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酸,碱,盐,酸酐和碱 / 二氢硫辛酸 / 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10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所述微针针体由外而内依次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由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针针体外层、设于所述微针针体外层内表面的乳化剂涂层、由活性成分混合物形成的微针针体内层;所述活性成分混合物为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分散在活性成分 水 溶液中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为透明质酸或其钠盐、聚维 酮 、羟丙基 纤维 素、糊精和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涂层由司盘、吐温和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该微针贴片具有高载药量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具有减肥的功效。,下面是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所述微针针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由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针针体外层、设于所述微针针体外层内表面的乳化剂涂层、由活性成分混合物形成的微针针体内层;所述活性成分混合物为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分散在活性成分溶液中形成的混合物;
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为透明质酸或其钠盐、聚维、羟丙基纤维素、糊精和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涂层由司盘、吐温和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所述活性成分由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和活性成分C组成;
所述活性成分A选自芦丁、积草提取物、左卡尼丁、越橘提取物、杏提取物、熊果提取物、杜松子提取物、偃麦草提取物、布枯提取物、栗子提取物、山楂果提取物、木贼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和假叶树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活性成分B选自芦荟、海藻提取物、水杨酸、谷胱甘肽、葡萄籽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白茶提取物、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木、番茄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石榴提取物、硫辛酸、多酚和松鼠皮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活性成分C选自可可、茶碱、7-茶碱乙酸、茶碱、咖啡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肾上腺素、育享宾碱、α-育享宾碱、哌环烷、酚妥拉明和二氢麦胺、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月见草、常春藤提取物和红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以微针针体总质量计,所述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08%-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以微针针体总质量计,所述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涂层由质量比为1:2-4的司盘和吐温制成;及/或,
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由质量比为1-1.5:1的透明质酸或其钠盐、和聚维酮组成;及/或,
所述活性成分由芦丁、积雪草提取物、左卡尼丁、绿茶提取物、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茶碱和咖啡因组成;或者,所述活性成分由芦丁、人参提取物、左卡尼丁、当归提取物、谷胱甘肽、维生素E、辅酶Q10、可可碱和咖啡因组成;或者,所述活性成分由芦丁、水杨酸、左卡尼丁、维生素C、硫辛酸、辅酶Q10、茶碱、咖啡因和海藻提取物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盘为司盘
80,所述吐温为吐温80;及/或,
所述透明质酸或其钠盐的分子量为25-30w;及/或,
所述聚维酮为聚维酮K30和/或聚维酮K90;及/或,
所述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丁0.08-0.12份、积雪草提取物4-6份、左卡尼丁18-22份、绿茶提取物6-10份、维生素C 0.08-0.12份、维生素E 0.08-0.12份、辅酶Q10 
9-11份、茶碱18-22份、咖啡因30-34份;
或者,所述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丁0.08-0.12份、人参提取物7-9份、左卡尼丁16-20份、当归提取物7-9份、谷胱甘肽0.08-0.12份、维生素E 0.10-0.20份、辅酶Q10 7-9份、可可碱18-22份、咖啡因30-34份;
或者,所述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丁0.08-0.12份、水杨酸3-5份、左卡尼丁22-26份、维生素C 0.10-0.20份、硫辛酸0.10-0.20份、辅酶Q10 10-12份、茶碱16-20份、咖啡因28-32份、海藻提取物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30%~70%;及/或,
