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施工工具及设备 / 支撑 / 一种翻板烘干机

一种翻板烘干机

阅读:541发布:2021-06-0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翻板烘干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板 烘干机 ,包括烘干机的壳体、用于向壳体内上料的上料装置、用于在壳体内传送物料的传送装置、用于向壳体内鼓入热 风 的 热风炉 、用于将气体排出壳体的排气装置和用于将壳体内烘干完毕的物料移出的下料装置;上料装置上设有下料口,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料装置的下料口位于壳体的进料口上方,传送装置设置在壳体内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出料口连接出料装置;壳体上设有用于热风进入的入风口和用于冷风排除有的排风口,热风炉包括炉体,总出风口连接炉体;排气装置设有除尘罩,排气装置通过除尘罩连接排风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烘干茶叶时的烘干 质量 ,解决制茶质量差的问题。(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翻板烘干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的壳体(U)、用于向壳体(U)内上料的上料装置(Z)、用于在壳体(U)内传送物料(Y1)的传送装置(Y)、用于向壳体(U)内鼓入热热风炉(X)、用于将气体排出壳体(U)的排气装置(W)和用于将壳体(U)内烘干完毕的物料(Y1)移出的下料装置(V);
所述上料装置(Z)上设有下料口(Z8),所述壳体(U)上设有进料口(Y11)和出料口(Y12),所述上料装置(Z)的下料口(Z8)位于壳体(U)的进料口(Y11)上方,所述传送装置(Y)设置在壳体(U)内进料口(Y11)与出料口(Y12)之间,所述出料口(Y12)连接下料装置(V);
所述壳体(U)上设有用于热风进入的入风口(U 1)和用于冷风排除有的排风口(U 2),所述热风炉(X)包括炉体(X1),总出风口(W6)连接炉体(X1);所述排气装置(W)设有除尘罩(W5),所述排气装置(W)通过除尘罩(W5)连接排风口(U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Y)包括用于将物料(Y1)放入烘干机中的进料口(Y11)、用于将物料(Y1)在烘干机中运输的传输机构(Y3)和用于将烘干完毕的物料(Y1)运出烘干机的出料口(Y12),所述传输机构(Y3)包括两个转轴(Y31)和环形的传送带(Y32),所述传送带(Y32)套设在转轴(Y31)上,传送带(Y32)设置在垂直平面上;所述传输机构(Y3)中设有两个传送带(Y32),两个传输带平行设置在同一位置上;所述传输机构(Y3)还包括支撑板(Y41)和若干翻板(Y5),所述翻板(Y5)的一侧为两端可旋转固定在两个传送带(Y32)之间的固定侧,所述支撑板(Y41)设置在传动带的下方,所述翻板(Y5)的另一侧为受重抵靠在支撑板(Y41)上的翻转侧,若干翻板(Y5)依次排列形成用于运输物料(Y1)的运输面(Y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Z)包括驱动装置和输送带(Z1),所述输送带(Z1)用于传送物料(Y1),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输送带(Z1)运动;所述上料装置(Z)上还设有匀叶装置(Z2),所述匀叶装置(Z2)用于将物料(Y1)均匀散布在输送带(Z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X)包括炉体(X1),所述炉体(X1)设置有供风装置(X2)和风量调节装置(X3),所述供风装置(X2)包括热风装置(X4)和冷风装置(X5),所述热风装置(X4)用于提供热风,所述冷风装置(X5)用于提供冷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X3)用于同时调节热风和冷风的进风量,所述炉体(X1)连接壳体(U)的入风口(U 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W)包括排气风机(W1)、导向罩(W2)、分离机构(W3)、回收机构(W4)以及设于烘干机顶部的除尘罩(W5),所述除尘罩(W5)开设有出风口(W6),所述排气风机(W1)对应除尘罩(W5)的出风口(W6)将烘干机内的气体吸出并通过导向罩(W2)流向分离机构(W3),所述分离机构(W3)上开设有出气口(W7)和引流风道(W8),所述分离机构(W3)与回收机构(W4)通过传输管道(W9)连接,所述回收机构(W4)上开设有排气孔(W10),所述回收机构(W4)用于回收物料(Y1)碎屑和粉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V)包括扫叶机构(V1)、盛料盘(V2)和用于回收从传送装置(Y)上掉落的物料(Y1)的回料机构(V3),所述扫叶机构(V1)包括进叶腔(V11),所述进叶腔(V11)上设有进叶口(V12)和出叶口(V13),所述