平衡杆的固定点位于第二罐体内第二转轴长度的中点即3/6位点,“山”形搅拌装置的固定点位于第二罐体内第二转轴长度的4/6位点;搅拌斜杆的长度为第一罐体内半径的0.7 0.9倍,第一平~
衡杆的长度为第一罐体内径的0.2 0.35倍,搅拌挡杆的长度为第一罐体内半径的0.45~ ~
0.65倍,锥形搅拌装置的底面圆直径为第一底盖直径的0.5 0.85倍;第二平衡杆的长度为~
第二罐体内径的0.2 0.35倍,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水平钢管的长度为第二罐体内径的~
0.45 0.65倍,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两根竖直钢管的长度相等并为位于水平钢管下方的~
第二转轴长度的0.7 0.9倍;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均为直径1 2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 ~
锥形搅拌装置的底面圆和锥形体的不锈钢钢管为直径0.25 0.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倒~
置“山”形搅拌装置的水平钢管和竖直钢管为直径0.25 0.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水平耙~
杆为直径0.2 0.4 cm、长度3 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
~ ~
[0010] 较好地,步骤S4中,采用自制太子参酶解提取装置进行酶解提取,所述酶解提取装置包括主提取罐、辅提取罐、支撑架、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和提取液输出系统;所述主提取罐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上段罐身为夹层设计,该夹层的底部设有第一蒸汽进口、顶部设有第一蒸汽出口、侧壁上设有第一温度计,主提取罐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提手、进液口、加酶端口、第一压力表、第一泄压、窥镜以及均布在密封盖四周的若干个固定螺旋阀,密封盖内壁固定连接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上沿其圆周交替垂直向下和向喷淋环管内侧倾斜向下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喷淋环管的液体入口连通进液口;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底座,所有支撑底座均布在罐体的四周,每个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一根支撑斜杆,支撑斜杆的上端与主提取罐的罐体固定连接;所述辅提取罐呈圆柱状,辅提取罐的直径与主提取罐的底端直径相同,辅提取罐的顶端与主提取罐的底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且直接连通;辅提取罐的内部设有筛滤支撑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底盘,出料底盘的内壁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凹槽;辅提取罐的罐身也为夹层设计,该夹层的底部设有第二蒸汽进口、顶部设有第二蒸汽出口、侧壁上设有第二温度计和用于控制出料底盘闭合的气缸;所述筛滤支撑装置包括与辅提取罐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直径与凹槽相适配的承重主轴,承重主轴的底端插设在出料底盘上的凹槽内,承重主轴自其顶端向下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筛盘、第二筛盘、稳重圆盘并且稳重圆盘与承重主轴的底端留有间隙,所述稳重圆盘包括环状空心圆盘、至少一根长度与圆盘内直径相等的辐射杆,所有辐射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圆盘上、中点汇合在圆盘的中心并与承重主轴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筛盘、第二筛盘、稳重圆盘三者直径相同,第一筛盘和第二筛盘之间设有若干个对称焊接于承重主轴的稳定杆;所述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包括与辅提取罐底端连通的第一真空,第一真空泵再依次串连三通阀、流量计、第三温度计、第一止回阀至密封盖上的进液口;所述提取液输出系统包括与三通阀连通的膜过滤组件,膜过滤组件再连接至提取液储存罐;酶解提取步骤为:
S4.1、将筛滤支撑装置人工置于辅提取罐内,依次关闭出料底盘、三通阀,打开密封盖,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投料至提取罐内,再手动拧紧固定螺旋阀关闭密封盖;
S4.2、打开水源开关,利用管路通过进液口向主提取罐内加水,常温浸泡0.5 1 h;打开~
外界蒸汽管路,蒸汽分别由第一蒸汽进口、第二蒸汽进口进入主提取罐的夹层和辅提取罐的夹层进行罐体内物料升温,同时经加酶端口向主提取罐内添加复合酶;待复合酶接入后关闭加酶端口,开始等待主提取罐和辅提取罐罐内的温度变化,待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分别达到40 45 ℃和45 50 ℃时,接着打开三通阀、第一真空泵启动提取液循环~ ~
外路系统,根据流量计度数控制第一真空泵调节流速进行流速为0.5 10 m3/min的提取液~
循环作业,提取液循环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此状态下提取液循环作业20 30 ~
min后;然后控制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使主提取罐和辅提取罐罐内的温度升高,待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分别达到55 65 ℃~
和65 70 ℃时再控制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
来维持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此状态下提取液循环作业30 50 min;然后控制第~
