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压接套管 /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

阅读:1013发布:2020-10-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包括主体、 散热 口和 风 扇,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气管、至少两个旁路管和四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 气缸 、气杆和第一 弹簧 ,所述除湿机构包括 支撑 套管 、转动套管、环形槽、第一滤网、第二滤网、 密封圈 、 连接杆 、连接轴、三个扇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套管、移动杆、支撑条和第二弹簧,该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中,通过缓冲机构对主机的减振效果,减小了主体的振动,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发生松动的几率,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通过除湿机构可以降低送入主机内部空气的湿度,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受潮 短路 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下面是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包括主体(4)、散热口(17)和扇(3),所述主体(4)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散热口(17)设置在主体(4)的一侧,所述风扇(3)设置在散热口(17)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设置在散热口(17)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主体(4)的底部;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气管(5)、至少两个旁路管(6)和四个减振组件,四个减振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4)的底部的两侧的两端,所述输气管(5)和各旁路管(6)均设置在主体(4)的内部,四个减振组件均与输气管(5)连通,各旁路管(6)排列设置在输气管(5)上,所述输气管(5)的一端与输气管(5)连通,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与主体(4)的内壁连接,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与主体(4)的外部连通;
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气缸(7)、气杆(9)和第一弹簧(10),所述气缸(7)设置在主体(4)的内部,所述气缸(7)的底端与主体(4)的底部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气缸(7)的底端与主体(4)的外部连通,所述气缸(7)的顶端与输气管(5)连通,所述气杆(9)与气缸(7)同轴设置,所述气杆(9)的顶端设置在气缸(7)的内部,所述气杆(9)与气缸(7)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设置在气缸(7)的内部,所述气杆(9)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10)与气缸(7)的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支撑套管(1)、转动套管(15)、环形槽(22)、第一滤网(12)、第二滤网(16)、密封圈(21)、连接杆(13)、连接轴(14)、三个扇叶(2)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套管(1)的一端与主体(4)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口(17)设置在支撑套管(1)的内侧,所述转动套管(15)与支撑套管(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套管(15)的外径小于支撑套管(1)的内径,所述转动套管(15)设置在支撑套管(1)的内部,所述环形槽(22)周向设置在转动套管(15)的外周上,各支撑组件绕着支撑套管(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支撑套管(1)的四周,各支撑组件均与环形槽(22)连接,所述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6)均与转动套管(15)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滤网(12)固定在转动套管(15)的远离主体(4)的一端的内部,所述第二滤网(16)固定在转动套管(15)的靠近主体(4)的一端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4)与转动套管(15)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13)与连接轴(14)垂直,所述连接杆(13)设置在转动套管(15)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13)与转动套管(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16)的圆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轴(14)穿过第二滤网(16),所述连接轴(14)与第二滤网(16)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轴(14)的另一端和各扇叶(2)均设置在散热口(17)的内部,各扇叶(2)绕着转动轴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转动轴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所述密封圈(21)周向设置在转动套管(15)的靠近主体(4)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转动套管(15)通过密封圈(21)与支撑套管(1)密封且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套管(20)、移动杆(19)、支撑条(23)和第二弹簧(24),所述支撑条(23)的形状为劣弧,所述支撑条(23)与环形槽(22)匹配,所述支撑条(23)设置在环形槽(22)的内部,所述安装套管(20)的轴线与支撑套管(1)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安装套管(20)与支撑套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9)与安装套管(20)同轴设置,所述移动杆(19)穿过安装套管(20),所述移动杆(19)与安装套管(20)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9)的一端与支撑条(2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套设在移动杆(19)上,所述安装套管(20)通过第二弹簧(24)与支撑条(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23)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滚珠,所述支撑条(23)通过滚珠与环形槽(22)滚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9)的远离支撑条(23)的一端上设有把手(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上涂有防腐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2)的内部涂有润滑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5)和各旁路管(6)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杆(9)上涂有密封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管(6)的远离输气管(5)的一端上覆盖有防尘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杆(9)的底端上设有吸盘(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的内部设有定位绳(11),所述定位绳(11)的长度小于气缸(7)的长度,所述气缸(7)的顶端的内壁通过定位绳(11)与气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

