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溶剂类 / 固溶体 / 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的生产方法

一种基硬质合金的生产方法

阅读:2发布:2021-01-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硬质合金的生产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碳 化 钛 基硬质 合金 制作方法,采用 真空 烧结 法制作,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4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征在于,现在原材料的制备中将部分镍(Ni)加入碳化钛(TiC)粉体中,使得所述的碳化钛(TiC)粉体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 固溶体 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0.4%-6.7%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下面是一种基硬质合金的生产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采用真空烧结法制作,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4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征在于,现在原材料的制备中将部分镍(Ni)加入碳化钛(TiC)粉体中,使得所述的碳化钛(TiC)粉体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固溶体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
0.4%-6.7%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钼粉为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钼(Mo)和碳化钼(Mo2C)两者混合比例为1:1-10;即根据TiC中游离碳的多少将合金配料的Mo2C部分或全部改成Mo粉,反应方程式为:2Mo+C=Mo2C,而Mo粉碳化的温度正好是合金生产的温度;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游离碳高对合金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TiC基合金的使用性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在常规制作碳化钛的工艺中,添加体积百分比0.1%-2.6%的镍(Ni),制作出含有占总粉体的0.4%-6.7%的碳化钛与镍的固溶体的复合碳化钛粉体;
B、将复合碳化钛粉体与镍和钼混合置于球磨机中湿磨成混合均匀的混合粉体;
C、将磨好的混合粉体置于沉淀装置中沉淀,滤去分,再置于干燥箱内烘干;
D、将烘干后的粉体敲碎,形成合金混合料;
E、将合金混合料置于擦筛机中参胶混合,形成含胶混合料;
F、将含胶混合料置于压机下按照所需形状压制成型
G、再将压制成型的坯料置于烧结炉内,真空烧结成型;
H、将烧结好的毛坯通过精加工制成成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球磨时间是35-38小时,所磨出来的粉体粒径在200-300目;所述的球磨机为可倾式球磨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湿磨是指在酒精溶液中进行球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压机压制成坯料是在16吨以上的压机下进行压制,压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真空烧结时,向烧结炉充注多种保护气体,使得整个烧结在多气氛的保护下进行;
在所制成的碳化钛合金中各成分的配比如下:
碳化钛 86-89%
镍(Ni) 6-8%
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 4-6%
其余为杂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比例为1:1-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硬质合金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合金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生产方法,属于硬质合金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碳化钛硬质合金, 以碳化钛(TiC)为主要成分、镍钼为粘结相制成的硬质合金。又称为金属陶瓷硬质合金。它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点,主要用于各种材的切削加工,也可用作耐磨、耐蚀零件;而且随着硬质合金主要原料-钨资源的面临枯竭,作为碳化钨的替代品——碳化钛的应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目前的碳化钛(TicC)硬质合金生产的工艺方法是将TiC、Ni和Mo(或Mo2C)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3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也可以采用熔渗法和高温自蔓延合成法制取。
[0003] 采用熔渗法制取TiC-Mo2C%26mdash;Ni合金时,预先制取碳化钛(TiC)多孔烧结体(骨架),然后用Ni%26mdash;Mo熔体熔渗骨架,从而形成致密烧结体;采用高温自蔓延合成法制取TiC-Mo2C%26mdash;Ni合金时,将钛粉、炭黑、钼粉和镍粉进行配料球磨、干燥和压团,然后在石墨模内进行高温自蔓延合成反应,并在燃烧波通过之后旋加0.05MN的载荷下保持6~10s。TiCN硬质合金实质上是Tic硬质合金的变种,其制取工艺基本上相同,包括混合料的制备、成形、烧结或热压,混合料制备时,Tic和TiN既可以TiC和TiN混合物的形式加入,亦可以Ti(C,N)固溶体的形式加入。
