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缆,导体和接线 / 软性扁平排线 / 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阅读:955发布:2020-05-23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电路 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电路板 结构包括电路板、电性连接点及缆线。电路板具有表面、贯通孔及延伸孔。贯通孔及延伸孔贯通电路板。延伸孔从贯通孔延伸至电路板的边缘。电性连接点设置于电路板的表面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且与贯通孔相距一段距离。缆线具有端部、邻端部及主体部。端部位于缆线的末端且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邻端部毗邻于端部且具有与电性连接点及贯通孔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的邻端部长度。主体部毗邻于邻端部。缆线经由贯通孔贯穿电路板。邻端部位于电路板的表面。邻端部及主体部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下面是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具有一表面、一贯通孔及一延伸孔,该贯通孔及该延伸孔贯通该电路板,该延伸孔从该贯通孔延伸至该电路板的边缘;
一电性连接点,设置于该电路板的该表面上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且与该贯通孔相距一距离;及
一缆线,具有一端部、一邻端部及一主体部,该端部位于该缆线的末端且电性连接至该电性连接点,该邻端部毗邻于该端部且具有与该电性连接点及该贯通孔之间的该距离相同的一邻端部长度,该主体部毗邻于该邻端部,该缆线经由该贯通孔贯穿该电路板,且该邻端部位于该电路板的该表面,该邻端部及该主体部的交接处位于该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焊料电性连接该端部及该电性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贯通孔的尺寸大于该缆线的截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缆线为一软性扁平排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贯通孔为具有一长轴方向的一扁长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孔从该贯通孔沿着该长轴方向延伸至该电路板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孔具有一延伸孔宽度,该延伸孔宽度大于或等于该软性扁平排线的一排线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孔具有一延伸孔宽度,该延伸孔宽度小于或等于该贯通孔的一贯通孔宽度。
9.一种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具有一电性连接点、一贯通孔及一延伸孔的一电路板,该贯通孔与该电性连接点相距一距离,该贯通孔及该延伸孔贯通该电路板,该延伸孔从该贯通孔延伸至该电路板的边缘;
将一缆线以位于该缆线的末端的一端部电性连接至该电性连接点,该缆线具有一邻端部及一主体部,该邻端部毗邻于该端部且具有与该电性连接点及该贯通孔之间的该距离相同的一邻端部长度,该主体部毗邻于该邻端部;
将该主体部以侧向方式从该电路板的边缘经由该延伸孔而推移至该贯通孔;
拉移该主体部而使该邻端部及该主体部的交接处位于该贯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缆线为一软性扁平排线,且以热压焊接处理将该软性扁平排线电性连接至该电性连接点。

说明书全文

电路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使用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的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于电路板的制造工艺中,往往需要缆线做为的电路板及其它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目前常用的缆线为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如此的软性扁平排线由于其柔软的物理性质,而能配合电路板结构的各种设计变化。然而,在对电路板结构进行加工或处理时,排线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点也因此种排线的柔软性质,而变得容易断裂或脱落。
[0003] 于是,业界为了防止排线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点因断裂或脱落而导致的电性接触不良,往往会在电性连接点加贴如注册商标为Mylar的胶片,以增加电性连接点的强度。但此种做法,却会造成电路板结构的成本增加。此外,胶片可能因周遭环境温度的上升而变质,进而影响电性连接点的强度。如此一来,会增加电路板结构的生产成本,而不利于使用此电路板结构的电子装置的获利及销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结构,尤其有关于使用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的电路板结构,且此结构利用电路板的贯通孔的缓冲,防止软性扁平排线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点的损坏。
