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属于
植物种植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在树林中的原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茶树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高附加值的植物,自古以来都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茶叶是世界四大饮品之一,是国人日不可少的饮品。现代科学证明,茶叶中含有600余种化学成分和人体必需的二十八种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
葡萄糖,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然而,茶叶的种植要求较高,种植时成活率较低,而且种植后,茶树生长缓慢。目前,茶叶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毁林种茶,第二种是在茶树和乔灌草交叉立体种植,这两种
种植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弊端,毁林种茶一方面不利于
水土保持,另一方面原来生长在林中的
益虫益
鸟突然失去家园,无法生存,将会日益减少濒临灭绝,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而茶树和乔灌草交叉立体种植,这些乔灌树木长大后枝繁叶茂,茶树不见一缕阳光,导致茶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难以生长,生产的茶叶品味低,达不到预期效果。
[0003] 例如,
专利ZL200510018384.0 公开了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在茶园周围和茶树行间种植落叶乔木从而达到遮阴效果, 但是遮阴区域和不遮阴区域茶叶表面受到的太阳光照射强度完全不同,导致茶叶光合作用进行的程度有高有低,对后期形成的茶叶的色泽、品味及口感均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该专利公开的方法还需进行
微生物接种,生产成本高、难度大,不适于大面积山区茶叶种植推广。在生物
农药防治上,目前茶园管理公开的
病虫害防治方法中,大都采用在茶叶表面喷洒农药的方法,这些
生物农药含有增效剂及施用
除草剂都可能导致农残超标,但是采用物理方法、人工捕虫等方法都因茶园的地理
位置以及种植面积的原因,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0004] 因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生态种植茶树的方法,生产出高品质茶叶,是现代农业科研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在树林中的原生态种植方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树在树林中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树种植基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70cm以上、
土壤疏松的酸性土壤的杂灌林地,退耕林地;
(2)选种:采用发芽早、产量高,适应性强、茶鲜叶持嫩性好、适于山地、丘陵坡地种植的香气浓郁、茶味鲜爽的“福鼎大白茶”品种或育芽能
力强、生长旺盛、内含物丰富、酚
氨比适中的“鄂茶1号”品种;
(3)
播种:播种时间为秋季的11月至春季的3月,根据地形将茶籽播种于林中,以点播于土中3~5cm,并
覆盖营养土,并浇水,每亩2500蔸,每蔸播茶种3粒;
所述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
造粒而得:
尿素30~60份、氯化
钙 50~100份、九水合
硝酸铁 1~10份、氯化
钾100~200份、无水
硫酸镁40~60份、无水
磷酸二氢钠50~70份、
硼酸10~20份、硫酸锰 1~5份、硫酸锌1~5份、硫酸
铜1~5份、钼酸钠0.1~2份、
腐殖酸5~10份、固氮菌2~5份;
(4)茶树管护:
1)第1年将茶树离地25cm
修剪一次,促进茶树分支,形成有一定树冠的茶树;
2)第2至第4年,在茶苗生长期间,将茶苗周边茶树
杂草除掉,不使用除草剂;另外,整修林间小道,促进茶树快速生长;
(5)
施肥:
1)
叶面肥:当各轮茶叶萌发新梢长出一芽一叶初展时,选择无
风晴天清晨、傍晚或阴天喷施叶面肥,每周一次连喷2~3次,喷到叶面滴水为止;
2)生物
有机肥:每年9~10月份施一次生物有机肥,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混合沤肥而成:
酵素菌100~200份、林中树叶800~1000份、
甘蔗叶500~1000份、稻草500~1000份、农家肥300~600份、饼肥60~80份、中药渣100~200份、核桃壳100~200份、过磷酸钙80~100份;
制备方法:首先将所述林中树叶、甘蔗叶、稻草用火烧成灰烬后,将农家肥、饼肥、中药渣、核桃壳拌入其中,再加入过磷酸钙和酵素菌,充分搅拌后,覆盖塑料
薄膜,在50~70℃条件下,堆沤5~10天,即可制得所述生物有机
肥料;
(6)修剪:幼年、成年或衰老茶树,都应在一年生长结束后休眠期修剪,茶树冬芽休眠后期,春季茶芽萌发以前为最佳修剪时期;幼龄茶树只剪主枝,不剪侧枝,成年茶树每年轻修剪一次,3~5年深修剪一次;
(7)适时采摘
清明节前采摘茶叶,只采摘芽叶长度为2~3cm的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谷雨节前采摘茶叶,采摘芽叶长度为3~4cm的一芽一叶半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以后采摘长度为4cm以上的一芽二叶;采摘过程中应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及时运回加工车间摊放。