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使主提取罐和辅提取罐内的温度继续升温,待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均≥90 ℃时,调节第一蒸汽进口、第一蒸汽出口、第二蒸汽进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温度,此状态下恒温30 50 min;
~
S4.3、关闭三通阀终止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打开第一泄压阀,关闭外界蒸汽管路,再次打开三通阀、第一真空泵启动提取液输出系统,提取液进入膜过滤组件过滤后,获得酶解提取液,进入提取液储存罐内储藏;调控气缸打开出料底盘,辅提取罐内筛滤支撑装置会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滑出,提取后的药渣放出。
[0011] 较好地,密封盖与主提取罐的接触面的圆周设有一圈橡胶垫。
[0012] 较好地,主提取罐上段的高径比为(2 4)∶1,辅提取罐的高径比为(1 2)∶1,同时主~ ~提取罐上段的高度为辅提取罐高度的2 5倍;第一筛盘、第二筛盘、稳重圆盘三者直径均为~
辅提取罐直径的0.85 0.95倍,第一筛盘和第二筛盘的厚度均为0.3 1.0 cm,第一筛盘上的~ ~
筛孔直径为0.5 1.5 cm,第二筛盘上的筛孔直径为0.3 1.0 cm;稳重圆盘的厚度为0.5 1.2 ~ ~ ~
cm;承重主轴的直径为2 4 cm;凹槽的深度为1 1.5 cm;第一筛盘与第二筛盘之间的垂直距~ ~
离为10 20 cm,稳重圆盘距离承重主轴底端的垂直距离为5 8 cm;喷淋环管上喷淋孔的直~ ~
径为0.4 1.0 cm。
~
[0013] 较好地,步骤S6中,制粒后采用自制干燥系统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系统包括主房体、缓冲间和至少一辆车体,主房体呈正方体状、缓冲间呈长方体状,缓冲间位于主房体外部,缓冲间与主房体通过一共用墙体连接在一起,主房体和缓冲间的内部空间大小保证各自能容纳至少一辆车体;主房体为钢架结构,主房体的地面采用导热且耐支撑材质、四周墙体以及顶面采用隔热保温材质;主房体空间内顶部位置固定设有圆锥体,圆锥体的底面圆直径与主房体的边长一致,圆锥体的底面圆与主房体的四周墙体之间的空隙由与圆锥体相同的材质进行补充密封,圆锥体的顶部连接有倒U形管道;倒U形管道的两垂直段管道一长一短,倒U形管道的短垂直管道的一端与圆锥体顶部连通且短垂直管道上设有静电除尘装置,倒U形管道的水平段管道在靠近短垂直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止回阀,倒U形管道的长垂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溶剂收集罐且长垂直管道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上设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溶剂收集罐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正四棱柱状、下段呈倒锥状,溶剂收集罐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溶剂收集罐下段形状相匹配的容纳槽,溶剂收集罐的下段位于容纳槽内;溶剂收集罐的顶部倾斜向下设有长方形隔板,隔板的顶边以及与其相邻的两侧边均固定在对应的溶剂收集罐的内壁上、底边的中点位于溶剂收集罐的中心轴线上,与隔板顶边相连的溶剂收集罐的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真空泵并且第二真空泵的高度高于隔板底边;主房体四周任一墙体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计、第二压力表和第二泄压阀,主房体空间内设有地上蒸汽加热盘管和加热器,主房体的地面下方设有地下蒸汽加热盘管,地上蒸汽加热盘管上缠绕设置有一送管道,送风管道的进风口延伸出主房体外面后连接一送风机,送风管道在主房体外部与送风机相连接的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塞,地上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入口连接外界蒸汽锅炉,地上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出口连接地下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入口,地下蒸汽加热盘管的蒸汽出口连接外界空气;
所述缓冲间的地面为水泥面、四周墙体以及顶面材质同主房体;主房体在其与缓冲间的共用墙体上设有第一气密,缓冲间在与第一气密门正对的墙体上设有第二气密门,第一气密门同第二气密门且高度和宽度满足单辆车体的进出;在圆锥体下方的主房体四角位置以及缓冲间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紫外线灯管,且紫外线灯管的垂直安装高度大于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的高度;
所述车体包括矩形底架、若干组托盘槽组件,底架四角底部各设置一万向轮,底架四角顶部各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主支撑杆,每对相邻两主支撑杆在它们的顶部之间各固定连接一加固杆,宽度方向的其中一对相邻两主支撑杆的中部朝外各设置一把手,宽度方向的两对相邻两主支撑杆的底部之间各固定连接一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风管,风管的中心轴线与两根固定杆垂直,风管的顶部均匀设置一排送风孔,所有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则并连至一耐热软管,耐热软管再连接至送风管道的出风口;风管的上方设置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防护板,防护板的水平板面上均布有透风孔,防护板的四角连接在对应侧的固定杆上;每组托盘槽组件包括四个托盘槽和一个托盘,这四个托盘槽分别设在四个主支撑杆的同一水平高度的内侧位置,所述托盘为四周有檐的筛网托盘,托盘放置在这四个托盘槽上;
干燥步骤如下:
S6.1、将步骤S5中所得颗粒剂中间品在GMP生产车间内先投料于托盘内,颗粒剂中间品铺平厚度为1 3 cm,接着将托盘放入至托盘槽上推进车体内;
~
S6.2、将主房体和缓冲间内的紫外线灯管打开,关闭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后等待30 min 1 h再关闭紫外线灯管;打开第二气密门,将步骤S6.1完成的车体人工推进缓冲间内后~