所述微针针体外层中的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8-25%。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和活性成分水溶液中的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8-22。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由所述活性成分、溶剂和脂质体材料制备得到,所述脂质体材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卵磷脂、胆固醇、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所述活性成分微球由所述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和微球辅料制备得到,所述微球辅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壳聚糖、胶原、淀粉、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聚乙烯醇。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微针针体外层:将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水混合,搅拌,离心去除气泡,将所得混合液倒入微针阴模中,抽真空,用压板压制,干燥,得微针针体外层;所述微针阴模中有圆锥形针孔,所述压板的底部有圆锥形针尖,所述微针阴模的圆锥形针孔与所述压板的圆锥形针尖同轴配对
(2)喷涂乳化剂涂层:将制备所述乳化剂涂层的原料混合后喷涂于所述微针针体外层的内表面,刮去多余的液体,干燥,得双层微针针体;
(3)加入活性成分:将所述活性成分混合得活性成分组合物,将部分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用水配成所述活性成分水溶液,将剩余的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制备成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将所述活性成分水溶液和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混合后加入到步骤(2)所述的双层微针针体的空腔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压制,刮去多余溶液,干燥,得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
(4)制备微针:将用于制备微针基底的原料和水混合,离心去除气泡,压制成胶合层,再将所述胶合层做为微针基底放置于步骤(3)制得的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的底部,压制
12-24h,干燥,即得所述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阴模的圆锥形针孔的底面直径比所述压板的圆锥形针尖的底面直径大0.01-0.05mm,所述圆锥形针孔的高度比所述圆锥形针尖的高度大0.02-0.2mm;及/或,
步骤(1)所述压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30℃,真空度为-0.05~-0.07mpa,湿度为50~60%;及/或,
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10-14小时;及/或,
步骤(1)所述混合液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5-50%;及/或,步骤(2)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5-7小时;及/或,
步骤(3)所述压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30℃,真空度为-0.05~-0.07mpa,湿度为50~60%;及/或,
步骤(3)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3-5小时;及/或,
步骤(4)所述胶合层的厚度为1.5-2.5mm;及/或,
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12-16小时。

说明书全文

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肥胖主要是由于人们摄入热量(脂肪、糖)过多而运动过少导致脂肪在人体内大量积累所引起的。肥胖不仅会影响人的外观还会带来诸多的疾病,减肥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减肥的产品很有市场前景。在日常美容医疗中,不少减肥者们的目的并非单纯地降低体重,更重要的是降低体脂比。为了更好地塑形,减肥者们除了通过运动健身和控制饮食的方式外,还通过服用减肥药的方式让身体总体的脂肪减少。但是,市面上内服的减肥产品使用后会有首过效应,活性成分经过消化系统后其作用已经打了折扣,并且不少减肥者们追求的是局部精准减脂,而内服的减肥产品基本无法做到对局部的精准减脂,其作用是全身性的减少体脂,可能会出现虽然体脂减少了,但是想塑形的部位仍然没变化的情况。因此,上述方式都难以达到理想中的对指定的部位如腹部、手臂和小腿等的局部减脂,并且让身体其他部分的体脂正常的情况。
[0003] 市面上还有一些外用的减肥产品,但是外用的减肥产品存在以下缺陷皮肤屏障降低了活性成分的作用效率,如果采用高载药量的产品以提高其作用效率的话,则容易由于用药量高而引起皮肤过敏,并且有些减肥外用产品添加了让人发热出汗的成分,让人有减脂的错觉。另外,这些普通的外用产品同样难以达到局部精准减脂的目的。
[0004] 目前有通过手术抽脂的方式实现局部的减脂,但是手术的险大、成本高而且不利于长期的控制体形。
[0005] 微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通过微针阵列刺入皮肤,打开皮肤的通道,活性成分从通道直接进入人体发挥作用,不仅能直接作用于目标细胞,还能在皮肤内产生经皮免疫诱发良好的免疫效应。其靶向性、给药效率高十分符合局部精准减脂的要求。但是,活性成分的高添加量一般会直接影响可溶性微针的机械性能,导致微针强度低和韧性差,使微针无法刺穿皮肤从而无法发挥理想功效,所以,现有的可溶性微针大多存在载药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0007]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所述微针针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由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针针体外层、设于所述微针针体外层内表面的乳化剂涂层、由活性成分混合物形成的微针针体内层;所述活性成分混合物为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分散在活性成分溶液中形成的混合物;
[0009] 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为透明质酸或其钠盐、聚维、羟丙基纤维素、糊精和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0010] 所述乳化剂涂层由司盘、吐温和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0011] 所述活性成分由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和活性成分C组成;
