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施工工具及设备 / 翼缘板 / 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

一种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

阅读:956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钢 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涉及钢建筑结构领域。该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钢柱和钢梁,所述钢柱与钢梁垂直设置,所述钢柱与钢梁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腹和第二钢腹,所述钢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钢腹的两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钢柱的一侧且位于钢梁的下表面与固定 支撑 角 座 焊接 固定。该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C型件与钢梁 翼缘板 和支撑角座进行卡接,通过转动调节 螺母 与 锁 定螺母的配合带动C型件对钢梁进行提升,在安装后钢梁底部与顶部的夹具同时对钢梁翼缘进行夹紧,在对钢梁进行夹紧固定的同时也减轻第二钢腹的承载 力 ,同时避免对钢梁进行开孔,采用 螺栓 固定,将其其 刚度 ,极大的提高钢梁与钢柱连接处的抗震能力。,下面是一种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钢柱(1)和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与钢梁(2)垂直设置,所述钢柱(1)与钢梁(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腹(3)和第二钢腹(4),所述钢柱(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钢腹(3)的两侧设置有加固板(5),所述钢柱(1)的一侧且位于钢梁(2)的下表面与固定支撑座(6)焊接固定,所述钢柱(1)的一侧且与固定支撑角座(6)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支撑角座(8),所述钢梁(2)的底部与顶部两侧分别通过夹具(7)与固定支撑角座(6)和活动支撑角座(8)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撑角座(8)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9)与钢柱(1)螺栓固定,所述钢柱(1)的一侧且位于第二钢腹(4)的正面平行设置有连接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7)包括C型件(71)、定位底座(72)、夹紧螺纹杆(73)、支撑(74)、调节螺母(75)和定螺母(76),所述C型件(71)的内弧处底部与定位底座(72)焊接固定,所述夹紧螺纹杆(73)的一端穿过C型件(71)的顶部并延伸至C型件(71)的内部与支撑块(74)轴承连接,所述夹紧螺纹杆(73)的另一端并位于C型件(71)的顶部与锁定螺母(76)螺纹转动,所述夹紧螺纹杆(73)的外表面且位于C型件(71)的内弧开口处顶部与调节螺母(75)螺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连接板(101)、滑槽(102)、连接螺栓(103)、垫圈(104)和连接螺母(105),所述连接板(101)的一侧与钢柱(1)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101)的正面竖直开设有滑槽(102),所述连接螺栓(103)的螺纹端从第二钢腹(4)的背面垂直贯穿滑槽(102)与垫圈(104)且与连接螺母(10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7)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夹具(7)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撑角座(6)和活动支撑角座(8)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腹(4)与滑槽(102)重合处开设有与滑槽(102)相同的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与定位底座(72)的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底座(7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件(71)的开度大于钢梁(2)顶部与底部连接板的厚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钢结构中,多层建筑或者厂房结构中需要大量钢梁作为楼层支撑架,现有技术中是采用钢柱与“H”型钢梁翼缘板全熔透对接焊接,钢梁腹板与柱采用焊缝满焊,或者腹板不与钢柱连接;
[0003] 这些形式均未能考虑到在地震动荷载对钢梁腹板的作用,地震中钢结构建筑中的钢梁节点是主要的破坏点,地震产生的反复塑性变形作用在钢梁的腹板处,如果不能将腹板受到的载荷作用传递出去,将使腹板产生超过极限变形承载能,目前大多数采用螺栓穿过钢梁的顶部进行螺栓连接,钢梁上开孔其承载力变弱,抗震能力变弱,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装置抗震能力弱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钢柱和钢梁,所述钢柱与钢梁垂直设置,所述钢柱与钢梁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腹和第二钢腹,所述钢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钢腹的两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钢柱的一侧且位于钢梁的下表面与固定支撑角座焊接固定,所述钢柱的一侧且与固定支撑角座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支撑角座,所述钢梁的底部与顶部两侧分别通过夹具与固定支撑角座和活动支撑角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撑角座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与钢柱螺栓固定,所述钢柱的一侧且位于第二钢腹的正面平行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8] 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C型件、定位底座、夹紧螺纹杆、支撑、调节螺母定螺母,所述C型件的内弧处底部与定位底座焊接固定,所述夹紧螺纹杆的一端穿过C型件的顶部并延伸至C型件的内部与支撑块轴承连接,所述夹紧螺纹杆的另一端并位于C型件的顶部与锁定螺母螺纹转动,所述夹紧螺纹杆的外表面且位于C型件的内弧开口处顶部与调节螺母螺纹转动。