进叶口(V12)连接壳体(U)的出料口(Y12),所述出叶口(V13)设置在盛料盘(V2)上方;所述回料机构(V3)包括倾斜设置的回收板(V31)、回收链(V32)和设置在回收链(V32)上的刮板(V33),所述回收链(V32)倾斜设置在回收板(V31)上方,所述回收链(V32)与回收板(V31)平行设置,刮板(V33)横向设置在回收板(V31)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通道(T),所述炉体(X1)通过导风通道(T)连接壳体(U),所述热风装置(X4)包括热风机(X6)以及和热风机(X6)连通的热风箱(X7),所述热风箱(X7)内设置有制热器(X8),所述制热器(X8)用于加热空气,所述热风箱(X7)设置有进风口(X9)和热风出口(X10);所述冷风装置(X5)包括冷风机(X11)以及和冷风机(X11)连接的冷风管道(X12),所述冷风管道(X12)设置有冷风出口(X13);所述导风通道(T)内设有冷风腔(T1)、热风腔(T2)以及混合腔(T3),所述冷风腔(T1)连接冷风出口(X13),所述热风腔(T2)连接热风出口(X10),所述热风腔(T2)位于冷风腔(T1)下方,所述冷风腔(T1)与热风腔(T2)通过通风窗口(T4)连通,所述混合腔(T3)连通冷风腔(T1),所述混合腔(T3)和热风腔(T2)均设有与壳体(U)连通的通风口(T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X3)包括冷风挡板(X15)、至少一个热风挡板(X16)以及可同时驱动所述热风挡板(X16)和所述冷风挡板(X15)转动的调节驱动装置(X17),所述热风挡板(X16)位于进风口(X9)处,所述热风挡板(X16)用于调节进风口(X9)的风流量;所述调节驱动装置(X17)包括操作杆(X18)和从动杆(X19),所述操作杆(X18)和从动杆(X19)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X20),所述连杆机构(X20)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X21)和第二连杆(X22),所述第一连杆(X21)一端和操作杆(X18)铰接,所述第二连杆(X22)一端和从动杆(X19)铰接,所述操作杆(X18)用于供操作人员移动,当所述操作杆(X18)移动时,所述从动杆(X19)通过连杆机构(X20)被带动,使所述冷风挡板(X15)和热风挡板(X16)同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Y3)包括两个运输面(Y30),所述运输面(Y30)上下层叠设置,所述运输面(Y30)下方均设有用于支撑翻板(Y5)的支撑板(Y41),所述运输面(Y30)的支撑板(Y41)的一端为倾斜设置的斜板(Y42);传送带(Y32)带动翻板(Y5)移动到斜板(Y42)上方,所述翻板(Y5)的翻转侧向下,翻板(Y5)上的物料(Y1)从所在运输面(Y30)掉落在下方的另一运输面(Y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W3)还包括筒体(W11),所述引流风道(W8)设于筒体(W11)的顶部与筒体(W11)呈偏心设置,所述引流风道(W8)截面大于筒体(W11)截面面积,所述出气口(W7)设于筒体(W11)顶端且靠近偏心设置的截面面积小的一端,所述筒体(W11)还与传输管道(W9)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翻板烘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翻板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茶叶品类繁多,既是产茶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茶叶烘干机是通过电、柴油力、力、易燃物力等产生动力利用环境空气加热,输送到设备内,进而达到适当温度对茶叶进行除湿处理。
[0003] 叶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干燥形式。
[0004] 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0005] 现有的测量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烘干机在对茶叶进行烘干的过程中,茶叶在烘干机中无法均匀分布,茶叶会堆砌在一起,影响茶叶的烘干效果。为了解决上述的堆砌,烘干不均匀的问题,现有的烘干机加入了翻板结构,对烘干机内的茶叶进行翻转烘干,提高茶叶的烘干质量。但是,传统的翻板烘干机中,翻板结构过于笨重,不易控制,容易对茶叶造成损伤。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翻板烘干机,提高制茶质量,解决制茶质量差的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板烘干机,包括烘干机的壳体、用于向壳体内上料的上料装置、用于在壳体内传送物料的传送装置、用于向壳体内鼓入热风的热风炉、用于将气体排出壳体的排气装置和用于将壳体内烘干完毕的物料移出的下料装置;
