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药理 / 白藜芦醇 / 花生玉米油

花生玉米油

阅读:28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花生玉米油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食用油技术领域,针对花生玉米油的抗 氧 化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花生玉米油,包括以下 质量 份数的组分: 花生油 15-23份;玉米油73-81份; 白藜芦醇 1-2份;甲壳质0.5-1份;紫杉醇0.05-0.1份。一种花生玉米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花生玉米油的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预混合物;S2、边搅拌边采用 超 声波 震荡预混合物20-25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得到预制油;S3、过滤预制油,即得花生玉米油。通过采用白藜芦醇、甲壳质与紫杉醇的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有利于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延长。,下面是花生玉米油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花生油15-23份;
玉米油73-81份;
白藜芦醇1-2份;
甲壳质0.5-1份;
紫杉醇0.05-0.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食用柠檬精油0.1-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谷胱甘肽0.3-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基酸0.5-1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所述氨基酸由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均匀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所述氨基酸由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以质量份数比为3:7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维生素E 0.1-0.2份。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花生玉米油,其特征是:所述花生油为一级压榨花生油。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花生玉米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花生玉米油的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预混合物;
S2、边搅拌边采用声波震荡预混合物20-25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得到预制油;
S3、过滤预制油,即得花生玉米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花生玉米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花生玉米油的制备过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

说明书全文

花生玉米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玉米油。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
[0003] 但是,由于植物油中含有很大一部分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在光照、受热或者密封不严实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与接触,发生氧化,使得植物油中的过氧化值容易升高,容易对植物油的保质期限造成影响,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氧化性强的花生玉米油。
[0005]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具有强抗氧化性的花生玉米油。
[0006]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花生玉米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08] 花生油15-23份;
[0009] 玉米油73-81份;
[0010] 白藜芦醇1-2份;
[0011] 甲壳质0.5-1份;
[0012] 紫杉醇0.05-0.1份。
[00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白藜芦醇、甲壳质与紫杉醇的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从而有利于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延长。
[0014] 同时,甲壳质还有利于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降低人体对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从而使得人体更加不容易摄入过量的脂肪,有利于更好地保证人体健康,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食用更加健康;紫杉醇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抗癌能,从而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食用更加健康。
[0015] 通过采用花生油与玉米油相互配合,有利于花生玉米油的香气更好地保存,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香气更佳,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购买,从而有利于提高花生玉米油的市场经济价值。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7] 食用柠檬精油0.1-0.3份。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食用柠檬精油,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白藜芦醇、甲壳质与紫杉醇的互相协同配合,使得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变质,有利于更好地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质期;同时,食用柠檬精油还有利于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脂肪含量,从而使得人体更加不容易摄入过量的脂肪而对健康造成影响,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食用更加健康。
[001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0] 谷胱甘肽0.3-0.5份。
[00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谷胱甘肽与食用柠檬精油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白藜芦醇、甲壳质与紫杉醇的互相协同配合,使得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3] 基酸0.5-1份。
[002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氨基酸,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花生玉米油的营养价值,有利于花生玉米油更好地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更好地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质期限。
[0025]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氨基酸由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均匀混合而成。