[0007] 优选地,所述叶面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5-氨基乙酰丙酸1~10份、光合细菌剂5~20份、高活性纳米硒5~10份、L-
盐酸赖氨酸
2~6份、L-苯丙氨酸2~6份、
氯化钙1~20份;
所述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重量份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后,按稀释比1:(30~50)加水稀释,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叶面肥溶液。
[000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活性纳米硒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2 ~4
1)取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2%的羧甲基
纤维素钠与浓度为10 ~10 mol/L二氯化硒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1
2)用浓度为0.1~1mol L 氢
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为
5.0~8.0;
3)将盛有步骤2)所述混合溶液的容器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恒温加热,即可得高活性纳米硒~羧甲基
纤维素复合物。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茶叶的种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叶面肥中含有的5-氨基乙酰丙酸与光合细菌剂的协同作用,能促进茶树在树林中充分高效利用弱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改善茶叶的色泽、鲜叶的持嫩性;
(2)通过在叶面肥中添加高活性纳米硒,不仅使生产出来的茶叶富硒,苦味降低
0.5%~2%,还使茶叶的产量增加,色泽光滑,茶叶增产3%~7%,大大改善了茶叶的口感,具有综合效益。
[0010] (3)采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低温水浴制备高活性纳米硒,由于羧甲基纤维素为自然界中可再生与易降解的资源,无须将羧甲基纤维素与纳米硒进一步分离,绿色环保低耗。
[0011] (4)该方法无须对茶叶喷洒任何农药,树林中原生态的有益虫鸟可实现对
害虫的捕捉,营建天然植物控害生态链防治环境,防治茶病虫害生成,克服了现有茶园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
稳定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丰富了茶园
生物群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了茶树种植的低耗安全、优质高效,生产出的茶叶绿色无公害无污染;(5)该方法种植的茶园,直射光强度可减弱35%~64%,空气湿度可提高10%,夏季气温可降低2~3℃,地表
温度可下降4~4.5℃,冬天土壤温度可提高3.2~3.7℃,可削弱风速1~4倍,春茶开采期可提前7~10天,茶叶产量可增加10~33%,名优茶产量可增加
1~3倍,茶叶质量可普遍提高1~2个等级;
(6)该方法种植出的茶叶氨基酸含量高,芽叶持嫩性强,作绿名茶条索好、香高长、叶鲜爽耐泡,制作的茶叶品质极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具体
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介绍,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实施例1一种茶树在树林中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茶树种植基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70cm以上、土壤疏松的酸性土壤的退耕林地;
(2)选种:采用发芽早、产量高,适应性强、茶鲜叶持嫩性好、适于山地、丘陵坡地种植的香气浓郁、茶味鲜爽的“福鼎大白茶”品种;
(3)播种:播种时间为秋季的11月至春季的3月,根据地形将茶籽播种于林中,以点播于土中5cm,并覆盖营养土,并浇水,每亩2500蔸,每蔸播茶种3粒;
所述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造粒而得:
尿素50份、氯化钙 100份、九水合硝酸铁 8份、
氯化钾150份、无水
硫酸镁40份、无水磷酸二氢钠70份、硼酸20份、硫酸锰3份、硫酸锌3份、硫酸铜3份、钼酸钠2份、腐殖酸5份、固氮菌5份;
(4)茶树管护:
1)第1年将茶树离地25cm修剪一次,促进茶树分支,形成有一定树冠的茶树;
2)第2至第4年,在茶苗生长期间,将茶苗周边茶树杂草除掉,不使用除草剂;另外,整修林间小道,促进茶树快速生长;
(5)施肥:
1)制备叶面肥:
~2
①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浓度为10 mol/L二氯化硒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1
②用浓度为0.5mol 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为7;
③将盛有步骤2)所述混合溶液的容器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恒温加热,即可得高活性纳米硒~羧甲基纤维素复合物。
[0014] ④将步骤③中制得的高活性纳米硒-羧
甲酸纤维素复合物8份、5-氨基乙酰丙酸10份、光合细菌剂10份、L-盐酸赖氨酸4份、L-苯丙氨酸5份、氯化钙10份混合均匀后,按稀释比1:50加水稀释,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叶面肥溶液;
