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 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阅读:97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油脂50-80%、蜡质15-45%、 软化 剂1-8%、 润滑剂 1-10%、 保湿剂 1-5%、 着色剂 1-3%、抗 氧 化剂0.5-3%和驱蚊虫精油0.1-5%。所述驱蚊虫的口红驱蚊原料均采用天然 植物 原料精油作为驱蚊虫剂,避免驱蚊虫原料导致的健康问题,且通过添加驱蚊虫精油,有效驱逐嘴唇及其周围的蚊虫叮咬,且具有保湿、杀菌和抗炎的功效。,下面是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油脂50-80%、蜡质15-45%、软化剂1-8%、润滑剂1-10%、保湿剂1-5%、着色剂1-3%、抗化剂0.5-3%和驱蚊虫精油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括矿油、橄榄油、芦荟油、霍霍巴油、乳木果油杏仁油蓖麻油、羊毛脂、石蜡油澳洲坚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油茶籽油、石榴籽油、小麦胚芽油椰子油或玫瑰果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油脂为橄榄油、芦荟油、蓖麻油、羊毛脂或石蜡油中至少三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蜡质包括巴西棕榈蜡、蜂蜡、蜜蜡、橄榄蜡、小烛树蜡、石蜡或地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为天然油脂或其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天然油脂或其衍生物包括植物油、脂肪酸或油膏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环甲基氧烷、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或双-羟基乙氧基丙基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或薄荷脑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着色剂包括白粉、红、铁黄或铁黄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生育酚、茶多酚、卵磷脂、乙氧喹、2,6-二叔丁基甲酚、抗坏血酸硬脂酸酯或抗坏血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生育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虫精油包括桉叶油、香茅油、鞭草精油、野蒿精油、猪毛蒿精油或橘皮精油中至少三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驱蚊虫的口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量将油脂和蜡质混合搅拌均匀,加热溶解,得到混合物;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和着色剂搅拌均匀,降温后加入抗氧化剂和驱蚊精油,搅拌混匀、灌装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9.根据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蚊虫的口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热溶解的温度为65-90℃;
优选地,步骤(2)加入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和着色剂搅拌的温度为65-90℃;
优选地,步骤(2)所述降温后的温度为40-50℃;
优选地,步骤(2)所述灌装成型步骤具体为:灌入口红管,冷却脱模成型;
优选地,所述冷却温度为10-25℃;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量将油脂和蜡质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65-90℃溶解,得到混合物;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和着色剂在65-90℃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后加入抗氧化剂和驱蚊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10-25℃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口红是使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产品,是女性必备的美容化妆品之一,可显出女性之性感、妩媚。目前市面上的口红种类多种多样,大多仅考虑口红的色彩,湿润度和持久性等,往往忽略大多数口红中添加香精成分,会招来蚊虫叮咬。蚊虫种类繁多,繁殖迅速,分布广泛,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又是多种疾病的载体。越来越多急性传染病是由蚊虫叮咬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如登革热疾病。