[0008] 所述上料装置上设有下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上料装置的下料口位于壳体的进料口上方,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壳体内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所述出料口连接下料装置;
[0009] 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热风进入的入风口和用于冷风排除有的排风口,所述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总出风口连接炉体;所述排气装置设有除尘罩,所述排气装置通过除尘罩连接排风口。
[0010]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将物料放入烘干机中的进料口、用于将物料在烘干机中运输的传输机构和用于将烘干完毕的物料运出烘干机的出料口,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个转轴和环形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设在转轴上,传送带设置在垂直平面上;所述传输机构中设有两个传送带,两个传输带平行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和若干翻板,所述翻板的一侧为两端可旋转固定在两个传送带之间的固定侧,所述支撑板设置在传动带的下方,所述翻板的另一侧为受重力抵靠在支撑板上的翻转侧,若干翻板依次排列形成用于运输物料的运输面。
[0011]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用于传送物料,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输送带运动;所述上料装置上还设有匀叶装置,所述匀叶装置用于将物料均匀散布在输送带上。
[0012] 优选的,所述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置有供风装置和风量调节装置,所述供风装置包括热风装置和冷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用于提供热风,所述冷风装置用于提供冷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用于同时调节热风和冷风的进风量,所述炉体连接壳体的入风口。
[0013] 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风机、导向罩、分离机构、回收机构以及设于烘干机顶部的除尘罩,所述除尘罩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排气风机对应除尘罩的出风口将烘干机内的气体吸出并通过导向罩流向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上开设有出气口和引流风道,所述分离机构与回收机构通过传输管道连接,所述回收机构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回收物料碎屑和粉尘。
[0014]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扫叶机构、盛料盘和用于回收从传送装置上掉落的物料的回料机构,所述扫叶机构包括进叶腔,所述进叶腔上设有进叶口和出叶口,所述进叶口连接壳体的出料口,所述出叶口设置在盛料盘上方;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回收板、回收链和设置在回收链上的刮板,所述回收链倾斜设置在回收板上方,所述回收链与回收板平行设置,刮板横向设置在回收板上方。
[0015] 优选的,还包括导风通道,所述炉体通过导风通道连接壳体,所述热风装置包括热风机以及和热风机连通的热风箱,所述热风箱内设置有制热器,所述制热器用于加热空气,所述热风箱设置有进风口和热风出口;所述冷风装置包括冷风机以及和冷风机连接的冷风管道,所述冷风管道设置有冷风出口;所述导风通道内设有冷风腔、热风腔以及混合腔,所述冷风腔连接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腔连接热风出口,所述热风腔位于冷风腔下方,所述冷风腔与热风腔通过通风窗口连通,所述混合腔连通冷风腔,所述混合腔和热风腔设均设有与壳体连通的通风口
[0016] 优选的,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冷风挡板、至少一个热风挡板以及可同时驱动所述热风挡板和所述冷风挡板转动的调节驱动装置,所述热风挡板位于进风口处,所述热风挡板用于调节进风口的风流量;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包括操作杆和从动杆,所述操作杆和从动杆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和操作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和从动杆铰接,所述操作杆用于供操作人员移动,当所述操作杆移动时,所述从动杆通过连杆机构被带动,使所述冷风挡板和热风挡板同时转动。