[002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半胱氨酸与天冬氨酸互相协同配合作为氨基酸,有利于氨基酸更好地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02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氨基酸由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以质量份数比为3:7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002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以特定比例混合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有利于半胱氨酸与天冬氨酸更好地互相协同配合以起到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的效果,使得花生玉米油在保存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变质,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02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0] 维生素E 0.1-0.2份。
[003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维生素E,有利于更好地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从而使得花生玉米油在保存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变质,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03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花生油为一级压榨花生油。
[003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级压榨花生油,有利于花生油与玉米油更好地互相协同配合,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香气更香、味更佳,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花生玉米油的市场经济价值。
[0034]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35] 一种花生玉米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 S1、先将花生玉米油的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预混合物;
[0037] S2、边搅拌边采用声波震荡预混合物20-25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得到预制油;
[0038] S3、过滤预制油,即得花生玉米油。
[003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再采用超声波震荡预混合物,有利于各组分更好地互相协同配合以发挥作用,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变质,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质期。
[004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花生玉米油的制备过程中在密闭环境下进行。
[004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密闭环境下进行花生玉米油的制备过程,使得花生玉米油在制备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氧化,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变质,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042]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3] 1.通过采用白藜芦醇、甲壳质与紫杉醇的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增强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有利于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延长;
[0044] 2.甲壳质有利于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降低人体对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有利于更好地保证人体健康,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食用更加健康;
[0045] 3.紫杉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食用更加健康;
[0046] 4.通过采用花生油与玉米油相互配合,有利于花生玉米油的香气更好地保存,使得花生玉米油的香气更佳,有利于提高花生玉米油的市场经济价值。附图说明
[0047] 图1为本发明中花生玉米油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9] 以下实施例中,白藜芦醇采用江苏千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白藜芦醇。
[0050] 以下实施例中,甲壳质采用西安沐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甲壳质。
[0051] 以下实施例中,紫杉醇采用济南欧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紫杉醇。
[0052] 以下实施例中,食用柠檬精油采用江西国盛天然香料有限公司的食用柠檬精油。
[0053] 以下实施例中,谷胱甘肽采用中食都庆(山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谷胱甘肽。
[0054] 以下实施例中,半胱氨酸采用陕西晨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半胱氨酸。
[0055] 以下实施例中,天冬氨酸采用安徽中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天冬氨酸。
[0056] 以下实施例中,维生素E采用郑州天顺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的维生素E。
[0057] 实施例1
[0058] 一种花生玉米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S1、在150L搅拌釜中,常温条件下,加入花生油15kg,以2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玉米油81kg、白藜芦醇1.5kg、甲壳质1kg、紫杉醇0.1kg,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预混合物。
[0060] S2、边搅拌预混合物边采用频率为200Hz的超声波震荡预混合物25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得到预制油。
[0061] S3、将预制油经板框过滤机过滤,即得花生玉米油。
[0062] 在本实施例中,花生油为三级压榨花生油。
[0063] 实施例2
[006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65] 步骤S1中各组分的加入量为:花生油23kg;玉米油73kg、白藜芦醇2kg、甲壳质0.5kg、紫杉醇0.05kg。
[0066] 步骤S2中采用频率为250Hz的超声波震荡预混合物23min。
[0067] 实施例3
[006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69] 步骤S1中各组分的加入量为:花生油19kg;玉米油77kg、白藜芦醇1kg、甲壳质0.75kg、紫杉醇0.75kg。
[0070] 步骤S2中采用频率为300Hz的超声波震荡预混合物20min。
[0071] 实施例4
[007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73] 步骤S1中各组分的加入量为:花生油20kg;玉米油76kg、白藜芦醇1.8kg、甲壳质0.7kg、紫杉醇0.06kg。
[0074] 步骤S2中采用频率为265Hz的超声波震荡预混合物24min。
[0075] 实施例5
[007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各步骤的反应均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0077] 实施例6
[0078]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食用柠檬精油0.1kg。
[0079] 实施例7
[0080]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食用柠檬精油0.3kg。
[0081] 实施例8
[0082]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谷胱甘肽0.3kg。
[0083] 实施例9
[0084]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谷胱甘肽0.5kg。
[0085] 实施例10
[0086]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食用柠檬精油0.1kg以及谷胱甘肽0.5kg。
[0087] 实施例11
[0088]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食用柠檬精油0.3kg以及谷胱甘肽0.3kg。