[0012] 所述活性成分A选自芦丁、积草提取物、左卡尼丁、越橘提取物、杏提取物、熊果提取物、杜松子提取物、偃麦草提取物、布枯提取物、栗子提取物、山楂果提取物、木贼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和假叶树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3] 所述活性成分B选自芦荟、海藻提取物、水杨酸、谷胱甘肽、葡萄籽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白茶提取物、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木、番茄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石榴提取物、硫辛酸、多酚和松鼠皮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4] 所述活性成分C选自可可、茶碱、7-茶碱乙酸、茶碱、咖啡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肾上腺素、育享宾碱、α-育享宾碱、哌环烷、酚妥拉明和二氢麦胺、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月见草、常春藤提取物和红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微针针体总质量计,所述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08%-2.0%。
[001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微针针体总质量计,所述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1%-0.2%。
[001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涂层由司盘和吐温制成。
[001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涂层由质量比为1:2-4的司盘和吐温制成。
[001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司盘为司盘80,所述吐温为吐温80。
[002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由透明质酸或其钠盐、和聚维酮组成。
[002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由质量比为1-1.5:1的透明质酸或其钠盐、和聚维酮组成。
[002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钠盐的分子量为25-30w。
[002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维酮为聚维酮K30和/或聚维酮K90。
[002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溶性高分子材料由质量比为10-15:8-10:1的透明质酸或其钠盐、聚维酮K30和聚维酮K90组成。
[002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由芦丁、积雪草提取物、左卡尼丁、绿茶提取物、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茶碱和咖啡因组成;或者,所述活性成分由芦丁、人参提取物、左卡尼丁、当归提取物、谷胱甘肽、维生素E、辅酶Q10、可可碱和咖啡因组成;或者,所述活性成分由芦丁、水杨酸、左卡尼丁、维生素C、硫辛酸、辅酶Q10、茶碱、咖啡因和海藻提取物组成。
[002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丁0.08-0.12份、积雪草提取物4-6份、左卡尼丁18-22份、绿茶提取物6-10份、维生素C 0.08-0.12份、维生素E 0.08-0.12份、辅酶Q10 9-11份、茶碱18-22份、咖啡因30-34份。
[0027]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丁0.08-0.12份、人参提取物7-9份、左卡尼丁16-20份、当归提取物7-9份、谷胱甘肽0.08-0.12份、维生素E 0.10-0.20份、辅酶Q107-9份、可可碱18-22份、咖啡因30-34份。
[0028]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芦丁0.08-0.12份、水杨酸3-5份、左卡尼丁22-26份、维生素C 0.10-0.20份、硫辛酸0.10-0.20份、辅酶Q10 10-12份、茶碱16-20份、咖啡因28-32份、海藻提取物1-3份。
[002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30%~70%。
[003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45%~55%。
[003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针针体外层中的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8-25%。
[003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针针体外层中的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8-15%。
[003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和活性成分水溶液中的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8-22。
[003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和活性成分水溶液中的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18-20。
[003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由所述活性成分、溶剂和脂质体材料制备得到,所述脂质体材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卵磷脂、胆固醇、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所述活性成分微球由所述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和微球辅料制备得到,所述微球辅料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壳聚糖、胶原、淀粉、聚乙二醇(PEG)、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聚乙烯醇(PVA)。