背景技术

[0002] 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通常包括CPU、内存、主板、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接口。在网络技术中是关于发送与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主机作为硬件设备的一种,在软件测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003] 现有技术的主机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时候,主机内部电子器件容易因受潮而短路,增大了主机的故障率,不仅如此,当主机发生振动的使用,主机内部的电子器件容易因振动而发生松动,进一步增大了主机的故障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包括主体、散热口和扇,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散热口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口的一侧,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设置在散热口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底部;
[0006]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气管、至少两个旁路管和四个减振组件,四个减振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底部的两侧的两端,所述输气管和各旁路管均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四个减振组件均与输气管连通,各旁路管排列设置在输气管上,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输气管连通,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主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主体的外部连通;
[0007] 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气缸、气杆和第一弹簧,所述气缸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气缸的底端与主体的底部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气缸的底端与主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气缸的顶端与输气管连通,所述气杆与气缸同轴设置,所述气杆的顶端设置在气缸的内部,所述气杆与气缸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气缸的内部,所述气杆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气缸的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 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支撑套管、转动套管、环形槽、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密封圈连接杆、连接轴、三个扇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套管的一端与主体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口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内侧,所述转动套管与支撑套管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套管的外径小于支撑套管的内径,所述转动套管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内部,所述环形槽周向设置在转动套管的外周上,各支撑组件绕着支撑套管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支撑套管的四周,各支撑组件均与环形槽连接,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与转动套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滤网固定在转动套管的远离主体的一端的内部,所述第二滤网固定在转动套管的靠近主体的一端的内部,所述连接轴与转动套管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与连接轴垂直,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转动套管的内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转动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的圆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轴穿过第二滤网,所述连接轴与第二滤网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和各扇叶均设置在散热口的内部,各扇叶绕着转动轴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转动轴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所述密封圈周向设置在转动套管的靠近主体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转动套管通过密封圈与支撑套管密封且滑动连接;
[0009]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套管、移动杆、支撑条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条的形状为劣弧,所述支撑条与环形槽匹配,所述支撑条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套管的轴线与支撑套管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安装套管与支撑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与安装套管同轴设置,所述移动杆穿过安装套管,所述移动杆与安装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支撑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移动杆上,所述安装套管通过第二弹簧与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0010]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转动套管转动的顺畅度,所述支撑条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滚珠,所述支撑条通过滚珠与环形槽滚动连接。
[0011]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操作人员拉动移动杆的便捷度,所述移动杆的远离支撑条的一端上设有把手。
[0012]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主体的使用寿命,所述主体上涂有防腐涂层。
[0013]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动套管转动的顺畅度,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涂有润滑脂
[0014]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输气管和旁路管的热传导效率,所述输气管和各旁路管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