[0089] 实施例12
[0090]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食用柠檬精油0.2kg以及谷胱甘肽0.4kg。
[0091] 实施例13
[0092]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氨基酸0.5kg。
[0093] 在本实施例中,氨基酸为半胱氨酸。
[0094] 实施例14
[0095]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的加入量为1kg。
[0096] 实施例15
[0097] 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的加入量为0.8kg。
[0098] 实施例16
[0099] 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氨基酸为天冬氨酸。
[0100] 实施例17
[0101] 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由质量比为4:6的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均匀混合而成。
[0102] 实施例18
[0103] 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由质量比为2:8的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均匀混合而成。
[0104] 实施例19
[0105] 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氨基酸由质量比为3:7的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均匀混合而成。
[0106] 实施例20
[0107]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加入了维生素E 0.1kg。
[0108] 实施例21
[0109]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还加入了维生素E 0.2kg。
[0110] 实施例22
[0111]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花生油为二级压榨花生油。
[0112] 实施例23
[0113]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花生油为一级压榨花生油。
[0114] 实施例24
[0115] 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氨基酸0.7kg以及维生素E 0.15kg。
[0116] 在本实施例中,氨基酸由质量比为3:7的半胱氨酸以及天冬氨酸均匀混合而成;花生油为一级压榨花生油。
[0117] 实施例25
[0118] 与实施例24的区别在于:
[0119] 将氨基酸以及维生素E的加入量改变为:氨基酸0.5kg;维生素E 0.2kg。
[0120] 实施例26
[0121] 与实施例24的区别在于:
[0122] 将氨基酸以及维生素E的加入量改变为:氨基酸1kg;维生素E0.1kg。
[0123] 实施例27
[0124] 将氨基酸以及维生素E的加入量改变为:氨基酸0.8kg;维生素E 0.11kg。
[0125] 比较例1
[012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白藜芦醇、甲壳质以及紫杉醇。
[0127] 比较例2
[012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白藜芦醇。
[0129] 比较例3
[013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甲壳质。
[0131] 比较例4
[013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紫杉醇。
[0133] 比较例5
[0134] 与比较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花生油。
[0135] 比较例6
[0136] 与比较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玉米油。
[0137] 实验1
[0138] 随机选取100名志愿者,志愿者的年龄与性别不限,对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的油香吸引程度进行评分,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则花生玉米油的油香更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大。
[0139] 实验2
[0140] 根据GB/T5538-2005《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检测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的过氧化值(mg/kg),并将以上花生玉米油置于空气中曝露8h,检测花生玉米油曝露后的过氧化值(mg/kg),计算并记录过氧化值曝露前后的变化率(%)。其中,花生玉米油的过氧化值的变化率的计算方式为:过氧化值变化率(%)=[(曝露后的过氧化值-曝露前的过氧化值)/曝露前的过氧化值]*100%。
[0141] 实验3
[0142] 根据GB/T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的索氏抽提法检测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的脂肪含量(g/100g)。
[0143] 以上实验的检测数据见表1。
[0144] 表1
[0145]
[0146]
[0147] 根据表1中实施例4-5数据对比可得,通过控制花生玉米油的制备环境的密闭性,使得花生玉米油在制备过程中更加不容易被氧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降低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148] 根据表1中实施例5-12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单独加入食用柠檬精油或单独加入谷胱甘肽,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花生玉米油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更好地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另外,通过加入食用柠檬精油,还有利于降低花生玉米油中的脂肪含量,有利于减少人体因摄食过多而造成肥胖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花生玉米油食用的健康安全性;通过同时加入食用柠檬精油以及谷胱甘肽以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白藜芦醇、甲壳质以及紫杉醇的互相协同配合,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降低花生玉米油的过氧化值,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更好地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少了任一组分,均容易对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0149] 根据表1中实施例5与实施例13-19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半胱氨酸与天冬氨酸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以变质,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150] 根据表1中实施例5与实施例20-21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加入维生素E,有利于提高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被氧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151] 根据表1中实施例5与实施例22-23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采用一级压榨花生油作为原料以制备花生玉米油,有利于花生油更好地与玉米油互相协同配合,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制备所得的花生玉米油的香气,有利于花生玉米油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购买,使得花生玉米油的市场经济价值更高。
[0152] 根据表1中实施例12与实施例24-27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同时加入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以及维生素E,有利于促进各组分更好地互相协同配合以更好地提高花生玉米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得花生玉米油更加不容易变质,有利于延长花生玉米油的保存期限。
[015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