[0017] 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个运输面,所述运输面上下层叠设置,所述运输面下方均设有用于支撑翻板的支撑板,所述运输面的支撑板的一端为倾斜设置的斜板;传送带带动翻板移动到斜板上方,所述翻板的翻转侧向下,翻板上的物料从所在运输面掉落在下方的另一运输面上。
[0018]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筒体,所述引流风道设于筒体的顶部与筒体呈偏心设置,所述引流风道截面大于筒体截面面积,所述出气口设于筒体顶端且靠近偏心设置的截面面积小的一端,所述筒体还与传输管道连通。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翻板烘干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翻板烘干机,上料装置可将茶叶均匀上料,并且摊开茶叶时不影响茶叶的品质,上料效率高,适于各种茶叶的流水生产线,应用广泛。
[0021] 二、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送装置,结构更加轻巧,对物料损伤更小;增加物料在烘干机中的运输路径,提高物料的烘干时间,提升物料的烘干质量。
[0022] 三、本实用新型中的热风炉中冷风装置提供冷风,热风装置提供热风,热风装置设置有制热器,来对风进行加热,从而来提供热风,风量调节装置可以同时调节热风和冷风的进风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风量调节装置可以同时调节热风和冷风的进风量,调节十分快速,故可以十分快速的控制烘干机内的温度。可以根据不同批次的茶叶原料的湿度进行及时调整,加工效率高,经济效益好。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板烘干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另一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5为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6为图2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7为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为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中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为本实施例中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为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3] 图11为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4] 图12为本实施例中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3为本实施例中调节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为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5为本实施例中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6为本实施例中排风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7为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8为图17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1] 附图标记:
[0042] U、壳体;U 1、入风口;U 2、排风口;
[0043] Z、上料装置;Z1、输送带;Z2、匀叶装置;Z3、匀叶锯齿;Z4、张紧装置;Z5、料斗; Z6、回收装置;Z7、调节杆;Z8、下料口;Z9、观察窗;Z10、翻转板;
[0044] Y、传送装置;Y1、物料;Y11、进料口;Y12、出料口;Y3、传输机构;Y30、运输面; Y31、转轴;Y32、传送带;Y41、支撑板;Y5、翻板;Y51、固定槽;Y52、开槽;Y53、端板;Y42、端挡板;Y71、链节;Y72、固定柱;Y74、外节片;Y 741、凸块;Y 75、内节片;Y 751、导向槽;
[0045] X、热风炉;X1、炉体;X2、供风装置;X3、风量调节装置;X4、热风装置;X5、冷风装置;X6、热风机;X7、热风箱;X8、制热器;X9、进风口;X10、热风出口;X11、冷风机;X12、冷风管道;
X13、冷风出口;X14、分流板;X15、冷风挡板;X16、热风挡板; X17、调节驱动装置;X18、操作杆;X19、从动杆;X20、连杆机构;X21、第一连杆; X22、第二连杆;