[003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003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中的所述活性成分和脂质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0.5-1.2。
[003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微球中的所述活性成分、乳化剂和微球辅料的质量比为:1:1-2.5:10-20。
[003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水溶液中的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为30%-40%。
[004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脂质体材料和所述活性成分中的脂溶性成分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再将活性成分中的水溶性成分溶解于水中,得水溶液,再将所述乙醇溶液注入到所述水溶液中,搅拌并减压蒸发除去乙醇,得到混悬液,高压均质,冷冻干燥,即得。
[004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微球辅料和700-800份二氯甲烷混合,作为油相;将所述乳化剂溶解在8000-9000份水中,再加入所述活性成分,作为水相;将所述油相在室温下缓慢注入水相中,形成O/W乳剂,搅拌,使二氯甲烷充分挥发后,离心分离微球,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即得。
[004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针针体为圆锥形,微针针体的阵列密度为90~110个/cm2,微针针体的高度为0.1~1mm,微针针体的底面直径为0.18~0.3mm,微针针体外层所形成的空腔的形状为与微针针体外层同轴的圆锥形,微针针体外层所形成的空腔的底面直径为0.12~0.28,深度为0.08~0.8mm。将微针的大小、形状、阵列间距等优选为上述范围,能使微针在插入皮肤后达到最佳的皮肤自然愈合效果,刺激感低,不会因针孔引起皮肤问题。
[004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针基底由甘油和透明质酸或其钠盐制备而成。
[004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甘油和透明质酸或其钠盐的质量比0.5:10-12。
[004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钠盐的分子量为25-30W。
[004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0047]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48] 一种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制备微针针体外层:将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水混合,搅拌,离心去除气泡,将所得混合液倒入微针阴模中,抽真空,用压板压制,干燥,得微针针体外层;所述微针阴模中有圆锥形针孔,所述压板的底部有圆锥形针尖,所述微针阴模的圆锥形针孔与所述压板的圆锥形针尖同轴配对
[0050] (2)喷涂乳化剂涂层:将制备所述乳化剂涂层的原料混合后喷涂于所述微针针体外层的内表面,刮去多余的液体,干燥,得双层微针针体;
[0051] (3)加入活性成分:将所述活性成分混合得活性成分组合物,将部分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用水配成所述活性成分水溶液,将剩余的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制备成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将所述活性成分水溶液和所述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活性成分微球混合后加入到步骤(2)所述的双层微针针体的空腔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压制,刮去多余溶液,干燥,得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
[0052] (4)制备微针:将用于制备微针基底的原料和水混合,离心去除气泡,压制成胶合层,再将所述胶合层做为微针基底放置于步骤(3)制得的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的底部,压制12-24h,干燥,即得所述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005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针阴模的圆锥形针孔的底面直径比所述压板的圆锥形针尖的底面直径大0.01-0.05mm,所述圆锥形针孔的高度比所述圆锥形针尖的高度大0.02-0.2mm。
[005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压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30℃,真空度为-0.05~-0.07mpa,湿度为50~60%。
[005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10-14小时。
[005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混合液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5-50%。
[005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混合液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浓度为25-35%。
[005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5-7小时。
[005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所述压制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30℃,真空度为-0.05~-0.07mpa,湿度为50~60%。
[006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3-5小时。
[006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12-16小时。