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滑槽、连接螺栓、垫圈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钢柱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的正面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螺栓的螺纹端从第二钢腹的背面垂直贯穿滑槽与垫圈且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夹具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夹具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撑角座和活动支撑角座的两侧。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钢腹与滑槽重合处开设有与滑槽相同的连接槽。
[0012] 优选的,所述钢梁与定位底座的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底座相适配。
[0013] 优选的,所述C型件的开度大于钢梁顶部与底部连接板的厚度。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 1、该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通过设置C型件、定位底座、夹紧螺纹杆、支撑块、调节螺母和锁定螺母,C型件与钢梁翼缘板和支撑角座进行卡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与锁定螺母的配合带动C型件对钢梁进行提升,在安装后钢梁底部与顶部的夹具同时对钢梁翼缘进行夹紧,在对钢梁进行夹紧固定的同时也减轻第二钢腹的承载力,同时避免对钢梁进行开孔,采用螺栓固定,将其其刚度,极大的提高钢梁与钢柱连接处的抗震能力。
[0016] 2、该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板、滑槽、螺栓、垫圈和连接螺母,螺栓穿过滑槽将其与连接螺母进行固定,使其钢梁在平轴线方向受到牵扯力,有效的保证钢梁的与钢柱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0022] 图中:1钢柱、2钢梁、3第一钢腹、4第二钢腹、5加固板、6固定支撑角座、7夹具、71 C型件、72定位底座、73夹紧螺纹杆、74支撑块、75调节螺母、76锁定螺母、8活动支撑角座、9固定螺栓、10连接机构、101连接板、102滑槽、103连接螺栓、104垫圈、105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柱与钢梁抗震连接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钢柱1和钢梁2,钢柱1与钢梁2垂直设置,钢柱1与钢梁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腹3和第二钢腹4,第二钢腹4与滑槽102重合处开设有与滑槽102相同的连接槽,钢柱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钢腹3的两侧设置有加固板5,钢柱1的一侧且位于钢梁2的下表面与固定支撑角座6焊接固定,钢柱1的一侧且与固定支撑角座6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活动支撑角座8,钢梁2的底部与顶部两侧分别通过夹具7与固定支撑角座6和活动支撑角座8固定连接,夹具7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夹具7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撑角座6和活动支撑角座8的两侧,夹具7包括C型件71、定位底座
72、夹紧螺纹杆73、支撑块74、调节螺母75和锁定螺母76,C型件71的内弧处底部与定位底座
72焊接固定,C型件71的开度大于钢梁2顶部与底部连接板的厚度,钢梁2与定位底座72的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且定位凹槽与定位底座72相适配,夹紧螺纹杆73的一端穿过C型件71的顶部并延伸至C型件71的内部与支撑块74轴承连接,夹紧螺纹杆73的另一端并位于C型件71的顶部与锁定螺母76螺纹转动,夹紧螺纹杆73的外表面且位于C型件71的内弧开口处顶部与调节螺母75螺纹转动,活动支撑角座8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9与钢柱1螺栓固定,钢柱1的一侧且位于第二钢腹4的正面平行设置有连接机构10,连接机构10包括连接板101、滑槽102、连接螺栓103、垫圈104和连接螺母105,连接板101的一侧与钢柱1焊接固定,连接板
101的正面竖直开设有滑槽102,连接螺栓103的螺纹端从第二钢腹4的背面垂直贯穿滑槽
102与垫圈104且与连接螺母105螺纹连接,首先将钢梁2放置与固定支撑角座6上,然后将活动支撑角座8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在钢柱1的一侧,C型件71与钢梁2翼缘板和支撑角座进行卡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75与锁定螺母76的配合带动C型件71对钢梁2进行提升,在安装后钢梁2底部与顶部的夹具7同时对钢梁2翼缘进行夹紧,在对钢梁2进行夹紧固定的同时也减轻第二钢腹4的承载力。
[0024]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钢梁2放置与固定支撑角座6上,然后将活动支撑角座8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在钢柱1的一侧,C型件71与钢梁2翼缘板和支撑角座进行卡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75与锁定螺母76的配合带动C型件71对钢梁2进行提升,在安装后钢梁2底部与顶部的夹具7同时对钢梁2翼缘进行夹紧,在对钢梁2进行夹紧固定的同时也减轻第二钢腹4的承载力,同时避免对钢梁2进行开孔,连接螺栓103穿过滑槽102将其与连接螺母105进行固定,使其钢梁2在水平轴线方向受到牵扯力,有效的保证钢梁2的与钢柱1连接的稳定性。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