2)施叶面肥:当各轮茶叶萌发新梢长出一芽一叶初展时,选择无风晴天清晨、傍晚或阴天喷施叶面肥,每周一次连喷3次,喷到叶面滴水为止;
3)制备生物有机肥: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混合沤肥而成:
首先将所述林中树叶1000份、甘蔗叶500份、稻草700份用火烧成灰烬后,将农家肥
300份、饼肥80份、中药渣200份、核桃壳100份、拌入其中,然后再加入过磷酸钙100份和酵素菌150份,充分搅拌后,覆盖塑料薄膜,在70℃条件下,堆沤10天,即可制得所述生物有机肥料;
4)施生物有机肥:每年9月份施一次生物有机肥。
[0015] (6)修剪:幼年、成年或衰老茶树,都应在一年生长结束后休眠期修剪,茶树冬芽休眠后期,春季茶芽萌发以前为最佳修剪时期;幼龄茶树只剪主枝,不剪侧枝,成年茶树每年轻修剪一次,3年深修剪一次;(7)采摘
清明节前采摘茶叶,只采摘芽叶长度为2~3cm的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谷雨节前采摘茶叶,采摘芽叶长度为3~4cm的一芽一叶半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以后采摘长度为4cm以上的一芽二叶;采摘过程中应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及时运回加工车间摊放。
[0016] 上述方法种植的茶叶,茶叶鲜叶富硒0.5%、且氨基酸含量为8%,芽叶持嫩性强,条索好、香高长、叶鲜爽耐泡,制作的茶叶品质极高,比传统种植方法种植的茶叶产量可增加33%,名优茶产量可增加3倍,茶叶质量可普遍提高1~2个等级。
[0017] 实施例2一种茶树在树林中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茶树种植基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70cm以上、土壤疏松的酸性土壤的杂灌林地;
(2)选种:采用育芽能力强、生长旺盛、内含物丰富、酚氨比适中的“鄂茶1号”品种;
(3)播种:播种时间为秋季的11月至春季的3月,根据地形将茶籽播种于林中,以点播于土中5cm,并覆盖营养土,并浇水,每亩2500蔸,每蔸播茶种3粒;
所述营养土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混合造粒而得:
尿素30份、氯化钙 50份、九水合硝酸铁 10份、氯化钾100份、无水硫酸镁60份、无水磷酸二氢钠50份、硼酸10份、硫酸锰1份、硫酸锌5份、硫酸铜5份、钼酸钠0.1份、腐殖酸
10份、固氮菌2份;
(4)茶树管护:
1)第1年将茶树离地25cm修剪一次,促进茶树分支,形成有一定树冠的茶树;
2)第2至第4年,在茶苗生长期间,将茶苗周边茶树杂草除掉,不使用除草剂;另外,整修林间小道,促进茶树快速生长;
(5)施肥:
1)制备叶面肥:
~4
①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浓度为10 mol/L二氯化硒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1
②用浓度为1 mol 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为8;
③将盛有步骤2)所述混合溶液的容器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恒温加热,即可得高活性纳米硒~羧甲基纤维素复合物。
[0018] ④将步骤③中制得的高活性纳米硒-羧甲酸纤维素复合物10份、5-氨基乙酰丙酸1份、光合细菌剂20份、L-盐酸赖氨酸6份、L-苯丙氨酸2份、氯化钙20份混合均匀后,按稀释比1:30加水稀释,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叶面肥溶液;
2)施叶面肥:当各轮茶叶萌发新梢长出一芽一叶初展时,选择无风晴天清晨、傍晚或阴天喷施叶面肥,每周一次连喷3次,喷到叶面滴水为止;
3)制备生物有机肥:所述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混合沤肥而成:
首先将所述林中树叶800份、甘蔗叶1000份、稻草500份用火烧成灰烬后,将农家肥
600份、饼肥60份、中药渣100份、核桃壳200份、拌入其中,然后再加入过磷酸钙80份和酵素菌200份,充分搅拌后,覆盖塑料薄膜,在70℃条件下,堆沤5天,即可制得所述生物有机肥料;
4)施生物有机肥:每年10月份施一次生物有机肥。
[0019] (6)修剪:幼年、成年或衰老茶树,都应在一年生长结束后休眠期修剪,茶树冬芽休眠后期,春季茶芽萌发以前为最佳修剪时期;幼龄茶树只剪主枝,不剪侧枝,成年茶树每年轻修剪一次,5年深修剪一次;(7)采摘
清明节前采摘茶叶,只采摘芽叶长度为2~3cm的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谷雨节前采摘茶叶,采摘芽叶长度为3~4cm的一芽一叶半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以后采摘长度为4cm以上的一芽二叶;采摘过程中应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及时运回加工车间摊放。
[0020] 上述方法种植的茶叶,茶叶鲜叶富硒2%、且氨基酸含量5%,芽叶持嫩性强,条索好、香高长、叶鲜爽耐泡,制作的茶叶品质极高,比传统种植方法种植的茶叶产量可增加25%,名优茶产量可增加2倍,茶叶质量可普遍提高1~2个等级。
[0021] 实施例3一种茶树在树林中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茶树种植基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70cm以上、土壤疏松的酸性土壤的杂灌林地;
(2)选种:采用育芽能力强、生长旺盛、内含物丰富、酚氨比适中的“鄂茶1号”品种;
(3)播种:播种时间为秋季的11月至春季的3月,根据地形将茶籽播种于林中,以点播于土中5cm,并覆盖营养土,并浇水,每亩2500蔸,每蔸播茶种3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