[0005]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路板结构,包括电路板、电性连接点及缆线。电路板具有表面、贯通孔及延伸孔。贯通孔及延伸孔贯通电路板。延伸孔从贯通孔延伸至电路板的边缘。电性连接点设置于电路板的表面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且与贯通孔相距一段距离。缆线具有端部、邻端部及主体部。端部位于缆线的末端且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邻端部毗邻于端部且具有与电性连接点及贯通孔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的邻端部长度。主体部毗邻于邻端部。缆线经由贯通孔贯穿电路板。邻端部位于电路板的表面。邻端部及主体部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具有电性连接点、贯通孔及延伸孔的电路板。贯通孔与电性连接点相距一段距离,贯通孔及延伸孔贯通电路板,延伸孔从贯通孔延伸至电路板的边缘。将缆线以位于缆线的末端的端部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其中,缆线具有邻端部及主体部,邻端部毗邻于端部且具有与电性连接点及贯通孔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的邻端部长度,主体部毗邻于邻端部。主体部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的边缘经由延伸孔而推移至贯通孔。拉移主体部而使邻端部及主体部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中。
[0007]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08]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路板结构的立体图;
[0009] 图2A至图2D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流程的立体图。
[0010] 其中,附图标记
[0011] 10:电路板结构
[0012] 110:电路板
[0013] 110a:边缘
[0014] 111:表面
[0015] 112:贯通孔
[0016] 113:延伸孔
[0017] 120:电性连接点
[0018] 130:缆线;软性扁平排线
[0019] 131:端部
[0020] 132:邻端部
[0021] 133:主体部
[0022] 134:另一端部
[0023] A:长轴方向
[0024] B:方向
[0025] D:距离
[0026] L:邻端部长度
[0027] T:排线厚度T
[0028] W1:延伸孔宽度
[0029] W2:贯通孔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31]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路板结构10的立体图。电路板结构10包括电路板110、电性连接点120及缆线130。电路板110具有表面111、贯通孔112及延伸孔113。贯通孔112及延伸孔113贯通电路板110。延伸孔113从贯通孔112延伸至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电性连接点120设置于电路板110的表面111上,并与电路板110电性连接且与贯通孔112相距一段距离D。缆线130具有端部131、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
端部131位于缆线130的末端且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邻端部132毗邻于端部131且具有一邻端部长度L,电性连接点120及贯通孔112之间的距离D实质上与邻端部长度L相同。主体部133毗邻于邻端部132。缆线130经由贯通孔112贯穿电路板110,且邻端部
132位于电路板110的表面111。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112且贯穿电路板110。
[0032] 一般而言,在对于电路板结构的其它加工过程中,会拉扯到缆线,而连带使电性连接点容易因拉扯而损坏。然而,于本实施例中,由于缆线130经由该贯通孔112贯穿电路板110,于拉扯到缆线130的主体部133时,缆线130会抵靠贯通孔112的侧壁的一部分,而增加缆线130及贯通孔112的摩擦,进而缓冲缆线130的端部131所受的拉扯力量。因此,本实施例的电路板结构10能避免电性连接点120因缆线130的拉扯而受损。
[0033] 于组装本实施例的电路板结构10时,能先将缆线130的端部131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直接以缆线130的另一端部134贯穿贯通孔112,再拉移主体部133而使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112中。此外,由于延伸孔113从贯通孔112延伸至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故于组装电路板结构10时,能先将缆线130的端部131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再将缆线130的主体部133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经由延伸孔113而推移至贯通孔112,再拉移主体部133而使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112中。于缆线130的总长度过长,或缆线130的主体部133已事先弯折成其它特定形状时,将主体部133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经由延伸孔113而推移至贯通孔112中的方法,能简化使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的交接处设置于贯通孔112中的组装流程。
[0034] 于本实施例中,例如由焊焊料电性连接端部131及电性连接点120。贯通孔112的尺寸大于缆线130的截面尺寸。缆线130为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Flat Cable,FFC)130,且以热压焊接处理将软性扁平排线130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因此,贯通孔112能为具有长轴方向A的扁长形。延伸孔113从贯通孔112沿着长轴方向A延伸至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延伸孔113具有延伸孔宽度W1。延伸孔宽度W1大于或等于软性扁平排线130的排线厚度T,小于贯通孔112的贯通孔宽度W2。于其它实施例中,延伸孔宽度W1等于贯通孔112的贯通孔宽度W2。
