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 / 木塑复合材料 /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

阅读:553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室内 吊顶 用木塑 复合材料 ,其原料包括:高 密度 聚乙烯、 植物 秸秆、木粉、表面改性玻璃 纤维 、稀土酚 醛 树脂 、纳米 碳 酸 钙 、伊利石、 高岭土 、相容剂、 润滑剂 ;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以下工艺制备:将玻璃纤维与双 氧 水 混匀,在95-100℃下反应后过滤、干燥得物料A,与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 硅 烷、 乙醇 混匀,在72-78℃下反应后过滤、干燥得物料B,与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1,4-二氧六环混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 锡 搅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0-45℃进行反应,加入二乙烯三胺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 等离子体 处理,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过滤、洗涤、干燥。,下面是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
35-48份、植物秸秆30-55份、木粉20-45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5-13份、稀土酚树脂1-3份、纳米1-5份、伊利石3-7.5份、高岭土2-5份、相容剂2-3.5份、润滑剂1.5-3份;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双混合均匀,在95-100℃下搅拌反应4-5.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在72-78℃下搅拌反应5.5-8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
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0-45℃,搅拌反应3.5-5.5h,加入二乙烯三胺,搅拌反应2-3.5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然后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秸秆为小麦秸秆、花秸秆、油菜秸秆、芦苇秸秆、高粱秸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粉为沙柳木粉、杨木粉、桉木粉、柏木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丙烯酸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混合物,且硬脂酸、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4-10:1-4: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中还包括0.8-2重量份的抗氧剂;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BHT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与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8-12%,且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2-
28g/ml;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4-10;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
1:20-30g/ml;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2-3.5:
4-8.5;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10-20g/ml;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3-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为1.5-3.5min,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55-
70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所述稀土溶液为氯化镧水溶液,且其浓度为0.6-1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的时间为70-130min。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木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木塑材料是以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热塑性塑料和木粉、植物秸秆粉、植物种壳等木质粉料为原料,经挤压、注塑、压制成型所制成的复合材料,其兼备木材与塑料的双重特性,与木质材料相比,具有不易变形开裂、防虫蛀霉变、机械性能高、质轻、防潮、耐酸、耐腐蚀等优点,是理想的木材和塑料的替代品,目前已被广泛用作家装的吊顶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吊顶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具有防潮的特性,但是在某些潮湿的环境中长期使用时,也会出现吸湿、软化、变形等情况,导致其性能大大下降,缩短其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学性能优异,防水性好,耐热耐老化性高,使用寿命长。
[000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35-48份、植物秸秆30-55份、木粉20-45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5-13份、稀土酚树脂1-3份、纳米1-5份、伊利石3-7.5份、高岭土2-5份、相容剂2-3.5份、润滑剂1.5-3份;
[0005]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双水混合均匀,在95-100℃下搅拌反应4-5.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在72-78℃下搅拌反应5.5-8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0-45℃,搅拌反应3.5-5.5h,加入二乙烯三胺,搅拌反应2-
3.5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然后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06] 优选地,所述植物秸秆为小麦秸秆、花秸秆、油菜秸秆、芦苇秸秆、高粱秸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0007] 优选地,所述木粉为沙柳木粉、杨木粉、桉木粉、柏木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0008]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丙烯酸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0009]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混合物,且硬脂酸、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4-10:1-4:3-8。
[0010] 优选地,其原料中还包括0.8-2重量份的抗氧剂;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BHT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与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
[0011] 优选地,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8-12%,且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2-28g/ml;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4-10;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0-30g/ml;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2-3.5:4-8.5;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10-20g/ml;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3-0.5。
[0012] 优选地,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为1.5-3.5min,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55-70W。
[0013] 优选地,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所述稀土溶液为氯化镧水溶液,且其浓度为0.6-1mol/L。
[0014] 优选地,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的时间为70-130min。
[0015] 优选地,所述木粉的粒径为60-100目。
[0016]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30-45μm、直径为10-12μm。