[0046] W、排气装置;W1、排气风机;W2、导向罩;W3、分离机构;W4、回收机构;W5、除尘罩;W6、出风口;W7、出气口;W8、引流风道;W9、传输管道;W10、排气孔; W11、筒体;W12、固定支架;W13、导向板;W14、维护窗;W15、导风扇;W16、扇轴;W17、扇叶;W18、固定部;W19、导风凸部;W20、倾斜面;W21、观察;W22、连接密封部;W23、输出通道;W24、传入通道;
[0047] V、下料装置;V1、扫叶机构;V11、进叶腔;V12、进叶口;V13、出叶口;V2、盛料盘;V3、回料机构;V31、回收板;V32、回收链;V33、刮板;
[0048] T、导风通道;T1、冷风腔;T2、热风腔;T3、混合腔;T4、通风窗口;T5、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参考附图来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50] 如图1所示的翻板烘干机,包括烘干机的壳体、用于向壳体内上料的上料装置Z、用于在壳体内传送物料的传送装置、用于向壳体内鼓入热风的热风炉X、用于将气体排出壳体的排气装置W和用于将壳体内烘干完毕的物料移出的下料装置;上料装置Z上设有下料口 Z8,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料装置Z的下料口Z8位于壳体的进料口上方,传送装置设置在壳体内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出料口连接下料装置;壳体上设有用于热风进入的入风口和用于冷风排除有的排风口,热风炉X包括炉体X1,总出风口W6连接炉体X1;排气装置W设有除尘罩W5,排气装置W通过除尘罩W5连接排风口。
[0051] 下面对翻板烘干机的各个装置进行进一步描述:
[0052] 如图2至图6为上料装置Z的结构示意图,上料装置Z,包括上料装置Z,上料装置Z上设有驱动装置和输送带Z1,输送带Z1用于传送茶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输送带Z1运动;上料装置Z上还设有匀叶装置Z2,匀叶装置Z2用于将茶叶均匀散布在输送带Z1上。
[0053] 上料装置Z上还设有料斗Z5,料斗Z5用于放置茶叶,在流水线上工作时,上游机器可不必连续提供茶叶,仅需间隔将茶叶放入料斗Z5内即可。
[0054] 输送带Z1为链板式输送带Z1,链板式输送带Z1上设有翻板,翻板用于盛放茶叶,可根据茶叶的种类调整翻板的厚度,保证不同茶叶种类后续烘干等操作流程的处理质量。
[0055] 输送带Z1的顶端处还设有出料口,茶叶被运输到输送带Z1的顶端后,从出料口落下,出料口的设置可使茶叶落下的范围可控,便于后续茶叶处理流程。
[0056] 上料装置Z上设有观察窗Z9,观察窗Z9用于观察茶叶在出料口的状态,可根据观察的状态即时调整茶叶的运输量、运输速度、输送带Z1的张紧程度等参数。
[0057] 匀叶装置Z2上设有调节杆Z7,调节杆Z7用于调节匀叶装置Z2与输送带Z1之间的距离,调节杆Z7的设置使调节匀叶装置Z2更加简单好操作,即使输送带Z1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方便调节,不会出现安全问题,保证流水线正常工作。
[0058] 上料装置Z上还设有张紧装置Z4,张紧装置Z4用于张紧输送带Z1,保证输送带Z1 的正常工作,调节简单。
[0059] 输送带Z1的下端还设有回收装置Z6,回收装置Z6用于接收掉落的茶叶并进行回收,避免浪费,并且保证了工厂的环境。
[0060] 匀叶装置Z2上设有匀叶锯齿Z3,匀叶锯齿Z3为柔性材料,可以达到很好的匀叶效果,并且不会损伤茶叶,茶叶成品叶片完好,不会因为机械加工损失茶叶的品质,增加产品的利润。
[0061] 匀叶装置Z2包括中心支架,中心支架长度方向的周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叶片,叶片远离中心支架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匀叶锯齿Z3;叶片与中心支架之间还设有距离调节装置,距离调节装置可调节叶片与中心支架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中的匀叶装置Z2可实现位置高低的调整,位移装置可实现中心支架和叶片的较大高度调整;叶片与中心支架之间的距离调节装置可实现叶片与中心支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匀叶锯齿Z3与输送网之间的距离,实现叶片高度位置的微调;匀叶锯齿Z3与叶片之间为螺纹件连接,匀叶锯齿Z3可更换、清洗,防止匀叶锯齿Z3上细菌滋生,更加干净卫生。
[0062] 上料装置Z将物料Y1运输至壳体内的传送装置Y上,物料Y1在传送装置Y的带动下在充满烘干气体的壳体内移动,下面结合附图7至9对传送装置Y进行描述,传送装置Y,包括用于将物料Y1放入烘干机中的进料口Y11、用于将物料Y1在烘干机中运输的传输机构Y3和用于将烘干完毕的物料Y1运出烘干机的出料口Y12。