关闭第二气密门,再打开第一气密门,将车体推进主房体内,然后人员将风管与耐热软管连接后进行离开,人员离开后依次关闭第一气密门、第二气密门;再次打开主房体和缓冲间内的紫外线灯管,等待20 30 min后关闭紫外线灯管;然后打开外界锅炉蒸汽使蒸汽进入地上~
蒸汽加热盘管,待第四温度计温度达到40 50 ℃时,调控锅炉蒸汽的蒸汽流量,同时启动第~
二真空泵、送风机,注意第四温度计、第二压力表数值,待第二压力表的压力值成负压值、第四温度计温度为40 50 ℃时,保持此状态2  6 h;加热器在上述过程中起到温度补偿的作~ ~
用,当锅炉蒸汽不足则需加热器在干制过程中一直开启,待车体推出后关闭加热器;
S6.3、步骤S6.2结束后,关闭第二真空泵和外界锅炉蒸汽,10 20 min后关闭送风机,接~
着打开第二泄压阀,观察第四温度计的度数接近室温时则依次打开第二气密门、第一气密门,然后解开风管与耐热软管的连接,推出车体,工作完成。
[0014] 较好地,防护板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防滑板的四角各固定连接一连接片,连接片和固定杆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防护板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片及固定杆上的螺纹孔实现与固定杆的连接;地上蒸汽加热盘管设置在主房体空间内与第一气密门正对的主房体墙体内侧位置,加热器则设置在主房体空间内与第一气密门相邻的主房体墙体内侧位置;防护板的水平板面由中间板面和两侧板面组成,中间板面占整个水平板面面积的1/2,两侧板面各占整个水平板面面积的1/4,两侧板面的透风孔直径大于中间板面的透风孔直径;主房体边长为3 25 m,圆锥体的底面圆与主房体顶部的垂直距离为主房~体边长的1/6 1/5;主房体的底面为不锈钢板、四周墙体以及顶面为岩净化板,圆锥体为~
不锈钢材质;过滤塞的膜孔径为0.22 μm;送风孔的孔径为3 mm 1 cm;筛网托盘的网孔直径~
为2 5 mm。
~
[0015] 颗粒剂中间品在烘干过程中,如果有别的杂菌进入,就会导致污染,所得颗粒剂成品中生物里面的杂菌含量就会超标,微生物限度就不合格。而本发明中的干燥系统,第一,主房体和缓冲间在干燥过程中是密闭的,不让杂菌进去;第二,使用前进行了紫外消毒;第三,在干燥过程中是负压,负压的话,杂菌也进不去;第四,送风管道中设置有膜孔径为
0.22 μm为的过滤塞,也阻挡外面的杂菌进入。所以,本发明干燥系统可以降低颗粒剂成品中的微生物限度。
[0016] 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基于太子参根须的动物保健作用开发了一种颗粒制剂,采用自主研发的加工系统、酶解提取装置和干燥系统,本发明的加工系统、酶解提取装置大大提高太子参根须中有效成分的溶出,本发明太子参根须颗粒剂可利于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适于畜禽无抗养殖中使用;同时本发明的干燥系统还利于降低颗粒剂干制后的微生物限度,利于颗粒剂质量控制。附图说明
[0017] 图1:本发明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第一分离机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第一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第二分离机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第二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酶解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密封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密封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干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车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底架、主支撑杆、风管、固定杆、托盘槽、托盘之间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第一顶盖,2′--第二顶盖;3--第一底盖,3′--第二底盖;4--第一螺丝孔,4′--第二螺丝孔;5--第一电磁开关,5′--第二电磁开关;6--第一进料口,6′--第二进料口;7--第一高频振荡器,7′--第二高频振荡器;8--第一支撑座,8′--第二支撑座;9--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第一转轴,
11′--第二转轴;12--第一轴密封件,12′--第二轴密封件;13--搅拌斜杆,14--第一平衡杆,
14′--第二平衡杆;15--搅拌挡杆;16--锥形搅拌装置;17--固定套管;18--固定螺钉;19--水平钢管;20--竖直钢管;21--水平耙杆;22′--第一直线振动筛,22′--第二直线振动筛;
23--第一根须收集箱,23′--第二根须收集箱;24--第一S型输送机,24′--第二S型输送机;
25--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26--脱水机;27--真空干燥箱;28--干燥房;
29--主提取罐;30--辅提取罐;31--第一蒸汽进口,31′--第二蒸汽进口;32--第一蒸汽出口,32′--第二蒸汽出口;33--第一温度计,33′--第二温度计,33′′--第三温度计,
33′′′--第四温度计;34--转轴;35--密封盖;36--提手;37--进液口;38--加酶端口;39--第一压力表,39′--第二压力表;40--第一泄压阀,40′--第二泄压阀;41--窥镜;42--固定螺旋阀;43--喷淋环管;44--橡胶垫;45--支撑底座;46--支撑斜杆;47--出料底盘;48--凹槽;
49--气缸;50--承重主轴;51--第一筛盘;52--第二筛盘;53--稳重圆盘;54--稳定杆;55--第一真空泵,55′--第二真空泵;56--三通阀;57--流量计;58--第一止回阀,58′--第二止回阀;59--膜过滤组件;
60--主房体;61--缓冲间;62--车体;63--圆锥体;64--倒U形管道;65--静电除尘装置; 
66--溶剂收集罐;67--冷凝器;68--冷凝水入口;69--冷凝水出口;70--底座;71--隔板;
72--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3--加热器;74--地下蒸汽加热盘管;75--送风管道;76--送风机;