[0017] 优选地,所述植物秸秆的长径比为12-15。
[0018] 本发明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中,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塑料基体,以植物秸秆、木粉为植物原料,添加了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稀土酚醛树脂、纳米碳酸钙、伊利石、高岭土进行配合,发挥各原料的协同作用,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防水性好,耐热耐老化性高,使用寿命长;具体地,加入的稀土酚醛树脂能与高密度聚乙烯基体之间产生较强的交联反应,增加了复合材料中的交联密度以及交联键分布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耐腐蚀性;采用了特定的工艺对玻璃纤维进行了改性,得到了表面改性玻璃纤维,在表面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中,首先以玻璃纤维与双氧水为原料,控制反应的条件,使两者进行了反应,得到了羟基化的玻璃纤维,即物料A,之后以物料A为原料,并与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使物料A与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了反应,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引入到了物料A的表面,得到了表面含有异氰酸基的物料B,之后以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为原料,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作用下,使两者发生了反应,将氟和羟基引入到了物料B的表面,加入二乙烯三胺后,得到了表面被基封端的物料C,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表面进行了刻蚀,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同时改变了其表面化学组成,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稀土能与其表面的氨基以及引入的含氧基团进行配位,通过化学键合以及物理作用吸附在玻璃纤维的表面,改善了玻璃纤维的表面性质,将其加入体系中,在体系中分散均匀,与相容剂配合,改善了基体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引入了氟元素、稀土元素,与纳米碳酸钙、伊利石、高岭土配合后,发挥优异的协同作用,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防水性、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
[0019] 对本发明所述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拉伸性能按照GB/T 1040-92测试,抗冲击强度按照GB/T 1043-93测试,弯曲强度按照GB/T 9341-2008测试,加载速率为2mm/min;按照GB/T 7141-2008的要求,在电热恒温鼓干燥箱中进行热老化试验,老化温度90℃,时间为100h;将木塑复合材料置于水中,浸泡24h后测试浸泡前后木塑复合材料的重量,计算吸水率;结果如下所示:拉伸强度≥36.9MPa,抗冲击强度≥9.7KJ/m2,弯曲强度≥26.7MPa,吸水率≤0.47%;老化后拉伸强度保持率≥89.58%,冲击强度保持率≥91.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8份、小麦秸秆32份、油菜秸秆8份、杨木粉12份、桉木粉8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8份、稀土酚醛树脂1份、纳米碳酸钙3.2份、伊利石3份、高岭土4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份、硬脂酸0.8份、聚乙烯蜡0.4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8份;
[0023]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双氧水混合均匀,在95℃下搅拌反应5.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在72℃下搅拌反应8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0℃,搅拌反应5.5h,加入二乙烯三胺,搅拌反应2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然后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24] 实施例2
[0025]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35份、植物秸秆50份、木粉45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9份、稀土酚醛树脂2.5份、纳米碳酸钙3.8份、伊利石5.8份、高岭土3.8份、相容剂2.8份、润滑剂2.1份、抗氧剂2份;
[0026] 其中,所述植物秸秆为小麦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的混合物,且小麦秸秆、棉花秸秆、高粱秸秆的质量比为1:2:2;所述木粉为沙柳木粉、杨木粉的混合物,且沙柳木粉、杨木粉的质量比为3:2;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丙烯酸接枝聚乙烯的混合物,且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丙烯酸接枝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3;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混合物,且硬脂酸、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重量比为4:2:4;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BHT与抗氧剂1076的混合物,且抗氧剂1010、抗氧剂BHT与抗氧剂1076的质量比为2:3:5;
[0027] 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双氧水混合均匀,在99℃下搅拌反应4.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在77℃下搅拌反应5.8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4℃,搅拌反应5h,加入二乙烯三胺,搅拌反应2.3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5min,然后浸入稀土溶液中静置9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其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11%,且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5g/ml;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7;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8g/ml;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
2.8:7;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18g/ml;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35;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60W;所述稀土溶液为氯化镧水溶液,且其浓度为0.85mol/L。
[0028] 实施例3
[0029]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35份、小麦秸秆55份、沙柳木粉45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13份、稀土酚醛树脂3份、纳米碳酸钙5份、伊利石7.5份、高岭土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3.5份、硬脂酸1.6份、聚乙烯蜡0.8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6份、抗氧剂168 0.2份、抗氧剂BHT 0.3份、抗氧剂1076 0.3份;
[0030]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质量浓度为12%的双氧水混合均匀,其中,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5g/ml,在100℃下搅拌反应4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其中,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4,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6g/ml,在
78℃下搅拌反应5.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5℃,搅拌反应3.5h,加入二乙烯三胺,其中,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2:7,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10g/ml,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38,搅拌反应2.5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3.5min,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58W,然后浸入浓度为1mol/L的氯化镧水溶液中静置13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31] 实施例4
