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软性扁平排线 / 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

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

阅读:346发布:2020-05-18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传输线技术领域的可挠式传输线,包括一印刷 电路 板、一可挠性线缆以及一连接件,印刷 电路板 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导电部和多个第二导电部,可挠性线缆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的该些第二导电部,连接件的相反两端部分别为一安装端部与一连接端部,该安装端部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而该连接端部为自由端,透过可挠式传输线的印刷电路板与 电连接器 的紧配合而使可挠式传输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并且透过可挠式传输线的连接件来限制所述可挠式传输线相对于电连接器沿插拔方向位移,进一步提升可挠式传输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 稳定性 。,下面是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挠式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印刷电路板,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导电部和多个第二导电部;
一可挠性线缆,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的该些第二导电部;以及
一连接件,其相反两端部分别为一安装端部与一连接端部,该安装端部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而该连接端部为自由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线缆为一软性扁平排线或软性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电部与该些第二导电部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一第一表面,该连接件的安装端部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相对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
4.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挠式传输线;以及
电连接器,其用以供该可挠式传输线沿一插拔方向可分离地插设,且该电连接器包含:
一壳体;及
数个导电端子,其装设于该壳体内,该些导电端子各具有一抵接部,且每一抵接部能垂直该插拔方向而弹性地位移;
其中,当该印刷电路板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时,该些第一导电部分别压抵于该些抵接部,该印刷电路板与该壳体内缘形成紧配合,并且该连接端部可分离地定位于该壳体外缘,以保持该可挠式传输线与该电连接器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印刷电路板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时,该连接件覆盖至少部分的该壳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的相反两端缘分别连接于该安装端部与该连接端部,且该延伸部为可弹性变形的挠性构造。