[0003] 现在市面上的驱蚊产品如六神花露,驱蚊手环,蚊香,电蚊香等,较注重的是身体上的驱蚊效果,很少有产品关注唇部及其周围的肌肤防蚊虫情况。一般情况,驱蚊虫的产品是不适合涂抹在唇部及其周围肌肤的,因为像花露水大多都是花露油配以酒精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酒精对人的皮肤有较大的刺激和伤害作用,时间长了加速皮肤老化失水,黑色素沉淀引起色斑都很可能。但脸部也常常会被蚊虫叮咬,影响外在形象。现在市场上有卖驱蚊贴,对于经常出在外的女性来说,驱蚊贴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0004] CN109091447A公开一种保湿润唇膏,该发明唇膏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金盏花提取物5-10份、菊花提取物10-20份、草提取液10-20份、植物油3-5份、蜂蜜10-20份,维生素E15-20份,油脂20-50份,金花2-5份,蜡质20-40份,芦荟凝胶汁10-20份和抗化剂0.5-1份。该发明唇膏存在较弱的驱蚊效果,且长时间涂抹后持续效果较差。
[0005] CN105997603A公开了一种预防敏感的口红,所述口红是由天然油脂30-50份、天然蜡15-30份、天然色素2-6份、香料1-3份、中草药2-6份、其他功能性添加剂1-5份制备而成,其具备预防口唇皮肤敏感的功效,但是该发明的中草药成分的蚊虫驱避剂作用时间短,且对唇部保湿以及美化效果较差。
[0006] CN108567726A公开一种含有黑枸杞色素和元宝枫籽油的防皲裂口红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元宝枫籽油或元宝枫籽油含量大于或等于80wt%的天然油脂65-75重量份、蜂蜡20-30重量份、蜂蜜3-5重量份、植物精油5-10重量份、以及黑枸杞色素0.5-1重量份。该发明可以实现防皲裂效果,但也存在对蚊虫驱避效果差和作用时间短的问题。
[0007] 因此,开发一种持续有效避免唇部及其周围肌肤被蚊虫叮咬的口红是本领域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口红有效驱逐嘴唇及其周围的蚊虫叮咬,且具有保湿、杀菌和抗炎的功效。
[0009]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油脂50-80%、蜡质15-45%、软化剂1-8%、润滑剂1-10%、保湿剂1-5%、着色剂1-3%、抗氧化剂0.5-3%和驱蚊虫精油0.1-5%。上述组合物各组分之和为100%
[0011]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脂含量为50-80%,例如可以是50%、52%、54%、56%、58%、60%、62%、64%、68%、70%、72%、74%、76%、78%、80%。
[0012] 在本发明中,所述蜡质含量为15-45%,例如可以是15%、17%、19%、20%、21%、23%、25%、27%、29%、31%、35%、37%、39%、41%、43%、45%。
[0013] 在本发明中,所述软化剂含量为1-8%,例如可以是1%、2%、3%、4%、5%、6%、7%、8%。
[0014] 在本发明中,所述润滑剂含量为1-10%,例如可以是1%、2%、3%、4%、5%、6%、7%、8%、9%、10%。
[0015] 在本发明,所述保湿剂含量为1-5%,例如可以是1%、1.5%、2%、2.5%、3%、3.5%、4%、4.5%、5%。
[0016] 在本发明,所述着色剂含量为1-3%,例如可以是1%、1.5%、2%、2.5%、3%。
[0017] 在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化剂含量为0.5-3%,例如可以是0.5%、1%、1.5%、2%、2.5%、3%。
[0018] 在本发明中,所述驱蚊虫精油含量为0.1-5%,例如可以是0.1%、0.2%、0.3%、0.4%、0.5%、0.6%、0.7%、0.8%、0.9%、1%、1.2%、1.4%、1.6%、1.8%、2%、2.2%、
2.4%、2.6%、2.8%、3%、3.2%、3.4%、3.6%、3.8%、4%、4.2%、4.4%、4.6%、4.8%、
5%。
[0019] 本发明通过添加油脂、蜡质、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着色剂和抗氧化剂通过各组分之间合理搭配,协同增效,使口红兼具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完美的口感,同时色彩适度;同时添加了驱蚊虫精油,不仅使口红达到有效持续地驱逐嘴唇及其周围的蚊虫叮咬的目的,而且驱蚊虫精油还能够协同其他组分,使口红具有保湿、防裂、抗菌消炎的作用。
[0020] 优选地。所述油脂包括矿油、橄榄油、芦荟油、霍霍巴油、乳木果油杏仁油蓖麻油、羊毛脂、石蜡油澳洲坚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油茶籽油、石榴籽油、小麦胚芽油椰子油或玫瑰果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1] 优选地,所述油脂为橄榄油、芦荟油、蓖麻油、羊毛脂或石蜡油中至少三种的组合。
[0022] 优选地,所述蜡质包括巴西棕榈蜡、蜂蜡、蜜蜡、橄榄蜡、小烛树蜡、石蜡或地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3] 优选地,所述软化剂为天然油脂或其衍生物
[0024] 优选地,所述天然油脂或其衍生物包括植物油脂肪酸或油膏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5]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包括环甲基氧烷、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或双-羟基乙氧基丙基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6]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或薄荷脑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7] 优选地,所述着色剂包括白粉、红、铁黄或铁黄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8]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生育酚、茶多酚、卵磷脂、乙氧喹、2,6-二叔丁基甲酚、抗坏血酸硬脂酸酯或抗坏血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生育酚。