77--第一气密门,77′--第二气密门;78--紫外线灯管;79--底架;80--万向轮;81--主支撑杆;82--加固杆;83--把手;84--固定杆;85--风管;86--耐热软管;87--防护板;88--托盘槽;89--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 实施例1一种太子参根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菌液制备:
干酪乳杆菌菌液的制备:首先,将干酪乳杆菌CGMCC No. 11256利用MRS液体培养基在
35 ℃静置活化培养48 h;然后,将活化后的培养液按接种量10 %(以体积比计)接入MRS液体培养基中,35 ℃静置扩大培养2 d,制得干酪乳杆菌菌液;
多粘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首先,将多粘芽孢杆菌CGMCC No. 11255利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35 ℃静置活化培养48 h;然后,将活化后的培养液按接种量10 %(以体积比计)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5 37 ℃静置扩大培养2 d,制得多粘芽孢杆菌菌液;
~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制备:将枯草芽孢杆菌(市售菌粉)直接按接种量5 %(以g/mL计)接入YPD液体培养基中,35 ℃摇床培养2 d,制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酿酒酵母菌液的制备:将酿酒酵母(市售菌粉)直接按接种量5 %(g/mL计)接入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35 ℃摇床培养2 d,制得酿酒酵母菌液;
S2、太子参预处理:
采用自制太子参加工系统进行预处理,如图1 5所示,所述加工系统包括旋转喷淋带式~
洗药机25、脱水机26、真空干燥箱27、第一分离机、第二分离机、第一直线振动筛22、第二直线振动筛22′、第一根须收集箱23、第二根须收集箱23′、第一S型输送机24、第二S型输送机
24′;第一直线振动筛22和第二直线振动筛22′分别置于第一分离机和第二分离机的正下方位置,第一根须收集箱23和第二根须收集箱23′分别置于第一直线振动筛22和第二直线振动筛22′的正下方位置;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25、脱水机26、真空干燥箱27依次通过传送带串连,真空干燥箱27再通过第一S型输送机24连接至第一分离机,第一直线振动筛22的筛网通过第二S型输送机24′连接至第二分离机,第二直线振动筛22′的筛网通过传送带连接至干燥房28;所述第一分离机包括第一罐体1、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搅拌系统;所述第一罐体1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第一罐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顶盖2和第一底盖3;第一罐体1顶部的壁厚和第一顶盖2的边沿分别设有前后左右四个互为适配的第一螺丝孔4,第一顶盖2通过第一螺丝和第一螺丝孔4的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一罐体1的固定连接;第一底盖3与第一罐体1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罐体1底壁上设有第一电磁开关5控制第一底盖3的闭合;第一顶盖2的侧边位置设有第一进料口6,第一罐体1下段罐壁上均布有前后左右四个第一高频振荡器7;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座8,两个第一支撑座8均布在第一罐体1的左右两侧,每个第一支撑座8上固定连接一根第一支撑杆
9,第一支撑杆9的上端与第一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系统包括第一电机10、第一转轴11、第一轴密封件12、两个搅拌斜杆13、第一平衡杆14、两个搅拌挡杆15和锥形搅拌装置
16,第一电机10设在第一顶盖2上方位置,第一轴密封件12设在第一顶盖2中心位置,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下端穿过第一轴密封件12伸进第一罐体1内部,第一罐体1内第一转轴11自第一转轴11末端向上间隔固定连接锥形搅拌装置16、两个搅拌挡杆15、第一平衡杆14、两个搅拌斜杆13,搅拌斜杆13和搅拌挡杆15均为橡胶材质,第一平衡杆14和锥形搅拌装置16均为不锈钢材质、焊接在第一转轴11上,两个搅拌斜杆13倾斜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11两侧且搅拌斜杆13靠近第一转轴11的一端在上、另一端在下,两个搅拌挡杆15水平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11两侧;所述锥形搅拌装置16包括底面圆和锥形体,底面圆由一根不锈钢钢管闭合而成,锥形体由前后左右四根不锈钢钢管形成并且这些钢管的顶端闭合在一起与第一转轴11末端固定连接、底端则均布固定在底面圆上;所述第二分离机包括第二罐体1′、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搅拌系统;所述第二罐体1′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第二罐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顶盖2′和第二底盖3′;第二罐体1′顶部的壁厚和第二顶盖2′的边沿分别设有前后左右四个互为适配的第二螺丝孔4′,第二顶盖2′通过第二螺丝和第二螺丝孔4′的螺纹连接实现与第二罐体1′的固定连接;第二底盖3′与第二罐体1′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罐体1′底壁上设有第二电磁开关5′控制第二底盖3′的闭合;第二顶盖2′的侧边位置设有第二进料口6′,第二罐体1′下段罐壁上均布有前后左右四个第二高频振荡器7′;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座8′,两个第二支撑座8′均布在第二罐体1′的左右两侧,每个第二支撑座8′上固定连接一根第二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与第二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系统包括第二电机10′、第二转轴11′、第二轴密封件12′、第二平衡杆14′和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第二电机10′设在第二顶盖2′上方位置,第二轴密封件12′设在第二顶盖2′中心位置,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的下端穿过第二轴密封件12′伸进第二罐体