[0004] 但现有的TiC基合金不但强度不高且耐磨性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碳化钛不能很好被钴(Co)镍(Ni)湿润,所以,在烧结过程中碳化钛难以充分与镍(Ni)形成固溶体。因此,如何提高TiC基合金抗弯强度和耐磨性就成了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此外,由于TiC的生产是将TiO2+C在高温炉内生产出来的。添加的C既是TiO2中的还原剂,同时又与Ti反应生成TiC。由于工艺所限,生产出来的TiC不但氧高,而且游离碳也相当高(一般为0.4%-0.6%)。而游离碳高亦对合金生产不利,会造成合金出现石墨相而严重影响合金的耐磨性。但要降低TiC中游离碳有相当的难度,在正常合金烧结温度下很难与TiC继续反应生产化合碳高的TiC,但又不能单独添加其他金属重新碳化,因为一是成本会增高,二是生产占线会延长,三是TiC晶粒会长大而影响合金的耐磨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0005] 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发现一些有关TiC基合金的文献材料,与本发明技术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一些:1、专利号为CN201110256852.3,发明名称为“一种以钴镍为粘结相的碳化钛-碳化钨基体轻质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钴镍为粘结相的碳化钛-碳化钨基体轻质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使用碳化钨替代品存在硬质合金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合金基体抗氧化性和抗蚀性差、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是一种以钴镍为粘结相的碳化钛-碳化钨基体轻质硬质合金,含有如下重量比的成分:
Ti17.24%-43.65%;Ni2.23%-9.68%;Co5.23%-10.51%;W27.37%-57.62%;C10.27%-13.87%。
[0006] 2、专利号为CN201010524049.9,发明名称为“一种以镍钼合金为粘结剂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镍钼合金为粘结剂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碳化钛基硬质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构成:镍粉为13-20%,钼粉为7-10%,余量为碳化钛粉;其制备方法是将镍粉、钼粉和碳化钛粉加入球磨机中湿磨后过滤、干燥,然后加入石蜡,搅拌均匀后干燥并模压成型,成型后置于氢气气氛中于300-500℃保温2-3小时,随后置于真空度1×10-2-5×10-2Pa,温度1400-1450℃的条件下烧结1-1.5小时得成品。本发明制备的合金材料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好,战略资源消耗低,孔隙度低且性价比高,可用于低碳钢连续切削的(半)精加工,也可作为金刚石涂层刀具的基体材料。
[0007] 3、专利号为CN201010102226.4,发明名称为“一种降低碳化钛和氮化钛粉末氧含量的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碳化钛和氮化钛粉末氧含量的方法,将固体碳化钛和固体氮化钛粉末分别置于三氯甲烷液体中,两固体粉末与三氯甲烷液体体积比在1∶1~10之间,碳化钛处理温度为35~61.7℃,氮化钛温度为40~60℃,当无气泡产生后,处理过程结束。本发明用三氯甲烷化学方法去除碳化钛和氮化钛粉末颗粒表面的二氧化钛TiO2氧化膜,使粉末的氧含量降低,解决因粉末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氧化导致的制备的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孔隙率高和机械性能低的问题。
[0008] 上述专利虽然都是涉及以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但都是采用常规的碳化钛粉末来制备合金,专利1和2虽然提到了添加镍合金来改变合金性能,但都是在制作过程中来添加的,仍没有有效解决碳化钛不能很好被钴(Co)镍(Ni)湿润的问题,所以按照这些专利制作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仍存在强度不高且耐磨性差的不足,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加以研究。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制作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的碳化钛不能很好被钴(Co)镍(Ni)湿润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采用该方法能有效改变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碳化钛不能很好被钴(Co)镍(Ni)湿润的问题。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采用真空烧结法制作,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3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点在于,现在原材料的制备中将部分镍(Ni)加入碳化钛(TiC)粉体中,使得所述的碳化钛(TiC)粉体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固溶体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0.4%-6.7%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钼粉为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钼(Mo)和碳化钼(Mo2C)两者混合比例为1:1-10;即根据TiC中游离碳的多少将合金配料的Mo2C部分或全部改成Mo粉,反应方程式为:2Mo+C=Mo2C,而Mo粉碳化的温度正好是合金生产的温度。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游离碳高对合金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TiC基合金的使用性能。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在常规制作碳化钛的工艺中,添加体积百分比0.1%-2.6%的镍(Ni),制作出含有占总粉体的0.4%-6.7%的碳化钛与镍的固溶体的复合碳化钛粉体。
[0013] 2、将复合碳化钛粉体与镍和钼混合置于球磨机中湿磨成混合均匀的混合粉体;3、将磨好的混合粉体置于沉淀装置中沉淀,滤去分,再置于干燥箱内烘干;
4、将烘干后的粉体敲碎,形成合金混合料;
5、将合金混合料置于擦筛机中参胶混合,形成含胶混合料;
6、将含胶混合料置于压机下按照所需形状压制成型
7、再将压制成型的坯料置于烧结炉内,真空烧结成型;
8、将烧结好的毛坯通过精加工制成成品。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的球磨时间是35-38小时,所磨出来的粉体粒径在200-300目;所述的球磨机为可倾式球磨机。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的湿磨是指在酒精溶液中进行球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的压机压制成坯料是在16吨以上的压机下进行压制,压制。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的真空烧结时,向烧结炉充注多种保护气体,使得整个烧结在多气氛的保护下进行。
