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动扶梯,电梯和楼梯 / 扶手 / 可折叠移动送餐车

可折叠移动送餐车

阅读:622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可折叠移动送餐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包括立柱、底车架和顶车架,以及 扶手 和万向轮,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侧 纵梁 和前后两端横梁组成的矩形体,且矩形体内安装有载板,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部分铰接的组合车架,两端的梁段和纵梁之间固定有载板,各横护栏分别是组合横护栏。本发明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其折叠和展开,将使用后的送餐车进行折叠,能够最大程度地缩小存放空间,需要时展开使用,具备结构简单、收放自如、节省空间、轻巧便捷的优势。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折叠方式仅沿一个方向压缩即可,很容易实现展开和折叠操作,方便服务人员使用。,下面是可折叠移动送餐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包括至少四根立柱、底车架和顶车架,以及扶手和万向轮,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侧纵梁和前后两端横梁组成的矩形体,且矩形体内安装有载板,其特征在于,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部分铰接的组合车架,其中两端横梁分别是由左梁段、过渡梁段和右梁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横梁,左梁段和右梁段外端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对应立柱铰接在一起;两端的左梁段和左侧纵梁之间固定有左侧载板,两端的右梁段和右侧纵梁之间固定有右侧载板;且在所述纵梁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之间的固定纵护栏,在所述组合横梁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横护栏,各横护栏分别是由护栏左段、护栏过渡段和护栏右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横护栏,护栏左段和护栏右段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对应立柱铰接在一起;靠上的护栏过渡段的长度依次大于靠下的护栏过渡段或过渡梁段的长度,底车架或顶车架对应的铰接座自上而下的宽度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梁段和护栏过渡段之间固定有同步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底部对接位置的下方通过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对接位置间隔设置轴套,且相邻轴套交错分布并同时套装于中轴外侧,构成铰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机构,是在相邻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固定有横向的插管,在插管内插装有插销,形成锁定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机构,是在所述同步连杆与对应横梁之间倾斜挂接有斜撑杆,形成锁定关系。

说明书全文

可折叠移动送餐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酒店餐饮行业送餐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移动送餐车。