[0063]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和传送装置Y上的物料Y1为茶叶。物料Y1从进料口Y11落入由翻板Y5依次拼接而成的运输面Y30上,传送带Y32在转轴Y31的带动下沿着图7中箭头的方向运输。物料Y1的进料口Y11设置在第一层运输面Y30的运输方向的近端,物料 Y1在运输面Y30的带动下向远端运输。物料Y1从运输面Y30的近端运输到远端的过程中,翻板Y5由设置在传送带Y32下面的支撑板Y41支撑,形成完成的运输平面。当物料 Y1运输到运输面Y30的尽头后,需要下落到第二层运输面Y30上。传输装置中设有多个传输机构Y3,多个传输结构上下层叠设置,斜板Y42设置在运输面Y30运输方向的远端。一个烘干机中设有多个上下叠加的传输机构Y3,物料Y1经过“S”型的左右传输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延长物料Y1的烘干时间。且可以根据实际的烘干效果安装或使用相应个数的运输机构。
[0064] 在一个运输面Y30的运输远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板Y42,当翻板Y5运动到斜板Y42 上方后,翻板Y5的翻转侧脱离支撑板Y41,翻转侧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斜板Y42向下活动。此时,承载在翻板Y5上的物料Y1同样受到物料Y1作用向下掉落,掉落到下一层运输面 Y30上。阴影表示物料Y1,物料Y1在多层的运输面Y30上下落运输后最终从出料口Y12 中出料。
[0065] 运输机构包括两个转轴Y31和环形的传送带Y32,传送带Y32套设在转轴Y31上,传送带Y32设置在垂直平面上;传输机构Y3中设有两个传送带Y32,两个传输带平行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传输机构Y3还包括支撑板(Y41)和若干翻板Y5,翻板Y5的一侧为两端可旋转固定在两个传送带Y32之间的固定侧,支撑板Y41设置在传动带的下方,翻板 Y5的另一侧为受重力抵靠在支撑板Y41上的翻转侧,若干翻板Y5依次排列形成用于运输物料Y1的运输面Y30。其中,传输机构Y3包括两个运输面Y30,运输面Y30上下层叠设置,运输面Y30下方均设有用于支撑翻板Y5的支撑板Y41,运输面Y30的支撑板Y41的一端为倾斜设置的斜板Y42;传送带Y32带动翻板Y5移动到斜板Y42上方,翻板Y5的翻转侧向下,翻板Y5上的物料Y1从所在运输面Y30掉落在下方的另一运输面Y30上。物料 Y1在一个传输机构Y3中能够在上下两个运输面Y30上进行烘干,能够增加单个传输机构 Y3的烘干时间,提升烘干机的烘干质量。
[0066] 在传输机构Y3的两端还设有用于防止物料Y1飞出传输装置的挡板,传输装置两端的挡板倾斜设置呈倒“八”字型。左右的挡板能够有效防止翻板Y5在外翻过程中,翻转过快造成损伤,另外能够将残存在翻板Y5上的物料Y1进行收集。
[0067] 传送带Y32采用环形链条,链条由多个链节Y71相互连接而成,链节Y71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柱Y72。翻板Y5的固定侧两端设有固定槽Y51,传输机构Y3的两传送带Y32 上的固定柱Y72相对设置,固定柱Y72插设在固定槽Y51中。翻板Y5通过固定端两侧的固定柱Y72和固定槽Y51可旋转固定在传送带Y32上,增加翻板Y5的稳定性。翻板Y5的固定侧和翻转侧两侧之间的距离,即翻板Y5的宽度与每个链节Y71的宽度相等,翻板Y5 的翻转侧正好与相邻翻板Y5的固定侧相接触,依次相邻的翻板Y5形成完成的运输面 Y30。
[0068] 翻板Y5的两端设有端板Y53,端板Y53与翻板Y5的两个板面均形成用于承载物料 Y1的物料Y1腔。翻板Y5的左右两面都能对物料Y1进行承载,方便物料Y1的传输。翻板Y5上设有用于防止翻板Y5在烘干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开槽Y52,开槽Y52设置在翻转侧的两端。
[0069] 如图9和图11所示为传送机构中链条的结构图,链条套设在链轮上进行传动,链轮上设有轮齿,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外链节和内链节,内链节上设有用于与轮齿绞合的导向槽 Y 751,外链节上设有用于卡固轮齿的凸块Y 741。内链节包括两个内节片Y 75,导向槽Y 751设置两内节片Y 75与轮齿接触的一侧。导向槽Y 751设置在内节片Y 75的侧面,导向槽Y 
751的槽底为便于开轮齿的倾斜设置,两内节片Y 75上的导向槽Y 751的槽底呈倒“八”字型。
[0070] 当轮齿卡入内链节时,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槽Y 751将轮齿卡固进内节片Y 75之间,且导向槽Y 751的槽底倾斜设置,倾斜的槽底均有过渡朱勇,能够更好的卡合住轮齿的表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卡合度链条,通过内链节上设置的导向槽Y 751能够更好的与轮齿绞合,增强链条与轮齿之间的稳定性,链条不容易拖链。
[0071] 外链节包括两个外节片Y74,凸块Y 741设置在两外节片Y74的中部,两个外节片 Y74上的凸块Y 741为减小两外节片Y74之间的距离的相对设置。凸块Y 741为长条形设置,凸块Y 741的长度方向沿着外链节的长度方向设置;凸块Y 741与外节片Y74的表面为平滑过渡设置。当轮齿卡入外链节中时,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块Y 741能够将轮齿更好的卡固在两外节片Y74之间,且凸块Y 741过渡设置在外节片Y74的表面,过渡面能够更好的卡合住轮齿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中的外链节上设置的凸块Y 741,缩短外链节之间的距离,提高外链节与轮齿之间的卡合度,保证链条能够稳固的卡固在轮齿上。