[0029] 优选地,所述驱蚊虫精油包括桉叶油、香茅油、鞭草精油、野艾蒿精油、猪毛蒿精油或橘皮精油中至少三种的组合。
[0030] 桉叶油、香茅油、马鞭草精油、野艾蒿精油、猪毛蒿精油或橘皮精油等精油:对人体安全,对环境无害,来源于自然,并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选用桉叶油、香茅油、马鞭草精油、野艾蒿精油、猪毛蒿精油或橘皮精油中至少三种的组合作为驱蚊虫精油,选定的三种精油互相配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有效持续地驱逐嘴唇及其周围的蚊虫叮咬,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口红的保湿和抗菌消炎的作用。
[0031] 桉叶油主要组成:1,8-桉叶素、莰烯、水芹烯、松油醇、乙酸香叶醇、异戊、香茅醛和胡椒等。桉叶油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呈特有清凉尖刺桉叶香气并带几分樟脑气味,带些药气,有辣口清凉感,香气强烈而不持久。有一定防霉及杀菌防腐作用。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无水乙醇、油和脂肪中。桉叶油具有杀菌作用,大量用于医药制品,也可作止咳糖,胶姆糖,含嗽剂,牙膏,空气清净剂等赋香剂。
[0032] 香茅油又称香草油或雄刈萱油,由香茅的全草经蒸汽蒸馏而得,淡黄色液体,有浓郁的山椒香气,主要成分是香茅醛、香叶醇和香茅醇。用于提取香茅醛,供合成羟基香茅醛、香叶醇和薄荷脑,也可用作如香皂、洗洁精、驱蚊剂和皂用香料。香茅油是天然植物精油,对蚊虫有良好的驱避效果且安全无毒,是化学驱避剂避蚊胺、驱蚊酯等的良好替代品,并更易为公众接受。
[0033] 马鞭草精油:鞭草精油萃取自马鞭草的茎和叶,采用的是蒸馏法。气味为香甜的柠檬味,又称柠檬马鞭草,有人也把它萃取的精油叫柠檬马鞭草精油,精油呈黄绿色。另外,马鞭草叶子皱褶,开浅浅的粉色的小花。马鞭草也是干花的重要材料,可以驱离细菌。马鞭草精油的主要功效有:抗菌、抗痉挛、催情、利消化、使皮肤柔软、退烧、利肝、杀虫、镇静、利胃、补身。
[0034] 野艾蒿精油:野艾蒿精油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二氧化萃取法提取,野艾蒿精油对直接呼吸和皮肤的接触不会带来明显的过敏性和刺激性,其毒性低,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体,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又因为野艾蒿分布广泛,取材容易,成本低,具有高的生物活性。所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是相对安全的。
[0035] 猪毛蒿精油:猪毛蒿精油具有杀虫的作用,主要的活性成分为茵陈二炔,它对人无害,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并具有高度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所以猪毛蓄精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植物性杀虫剂
[0036] 橘皮精油:橘皮精油具有细致优雅的甜味,除了独特的柑橘皮味之外,还带了少许幽幽花香。橘皮精油清新的气味有提振精神的作用,橘皮是忧虑和沮丧的提振剂。常用于平扶沮丧与焦虑。含有丰富维他命C,抗发炎,对口炎很有效。
[0037]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驱蚊虫的口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1)按配方量将油脂和蜡质混合搅拌均匀,加热溶解,得到混合物;
[0039]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和着色剂搅拌均匀,降温后加入抗氧化剂和驱蚊精油,搅拌混匀、灌装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40] 优选地,步骤(1)所述加热溶解的温度为65-90℃,例如可以是65℃、70℃、75℃、80℃、85℃、90℃。
[0041] 优选地,步骤(2)加入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和着色剂搅拌的温度为65-90℃,例如可以是65℃、70℃、75℃、80℃、85℃、90℃。
[0042] 优选地,步骤(2)所述降温后的温度为40-50℃,例如可以是40℃、41℃、42℃、43℃、44℃、45℃、46℃、47℃、48℃、49℃、50℃。
[0043] 优选地,步骤(2)所述灌装成型步骤具体为:灌入口红管,冷却脱模成型。
[0044] 优选地,所述冷却温度为10-25℃,例如可以是10℃、12℃、14℃、16℃、18℃、20℃、22℃、24℃、25℃。
[0045]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 (1)按配方量将油脂和蜡质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65-90℃溶解,得到混合物;
[0047]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和着色剂在65-90℃搅拌均匀,降温至40-50℃后加入抗氧化剂和驱蚊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10-25℃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48]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004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0] 1、本发明所述驱蚊虫的口红选用桉叶油、香茅油、马鞭草精油、野艾蒿精油、猪毛蒿精油或橘皮精油中至少三种的组合作为驱蚊虫精油,三种精油互相配合,协同增效达到有效持续地驱逐嘴唇及其周围的蚊虫叮咬,并提高口红的保湿、杀菌和抗炎的功效。