背景技术

[0002] 规模较大的餐厅和酒店广泛使用送餐车(或配餐车),一些自助餐厅的服务人员也通常使用送餐车,送餐车使用方便、可靠,能够显著提升服务质量。集中放置配备菜品和辅助物品,避免服务人员往返奔波,不使用时按照区域进行合理放置,具备灵活、轻便和运送量适宜的特点。实际上,通过配备送餐车提供送餐服务时,送餐车数量必须有一定规模,否则无法应付高峰期正常使用,送餐车成本并不高,但送餐车在闲置时占用较大空间,以及较多数量的送餐车的存放成难题,成为很多中小型饭店不敢采用送餐车服务的主要原因。
[0003] 目前还没有对送餐车改进使其适于普及的现有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 103565114 A的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送餐车,包括车体和万向轮,车体分为餐盘放置区和箱放置区;餐盘放置区和水箱放置区分别设有车,车门内侧周边均设有门封条;所述车体的外壳和车门均由双层不锈板制成,两层不锈钢板之间为保温材料层;餐盘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组L 型不锈钢钢,每组L型不锈钢角钢由处于同一个水平面的两个L 型不锈钢角钢组成,用于放置餐盘;水箱放置区内设置有一个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该送餐车是通过设置保温构造来避免了直接通过水蒸气加热导致的饭菜口感变差的问题,并没有涉及车体积变化。公开号为CN 105581513 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新型酒店用送餐车,包括底座、加热箱和冷藏箱,加热箱和冷藏箱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器,且其热端嵌设于加热箱内,冷端嵌设于冷藏箱内,加热箱和冷藏箱内分别竖向设有左、右隔板,加热箱的左侧壁包括了内、外层体,内、外层体之间设有电热管,在加热箱内的左侧和冷藏箱内的右侧还从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左、右托盘,底座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伸缩杆、轮座和行走轮,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弹簧,加热箱和冷藏箱上还分别设有左、右把手,且加热箱和冷藏箱的前侧还分别设有箱门。该技术主要是对送餐车设置功能隔层以及设置减震结构,也没有涉及车体积变化。现有其他技术文献中均没有提及有关于送餐车体积变化的技术信息。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目前现有送餐车在使用时因体积较大且采用送餐车服务时需要配备车辆较多导致中小型餐厅无法采纳送餐车服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通过对现有送餐车进行改进使其具有灵活折叠和展开功能,从而使其利于折叠后大量存放以备用餐时间随时取用和应付高峰送餐服务,使送餐车服务能够得到广泛普及,整体提高餐厅和酒店送餐服务质量。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包括至少四根立柱、底车架和顶车架,以及扶手和万向轮,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侧纵梁和前后两端横梁组成的矩形体,且矩形体内安装有载板,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部分铰接的组合车架,其中两端横梁分别是由左梁段、过渡梁段和右梁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横梁,左梁段和右梁段外端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对应立柱铰接在一起;两端的左梁段和左侧纵梁之间固定有左侧载板,两端的右梁段和右侧纵梁之间固定有右侧载板;且在所述纵梁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之间的固定纵护栏,在所述组合横梁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横护栏,各横护栏分别是由护栏左段、护栏过渡段和护栏右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横护栏,护栏左段和护栏右段分别通过铰接座与对应立柱铰接在一起;靠上的护栏过渡段的长度依次大于靠下的护栏过渡段或过渡梁段的长度,底车架或顶车架对应的铰接座自上而下的宽度依次增大。
[0006] 进一步地,又在所述过渡梁段和护栏过渡段之间固定有同步连杆
[0007] 进一步地,在所述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底部对接位置的下方通过铰链连接。或者,所述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对接位置间隔设置轴套,且相邻轴套交错分布并同时套装于中轴外侧,构成铰接关系。
[0008]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机构,是在相邻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固定有横向的插管,在插管内插装有插销,形成锁定关系。或者是在所述同步连杆与对应横梁之间倾斜挂接有斜撑杆,形成锁定关系。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折叠移动送餐车,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其折叠和展开,将使用后的送餐车进行折叠,能够最大程度地缩小存放空间,需要时展开使用,具备结构简单、收放自如、节省空间、轻巧便捷的优势。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折叠方式仅沿一个方向压缩即可,很容易实现展开和折叠操作,方便服务人员使用。
[0010] 该折叠式送餐车可折叠且操作使用方便,但其折叠程度有限,折叠后仍然具有一定宽度,并没有能达到重复压缩体积的效果。由于折叠后能够大量存放,从而能够占用较少空间,以备用餐时间随时取用和应付高峰送餐服务,使送餐车服务能够在中小型餐厅中得到广泛普及,整体提高各餐厅和酒店送餐服务质量。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1中上部折叠演示过程示意图。
[0014] 图4是图1中下部折叠演示过程示意图。
[0015] 图5是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一种铰接关系示意图。
[0016] 图6是图5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号:1为立柱,21为底纵梁,22为底铰接座,23为组合底横梁,24为底载板,25为底部横护栏,26为同步连杆,27为固定螺栓,28为过渡梁段,29为护栏过渡段,31为顶纵梁,32为顶铰接座,33为组合顶横梁,34为顶载板,35为顶部横护栏,36为同步连杆,37为固定螺栓,38为过渡梁段,39为护栏过渡段,4为固定纵护栏,5为把手,6为万向轮,7为销轴,8为轴套,9为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一种如图1所示的可折叠移动送餐车,该车包括四周的四根立柱1,各立柱的底部安装万向轮,各立柱的下方和上方分别固定有底车架和顶车架,也可以在中部固定有中车架,其中两个立柱的顶端安装有及扶手。
[0019] 为实现送餐车具有折叠功能,需要使底车架和顶车架都能够折叠,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底车架和顶车架都是由左右两侧纵梁和前后两端横梁组成的矩形体,如图1所示,且矩形体内安装有载板。从而,底车架和顶车架都能够向上翻转如图2所示,非使用时,翻转后可实现整个送餐车处于折叠状态,最大程度压缩其体积,占用很少空间。
[0020] 为了实现底车架和顶车架的折叠,本实施例采用如图1所示的构造,底车架是由左右两部分铰接的组合车架,其中两端的底横梁分别是由左梁段、过渡梁段28和右梁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底横梁23。
[0021] 底车架的具体结构:在立柱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铰接座22,底部铰接座包括底部上铰接座221和底部下铰接座222,左梁段和右梁段外端分别通过底部下铰接座222与对应立柱1铰接在一起。两端的左梁段和左侧纵梁围成的区域内固定有左侧底载板241,两端的右梁段和右侧纵梁围成的区域内固定有右侧底载板242。
[0022] 在底纵梁21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之间的固定纵护栏4。在组合底横梁23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之间的底部横护栏25,底部横护栏25分别是由护栏左段、护栏过渡段29和护栏右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的底部横护栏。护栏左段和护栏右段分别通过底部上铰接座221与对应立柱1铰接在一起。
[0023] 而且,护栏过渡段29的长度大于靠下的过渡梁段28长度,底部下铰接座222宽度大于底部上铰接座221宽度,如图3所示。
[0024] 顶车架的具体结构:在立柱1的顶部设置顶铰接座32,具体包括有上铰接座321、中铰接座322和下铰接座
323。组合合顶横梁33分别是由左梁段、过渡梁段38和右梁段依次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底横梁33。
[0025] 组合合顶横梁33左梁段和右梁段外端分别通过下铰接座333与对应立柱1铰接在一起。两端的左梁段和左侧纵梁围成的区域通过固定螺栓37固定有顶部左侧载板341,两端的右梁段和右侧纵梁围成的区域通过固定螺栓37固定有顶部右侧载板342。
[0026] 在顶纵梁31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1之间的上下两层固定纵护栏4。在组合顶横梁33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在相邻立柱1之间的上下两个顶部横护栏35,各顶部横护栏35分别是由护栏左段、护栏过渡段39和护栏右段依次通过销轴7铰接在一起,形成组合顶部横护栏。上、下两组护栏左段和护栏右段分别通过上铰接座321和中铰接座322与对应立柱1铰接在一起。
[0027] 当同时使用中车架时(备选方案),中车架采用如上述顶车架或底车架的机构和与立柱的连接关系。
[0028] 而且,靠上护栏过渡段的长度大于靠下护栏过渡段的长度,靠下护栏过渡段的长度大于过渡梁段的长度,上、中、下铰接座的宽度依次增大,如图3所示。
[0029] 为提高端部组合横梁和组合横护栏的同步折叠的一致性,在过渡梁段和护栏过渡段之间固定有同步连杆,如图3和图4所示。
[0030]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各杆件外侧套装锦袋以提高送餐车档次或分类。
[0031] 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又进一步在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底部对接位置的下方通过铰链连接。
[0032]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基础上,又进一步采用如图5和图6所示的铰接结构,在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对接位置间隔设置轴套8,且相邻轴套交错分布并同时套装于中轴9外侧,构成铰接关系。
[0033] 实施例4:在实施例1基础上,还包括锁定机构,是在相邻左侧载板和右侧载板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固定有横向的插管,在插管内插装有插销,形成锁定关系。
[0034] 实施例5:在实施例1基础上,还包括锁定机构,是在所述同步连杆与对应横梁之间倾斜挂接有斜撑杆,形成锁定关系。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