[0018] 在所制成的碳化钛合金中各成分的配比如下:碳化钛 86-89%
镍(Ni) 6-8%
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 4-6%
其余为杂质
其中: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比例为1:1-10。
[0019] 本发明通过采用含有碳化钛与镍的固溶体的碳化钛粉体,以及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钼粉,并在烧结时充入多气氛保护,大大提高了碳化钛硬质合金中碳化钛与镍的固溶度,且所制出的碳化钛硬质合金的含氧量很低,有效解决了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碳化钛不能很好被钴(Co)镍(Ni)湿润的问题,提高了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简图;图2为传统工艺TiC基生产金属陶瓷合金电镜扫描图;
图3为本发明TiC基生产金属陶瓷合金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2] 附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工艺流程简图,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采用真空烧结法制作,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4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点在于,现在原材料的制备中将部分镍(Ni)加入碳化钛(TiC)粉体中,使得所述的碳化钛(TiC)粉体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固溶体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0.4%-6.7%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
[0023] 进一步地,所述的钼粉为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钼(Mo)和碳化钼(Mo2C)两者混合比例为1:1-10;即根据TiC中游离碳的多少将合金配料的Mo2C部分或全部改成Mo粉,反应方程式为:2Mo+C=Mo2C,而Mo粉碳化的温度正好是合金生产的温度。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游离碳高对合金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TiC基合金的使用性能。
[0024]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在常规制作碳化钛的工艺中,添加体积百分比0.1%-2.6%的镍(Ni),制作出含有占总粉体的0.4%-6.7%的碳化钛与镍的固溶体的复合碳化钛粉体。
[0025] 2、将复合碳化钛粉体与镍和钼混合置于球磨机中湿磨成混合均匀的混合粉体;3、将磨好的混合粉体置于沉淀装置中沉淀,滤去水分,再置于干燥箱内烘干;
4、将烘干后的粉体敲碎,形成合金混合料;
5、将合金混合料置于擦筛机中参胶混合,形成含胶混合料;
6、将含胶混合料置于压机下按照所需形状压制成型;
7、再将压制成型的坯料置于烧结炉内,真空烧结成型;
8、将烧结好的毛坯通过精加工制成成品。
[0026]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的球磨时间是35-38小时,所磨出来的粉体粒径在200-300目;所述的球磨机为可倾式球磨机。
[0027]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的湿磨是指在酒精溶液中进行球磨。
[0028]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的压机压制成坯料是在16吨以上的压机下进行压制,压制。
[0029]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的真空烧结时,向烧结炉充注多种保护气体,使得整个烧结在多气氛的保护下进行。
[0030] 在所制成的碳化钛合金中各成分的配比如下:碳化钛 86-89%
镍(Ni) 6-8%
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 4-6%
其余为杂质
其中: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比例为1:1-10。
[0031] 本发明人通过仔细研究发现,TiC硬质合金和WC-Co硬质合金一样,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6delta(Tic)+%26gamma(Ni)两相区的形成,碳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生成第3相%26theta相(游离碳)或%26epsilon相(TiNi3),使材料性能明显降低。这一情况也适应于添加钼(或Mo2C)的TiC%26mdash;Ni硬质合金,随着Mo2C含量的提高,两相区向低碳侧移动,并且,两相区的宽度也增大。TiC%26mdashMo%26mdashNi硬质合金的性能,即使在两相区范围内也受到镍含量、Mo2C含量、碳化物量和%26gamma相成分(合金碳含量)、碳化物粒度、结构缺陷及其尺寸的影响。TiC硬质合金的密度是一项极为敏感的性能,密度稍许降低,能使合金性能明显下降。在TiC%26mdashMo%26mdashNi合金中,当钼含量一定时,随镍含量增加合金抗弯强度升高、硬度下降;当镍含量一定时,合金抗弯强度和硬度随钼含量增加而提高,当钼含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则随钼含量增加而降低。当合金的碳含量为理论含量的94%~96%时,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和硬度值。
[0032] 因此在制作TiC硬质合金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第一、TiC的氧要低。TiC在碳管炉的生产工艺中,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TiO2+3C=TiC+2CO↑。由于产生的CO气体不能及时有效排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上述反应是可逆的。因而,生产出来的TiC氧含量一般都在0.5%左右。用氧含量高的TiC生产出来的合金强度低、密度低且耐磨性差。