[0062] 本发明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的优点在于:
[0063] 本发明为了提高减肥微针贴片中的载药量以提高微针贴片的减肥效果,制备了三层结构的微针贴片,针体外层选用硬度较大的特定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得以支持微针的基本骨架,在微针针体外层的内表面上再喷涂特定的乳化剂形成乳化剂涂层,作为微针针体的中间层,用于防止制备过程中内层溶液溶解外层的高分子材料,最后在双层针体骨架的内腔内加入具有减肥效果的活性成分,并且活性成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活性成分的水溶液,一部分是分散在该水溶液中的活性成分脂质体或者微球,如此制得的微针贴片具有高载药量,同时具有稳定的外形支撑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从而使其能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屏障,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孔道。
[0064] 本发明的微针贴片具有减肥的功效,实现了局部精准的减肥塑形效果,能针对性地改善指定部位的脂肪团情况。并且,利用可溶性微针技术,能将活性成分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无需经过消化系统,活性成分利用率高,能显著降低用药量,减少对脏器的副作用治疗成本。
[0065] 本发明的微针贴片使用脂质体或者微球包裹住部分活性成分,由于脂质体和微球的缓释作用可以使活性成分缓慢释放,活性成分存在于溶液中和脂质体或者微球中,在药物释放过程中,防止出现因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过敏问题。
[0066] 本发明的微针贴片选用的活性成分从三个角度出发处理脂肪团,一是增加水液体和淋巴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二是保护和强化结缔组织;三是促进脂肪溶解和抑制脂肪的生成,三类活性成分配合使用能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并且原料天然,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附图说明
[0067] 图1为本发明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流程图
[0068] 图2为本发明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中单个针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以下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7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7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72]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所使用的原料如下:
[0073]
[0074]
[0075]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室温的温度范围为20-30℃。
[0076]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份数,如无特别说明均指重量份数,并且,在同一个实施例或者对比例中,各步骤中的原料份数所基于的计数基础相同,比如,实施例1步骤1中无菌水50份,步骤2中司盘800.1份,则,无菌水与司盘80具有质量比为50:0.1的对应关系。
[0077] 实施例1
[007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流程图如图1所示):
[0079] (1)制备微针针体的外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50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2份、聚维酮K309份、聚维酮K901份,充分搅拌,离心去除气泡。将所得混合液倒入微针阴模中,抽真空,在室温、-0.06mpa真空度、55%湿度的条件下用金属压板A压制,在45℃、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2h,得到微针针体的外层。
[0080] (2)喷涂乳化剂涂层:将司盘80(Span 80)0.1份,吐温80(Tween80)0.3份按重量比1:3混合,得乳化液,在步骤(1)所得微针针体的外层结构的内表面喷涂所述乳化液,使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19%,(本实施例中微针针体外层所形成的空腔的底面直径为0.28,深度为0.7mm),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6h,得双层微针针体。
[0081] (3)活性成分: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芦丁0.10份、积雪草提取物5份、左卡尼丁20份、绿茶提取物8份、维生素C 0.10份、维生素E 0.10份、辅酶Q10 9.9份、茶碱20份、咖啡因32份,得活性成分组合物。称取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的95%用180份无菌水配成水溶液,另外5%制成微球,再将所得水溶液和微球混合后加入到步骤(2)制备好的双层微针针体的空腔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后,在室温、-0.06mpa真空度,55%湿度条件下用金属压板B压制并刮去多余溶液,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4h,使活性成分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45%,可溶性高分子材料(透明质酸钠、聚维酮K30和聚维酮)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得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
[0082] 微球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称取75份PLGA和750份二氯甲烷混合,作为分散相(油相);将8.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解在8500份水中,再加入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的5%,作为连续相(水相);将油相在室温下缓慢注入连续相(水相)中,形成O/W乳剂,800rpm/min,继续搅拌3h,使二氯甲烷充分挥发后,离心分离微球,并用蒸馏水洗涤3次后,在6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24h即得。
