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墙壁和隔断 / 结构载荷 / 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

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

阅读:501发布:2024-02-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 钢 板 弹簧 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属于悬架 钢板弹簧 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根据各 片弹簧 的结构参数、 弹性模量 、最大许用安全应 力 及限位 块 自由长度,对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进行设计。通过样机加载 变形 试验测试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可得到准确可靠的限位挠度设计值,为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设计及CAD 软件 开发奠定了可靠的技术 基础 。利用该方法可提高产品设计 水 平、 质量 和性能及车辆行驶平顺性,同时,降低产品设计和试验测试 费用 ,加快产品开发速度。,下面是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其中,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片弹簧的端部非等构,即第1片弹簧端部平直段的厚度和长度,大于其他各片的厚度和长度;在各片弹簧的结构参数、弹性模量、最大许用安全应及限位自由长度给定情况下,对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进行设计,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端点受力情况下的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端点变形系数Gx-D1的计算: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宽度b,安装间距的一半l3,斜线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2M,弹性模量E,第1片弹簧的斜线段的厚度比β1,对端点受力情况下的首片弹簧在端点处的变形系数Gx-D1进行计算,即

(2)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的计算: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根部厚度h2M,及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Gx-D1,确定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即

(3)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的计算: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宽度b,安装间距的一半l3,根部厚度h2M,及最大许用安全应力[σ],确定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即

(4)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hxw的设计:
I步骤:根据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KM1,及步骤(3)中所确定的Fmax,对最大载荷下的钢板弹簧的端部变形fm进行计算,即

II步骤:根据限位块的自由长度Lxw,及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fm,确定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即