[0072] 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热风炉X的结构示意图,热风炉X,包括炉体X1,炉体X1 设置有供风装置X2和风量调节装置X3,供风装置X2包括热风装置X4和冷风装置X5,热风装置X4用于提供热风,冷风装置X5用于提供冷风,风量调节装置X3用于同时调节热风和冷风的进风量,炉体X1用于和茶叶烘干机连接。
[0073] 热风装置X4包括热风机X6以及和热风机X6连通的热风箱X7,热风箱X7内设置有制热器X8,制热器X8用于加热空气,热风箱X7设置有进风口X9和热风出口X10。热风机X6将风吹入热风箱X7中,空气在热风箱X7中被制热器X8加热,加热后的热风从热风出口X10吹出。该制热器X8采用电加热,可以高效的加热空气,加热效果更好,换热效率高,采用电加热的方式,避免了燃烧生物颗粒、柴或燃烧等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无需处理燃烧尾气,降低了设备成本,使得设备更适应市场需求。
[0074] 冷风装置X5包括冷风机X11以及和冷风机X11连接的冷风管道X12,冷风管道 X12设置有冷风出口X13。冷风机X11将冷风吹入冷风管道X12中,冷风从风口吹出。热风出口X10设置有倾斜的分流板X14,分流板X14用于分流气体。分流板X14将热风出口 X10的热风分流。冷风出口X13设置有倾斜的分流板X14,分流板X14用于分流气体。分流板X14将冷风出口X13的冷风分流。
[0075] 风量调节装置X3包括冷风挡板X15、至少一个热风挡板X16以及可同时驱动热风挡板X16和冷风挡板X15转动的调节驱动装置X17,热风挡板X16位于进风口X9处,热风挡板X16用于调节进风口X9的风流量。通过热风挡板X16的转动角度来调节进风口X9的大小从而调节进风量。
[0076] 风量调节装置X3包括冷风挡板X15、至少一个热风挡板X16以及可同时驱动热风挡板X16和冷风挡板X15转动的调节驱动装置X17,冷风挡板X15位于冷风管道X12内,冷风挡板X15用于调节冷风管道X12的风流量。当冷风挡板X15和冷风管道X12垂直,冷风被冷风挡板X15挡住,进风量最小,当冷风挡板X15和冷风管道X12平行,进风量最大。
[0077] 调节驱动装置X17包括操作杆X18和从动杆X19,操作杆X18和从动杆X19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X20,连杆机构X20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X21和第二连杆X22,第一连杆X21一端和操作杆X18铰接,第二连杆X22一端和从动杆X19铰接,操作杆X18用于供操作人员移动,当操作杆X18移动时,从动杆X19通过连杆机构X20被带动,使冷风挡板X15和热风挡板X16同时转动。操作杆X18通过连杆机构X20和从动杆X19连接,由于第一连杆X21和第二连杆X22互相铰接,且第一连杆X21和操作杆X18铰接,第二连杆 X22和从动杆X19铰接,当操作人员拉动操作杆X18时,从动杆X19通过连杆机构X20被带动,使冷风挡板X15和热风挡板X16同时转动,达到调节同时调节进风量的目的。从而使得能够及时的调整茶叶烘干机内的温度,温度调节方便快捷,使得茶叶的烘干效果更好。
[0078] 冷风挡板X15的数量为,热风挡板X16的数量为。若热风挡板X16的数量为,若热风挡板X16的转动角度小,则进入热风箱X7的气体倾斜度大,不利于风从热风出口X10 排出,但若数量为,则即使转动的角度小,但风也基本垂直进入热风箱X7,有利于风从热风口排出。
[0079] 如图14为导风通道T的结构示意图,炉体X1通过导风通道T连接壳体,热风装置 X4包括热风机X6以及和热风机X6连通的热风箱X7,热风箱X7内设置有制热器X8,制热器X8用于加热空气,热风箱X7设置有进风口X9和热风出口X10;冷风装置X5包括冷风机X11以及和冷风机X11连接的冷风管道X12,冷风管道X12设置有冷风出口X13;导风通道T内设有冷风腔T1、热风腔T2以及混合腔T3,冷风腔T1连接冷风出口X13,热风腔T2连接热风出口X10,热风腔T2位于冷风腔T1下方,冷风腔T1与热风腔T2通过通风窗口T4连通,混合腔T3连通冷风腔T1,混合腔T3和热风腔T2设均设有与壳体连通的通风口T5。
[0080] 图15和图16为排气装置W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排气风机W1、导向罩W2、分离机构W3、回收机构W4以及设于烘干机顶部的除尘罩W5,除尘罩W5开设有出风口W6,排气风机W1对应除尘罩W5的出风口W6将烘干机内的气体吸出并通过导向罩W2流向分离机构W3,分离机构W3上开设有出气口W7和引流风道W8,分离机构W3与回收机构W4通过传输管道W9连接,回收机构W4上开设有排气孔W10,回收机构W4用于回收茶叶碎屑和粉尘。
[0081] 分离机构W3还包括筒体W11,引流风道W8设于筒体W11的顶部与筒体W11呈偏心设置,引流风道W8截面大于筒体W11截面面积,出气口W7设于筒体W11顶端且靠近偏心设置的截面面积小的一端,筒体W11还与传输管道W9连通。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杂物随着气流进入分离机构W3内后,能够形成螺旋状的气流,方便杂物的离心分离使得大部分气流能够从出气口W7中排出,而杂物则会在小部分气流的携带下进入传输管道 W9流入回收机构W4内,方便杂物的分离,比分气流过大而造成杂物的四散飞扬,方便收集,回收机构W4设有的排气孔W10能够进一步排出水蒸气。