[0083] (4)制备微针基底(胶合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20份、甘油0.1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1份,混合后,离心去除气泡,再涂布压制至厚度为2mm,做为胶合层。将所得胶合层放置于步骤(3)制备的微针针体的底部,用金属压板B压制2h,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4h后取出(干燥后基底层的厚度为0.1mm),得到所述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0084] 步骤(1)中的微针阴模为长方体,在顶面有凹槽,凹槽为50mm×50mm×10mm的长方2
体。在长方体凹槽的顶面有圆锥形针孔矩阵,100个/cm 矩阵排列。圆锥形针孔的底面直径为0.3mm,针孔深为0.8mm。用该微针阴模制备本实施例的微针针体时配合金属压板A和金属压板B一起使用。金属压板A的底面为50mm×50mm的长方体,压板底部有与微针阴模的针孔位置配对的圆锥形针尖,即微针阴模的圆锥形针孔与金属压板A的圆锥形针尖同轴,并且圆锥形针尖的底面直径为0.28mm,高度为0.70mm。金属压板B的底面为50mm×50mm的长方体,底部不带针尖。微针阴模和金属压板的结构请参见图1。
[0085] 上述微针阴模可以由道康宁SYLGARD184橡胶制成。将道康宁SYLGARD184硅橡胶的A、B液按10:1混合后,倒入相应的金属阳模中,160℃加热2h,即得。
[0086] 实施例2
[008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流程图如图1所示):
[0088] (1)制备微针针体的外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50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2份、聚维酮K309份、聚维酮K901份,充分搅拌,离心去除气泡。将所得混合液倒入微针阴模中,抽真空,在室温、-0.06mpa真空度、55%湿度的条件下用金属压板A压制,在45℃、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2h,得到微针针体的外层。
[0089] (2)喷涂乳化剂涂层:将司盘80(Span 80)0.1份,吐温80(Tween80)0.3份按重量比1:3混合,得乳化液,在步骤(1)所得微针针体的外层结构的内表面喷涂所述乳化液,使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19%(本实施例中微针针体外层所形成的空腔的底面直径为0.28,深度为0.7mm),刮去表面多余的液体,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6h,得双层微针针体。
[0090] (3)活性成分: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芦丁0.10份、人参提取物8份、左卡尼丁18份、当归提取物8份、谷胱甘肽0.10份、维生素E 0.20份、辅酶Q108份、可可碱20份、咖啡因
32份,得活性成分组合物。称取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的95%用160份无菌水配成水溶液,另外5%制成微球,再将所得水溶液和微球混合后加入到步骤(2)制备好的双层微针针体的空腔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后,在室温、-0.06mpa真空度,55%湿度条件下用金属压板B压制并刮去多余溶液,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4h,使活性成分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46%,可溶性高分子材料(透明质酸钠、聚维酮K30和聚维酮)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10.72%,得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
[0091] 微球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称取70份PLGA和700份二氯甲烷混合,作为分散相(油相);将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解在在8000份水中,再加入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的5%,作为连续相(水相);将油相在室温下缓慢注入连续相(水相)中,形成O/W乳剂,1000rpm/min,继续搅拌3h,使二氯甲烷充分挥发后,离心分离微球,并用蒸馏水洗涤3次后,在6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24h即得。
[0092] (4)制备微针基底(胶合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20份、甘油0.1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1份,混合后,离心去除气泡,再涂布压制至厚度为2mm,做为胶合层。将所得胶合层放置于步骤(3)制备的微针针体的底部,用金属压板B压制压制2h,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4h取出(干燥后基底层的厚度为0.1mm),得到所述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0093] 微针阴模及配套的阳模同实施例1。
[0094] 实施例3
[009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流程图如图1所示):
[0096] (1)制备微针针体的外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50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2份、聚维酮K309份、聚维酮K901份,充分搅拌,离心去除气泡。将所得混合液倒入微针阴模中,抽真空,在室温、-0.06mpa真空度、55%湿度的条件下用金属压板A压制,在45℃、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2h,得到微针针体的外层。
[0097] (2)喷涂乳化剂涂层:将司盘80(Span 80)0.1份,吐温80(Tween80)0.3份按重量比1:3混合,得乳化液,在步骤(1)所得微针针体的外层结构的内表面喷涂所述乳化液,使乳化剂涂层的质量为所述微针针体总质量的0.20%(本实施例中微针针体外层所形成的空腔的底面直径为0.28,深度为0.7mm),,刮去表面多余的液体,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