[0015]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气缸与气杆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气杆上涂有密封脂。
[0016]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旁路管的防尘性能,所述旁路管的远离输气管的一端上覆盖有防尘网。
[0017]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主机放置的稳定性,所述气杆的底端上设有吸盘
[0018]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气缸与气杆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气缸的内部设有定位绳,所述定位绳的长度小于气缸的长度,所述气缸的顶端的内壁通过定位绳与气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中,通过缓冲机构对主机的减振效果,减小了主体的振动,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发生松动的几率,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与现有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通过驱动旁路管和输气管内部的气流流动,通过旁路管和输气管实现了对主体内部的散热,不仅如此,通过除湿机构可以降低送入主机内部空气的湿度,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受潮短路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与现有除湿机构相比,该除湿机构通过转动套管的转动,使转动套管内部干燥剂翻动,增大了干燥剂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送入主体内部的气流的干燥效果。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的除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0025] 图中:1.支撑套管,2.扇叶,3.风扇,4.主体,5.输气管,6.旁路管,7.气缸,8.吸盘,9.气杆,10.第一弹簧,11.定位绳,12.第一滤网,13.连接杆,14.连接轴,15.转动套管,16.第二滤网,17.散热口,18.把手,19.移动杆,20.安装套管,21.密封圈,22.环形槽,23.支撑条,2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包括主体4、散热口17和风扇3,所述主体4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散热口17设置在主体4的一侧,所述风扇3设置在散热口17的一侧,还包括缓冲机构和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设置在散热口17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主体4的底部;
[0028] 通过缓冲机构对主机的减振效果,减小了主体的振动,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发生松动的几率,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通过除湿机构可以降低送入主机内部空气的湿度,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受潮短路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
[0029] 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输气管5、至少两个旁路管6和四个减振组件,四个减振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体4的底部的两侧的两端,所述输气管5和各旁路管6均设置在主体4的内部,四个减振组件均与输气管5连通,各旁路管6排列设置在输气管5上,所述输气管5的一端与输气管5连通,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与主体4的内壁连接,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与主体4的外部连通;
[0030] 如图2所示,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气缸7、气杆9和第一弹簧10,所述气缸7设置在主体4的内部,所述气缸7的底端与主体4的底部的内壁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气缸7的底端与主体4的外部连通,所述气缸7的顶端与输气管5连通,所述气杆9与气缸7同轴设置,所述气杆9的顶端设置在气缸7的内部,所述气杆9与气缸7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0设置在气缸7的内部,所述气杆9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10与气缸7的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1] 当主机放置在桌面上的时候,气杆9与桌面抵靠,通过气缸7的支撑和导向作用,提高了气杆9的稳定性,当主体4发生碰撞的时候,主体4发生晃动,则通过主体4驱动气缸7沿着气杆9移动,在弹簧10的缓冲作用下,减小了气缸7与气杆9之间相对移动的幅度,则减小了主体4的晃动幅度,降低了主体4内部器件发生松动的几率,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在气杆9与气缸7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通过气杆9使气缸7内部的空气在输气管5和旁路管6内部流动,则通过气流将输气管5和旁路管6吸收的热量散发到主体4外部,实现了对主体4内部散热的功能;
[0032] 如图3所示,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支撑套管1、转动套管15、环形槽22、第一滤网12、第二滤网16、密封圈21、连接杆13、连接轴14、三个扇叶2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套管1的一端与主体4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口17设置在支撑套管1的内侧,所述转动套管15与支撑套管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套管15的外径小于支撑套管1的内径,所述转动套管15设置在支撑套管1的内部,所述环形槽22周向设置在转动套管15的外周上,各支撑组件绕着支撑套管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支撑套管1的四周,各支撑组件均与环形槽22连接,所述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6均与转动套管15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滤网12固定在转动套管15的远离主体4的一端的内部,所述第二滤网16固定在转动套管15的靠近主体4的一端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4与转动套管15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13与连接轴14垂直,所述连接杆13设置在转动套管15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13与转动套管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网16的圆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轴14穿过第二滤网16,所述连接轴14与第二滤网16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连接轴14的另一端和各扇叶2均设置在散热口17的内部,各扇叶2绕着转动轴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转动轴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所述密封圈21周向设置在转动套管15的靠近主体4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转动套管15通过密封圈21与支撑套管1密封且滑动连接;