1′内部,第二罐体1′内第二转轴11′自第二转轴11′末端向上间隔固定连接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第二平衡杆14′,第二平衡杆14′和倒置“山”形搅拌装置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倒置“山”形搅拌装置包括一根中点与第二转轴11′固定连接的水平钢管19,水平钢管19的两端各自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一根竖直钢管20,两根竖直钢管20、水平钢管19与位于水平钢管19下方的第二转轴11′一起构成倒置“山”形,并且两根竖直钢管20、水平钢管19以及位于水平钢管19下方的第二转轴1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耙杆21;其中,搅拌斜杆13和搅拌挡杆
15与第一转轴11的固定连接构造为:第一转轴11分别在其与搅拌斜杆13和搅拌挡杆15的连接处对称焊接两个固定套管17,每个固定套管17上开设有至少一对螺纹孔,每对螺纹孔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套管17相对两侧的螺纹孔,两个搅拌斜杆13和两个搅拌挡杆15上亦设有与对应的固定套管17上的螺纹孔相适配的限位孔,两个搅拌斜杆13和两个搅拌挡杆15则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固定套管17内再由固定螺钉18插入搅拌斜杆13或搅拌挡杆15上的限位孔并螺纹连接固定套管17上的螺纹孔实现与第一转轴11的固定连接;第一进料口6和第二进料口6′均为倒置圆台状,并且第一进料口6和第二进料口6′的顶部直径为底部直径的2倍;搅拌斜杆13与第一转轴11的夹角为85°;以距离第一顶盖2的垂直距离计量,搅拌斜杆13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1内第一转轴11长度的中点即3/6位点,第一平衡杆14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1内第一转轴11长度的4/6位点,搅拌挡杆15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罐体1内第一转轴
11长度的5/6位点;以距离第二顶盖2′的垂直距离计量,第二平衡杆14′的固定点位于第二罐体1′内第二转轴11′长度的中点即3/6位点,“山”形搅拌装置的固定点位于第二罐体1′内第二转轴11′长度的4/6位点;搅拌斜杆13的长度为第一罐体1内半径的0.8倍,第一平衡杆
14的长度为第一罐体1内径的0.2倍,搅拌挡杆15的长度为第一罐体1内半径的0.5倍,锥形搅拌装置16的底面圆直径为第一底盖3直径的0.8倍;第二平衡杆14′的长度为第二罐体1′内径的0.2倍,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水平钢管19的长度为第二罐体1′内径的0.5倍,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两根竖直钢管20的长度相等并为位于水平钢管19下方的第二转轴11′长度的0.9倍;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两根竖直钢管20的底端均向内弯折45°、弯折的长度为该竖直钢管20弯折前总长度的0.2倍;第一平衡杆14和第二平衡杆14′均为直径2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锥形搅拌装置16的底面圆和锥形体的不锈钢钢管为直径0.2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倒置“山”形搅拌装置的水平钢管19和竖直钢管20为直径0.25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水平耙杆21为直径0.2 cm、长度3 cm的实心不锈钢钢管;
预处理步骤为:先用水冲洗太子参,洗去泥土,再投入旋转喷淋带式洗药机25内,洗药后投料至脱水机26内脱水,脱水后送至真空干燥箱27进行干制,干制后的太子参总水分为
50 wt %,经第一S型输送机24送至第一进料口6投入到第一罐体1内,打开第一电机10进行第一阶段的太子参块根和根须分离作业:先以800 rpm的速率匀速20 min,再以600 rpm的速率匀速20 min(由于太子参在分离前提前干燥至总水分为50 wt %,此时块根呈“软软”的状态,具有非常好的韧性不容易断裂,而根须则呈完全干燥或干脆的状态,因此,将太子参投入分离机后,太子参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至第一罐体1底部,个别物料会挡在搅拌斜杆13上,但由于搅拌斜杆13是橡胶材质,所以太子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继续向下滑落,最后会掉落到至锥形搅拌装置16旁并在锥形搅拌装置16的搅动作用下实现根须的搅拌分离,搅拌作业过程中搅拌斜杆13类似于“伞”状的结构,可有效控制游离的太子参根须或质量较小的太子参向罐体顶部飞溅,第一平衡杆14利于第一转轴11的运转稳定,搅拌挡板15可降低太子参块根在搅拌分离过程中的往上剧烈运动);第一阶段分离作业完成后,控制第一电磁开关5打开第一底盖3,放出物料(此时根须已经从块根上剥离,但是两者还混在一起),第一罐体1下料时打开第一高频振荡器7,易于物料(尤其是密度小的贴壁物料)的下料,第一直线振动筛22筛分,根须落在第一根须收集箱23内,而第一直线振动筛22筛网上的块根则由第二S型输送机24′送至第二进料口6′投入到第二罐体1′内,进行第二阶段的块根和根须分离作业,第二电机10′操作同第一电机10(进入第二罐体1′内的太子参打在倒置“山”形搅拌装置上,在其转动过程中,水平耙杆21可以很容易将残存的干燥的根须从韧性非常好的块根上分离);第二阶段分离完成后,控制第二电磁开关5′打开第二底盖3′,放出物料,第二罐体1′下料时打开第二高频振荡器7′,易于物料(尤其是密度小的贴壁物料)的下料,第二直线振动筛22′筛分,根须落在第二根须收集箱23′内,合并第一根须收集箱23和第二根须收集箱23′内的根须,将合并后的根须以及第二直线振动筛22′筛网上的块根分别送至干燥房28干制至含水量≤8 wt%,分别获得太子参块根干品和太子参根须干品;
