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具体来说,是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
能源,量大分布广,应用于温室增温中,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
燃料加热,是最有前景的能源之一。
专利文献201310741330.1一种太阳能加热装置领域。包括上
水箱、下水箱、集热器、
截止阀、换向阀和
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箱、下水箱、
电动泵、换向阀和集热器通过管道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上水箱位于在下水箱上部并通过带
截止阀管道与之连接;所述集热器至少包括两路集
热管,所述下水箱出水口和上水箱进水口分别安装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关闭时,所述电动泵、换向阀和集热器间形成封闭管道回路。该技术方案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加热且满足居民
饮用水要求。
[0003]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西宁地处青海河湟谷地东部,属内陆高原半干旱
气候。太阳年日照时数为2794小时,总
辐射量为612.5kJ/cm2,最热月均气温为14.2--17.7度,最冷月均气温为-10.6--8.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26.6度;年均气温仅5.7度,这种低气温条件使日光温室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季节气候寒冷且地温很低,很难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冬天当室外气温为-20度以下,室内无供暖设施时,生产喜温蔬菜有较大困难。现阶段,温室
土壤加热常用的加温方式有传统地热加温、地中热交换加温、地板加热和电热线加热,这些加温方式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不
可再生能源,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产生大量的CO2、CO、SO2和NO等有害气体并污染环境,且传统的温室占地面积大。
[0004] 因此,本技术方案研究了适合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太阳能的加热装置,分析评价太阳能加热装置在日光温室的加温效果,为温室生产清洁能源利用探索新的途径,本技术方案比传统的温室能节约土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更好的发挥了温室的生产效益。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根据西宁地区气候特征设计的,利用合理的采光
角度、保温结构,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它的采光和保温性能优于普通温室,温室越冬期间室内最低气温比常规温室提高,使冬季蔬菜生产更加安全可靠,且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0006]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包括集热系统,所述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板、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用于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的第一循环加热管道,所述第一水箱外壁设有保温层。
[0008]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太阳能板、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一循环加热管道构成外循环系统,即集热系统,白天通过外循环系统加热水箱,使之
温度升至60-70度。
[0009] 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温层采用稻草板。
[0010] 采用稻草板制成的保温层维持第一水箱的温度。
[0011] 进一步限定,所述太阳能板包括两个安装立向
支架、安装横向支架、两个安装侧向支架、左槽式光伏板、右槽式光伏板,所述安装立向支架和安装侧向支架围成矩形
框架,所述左槽式光伏板左端连接安装立向支架,且所述左槽式光伏板右端连接安装横向支架,所述右槽式光伏板右端连接安装立向支架,且所述右槽式光伏板左端连接安装横向支架。
[0012]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槽式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为110~140度;所述右槽式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为110~140度。
[0013] 采用倾斜角度为110~140度的左槽式光伏板和右槽式光伏板,提高系统光照强度的采集率。
[0014]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槽式光伏板上设有太阳能聚光集热器,所述右槽式光伏板上设有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0015] 增设太阳能聚光集热器,通过太阳能聚光集热器追踪太阳光技术,显著提高了
钢化蓝膜集热板的发电效率。在冬季元月至2月观测,温室夜间最低气温提高2-4度,说明采用本技术方案对温室的小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改善,并且后者能够明显提高室内夜间平均气温,利于进行冬季温室生产。