[0032]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5份、棉花秸秆22份、芦苇秸秆8份、杨木粉38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5份、稀土酚醛树脂2.5份、纳米碳酸钙1份、伊利石6份、高岭土2份、丙烯酸接枝聚乙烯2.8份、硬脂酸1份、聚乙烯蜡0.1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8份、抗氧剂1010 0.8份、抗氧剂1076 1.2份;
[0033]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质量浓度为8%的双氧水混合均匀,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8g/ml,在96℃下搅拌反应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混合均匀,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10,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30g/ml,在76℃下搅拌反应6.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2℃,搅拌反应
4h,加入二乙烯三胺,其中,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3.5:8.5,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20g/ml,1H,1H,10H,10H-全氟-1,
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5,搅拌反应3.5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5min,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70W,然后浸入浓度为0.6mol/L的氯化镧水溶液中静置7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34] 实施例5
[0035]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2份、高粱秸秆37份、桉木粉20份、柏木粉13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9份、稀土酚醛树脂2.3份、纳米碳酸钙3.6份、伊利石6份、高岭土4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份、丙烯酸接枝聚乙烯1.7份、硬脂酸
0.8份、聚乙烯蜡0.6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4份、抗氧剂BHT 1份、抗氧剂1076 0.3份;
[0036]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质量浓度为10%的双氧水混合均匀,其中,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2g/ml,在98℃下搅拌反应4.3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其中,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7,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0g/ml,在76℃下搅拌反应7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3℃,搅拌反应4.2h,加入二乙烯三胺,其中,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2.7:4,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17g/ml,1H,1H,10H,
10H-全氟-1,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3,搅拌反应2.7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3min,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55W,然后浸入浓度为0.7mol/L的氯化镧水溶液中静置12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37] 实施例6
[0038]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36份、棉花秸秆20份、油菜秸秆20份、高粱秸秆13份、桉木粉42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11份、稀土酚醛树脂1.2份、纳米碳酸钙1.7份、伊利石4.2份、高岭土2.6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3.1份、硬脂酸
0.7份、聚乙烯蜡0.4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4份、抗氧剂1010 0.3份、抗氧剂168 0.8份、抗氧剂BHT 0.2份、抗氧剂1076 0.5份;
[0039]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玻璃纤维与质量浓度为9%的双氧水混合均匀,其中,玻璃纤维、双氧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6g/ml,在96℃下搅拌反应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乙醇混合均匀,其中,物料A、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7,物料A、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8g/ml,在73℃下搅拌反应7.5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
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1℃,搅拌反应5.2h,加入二乙烯三胺,其中,物料B、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2.6:7,物料B、1,4-二氧六环的质量体积比为1:16g/ml,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比为100:0.38,搅拌反应3.3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5min,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
65W,然后浸入浓度为0.75mol/L的氯化镧水溶液中静置9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40] 实施例7
[0041] 一种室内吊顶用木塑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6份、高粱秸秆31份、柏木粉28.5份、表面改性玻璃纤维9.7份、稀土酚醛树脂2份、纳米碳酸钙3.3份、伊利石7.1份、高岭土4份、丙烯酸接枝聚乙烯2.9份、硬脂酸0.9份、聚乙烯蜡0.3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7份、抗氧剂168 0.6份、抗氧剂1076 0.5份;
[0042] 其中,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1g玻璃纤维与27ml质量浓度为10%的双氧水混合均匀,在97℃下搅拌反应4.6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A;将1g物料A、8g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25ml乙醇混合均匀,在74℃下搅拌反应6.3h,过滤、干燥得到物料B;将1g物料B、2.8g1H,1H,10H,10H-全氟-1,10-癸二醇与18ml1,4-二氧六环混合均匀,加入12.6m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5℃,搅拌反应4h,加入
7.5g二乙烯三胺,搅拌反应3.5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min,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放电功率为68W,然后浸入浓度为0.78mol/L的氯化镧水溶液中静置75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玻璃纤维。
[0043] 对比例
[0044] 与实施例7的唯一不同仅在于,其原料中含有的玻璃纤维为未改性的玻璃纤维。
[0045] 对实施例7和对比例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拉伸性能按照GB/T 1040-92测试,抗冲击强度按照GB/T 1043-93测试,弯曲强度按照GB/T 9341-2008测试,加载速率为2mm/min;按照GB/T 7141-2008的要求,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热老化试验,老化温度90℃,时间为100h;将木塑复合材料置于水中,浸泡24h后测试浸泡前后木塑复合材料的重量,计算吸水率;实施例7中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7.2MPa,抗冲击强度为9.7KJ/
2
m ,弯曲强度为26.9MPa,吸水率为0.36%,老化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1.57%,冲击强度保持率为93.26%;而对比例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0.5MPa,抗冲击强度为8.3KJ/m2,弯曲强度为20.5MPa,吸水率为1.3%,老化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2.86%,冲击强度保持率为
85.87%。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