6h,得双层微针针体。
[0098] (3)活性成分:芦丁0.10份、水杨酸4份、左卡尼丁24份、维生素C 0.20份、硫辛酸0.20份、辅酶Q10 11份、茶碱18份、咖啡因30份、海藻提取物2份。称取每个活性成分的95%混合后用180份无菌水配成水溶液,另外5%制成脂质体,再将脂质体冻干粉分散在所得水溶液中加入到步骤(2)制备好的双层微针针体的空腔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后,在室温、-
0.06mpa真空度,55%湿度条件下用金属压板B压制并刮去多余溶液,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4h,使活性成分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44%,可溶性高分子材料(透明质酸钠、聚维酮K30和聚维酮)占所述微针针体的重量百分比为10.82%,得载有活性成分的微针针体。
[0099] 脂质体制备方法:精密称取大豆卵磷脂65份、胆固醇15份、活性成分中的芦丁和辅酶Q10,溶解于1700份无水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再将活性成分中的水杨酸、左卡尼丁、维生素C、硫辛酸、茶碱、咖啡因和海藻提取物溶解于4200份水中,得水溶液,再将乙醇溶液慢速注入到水溶液中,55℃搅拌并减压蒸发,除去乙醇,得到乳白色混悬液,40MPA高压均质处理,使粒径达到10-40μm,冷冻干燥,即得。
[0100] (4)制备微针基底(胶合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20份、甘油0.1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1份,混合后,离心去除气泡,再涂布压制至厚度为2mm,做为胶合层。将所得胶合层放置于步骤(3)制备的微针针体的底部,用金属压板B压制2h,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4h后取出,得到所述高载药量的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0101] 阴模及配套的阳模同实施例1。
[0102] 实施例4-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
[0103] 实施例4-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提供的高载药量的用于靶向减肥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乳化液的喷涂量,实施例4-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分别制备了如表1所示的几种微针贴片。
[0104] 表1
[0105]组别 乳化液的喷涂量占微针针体质量的百分比
对比例1 0%
实施例4 0.12%
实施例5 0.26%
实施例6 0.42%
实施例7 0.62%
[0106] 对比例2:
[0107]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针体和微针基底,其制备方法为常规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8] (1)微针针体:取芦丁0.10份、水杨酸4份、左卡尼丁24份、维生素C 0.20份、硫辛酸0.20份、辅酶Q10 11份、茶碱18份、咖啡因30份、海藻提取物2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
49份、聚维酮K3036份、聚维酮K904份,水800份,混合均匀,得针体溶液,将针体溶液注入到常规微针阴模的针孔中,置于0.6MPa的条件下加压2min,去除模具表面多余的液体。
[0109] (2)微针基底(胶合层):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混合:无菌水20份、甘油0.1份、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8W)1.1份,混合后,离心去除气泡,加入到步骤(1)填充针体溶液的微针阴模中,再置于0.06MPa的条件下加压1min,在30℃、30%湿度的条件下干燥14h后取出,得到所述用于减肥的微针贴片。
[0110] 实施例8
[0111] 本实施例测试了微针贴片的机械强度及微针的脱模成型率。
[0112] 机械强度测试方法如下:取出制备好的微针样品,用剪刀剪掉微针四周的突起,使得微针平面平整,便于测试,减小误差。将微针针体向上放置于测试平台上,使用P/6型平头不锈圆柱探头,以稳定的0.1mm/sec的速度,激发0.05N,施加轴向垂直力。打开测试软件,选择参数:探头下降速度0.1mm/s,探头压缩速度0.1mm/s,探头提升速度0.1mm/s,压缩量90%,触发力5g,数据采集速率200pps,分析仪记录探头接触针体直到达到预设高度0.9mm(微针高度800μm)期间的力学变化。测试完成后,取出载台上已测试过的微针样品,用数字显微镜观察经过质构仪探头作用力后,微针局部形态变化。
[0113] 脱模成型率:将已准备的微针贴片,用1×1cm,不锈钢刀片裁切成标准大小尺寸,用显微镜将贴片放大100倍,统计单位面积上微针的数量。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脱模成型率:观察单位面积微针数量/单位面积(cm2)微针设计总数量×100%
[0114] 本实施例测试了实施例1-7及对比例1所制备的减肥微针贴片,微针的硬度(衡量微针刺入皮肤的性能),延展距离(衡量微针成型后脱模成型率,保证质量)。空白组用实施例1步骤(1)中的原料及含量制作实心的微针(即:没有乳化液涂层以及活性成分)。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115] 表2微针贴片的机械强度及成型率结果
[0116]
[0117]
[0118] 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乳化液涂层时(对比例1),微针较软。随着乳化剂量的增加,微针硬度增大,而当乳化剂占比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微针硬度减小,在针孔体积固定的条件下,活性成分的含量占比会减少,所以乳化剂的喷涂量优选为0.1-0.2%。其中,实施例1-5的微针硬度均与空白组相当,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三层结构的微针贴片在提高活性成分载量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微针强度。而对比例2制备的是常规普通的微针贴片,其硬度远低于空白组,说明如果用常规的方法制备普通微针,当提高其活性成分含量时,机械强度会大大降低。对比例2的延展距离较高,主要因对比例微针贴片针体部分的大分子材料如透明质酸钠、聚维酮占比相对较高,增加了微针的柔韧性。而柔韧性主要影响微针脱模时,能否不断裂,能否保证形态完整性,是提高成型率的主要考察因素。机械强度(硬度)则决定微针是否能顺利刺入皮层以实现顺利给药,因此,常规微针应用应先保证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再考虑柔韧性。一般情况下,硬度越高,延展距离越大越好,但是当延展距离达到一定值,满足