S3、固态发酵:
将步骤S2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干品直接用作发酵底物,向发酵底物内添加米粉、麦麸粉、豆粕粉,混合均匀(利用实用新型专利201620053478.5作为混合设备),接着加入复合菌液,然后加入纯化水使得加水后所得物料的最终含水量为30 wt%,接着将混合均匀的发酵物料装入具有单向阀的发酵袋内,再利用实用新型专利201620981592.4进行发酵袋堆放在在固体发酵车间内进行固体发酵作业,发酵过程中温度恒温为37 ℃,发酵5 d,获得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其中,以占发酵底物的质量百分比计,米粉、麦麸粉、豆粕粉和复合菌液的用量分别为:米粉5 %、麦麸粉2 %、豆粕粉1.0 %、复合菌液10 %;所述复合菌液由步骤S1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菌液、多粘芽孢杆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酿酒酵母菌液按体积比1∶1∶1∶
1组成;
S4、酶解提取:
采用自制太子参酶解提取装置进行酶解提取,如图6 8所示,所述酶解提取装置包括主~
提取罐29、辅提取罐30、支撑架、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和提取液输出系统;所述主提取罐29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置圆台状,上段罐身为夹层设计,该夹层的底部设有第一蒸汽进口31、顶部设有第一蒸汽出口32、侧壁上设有第一温度计33,主提取罐29的顶部通过转轴34转动连接有密封盖35;所述密封盖35上设有提手36、进液口37、加酶端口38、第一压力表39、第一泄压阀40、窥镜41以及均布在密封盖35四周的三个固定螺旋阀42,密封盖35内壁固定连接有喷淋环管43,喷淋环管43上沿其圆周交替垂直向下和向喷淋环管43内侧倾斜向下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喷淋环管43的液体入口连通进液口37;密封盖35与主提取罐29的接触面的圆周设有一圈橡胶垫44;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底座45,两个支撑底座45均布在罐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支撑底座45上固定连接一根支撑斜杆46,支撑斜杆46的上端与主提取罐29的罐体固定连接;所述辅提取罐30呈圆柱状,辅提取罐30的直径与主提取罐29的底端直径相同,辅提取罐30的顶端与主提取罐29的底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并且直接连通;辅提取罐30的内部设有筛滤支撑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底盘47,出料底盘47的内壁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凹槽48;辅提取罐30的罐身也为夹层设计,该夹层的底部设有第二蒸汽进口
31′、顶部设有第二蒸汽出口32′、侧壁上设有第二温度计33′和用于控制出料底盘47闭合的气缸49;所述筛滤支撑装置包括与辅提取罐30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直径与凹槽48相适配的承重主轴50,承重主轴50的底端插设在出料底盘47上的凹槽48内,承重主轴50自其顶端向下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筛盘51、第二筛盘52、稳重圆盘53并且稳重圆盘53与承重主轴
50的底端留有间隙,所述稳重圆盘53包括环状空心圆盘、一根长度与圆盘内直径相等的辐射杆,辐射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圆盘上、中点在圆盘的中心并与承重主轴50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筛盘51、第二筛盘52、稳重圆盘53三者直径相同,第一筛盘51和第二筛盘52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焊接于承重主轴50的稳定杆54;所述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包括与辅提取罐30底端连通的第一真空泵55,第一真空泵55再依次串连三通阀56、流量计57、第三温度计33′′、第一止回阀58至密封盖35上的进液口37;所述提取液输出系统包括与三通阀56连通的膜过滤组件59,膜过滤组件59再连接至提取液储存罐;其中,主提取罐29上段的高径比为2∶1,辅提取罐30的高径比为1.5∶1,同时主提取罐29上段的高度为辅提取罐30高度的2倍;第一筛盘51、第二筛盘52、稳重圆盘53三者直径均为辅提取罐30直径的0.95倍,第一筛盘51和第二筛盘52的厚度均为1.0 cm,第一筛盘51上的筛孔直径为0.5 cm,第二筛盘52上的筛孔直径为0.3 cm;稳重圆盘53的厚度为1.0 cm;承重主轴50的直径为3 cm;凹槽48的深度为1.5 cm;第一筛盘51与第二筛盘5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 cm,稳重圆盘53距离承重主轴50底端的垂直距离为8 cm;喷淋环管43上喷淋孔的直径为0.5 cm;
酶解提取步骤为:
S4.1、将筛滤支撑装置人工置于辅提取罐30内,依次关闭出料底盘47、三通阀56,打开密封盖35,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作为酶解提取底物投料至提取罐内,再手动拧紧固定螺旋阀42关闭密封盖35;
S4.2、打开水源开关,利用管路通过进液口37向主提取罐29内加纯化水(水和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比为10∶1),常温浸泡1 h;打开外界蒸汽管路,蒸汽分别由第一蒸汽进口31、第二蒸汽进口31′进入主提取罐29的夹层和辅提取罐30的夹层进行罐体内物料升温(主提取罐29层和辅提取罐30的蒸汽管路互为独立),同时经加酶端口38向主提取罐29内添加复合酶,复合酶占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百分比为3 %;所述复合酶的质量份数组成为:α-淀粉酶(酶活5000 U/g)3份、中性蛋白酶(酶活500000 U/g) 2份、果胶酶(酶活5000 U/g)1份;待复合酶接入后关闭加酶端口38,开始等待主提取罐29和辅提取罐30罐内的温度变化,待第一温度计33和第二温度计33′的温度分别达到45 ℃和50 ℃时,接着打开三通阀56、第一真空泵55启动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根据流量计57度数控制第一真空泵55调节流速进行流速为