[0035] 由于缆线130为软性扁平排线130,而能够因其柔软性质来配合电路板结构10的各种设计变化。另外,因热压焊接处理能自动化,而能缩短电路板结构10的制作中,使软性扁平排线130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的时程。延伸孔宽度W1大于或等于软性扁平排线130的排线厚度T时,软性扁平排线130能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经由延伸孔113而推移至贯通孔112中。延伸孔宽度W1小于贯通孔112的贯通孔宽度W2时,已位于贯通孔112中的软性扁平排线130不易从延伸孔113脱离,而能维持软性扁平排线130位于贯通孔112中的侧向稳定度。于其它实施例中,延伸孔宽度W1等于贯通孔112的贯通孔宽度W2时,贯通孔112及延伸孔113能以相同的开孔工具进行开孔,而简化贯通孔112及延伸孔113的制作流程。
[0036] 另外,请参照图2A至图2D,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路板结构10的制造方法流程的立体图。如图2A所示,制备具有电性连接点120、贯通孔112及延伸孔113的电路板110。其中,贯通孔112与电性连接点120相距一段距离D。贯通孔112及延伸孔113贯通电路板110。延伸孔113从贯通孔112延伸至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如图2B所示,将缆线130以位于缆线130的末端的端部131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缆线130具有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邻端部132毗邻于端部131且具有邻端部长度L。电性连接点120及贯通孔112之间的距离D实质上与邻端部长度L相同。主体部133毗邻于邻端部132。如图2C所示,弯曲缆线130,而使主体部133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经由延伸孔113而往贯通孔112推移,直到如图2D所示,将主体部133推移至贯通孔112中。于此时,以电路板110为分隔,主体部133与邻端部132毗邻的一部分133a位于与电性连接点120相同的位置,主体部133的另一部分133b位于与电性连接点120相反的位置。接着,沿相反于电性连接点120的方向B拉移主体部133的另一部分133b,直到如图1所示,使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的交接处位于贯通孔112中。
[0037] 于本实施例中,因将缆线130的主体部133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110的边缘110a经由延伸孔113而推移至贯通孔112,于缆线130的总长度过长时,不必让整条缆线130都穿过贯通孔112,而能减少将缆线130设置于贯通孔112中的时程。另外,于缆线130的主体部133已事先弯折成其它特定形状时,不必将缆线130解开,就能将缆线130设置于贯通孔112中,进而能简化使邻端部132及主体部133的交接处设置于贯通孔112中的组装流程。
[0038]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缆线130能为软性扁平排线130,且能以热压焊接处理将软性扁平排线130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由于缆线130为软性扁平排线130,而能够因其柔软性质来配合电路板结构10的各种设计变化。另外,因热压焊接处理能自动化,而能缩短电路板结构10的制作中,使软性扁平排线130电性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20的时程。
[0039]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结构。由于缆线经由该贯通孔贯穿电路板,于拉扯到缆线时,缆线会抵靠贯通孔的侧壁的一部分,而增加缆线及贯通孔的摩擦力,进而缓冲缆线的端部所受的拉扯力量,因此能避免电性连接点因缆线的拉扯而受损。另外,由于缆线能为软性扁平排线,而能够因其柔软性质来配合电路板结构的各种设计变化。再者,因缆线的端部及电性连接点之间的热压焊接处理能被自动化,而能缩短电路板结构的制作时程。于上述实施例中,延伸孔宽度小于贯通孔的贯通孔宽度时,已位于贯通孔中的软性扁平排线不易从延伸孔脱离,而能维持软性扁平排线位于贯通孔中的侧向稳定度。于其它实施例中,延伸孔宽度等于贯通孔的贯通孔宽度时,贯通孔及延伸孔能以相同的开孔工具进行开孔,而简化贯通孔及延伸孔的制作流程。
[0040]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结构的制造方法。由于将缆线以侧向方式从电路板的边缘经由延伸孔而推移至贯通孔,于缆线的总长度过长时,不必让整条缆线都穿过贯通孔,而能减少将缆线设置于贯通孔中的时程。另外,于缆线已事先弯折成其它特定形状时,不必将缆线解开,就能将缆线设置于贯通孔中,进而能简化使缆线设置于贯通孔中的组装流程。
[0041]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连接器 2020-05-13 621
嵌入式电连接器组件 2020-05-29 445
软性电路板的防撕裂结构 2020-05-13 489
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 2020-05-18 346
挠性平型线缆结构 2020-05-22 188
挠性平型线缆 2020-05-24 123
电连接器组合 2020-05-20 180
电路板与贴附薄层的自动贴附装置 2020-05-25 393
可弯曲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2020-05-21 910
軟性扁平排線結構 2020-05-18 51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