[0033] 第二、由于钴镍对TiC的润湿性较差,在正常合金烧结温度和时间下,TiC与钴镍(TiC基合金主要是用镍)的固溶度不高。因此,提高TiC与镍(Ni)的固溶度是提高合金强度和耐磨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003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生产TiC硬质合金之前,采用部分Ni粉先加的方法,即在生产TiC时就已经添加了部分Ni粉。因为,TiC的生产是将TiO2+C在2300度左右的碳管炉中烧结完成。这样除微小部分Ni会挥发外,大都能与TiC生成很好的固溶体。因而大大提高了TiC与Ni的固溶度。并且在TiC的生产过程中还可适当降低烧结温度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5] 2.工艺上,根据TiC中游离碳的多少将合金配料的Mo2C,部分或全部改成Mo粉,反应方程式为:2Mo+C=Mo2C,而Mo粉碳化的温度正好是合金生产的温度。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游离碳高对合金的影响,不但大大增加合金的抗弯强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TiC基合金的使用性能。由于使合金抗弯强度和耐磨性大大提高,从而大大扩展了TiC基合金的使用范围。传统的TiC基合金只应用于低硬度、低耗损的加工件。而通过本发明改进型的TiC基合金由于不使用任何碳化钨和碳化钽铌,不但成本大大降低(大概为传统50%),而且,使用范围可扩大7到10倍。几乎完全可替代钨钴钛硬质合金的YT30.、YT15和YT14的牌号合金。
[0036] 实施例一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以复合碳化钛粉体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的镍和钼,通过采用真空烧结法制作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4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碳化钛(TiC)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固溶体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
0.4%%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
[0037] 在所制成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中各成分的配比如下:碳化钛 89%
镍(Ni) 6%
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 4%
其余为杂质
其中: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比例为1:1;
制作上述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的碳化钛生产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在常规制作碳化钛的工艺中,添加体积百分比0.1%-2.6%的镍(Ni),制作出含有占总粉体的0.4%-6.7%的碳化钛与镍的固溶体的复合碳化钛粉体;
2、将碳化钛粉体与镍和钼混合置于以酒精为介质的球磨机中湿磨成混合均匀的混合粉体;
3、将磨好的混合粉体置于沉淀装置中沉淀,滤去酒精,再置于干燥箱内烘干;
4、将烘干后的粉体敲碎,形成合金混合料;
5、将合金混合料置于擦筛机中参胶混合,形成含胶混合料;
6、将含胶混合料置于压机下按照所需形状压制成型;
7、再将压制成型的坯料置于烧结炉内,真空烧结成型;
8、将烧结好的毛坯通过精加工制成成品。
[0038]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的球磨时间是35-38小时,所磨出来的粉体粒径在200-300目;所述的球磨机为可倾式球磨机。
[0039]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的湿磨是指在酒精溶液中进行球磨。
[0040]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的压机压制成坯料是在16吨以上的压机下进行压制,压制。
[0041]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的真空烧结时,向烧结炉充注氮气(N2),使得整个烧结在氮气(N2)的保护下进行。
[0042] 实施例二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以复合碳化钛粉体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的镍和钼,通过采用真空烧结法制作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4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碳化钛(TiC)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固溶体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
1.6%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
[0043] 在所制成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中各成分的配比如下:碳化钛 86%
镍(Ni) 8%
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 5%
其余为杂质
其中: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比例为1:5;
制作上述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的碳化钛生产方法与实施一是一样的。
[0044] 实施例三一种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制作方法,以碳化钛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的镍和钼,通过采用真空烧结法制作碳化钛基硬质合金;将碳化钛粉、镍粉和钼粉一起进行湿磨,压坯通常于真空中在1400~1500℃下进行液相烧结;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碳化钛(TiC)为含有碳化钛(TiC)与镍(Ni)固溶体的混合原料,在所述的碳化钛原料中含有体积百分比1.2%的碳化钛(TiC)与镍(Ni)的固溶体。
[0045] 在所制成的碳化钛基硬质合金中各成分的配比如下:碳化钛 88%
镍(Ni) 7%
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物 4%
其余为杂质
其中:钼(Mo)和碳化钼(Mo2C)的混合比例为1:10;
制作上述碳化钛基硬质合金的碳化钛生产方法与实施一是一样的。
[004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