[0051] 2、本发明通过添加油脂、蜡质、软化剂、润滑剂、保湿剂、着色剂和抗氧化剂通过各组分之间合理搭配,协同增效,使口红兼具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完美的口感,同时色彩适度;而且驱蚊虫精油还能够协同其他组分,使口红的保湿防裂和抗菌消炎的作用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53] 实施例1
[005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蓖麻油20%、羊毛脂20%、石蜡油14%、蜂蜡30%、植物油3%、环甲基硅氧烷1%、维生素A 1.5%、维生素B2 1.5%、铁红1.6%、铁黄0.4%、生育酚2%、桉叶油2%、香茅油2%和马鞭草精油1%。
[005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6] (1)按配方量将蓖麻油、羊毛脂、石蜡油和蜂蜡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溶解,得到混合物;
[0057]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生素A、维生素B2、环甲基硅氧烷、铁红和铁黄,在70℃搅拌均匀,降温至50℃后加入生育酚、桉叶油、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20℃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58] 实施例2
[005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蓖麻油18%、橄榄油18%、芦荟油18%、蜂蜡30%、植物油3%、环甲基硅氧烷1%、维生素A 2%、维生素B2 1%、铁红1%、铁黄1%、生育酚2%、桉叶油2%、香茅油2%和马鞭草精油
1%。
[006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1] (1)按配方量将蓖麻油、橄榄油、芦荟油和蜂蜡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溶解,得到混合物;
[0062]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生素A、维生素B2、环甲基硅氧烷、铁红和铁黄,在70℃搅拌均匀,降温至50℃后加入生育酚、桉叶油、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20℃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63] 实施例3
[006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蓖麻油18%、橄榄油18%、芦荟油18%、蜜蜡10%、橄榄蜡20%、植物油3%、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1%、维生素A 1%、维生素B2 2%、铁红1%、铁黄1%、生育酚2%、桉叶油2%、香茅油2%和马鞭草精油1%。
[006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6] (1)按配方量将蓖麻油、橄榄油、芦荟油、蜜蜡和橄榄蜡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溶解,得到混合物;
[0067]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生素A、维生素B2、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铁红和铁黄,在70℃搅拌均匀,降温至50℃后加入生育酚、桉叶油、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20℃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68] 实施例4
[006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蓖麻油15%、羊毛脂15%、石蜡油24%、蜂蜡30%、植物油3%、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1%、维生素A 3%、维生素B2 2%、铁红1%、铁黄1%、生育酚2%、桉叶油1%、香茅油1%和马鞭草精油1%。
[007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1] (1)按配方量将蓖麻油、羊毛脂、石蜡油和蜂蜡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溶解,得到混合物;
[0072]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生素A、维生素B2、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铁红和铁黄,在70℃搅拌均匀,降温至50℃后加入生育酚、桉叶油、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20℃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73] 实施例5
[007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蓖麻油20%、羊毛脂20%、石蜡油14%、蜂蜡30%、植物油3%、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1%、维生素A 2%、维生素B2 1%、铁红1.2%、铁黄0.8%、生育酚2%、桉叶油2%、马鞭草精油2%和野艾蒿精油1%。
[007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6] (1)按配方量将蓖麻油、羊毛脂、石蜡油和蜂蜡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65℃溶解,得到混合物;