100%的微针成型率之后,硬度是微针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上述实施例中,成型率均达到
100%,实施例的延展性虽然与对比例有差别,但均能保证微针脱模的成型率,因此机械强度是本发明影响微针使用的主要因素。
[0119] 实施例9释放溶解
[0120] 明胶,纯化水,蔗糖按表3比例配制,溶胀充分后,置于水浴锅中设置95℃溶解后冷却,凝固成不同含水量的明胶蔗糖凝胶体,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制备的微针贴片插入凝胶体表面,从侧面用电子显微镜在不同时间点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微针溶解情况,至无明显可见微针体作为溶解终点,取出微针用显微镜观察微针贴片的残留针体状态并记录结果,并观察溶解部分是否有颗粒状残留物。
[0121] 表3明胶凝胶体成分组成
[0122]
[0123] 根据皮肤的生理架构,人体皮肤以角质层为最外层,含水量最低约30%,依次向内有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各层在皮肤表层比例不同,并且越向内部水分越高越接近人体组织含水量大约70%左右,所以为保证各实施例对比在同一个水平上,根据皮肤表皮层解剖结构以: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2:1.5:2.5:3:1,作为模拟皮层水含量的比例,规定不同溶解时间与不同层数的百分比相乘之和作为综合溶解时间。
[0124] 综合评价溶解时间=t30×20%+t40×15%+t50×25%+t60×30%+t70×10%[0125] 表3综合溶解时间
[0126]
[0127] 结果: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微针贴片可一定程度减缓微针针体的溶解,这是因为固体微粒的载入延缓了微粒之间材料的吸水溶解。另外,实施例1-3制备的微针贴片在微针针体溶解后的一定时间内仍然有颗粒状残留物,这是因为载有活性成分的微球和脂质颗粒要缓慢分解,针体溶解后,这些微球和脂质颗粒可以继续在明胶内部释放活性物,所以本发明制备的微针贴片可减缓针体内活成分在体内释放的速度,使活性成分缓慢释放,可防止出现因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过敏问题。
[0128] 实施例10
[0129] 邀请100名18-60岁的有减脂需求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试用本发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制备的微针贴片,其中50名男性,50名女性。均分为4组(参见表4,每组25人,性别随机),每组志愿者的体重、年龄和健康状况无显著区别。
[0130] 志愿者纳入标准:(1)18-60周岁。(2)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按测试要求完成使用者。(3)腰围、小腿围任意一项超过标准身材计算值。
[0131] 满足以上三条原则的人员均可纳入。
[0132] 参照标准:根据美学家所拟出的“Beauty Proprtion”(美的标准比例)计算方式,理想的身材比例如下:腰围:身高×0.37,小腿围:身高×0.26-12.2(单位以cm计算,精确到0.1cm)
[0133] 观测标准:使用前后体重差、腰围、小腿围。
[0134] 腰围的测量方法:被测量者两脚分开30-40cm厘米,测量者将软尺放在其膀骨上缘与第十二助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小腿围的测量方法:被测者两腿分幵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者将皮尺放在小腿最粗壮处,水平测量小腿一周的围度为小腿围。
[0135] 结果判定标准:
[0136] 标准一:1997年全国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病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标记为(1)
[0137] 标准二:参照文献《声波治疗仪美容美体疗效评价》中使用评定标准,标记为(2)[0138] 有效:①体重下降25%以上,②受治部位周径较贴片干预前减少5%以上;
[0139] 无效:①体重下降未达到25%,②受治部位周径较贴片干预前减少不足5%。
[0140] 试用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制备的微针贴片贴在小腿内侧,腰部贴附在距肚脐两侧5cm外,2h后取下微针贴片,每周2次,试用三个月,每天测量记录体重变化以及腰围和小腿围直径变化,并分析3个月时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0141] 统计方法:
[0142]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s),各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检验。
[0143] 统计结果如表5-表7所示。
[0144] 表4测试人员一般情况
[0145] 组别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年龄 31.25±5.39 33.78±3.44 32.16±6.39 34.45±3.28
身高/cm 168.36±2.78 166.46±3.08 165.13±3.47 168.08±1.88
[0146] 表5各组测试前后指标的平均变化情况
[0147]
[0148] 表6各组测试前后指标变化百分率
[0149]指标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体重下降比率/% 9.35±0.68 9.22±1.56 8.47±2.14 6.24±1.45
腰围减少比率/% 6.76±0.32 7.51±2.67 6.57±0.95 3.50±1.10
小腿围减少比率/% 7.06±1.04 7.57±0.86 7.66±1.05 3.61±0.88
[0150] 表7各组测试有效率统计表
[0151]
[0152] 结果如表5、6、7所示:使用本发明的微针贴片均能帮助减轻体重、尤其能够缩小腰围和小腿围,其中实施例1-3测试前后各指标与对比例各指标变化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使用本发明的微针贴片均能更优地实现减肥塑形效果,尤其具有更好的局部减肥效果,对腰围及小腿围的减少比率,其中实施例组的微针贴片的有效率均大于80%,对比例组则显示无效。
[0153]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5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