5 m3/min的提取液循环作业,提取液循环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蒸汽进口31、第一蒸汽出口
32、第二蒸汽进口31′和第二蒸汽出口32′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33和第二温度计33′的温度,此状态下提取液循环作业30 min后;然后控制第一蒸汽进口31、第一蒸汽出口32、第二蒸汽进口31′和第二蒸汽出口32′的流速使主提取罐29和辅提取罐30罐内的温度升高,待第一温度计33和第二温度计33′的温度分别达到60 ℃和70 ℃时再控制第一蒸汽进口31、第一蒸汽出口32、第二蒸汽进口31′和第二蒸汽出口32′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33和第二温度计33′的温度,此状态下提取液循环作业50 min;然后控制第一蒸汽进口31、第一蒸汽出口32、第二蒸汽进口31′和第二蒸汽出口32′的流速使主提取罐29和辅提取罐30内的温度继续升温,待第一温度计33和第二温度计33′的温度均≥90 ℃时,调节第一蒸汽进口31、第一蒸汽出口32、第二蒸汽进口31′和第二蒸汽出口32′的流速来维持第一温度计33和第二温度计33′的温度,此状态下恒温30 min;
S4.3、关闭三通阀56终止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打开第一泄压阀40,关闭外界蒸汽管路,再次打开三通阀56、第一真空泵55启动提取液输出系统,提取液进入膜过滤组件59过滤后,获得酶解提取液,进入提取液储存罐内储藏;调控气缸49打开出料底盘47,辅提取罐30内筛滤支撑装置会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滑出(为避免摔坏筛滤支撑装置,可在出料底盘47的下方放置泡沫垫),提取后的药渣放出;
S5、颗粒剂中间品制备:
将步骤S4制备的酶解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后作为主料,主料和辅料先后投入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后加入混合溶剂,制粒,获得颗粒剂中间品;其中,主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1∶5,所述辅料由糊精粉和无水葡萄糖按质量比1∶1组成;以占主料和辅料的质量总和的百分比计,所述混合溶剂由3 %的纯化水和1 %的食品级无水乙醇组成;
S6、颗粒剂成品制备:
采用自制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如图9 12所示,所述干燥系统包括主房体60、缓冲间61和~
三辆车体62,主房体60呈正方体状、缓冲间61呈长方体状,缓冲间61位于主房体60外部,缓冲间61与主房体60通过一共用墙体连接在一起,主房体60和缓冲间61的内部空间大小保证各自能容纳三辆车体62;
主房体60为钢架结构,主房体60的地面为不锈钢板、四周墙体以及顶面为岩棉净化板;
主房体60空间内顶部位置固定设有不锈钢材质的圆锥体63,圆锥体63的底面圆直径与主房体60的边长一致,圆锥体63的底面圆与主房体60的四周墙体之间的空隙由不锈钢材质进行补充密封,圆锥体63的顶部连接有倒U形管道64;倒U形管道64的两垂直段管道一长一短,倒U形管道64的短垂直管道的一端与圆锥体63顶部连通且短垂直管道上设有静电除尘装置
65,倒U形管道64的水平段管道在靠近短垂直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止回阀58′,倒U形管道64的长垂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溶剂收集罐66且长垂直管道上设有冷凝器67,冷凝器67上设有冷凝水入口68和冷凝水出口69(冷凝水为室温水);所述溶剂收集罐66包括上下两段:上段呈正四棱柱状、下段呈倒锥状,溶剂收集罐66底部设有底座70,底座70的顶部开设有与溶剂收集罐66下段形状相匹配的容纳槽,溶剂收集罐66的下段位于容纳槽内;溶剂收集罐66的顶部倾斜向下设有长方形隔板71,隔板71的顶边以及与其相邻的两侧边均固定在对应的溶剂收集罐66的内壁上、底边的中点位于溶剂收集罐66的中心轴线上,与隔板71顶边相连的溶剂收集罐66的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真空泵55′并且第二真空泵55′的高度高于隔板71底边;主房体60四周任一墙体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计33′′′、第二压力表39′和第二泄压阀40′,主房体60空间内设有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2和加热器73,主房体60的地面下方设有地下蒸汽加热盘管74,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2上缠绕设置有一送风管道75,送风管道75的进风口延伸出主房体60外面后连接一送风机76,送风管道75在主房体60外部与送风机76相连接的管道内设置有过滤塞,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2的蒸汽入口连接外界蒸汽锅炉,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2的蒸汽出口连接地下蒸汽加热盘管74的蒸汽入口,地下蒸汽加热盘管74的蒸汽出口连接外界空气;
所述缓冲间61的地面为水泥面、四周墙体以及顶面材质同主房体60;主房体60在其与缓冲间61的共用墙体上设有第一气密门77,缓冲间61在与第一气密门77正对的墙体上设有第二气密门77′,第一气密门77和第二气密门77′相同为市售医用气密门且高度和宽度满足单辆车体62的进出;在圆锥体63下方的主房体60四角位置以及缓冲间61的顶面分别设置有紫外线灯管78,且紫外线灯管78的垂直安装高度大于第一气密门77/第二气密门77′的高度;