[0082] 为了能够有效地将热气导向分离机构W3,导向罩W2呈圆弧状向上连接筒体W11,导向罩W2与筒体W11通过连接件固连,导向罩W2下方还设有固定支架W12。此设置能够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导向罩W2与筒体W11。
[0083] 导向罩W2上还设有圆弧状导向板W13和维护窗W14,圆弧状导向板W13和维护窗W14均与导向罩W2固连。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引流气体,且易于维护。
[0084] 分离机构W3内还设有导风扇W15,导风扇W15包括扇轴W16、设于扇轴W16上的扇叶W17以及设于扇叶W17上的固定部W18,导风扇W15用于将气体输送入分离机构 W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导风扇W15能够被固定在分离机构W3内,从而使得气流通过导风扇W15时,不易形成紊流,杂物能够更好的分离。
[0085] 扇轴W16上设有导风凸部W19,该导风凸部W19呈圆锥体结构设置,扇叶W17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均匀分布于扇轴W16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气流能够被导风凸部 W19和缓的分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在扇轴W16上造成紊流,使得杂物更容易分离出来。
[0086] 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热气且传输更多热气,分离机构W3和回收机构W4的顶端均呈圆管形,传输管道W9分别相切于分离机构W3和回收机构W4的侧面。
[0087] 回收机构W4顶部以下部分呈漏斗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杂质能够更加集中地落入下方。
[0088] 除尘罩W5上设有倾斜面W20,倾斜面W20上设有观察门W21,观察门W21与除尘罩W5通过连接件固定。除尘罩W5安装在机壳顶部,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方便杂物的排出,使得本排湿除尘装置的动力要求较低,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使得烘干机内的空气能够流通,便于新鲜热空气的进入,进一步使得加工制成的茶叶品质较好。
[0089] 传输管道W9间还设有连接密封部W22,连接密封部W22将连接通道分为输出通道W23和传入通道W24两部分,连接密封部W22通过连接件将输出通道W23和传入通道 W24固连密封,输出通道W23与引流风道W8连接成一体,传入通道W24与回收机构W4 连接成一体。本设置能够方便引流风道W8和回收机构W4的拆卸和安装,同时能够不影响整体机构的密封性
[0090] 烘干机工作时,排气风机W1不断从烘干机内吸出气体,气体经过导向罩W2流向分离机构W3,分离机构W3内的导风扇W15的设置使得进入筒体W11内的气流更为缓和,不易产生紊流,从而使得气流在导风扇W15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螺旋状的风旋,产生离心效果,将气流中携带的杂质利用离心力往外侧甩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水蒸气直接从出气口W7排出,而引流风道W8的结构可将质量较大的粉尘杂质导向传输管道W9,粉尘杂质流向回收机构W4内,回收机构W4内排气孔W10进一步排出未分离的水蒸气,而粉尘杂质等由于重力作用会流向回收机构W4底部。
[0091] 如图17和图2为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V的结构示意图,下料装置V包括扫叶机构 V1、盛料盘V2和用于回收从传送装置Y上掉落的物料Y1的回料机构V3,扫叶机构V1包括进叶腔V11,进叶腔V11上设有进叶口V12和出叶口V13,进叶口V12连接壳体U的出料口Y12,出叶口V13设置在盛料盘V2上方;回料机构V3包括倾斜设置的回收板V31、回收链V32和设置在回收链V32上的刮板V33,回收链V32倾斜设置在回收板V31上方,回收链V32与回收板V31平行设置,刮板V33横向设置在回收板V31上方。
[0092] 物料Y1在传送装置Y的带动下运动到下料装置V上方,并将物料Y1倾倒入扫叶机构V1内,物料Y1从进叶口V12进入通过进叶腔V11后从出叶口V13倒入盛料盘V2内。在下料的过程中,有些物料Y1会从传送结构的翻板Y5中漏出掉落到回收板V31上,通过回收链V32上的刮板V33将回收板V31上的物料Y1重新扫入进叶口V12,图中直线箭头方向为回收链V32的运行方向,刮板V33沿着回收链V32从下至上将遗漏的物料Y1进行回收。
[0093]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