[0077]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生素A、维生素B2、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铁红和铁黄,在65℃搅拌均匀,降温至50℃后加入生育酚、桉叶油、马鞭草精油和野艾蒿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20℃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78] 实施例6
[007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虫的口红,所述驱蚊虫口红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蓖麻油20%、羊毛脂20%、石蜡油14%、蜂蜡30%、植物油3%、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1%、维生素A2%、维生素B2 1%、铁红1.2%、铁黄0.8%、生育酚2%、野艾蒿精油2%、猪毛蒿精油2%和橘皮精油1%。
[008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1] (1)按配方量将蓖麻油、羊毛脂、石蜡油和蜂蜡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65℃溶解,得到混合物;
[0082]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生素A、维生素B2、三甲基硅氧基硅酸酯、铁红和铁黄,在65℃搅拌均匀,降温至50℃后加入生育酚、野艾蒿精油、猪毛蒿精油和橘皮精油,搅拌混匀,灌入口红管,冷却至20℃脱模成型,得到所述驱蚊虫的口红。
[0083] 对比例1
[0084]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驱蚊虫精油,所述蓖麻油含量为23%,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85] 对比例2
[0086]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所述桉叶油含量为5%,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87] 对比例3
[0088]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桉叶油和马鞭草精油,所述香茅油含量为5%,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89] 对比例4
[0090]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桉叶油和香茅油,所述马鞭草精油含量为5%,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91] 对比例5
[0092]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桉叶油,所述香茅油含量为2.5%,马鞭草精油含量为2.5%,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93] 对比例6
[0094]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香茅油,所述桉叶油含量为2.5%,马鞭草精油含量为2.5%,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95] 对比例7
[0096] 同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该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不含马鞭草精油,所述桉叶油含量为2.5%,香茅油含量为2.5%,其他组分含量及制备方法相同。
[0097] 试验例1
[0098] 口红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0099] 按照霍恩法,选用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雌性小鼠(19.4±1.6)g,雄性小鼠(18.5±1.5)g。实验样品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6所制备的驱蚊口红,所设剂量为21.5、10.0、4.64、2.15g/(kg·bw),一次经口给予受试物后,观察两周内动物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小鼠半数致死量的测试结果见表1。
[0100] 表1
[0101]
[0102] 由上述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观察期内各组小鼠均未见异常反应,生长情况良好,无死亡发生,雌鼠终重为(27.4±2.8)g,雄鼠终重为(28.9±1.1)g,LD50>21.5g/(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本发明所述驱蚊虫的口红属无毒级物质,可以达到食用级别。
[0103] 试验例2
[0104] 小鼠驱蚊试验
[0105] 驱蚊试验:用上述的方法处理小鼠。在小鼠从圆形区域(直径2.5cm)露出的腹部皮肤上(已脱毛),均匀涂抹20μL实施例1-6制备的驱蚊口红,将试鼠放入蚊笼(内有300只左右雌蚊),观察2min,记录刺叮小鼠的蚊虫数量,每间隔1h放入蚊笼内观察是否有蚊虫叮咬,共观察8h,每次观察2min。每次处理设3只小鼠重复,测平均值,观察蚊虫的攻击能。计算各驱蚊口红的有效保护率,计算公式如下:
[0106] 有效保护率(%)=(对照蚊虫刺叮数-涂精油后蚊虫刺叮数)/对照蚊虫刺叮数,注有效保护率在80%以上时可认为有效,小于80%则视为失去保护作用。具体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对照组为使用不加驱蚊虫精油的口红涂抹小鼠腹部皮肤):
[0107] 表2
[0108]