说明书全文

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使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如:Ultrabook、Macbook)大都朝向薄型化及轻量化设计,藉以符合时代的需求。其中,笔记型计算机于电路板上大都设有板端连接器,藉以供相对应的连接器或子电路板插接。上述电连接器系用以连接至位于不同处之电子设备,而电连接器的设计重点,莫过于在稳定传输的前提下,准确无失真的将讯号来回传送。
[0003] 然而,以往的板端连接器在与软性电路板相插接的情形下,由于软性电路板自身的硬度不足,因此当软性电路板沿一插拔方向而插设于板端连接器后,软性电路板与板端连接器之间的卡合强度不足,而使两者易产生相对地位移。更甚者,由于软性电路板与板端连接器之间并未针对插拔方向设计有防松动构造,使得软性电路板受外影响时,其易沿着插拔方向而与板端连接器相分离。
[0004] 综上所述,本申请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于是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研究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传输线,其能透过印刷电路板与连接件来定位可挠性线缆,定位效果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可挠式传输线的传输装置,其能透过印刷电路板与连接件来定位可挠性线缆,定位效果好。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挠式传输线,包括一印刷电路板、一可挠性线缆以及一连接件,印刷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导电部和多个第二导电部,可挠性线缆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的该些第二导电部,连接件的相反两端部分别为一安装端部与一连接端部,该安装端部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而该连接端部为自由端。
[0008] 较佳地,该可挠性线缆为一软性扁平排线或软性电路板。
[0009] 较佳地,该些第一导电部与该些第二导电部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一第一表面,该连接件的安装端部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相对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
[0010] 一种传输装置,包括前述的可挠式传输线以及一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用以供该可挠式传输线沿一插拔方向可分离地插设,且该电连接器包含一壳体及数个导电端子,数个导电端子装设于该壳体内,该些导电端子各具有一抵接部,且每一抵接部能垂直该插拔方向而弹性地位移;其中,当该印刷电路板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时,该些第一导电部分别压抵于该些抵接部,该印刷电路板与该壳体内缘形成紧配合,并且该连接端部可分离地定位于该壳体外缘,以保持该可挠式传输线与该电连接器的相对位置
[0011] 较佳地,当该印刷电路板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时,该连接件覆盖至少部分的该壳体。
[0012] 较佳地,该连接件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的相反两端缘分别连接于该安装端部与该连接端部,且该延伸部为可弹性变形的挠性构造。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透过可挠式传输线的印刷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紧配合而使可挠式传输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并且透过可挠式传输线的连接件来限制所述可挠式传输线相对于电连接器沿插拔方向位移,进一步提升可挠式传输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可挠式传输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可挠式传输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2可挠式传输线的剖视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传输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可挠式传输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 请参阅图1至图3,可挠式传输线1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1、一可挠性线缆12以及一连接件13。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之可挠式传输线1主要适于插设在一板端连接器(未绘示),而为便于说明,上述可挠式传输线1于图式中仅呈现与板端连接器相互插接的一端。
[0021] 印刷电路板1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E1与一第二端E2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F1与第二表面F2。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导电部112和多个第二导电部114。在本实施例中,该些第一导电部112与该些第二导电部114同样设置且暴露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此外,印刷电路板11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所构成。
[0022] 可挠性线缆12配置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以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11的该些第二导电部114。在本实施例中,可挠性线缆12可具有多个对应该些第二导电部114的第三导电部122,以藉由该些第三导电部122与该些第二导电部114透过焊接等方式电性连接。此外,可挠性线缆12例如为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是一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其中,该些第三导电部122可位于可挠性线缆12长度方向上的末端,且该些导电部122沿可挠性线缆12宽度方向排列(相当于金手指构造)。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该些第三导电部122可以依实际需求,以不同规则排列于可挠性线缆12。
[0023] 连接件13依序界定有一安装端部131、一延伸部132及一连接端部133,亦即,连接件13的相反两端部分别为安装端部131与连接端部133,而延伸部132的相反两端缘分别连接于安装端部131与连接端部133。其中,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3为一体的条状构造,且延伸部132为可弹性变形的挠性构造,但于实际应用时,所述连接件13能依设计者需求而加以变化,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之细部特征。
[0024] 更详细地说,上述连接件13的安装端部131固定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二表面F2邻近第二端E2的位置。延伸部132能以安装端部131为支点而自由地摆动。也就是说,连接端部133为自由端,藉以令使用者能透过连接端部133可分离地定位于其它对象(如:电连接器),进而使可挠式传输线1经由连接件13而与上述对象(如:电连接器)保持相对应的位置关系。
[0025] 其中,安装端部131与印刷电路板11之间的固定方式于本实施例中是以黏合为例,但不排除其它实施方式,举例来说:透过固定件(如:插销、铆钉、螺丝)结合安装端部131与印刷电路板11、透过安装端部131与印刷电路板11两者相互卡扣或其它固定方式。
再者,连接端部133于本实施例中是以具有特定黏性而可分离地定位于其它对象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连接端部133不排除透过固定件(如:插销、铆钉、螺丝)、点胶、壁虎式接合技术或其它手段实施。
[0026] 请参阅图4,并适时参酌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另提供一种传输装置100,其包括如图1的可挠式传输线1及一电连接器2。由于可挠式传输线1已于上述介绍,以下将不再针对可挠式传输线1的细部构造做说明。再者,电连接器2较佳为板端连接器,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以与可挠式传输线1相配合的电连接器2构造作一举例说明,但于实际应用时,传输装置100的电连接器2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记载。
[0027] 电连接器2用以供该可挠式传输线1沿一插拔方向S可分离地插设于内。电连接器2包含一壳体21及数个导电端子22。该些导电端子22装设于壳体21内。该些导电端子22各具有一抵接部221,且每一抵接部221能大致垂直插拔方向S而弹性地位移。
[0028] 当印刷电路板11插设于电连接器2时,该些第一导电部112分别压抵于该些抵接部221。印刷电路板11与该壳体21内缘形成紧配合。连接件13的连接端部133可分离地定位于壳体21外缘,且覆盖至少部分的壳体21,以保持可挠式传输线1与电连接器2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透过连接件13的安装端部131与连接端部133分别以黏合的方式定位于可挠式传输线1的印刷电路板11与电连接器2的壳体21外缘,藉以限制所述可挠式传输线1相对于电连接器2沿插拔方向S位移。进而在可挠式传输线1受外力影响时,避免可挠性线缆12沿着插拔方向S而与电连接器2相分离,达到提升可挠式传输线1与电连接器2两者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0029] 请参考图5,并参考图3。就图3可挠式传输线1而言,该些第一导电部112与该些第二导电部114同样位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而可挠性线缆12亦配置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相较于此,就图5可挠式传输线1’而言,该些第一导电部112’位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而该些第二导电部114’位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二表面F2’,而可挠性线缆12’配置于印刷电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该些第三导电部122’分别电性连接于该些第二导电部114’。亦即,本实施例不限制该些第一导电部、该些第二导电部与该些第三导电部的配置位置,可依设计需求来调整。此外,图5可挠式传输线1’亦可应用于图4电连接器2或其它适用的电连接器,并不以此为限。
[00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装置,其能透过可挠式传输线的印刷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紧配合而使可挠式传输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并且透过可挠式传输线的连接件来限制所述可挠式传输线相对于电连接器沿插拔方向位移,藉以进一步提升可挠式传输线与电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31]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