所述车体62包括矩形底架79、若干组托盘槽组件,底架79四角底部各设置一万向轮80,底架79四角顶部各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主支撑杆81,每对相邻两主支撑杆81在它们的顶部之间各固定连接一加固杆82,宽度方向的其中一对相邻两主支撑杆81的中部朝外各设置一把手83,宽度方向的两对相邻两主支撑杆81的底部之间各固定连接一根固定杆84,两根固定杆84之间设置有三个等间距排列的风管85,风管85的中心轴线与两根固定杆84垂直,风管85的顶部均匀设置一排送风孔,所有风管85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则并连至一耐热软管86,耐热软管86再连接至送风管道75的出风口;风管85的上方设置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防护板
87,防护板87的水平板面上均布有透风孔,防护板87的四角可拆卸式连接在对应侧的固定杆84上:防滑板的四角各固定连接一连接片,连接片和固定杆84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防护板87通过螺钉依次贯穿连接片及固定杆84上的螺纹孔实现与固定杆84的连接;每组托盘槽组件包括四个托盘槽88和一个托盘89,这四个托盘槽88分别设在四个主支撑杆81的同一水平高度的内侧位置,所述托盘89为四周有檐的筛网托盘,托盘89放置在这四个托盘槽88上;
其中,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2设置在主房体60空间内与第一气密门77正对的主房体60墙体内侧位置,加热器73则设置在主房体60空间内与第一气密门77相邻的主房体60墙体内侧位置;防护板87的水平板面由中间板面和两侧板面组成,中间板面占整个水平板面面积的
1/2,两侧板面各占整个水平板面面积的1/4,两侧板面的透风孔直径为3 mm,中间板面的透风孔直径为1 mm;主房体60边长为20 m,圆锥体63的底面圆与主房体60顶部的垂直距离为主房体60边长的1/6;主房体60的底面为不锈钢板、四周墙体以及顶面为岩棉净化板,圆锥体63为不锈钢材质;过滤塞的膜孔径为0.22 μm;送风孔的孔径为5 mm;筛网托盘89的网孔直径为3 mm;
干燥步骤如下:
S6.1、将步骤S5中所得颗粒剂中间品在GMP生产车间内先投料于托盘89内,颗粒剂中间品铺平厚度为2 cm,接着将托盘89放入至托盘槽88上推进车体62内;
S6.2、将主房体60和缓冲间61内的紫外线灯管78打开,关闭第一气密门77、第二气密门
77′后等待1 h再关闭紫外线灯管78;打开第二气密门77′,将步骤S6.1完成的车体62人工推进缓冲间61内后关闭第二气密门77′,再打开第一气密门77,将车体62推进主房体60内,然后人员将风管85与耐热软管86连接后进行离开,人员离开后依次关闭第一气密门77、第二气密门77′;再次打开主房体60和缓冲间61内的紫外线灯管78,等待30 min后关闭紫外线灯管78;然后打开外界锅炉蒸汽使蒸汽进入地上蒸汽加热盘管72,待第四温度计33′′′温度达到45 ℃时,调控锅炉蒸汽的蒸汽流量,同时启动第二真空泵55′、送风机76,注意第四温度计33′′′、第二压力表39′数值,待第二压力表39′的压力值成负压值、第四温度计33′′′温度为45 ℃时,保持此状态4 h;加热器73在上述过程中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当锅炉蒸汽不足则需加热器73在干制过程中一直开启,待车体62推出后关闭加热器73;
S6.3、步骤S6.2结束后,关闭第二真空泵55′和外界锅炉蒸汽,20 min后关闭送风机76,接着打开第二泄压阀40′,观察第四温度计33′′′的度数接近室温时则依次打开第二气密门
77′、第一气密门77,然后解开风管85与耐热软管86的连接,推出车体62,工作完成。
[0020] 对照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没有采用自制的酶解提取装置。步骤S4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S3制备的太子参根须固体发酵物料作为酶解提取底物投料至不带提取液循环外路系统的常规提取罐内,然后向该提取罐内添加复合酶和水进行酶解提取,首先在45 ℃恒温30 min,然后在60 ℃恒温50 min,最后≥90 ℃时恒温30 min,获得酶解提取液;其中,复合酶占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百分比为3 %,水和酶解提取底物的质量比为10∶1;所述复合酶的质量份数组成为:α-淀粉酶(酶活5000 U/g)3份、中性蛋白酶(酶活500000 U/g) 2份、果胶酶(酶活5000 U/g)1份。
[0021] 步骤S1 S3以及步骤S5 S6均同实施例1。~ ~
[0022] 临床效果1、试验设计
选取1日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用雏鸡270羽,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试验组I和对照组I,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7周。试验前鸡舍严格消毒,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双层笼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遵循饲养管理规范,防疫按常规程序进行。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采食;试验组I:每1 kg实施例1制备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搅拌基础日粮1吨,自由采食;对照组I:每1 kg对照例1制备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搅拌基础日粮1吨,自由采食。试验期间基础日粮的组成见表1。
[0023] 2、测定指标与方法试验开始以及第49天清晨以重复为单位分别进行空腹称重,并准确记录每天采食量、鸡只腹泻数。计算各组鸡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试验结束,从每个重复组中随机抽取3只接近各自重复平均体重的雏鸡,屠宰后取其脾脏、胸腺、法氏囊,分别称重,求其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计算公式为:免疫器官指数=器官重(mg)/活重(g)。
[0024] 3、结果与分析3.1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由表2和表3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太子参根须颗粒剂能明显促进生长,同时显著提升免疫器官指数,促进机体免疫力增加。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