[0109] 由上述测试数据可知,在4h内,相较而言涂抹实施例1-6制备的驱蚊虫口红的胳膊基本未被蚊虫叮咬。这表明实施例口红具有有效的驱蚊虫效果。而且,相较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1的驱蚊虫效果更好。也说明驱蚊虫精油的含量越高,驱蚊虫效果越明显。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复方植物精油添加至护肤品中,能显著提高护肤品的驱蚊效果。
[0110] 试验例3
[0111] 人体攻击试验
[0112] 选取130名试验人员,分为13组,暴露10cm×10cm的左臂(模拟脸部大小),分别涂抹实施例1-6制备的口红,对照组涂抹不加驱蚊虫精油的口红,涂抹的体积面积相等,5min后放入攻击力合格的蚊笼内,观察2min内有无蚊子栖息叮咬,并记录叮咬次数,之后每隔15min观察一次,试验持续2h,每组试验重复3次,具体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113] 表3
[0114]
[0115] 经过观察实验现象,在2h内,相较而言涂抹实施例1-6制备的驱蚊虫口红的胳膊基本未被蚊虫叮咬。这表明实施例口红具有有效的驱蚊虫效果。而且,相较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1的驱蚊虫效果更好。也说明驱蚊虫精油的含量越高,驱蚊虫效果越明显。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复方植物精油添加至护肤品中,能显著提高护肤品的驱蚊效果。
[0116] 试验例4
[0117] 体外抗菌实验
[0118] 分别实施例1-6制备的口红和对比例1-7制备的口红抑菌效果进行测定: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用无菌签沾取9亿/mL的菌液在厚度5mm的琼脂平板上作均匀密集划线,6mm孔径打孔器打孔,每孔加满一种样品溶液,每种样品溶液对每种菌加两个孔,37℃温箱作用24h,测量抑菌圈直径,以完全不长菌作为测量标准,记录每种样品对每种菌两孔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4。
[0119] 表4
[0120]
[0121]
[0122] 从表4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虫口红金黄色葡萄糖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40mm以上,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0mm以上,白色念珠菌达到20mm以上。整体上来说比对比例1-7制备的口红抗菌效果要强。说明本发明选定的驱蚊精油三种活性成分相互配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发挥较强的抗菌功效。
[0123] 试验例5
[0124] 消炎实验
[0125] 取体重28±3.5g的雄性小鼠130只,均分13组。先用微量吸管吸取80μL巴豆油致炎液涂于各鼠右正反两面,致炎后半小时,依组别精确吸取试验样品(实施例1-6和对比例1-7制备的口红)涂于小鼠右耳正反两面(不加揉擦),致炎后4小时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用9mm打孔器打取相同部位的耳片,称重。以左右两耳片重量差为肿胀程度,计算各样品的肿胀抑制率,结果见于表5。
[0126] 表5
[0127]
[0128]
[0129] 从表5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样品的肿胀抑制率均在70%以上,其中含有桉叶油、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的样品比含有其他三种精油的样品的消炎要强一些;但整体上均比对比例1-7制备的口红消炎效果要强。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驱蚊精油三种活性成分相互配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很好地很发挥消炎功效。
[0130] 试验例6
[0131] 在24人手臂上标注13只口红(实施例1-6制备的驱蚊口红和对比例1-7制备的口红)即将涂抹的位置,测试该点皮肤初始水分口红按顺序涂满手臂,用水分测试仪测水分数据,分别0.5h小时、1小时和2h用水分测试仪(comeometer CM825水分测试仪)测水分数据,计算每支口红涂抹部分皮肤水分的水分变化(与初始值相对比差值的匀值),具体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0132] 表6
[0133]项目 0.5h水分变化(%) 1h水分变化(%) 2h水分变化(%)
实施例1 10.8 13.1 18.2
实施例2 12.2 16.2 19.1
实施例3 12.7 15.1 18.6
实施例4 6.8 10.2 13.5
实施例5 13.4 16.4 19.4
实施例6 10.7 14.6 18.7
对比例1 3.5 6.5 7.8
对比例2 6.4 8.3 10.3
对比例3 6.5 8.4 12.4
对比例4 7.3 9.3 11.1
对比例5 5.6 8.7 10.4
对比例6 8.5 10.1 13.2
对比例7 8.2 11.3 12.0
[0134] 由上述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样品的保湿效果比对比例1-7效果好,其中含有桉叶油、香茅油和马鞭草精油的样品比含有其他三种精油的样品的保湿效果要好一些;但整体上均比对比例制备的口红保湿效果要强。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驱蚊精油三种活性成分相互配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很好地发挥保湿功效。
[0135] 申请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驱蚊虫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