[0033]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套管20、移动杆19、支撑条23和第二弹簧24,所述支撑条23的形状为劣弧,所述支撑条23与环形槽22匹配,所述支撑条23设置在环形槽22的内部,所述安装套管20的轴线与支撑套管1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安装套管20与支撑套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9与安装套管20同轴设置,所述移动杆19穿过安装套管20,所述移动杆19与安装套管20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9的一端与支撑条2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套设在移动杆19上,所述安装套管20通过第二弹簧24与支撑条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
[0034] 通过安装套管20提高了移动杆19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支撑条23的稳定性,在第二弹簧24的回复的作用下,使支撑条23紧密抵靠在环形槽22的内部,则在支撑条23与环形槽22之间的相互限位作用下,提高了转动套管15与支撑套管1连接的稳定性,当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杆19拉动支撑条23移动的环形槽22外部的时候,则使转动套管15与支撑套管1分离,则实现了转动套管15的拆装,提高了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6清洁的便捷度,通过转动套管15、第一滤网12与第二滤网16组成密闭空间,操作人员将干燥剂放入转动套管15的内部,通过风扇3将主体4外部的冷空气依次通过转动套管15和散热口17后抽入主体4内部,通过冷空气对主体4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气流驱动扇叶2转动,在连接轴14和连接杆13的传动作用下,使转动套管15转动,则通过转动套管15翻动干燥剂,使干燥剂与流经转动套管15的气流充分接触,提高了干燥剂对气流的干燥效果,降低了抽入主体4内部的气流的湿度,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同时通过干燥剂的翻动,降低了干燥剂粘附在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6上的几率,增大了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6的空气流量,提高了对主体4内部的散热效果。
[0035]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转动套管15转动的顺畅度,所述支撑条23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滚珠,所述支撑条23通过滚珠与环形槽22滚动连接;
[0036] 通过滚珠减小了支撑条23与环形槽22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转动套管15转动的顺畅度。
[0037]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操作人员拉动移动杆19的便捷度,所述移动杆19的远离支撑条23的一端上设有把手18;
[0038] 操作人员通过把手18可以拉动移动杆19移动,提高了操作人员拉动移动杆19的便捷度,通过通过把手18的限位作用,降低了移动杆19从安装套管20内部脱落的几率,提高了移动杆19与安装套管20连接的牢固度。
[0039]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主体4的使用寿命,所述主体4上涂有防腐涂层;
[0040] 通过防腐涂层减缓了主体4被腐蚀的速度,延长了主体4的使用寿命。
[0041]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动套管15转动的顺畅度,所述环形槽22的内部涂有润滑脂;
[0042] 通过润滑脂减小了环形槽22的内壁与支撑条23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转动套管15转动的顺畅度。
[0043]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输气管5和旁路管6的热传导效率,所述输气管5和各旁路管6的制作材料均为金属铜;
[0044] 由于金属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则提高了输气管5和旁路管6对主体4内部热量吸收的速度,提高了主机的散热性能。
[0045]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气缸7与气杆9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气杆9上涂有密封脂;
[0046] 通过密封脂减小了气缸7与气杆9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气缸7与气杆9之间的密封性能。
[0047]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旁路管6的防尘性能,所述旁路管6的远离输气管5的一端上覆盖有防尘网;
[0048] 通过防尘网将空气的灰尘过滤掉,减少了进入旁路管6内部的灰尘的数量,提高了旁路管6的防尘性能。
[0049]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主机放置的稳定性,所述气杆9的底端上设有吸盘8;
[0050] 通过吸盘8可以将主机吸附在桌面上,降低了主机发生滑落的几率,提高了主机放置的稳定性。
[0051]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气缸7与气杆9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气缸7的内部设有定位绳11,所述定位绳11的长度小于气缸7的长度,所述气缸7的顶端的内壁通过定位绳11与气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
[0052] 通过定位绳11的拉力作用,降低了气杆9从气缸7内部脱落的几率,提高了气缸7与气杆9连接的稳定性。
[0053] 当主体4发生碰撞的时候,主体4发生晃动,则通过主体4驱动气缸7沿着气杆9移动,在弹簧10的缓冲作用下,减小了气缸7与气杆9之间相对移动的幅度,则减小了主体4的晃动幅度,降低了主体4内部器件发生松动的几率,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通过转动套管15、第一滤网12与第二滤网16组成密闭空间,操作人员将干燥剂放入转动套管15的内部,通过风扇3将主体4外部的冷空气依次通过转动套管15和散热口17后抽入主体4内部,通过冷空气对主体4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气流驱动扇叶2转动,在连接轴14和连接杆13的传动作用下,使转动套管15转动,则通过转动套管15翻动干燥剂,使干燥剂与流经转动套管15的气流充分接触,提高了干燥剂对气流的干燥效果,降低了抽入主体4内部的气流的湿度,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
[0054]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除湿功能的减振型主机中,通过缓冲机构对主机的减振效果,减小了主体的振动,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发生松动的几率,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与现有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通过驱动旁路管6和输气管5内部的气流流动,通过旁路管6和输气管5实现了对主体4内部的散热,不仅如此,通过除湿机构可以降低送入主机内部空气的湿度,降低了主机内部器件受潮短路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了主机的故障率,与现有除湿机构相比,该除湿机构通过转动套管15的转动,使转动套管15内部干燥剂翻动,增大了干燥剂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送入主体4内部的气流的干燥效果。
[0055]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