[0016]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槽式光伏板采用钢化蓝膜集热板,所述右槽式光伏板采用钢化蓝膜集热板。
[0017] 蓝模集热板的感应温度为8度,通过设置蓝模集热板来判断集热系统的启停,当蓝模集热板的温度高于第一水箱的温度时,开始第一水泵的工作。
[0018] 进一步限定,所述集热系统还包括外置的
辅助加热器。
[0019] 为了保证集热系统运行稳定,为此,设计辅助加热器,当太阳能不足的时候,辅助加热器启动补充热量。
[0020] 本实用新型相比
现有技术,第一,利用两个安装立向支架、安装横向支架、两个安装侧向支架、左槽式光伏板、右槽式光伏板构成的几子结构,可以解决温室内外温差造成的滴露现象,几字
型材有圆弧
倒角,光滑不会挂伤
薄膜,正常使用寿命不少于10年。第二,太阳能板的骨架部分采用热
镀锌钢板材质,无压痕,无
焊接创伤,强度大,耐
腐蚀性好,寿命更长。骨架部分全部采用定型设备生产、安装方便无焊点,时间长久不会生锈。第三,太阳能板外形美观现代,整体结构强度更大,承重能
力远远大于以往钢管耐久性能良好。第四,该温室采光面大于其他温室,升温快,外部采用聚苯板,保温性能好,并大大降低了温室的建造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第五,该温室焊接孔位误差小,安装简易拆卸方便,安装速度快。第六,该温室土地利用率高,比传统的温室能节约土地46%,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更好的发挥了温室的生产效益。因此,本技术方案具有很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且太阳能发电效率高、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紧凑。
附图说明
[0021]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
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工作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正视图;
[0024]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5] 集热系统1,太阳能板3,安装立向支架31、安装横向支架32,安装侧向支架33,左槽式光伏板34,右槽式光伏板35,第一水箱4,第一水泵5,第一循环加热管道6,保温层7,辅助加热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 如图1,图2所示,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包括集热系统1,集热系统1包括太阳能板3、第一水箱4、第一水泵5、用于连接第一水箱4和第一水泵5的第一循环加热管道6,第一水箱4外壁设有保温层7。
[0028] 保温层7采用稻草板。其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稻草板宽度1.5米,高度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其外部依次安装150mm厚的聚苯板。即防水又增强了温室的保温效果。重量适中,容易卷放;不易被雨
雪浸湿,防水性能好;抗老化能力好,使用寿命长6年以上,由于温室的80%的导热在此部分,所以保温被的
质量对温室的保温能力有绝对的影响。
[0029] 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白天利用集热系统加热水箱,使之温度升至60-70度。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集热系统,设有水箱高温保护功能,水箱温度高于75℃时,可设定停止温差循环,直到低于75℃时,再次开启温差循环功能。
[0030] 太阳能板3包括两个安装立向支架31、安装横向支架32、两个安装侧向支架33、左槽式光伏板34、右槽式光伏板35,安装立向支架31和安装侧向支架33围成形框架,左槽式光伏板34左端连接安装立向支架31,且左槽式光伏板34右端连接安装横向支架32,右槽式光伏板35右端连接安装立向支架31,且右槽式光伏板35左端连接安装横向支架32。
[0031] 左槽式光伏板34的倾斜角度为125°;右槽式光伏板35的倾斜角度为125°。
[0032] 左槽式光伏板34上设有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右槽式光伏板35上设有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0033] 左槽式光伏板34采用钢化蓝膜集热板,右槽式光伏板35采用钢化蓝膜集热板。
[0034] 集热系统1还包括外置的辅助加热器11。
[0035] 它的采光和保温性能优于普通温室,温室越冬期间室内最低气温比常规温室提高,使冬季蔬菜生产更加安全可靠,实现蔬菜高产、全年度生产及无公害生产。需要指出的是,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温室长度74米,温室跨度9.0米,温室高度4.0米。整个温室实用面积666平方米。
[0036] 其中,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的骨架材料为几字钢管(镀锌量120克/平米),温室的前后屋面骨架均采用30*60*1.5的几字钢,用专用的镀锌连接件连接,横向三道DN20镀锌钢管拉杆
[0037] 另外,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的场地选择与规划需要注意,场地要求地势平坦(坡度不大于5°),地势不平的
地块可用建筑机械推平,温室东、南、西三面无遮阴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含盐量较低,酸
碱度适宜;有
灌溉水源、照明及动力用电,道路畅通,便于农资及产品运输;
地下水位不宜过高(要求在1米以下,否则冬季地温较低,影响生产)。
[003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地型日光温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