说明书全文

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钢板弹簧,特别是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节能化、舒适化、轻量化、安全化的快速发展,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因具有重量轻,材料利用率高,片间无摩擦或摩擦小,振动噪声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日益受到车辆悬架专家、生产企业及车辆制造企业的高度关注,并且在车辆悬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为了满足加工工艺、应强度、刚度及吊厚度的设计要求,会将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加工为抛物线型、斜线型、根部加强型、端部加强型、两端加强型等不同结构形式,此外,由于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第1片弹簧的受力较为复杂,不仅承受垂向载荷,同时还承受扭转载荷和纵向载荷,因此,实际所设计的第1片弹簧的端部平直段的厚度和长度,大于其他各片弹簧端部平直段的厚度和长度,即大都采用端部非等构的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以满足第1片弹簧受力复杂的要求。据所查资料可知,先前国内外一直未曾给出可靠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随着车辆行驶速度及其对平顺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为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设计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满足车辆行业快速发展、车辆行驶平顺性及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设计要求,提高产品设计平、质量和性能,满足车辆行驶平顺性的设计要求;同时,降低设计及试验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其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对称结构可看作为变截面悬臂梁,即将对称中心线看作为一半弹簧的根部固定端,将弹簧端部受力点看作为弹簧端点。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对称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弹簧1,根部垫片2,端部垫片3。弹簧1各片的一半长度为LM,是由根部平直段、斜线段和端部平直段三段所构成,每片弹簧的根部平直段的厚度为h2M,安装间距的一半为l3,各片弹簧的宽度为b;弹簧1各片的端部平直段非等构,即第1片弹簧的端部平直段的厚度和长度,大于其他各片的厚度和长度,各片弹簧的端部平直段的厚度和长度分别为h1Mi和l1Mi,i=1,2,…,N,N为弹簧片数;中间变截面为斜线段,各片斜线段的厚度比为βi=h1Mi/h2M,斜线段的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为l2M=LM-l3,斜线段的端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1Mi=l2Mβi2。弹簧1各片的根部平直段之间设有根部垫片2,弹簧1各片的端部平直段之间设有端部垫片3,端部垫片的材料为纤维复合材料,以降低弹簧工作所产生的摩擦噪声。在各片弹簧的结构参数、弹性模量、最大许用安全应力及限位自由长度给定情况下,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进行设计。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设计步骤:
[0005] (1)端点受力情况下的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端点变形系数Gx-D1的计算:
[0006]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宽度b,安装间距的一半l3,斜线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2M,弹性模量E,第1片弹簧的斜线段的厚度比β1,对端点受力情况下的首片弹簧在端点处的变形系数Gx-D1进行计算,即
[0007]
[0008] (2)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的计算:
[0009]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根部厚度h2M,及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Gx-D1,确定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即
[0010]
[0011] (3)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的计算:
[0012]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宽度b,安装间距的一半l3,根部厚度h2M,及最大许用安全应力[σ],确定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即
[0013]
[0014] (4)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hxw的设计:
[0015] I步骤:根据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KM1,及步骤(3)中所确定的Fmax,对最大载荷下的钢板弹簧的端部变形fm进行计算,即
[0016]
[0017] II步骤:根据限位块的自由长度Lxw,及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fm,确定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即
[0018]
[0019] 本发明比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
[0020] 先前国内外一直未曾给出可靠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可根据各片弹簧的结构参数、弹性模量、最大许用安全应力及限位块自由长度,对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进行设计。通过样机加载变形试验测试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可得到准确可靠的限位挠度设计值,为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设计及CAD软件开发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同时,利用该方法,可提高产品设计水平、产品质量和车辆行驶平顺性;同时,还可降低设计和试验测试费用,加快产品开发速度。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 图1是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流程图;
[0023] 图2是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
[0024]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实施例一:某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各片弹簧的一半长度LM=575mm,宽度b=60mm,根部平直段的厚度h2M=11mm,安装间距的一半l3=55mm,斜线段的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2M=LM-l3=520mm,弹性模量E=200GPa;第1片弹簧的端部平直段的厚度h1M1=7mm,斜线段的厚度比β1=h1M1/h2M=0.64,限位块的自由长度Lxw=15mm。该弹簧的最大许用安全应力[σ]=900MPa,对该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进行设计。
[0026] 本发明实例所提供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0027] (1)端点受力情况下的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端点变形系数Gx-D1的计算:
[0028]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575mm,宽度b=60mm,安装间距的一半l3=55mm,斜线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2M=520mm,弹性模量E=200GPa,第1片弹簧的斜线段的厚度比β1=0.64,对端点受力情况下的首片弹簧在端点处的变形系数Gx-D1进行计算,即
[0029]
[0030] (2)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的计算:
[0031]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根部厚度h2M=11mm,及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Gx-D1=92.70mm4/N,确定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即
[0032]
[0033] (3)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的计算:
[0034]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575mm,宽度b=60mm,安装间距的一半l3=55mm,根部厚度h2M=11mm,及最大许用安全应力[σ]=900MPa,确定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即
[0035]
[0036] (4)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hxw的设计:
[0037] I步骤:根据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KM1=14.36N/mm,及步骤(3)中所确定的Fmax=1989N,对最大载荷下的钢板弹簧的端部变形fm进行计算,即
[0038]
[0039] II步骤:根据限位块的自由长度Lxw=15mm,及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fm=138.51mm,确定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即
[0040]
[0041] 通过样机试验测试可知,弹簧的限位挠度设计值是可靠的,可满足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该发明所提供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参数设计值是准确可靠的。
[0042] 实施例二:某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各片弹簧的一半长度LM=600mm,宽度b=60mm,根部平直段的厚度h2M=12mm,安装间距的一半l3=60mm,斜线段的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2M=LM-l3=540mm,弹性模量E=200GPa;第1片弹簧的端部平直段的厚度h1M1=8mm,斜线段的厚度比β1=h1M1/h2M=0.67,限位块的自由长度Lxw=12mm。该弹簧的最大许用安全应力[σ]=900MPa,对该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进行设计。
[0043] 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对该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弧高进行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0044] (1)端点受力情况下的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端点变形系数Gx-D1的计算:
[0045]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600mm,宽度b=60mm,安装间距的一半l3=60mm,斜线根部到弹簧端点的距离l2M=540mm,E=200GPa,第1片弹簧的斜线段的厚度比β1=0.67,对端点受力情况下的首片弹簧在端点处的变形系数Gx-D1进行计算,即[0046]
[0047] (2)斜线型钢板弹簧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的计算:
[0048]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根部厚度h2M=12mm,及步骤(1)中计算得到的Gx-D1=101.35mm4/N,确定首片弹簧在夹紧状态下的一半刚度KM1,即
[0049]
[0050] (3)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的计算:
[0051] 根据少片斜线型变截面钢板弹簧的一半长度LM=600mm,宽度b=60mm,安装间距的一半l3=60mm,根部厚度h2M=12mm,及最大许用安全应力[σ]=900MPa,确定基于最大许用安全应力的首片弹簧所受的一半最大载荷Fmax,即
[0052]
[0053] (4)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hxw的设计:
[0054] I步骤:根据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KM1=17.05N/mm,及步骤(3)中所确定的Fmax=2273.70N,对最大载荷下的钢板弹簧的端部变形fm进行计算,即
[0055]
[0056] II步骤:根据限位块的自由长度Lxw=12mm,及I步骤中计算得到的fm=133.35mm,确定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的限位挠度,即
[0057]
[0058] 通过样机试验测试可知,弹簧的限位挠度设计值是可靠的,可满足端部非等构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该发明所提供的端部非等构少片斜线型钢板弹簧限位挠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参数设计值是准确可靠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