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多孔混凝土 / 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

阅读:0发布:2020-07-0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压电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电发电 沥青 混凝土 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过程:(1)利用 葡萄糖 水 热法制得纳米炭球;(2)将氢 氧 化钡的水溶液加入 钛 酸四丁酯的 乙醇 溶液中,制得无色透明溶液;(3)在溶液中逐滴加入纳米炭球的无水乙醇悬浊液,得到均匀的混合 流体 ;(4)将混合流体在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5)将复合微球 煅烧 ,制得用于压电发电 沥青混凝土 的空心多孔微球。本发明制得的空心多孔微球压电材料,在较小的压应 力 作用下,便可产生较大的应变,有利于于压电性能的发挥,并且与沥青的相容性好,发电效果优异,可广泛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中。,下面是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具体过程为:
(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粒径为150 700nm的纳米炭球;
~
(2)将氢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通过煅烧炭球产生CO2气体,CO2气体冲破炭球表面覆盖的钛酸钡,在钛酸钡表面形成气孔,生成空心多孔纳米材料,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 200℃,反应时间为8 12h。
~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葡萄糖15 20重量份、去离子水80 85重量份。
~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氢氧化钡2 4重量份、去离子水46 56重量份、钛酸四丁酯2 5重量份、~ ~ ~
乙醇40 45重量份。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纳米炭球4 7重量份、无水乙醇15 18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5 81重~ ~ ~
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高压反应釜为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搪瓷反应釜、钢衬反应釜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30 250℃,反应时间为22 24h。
~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0 80℃,时间为6 8h。
~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 2℃/min,升温至450 480℃,煅烧保温时~ ~
间为30 40min。
~
10.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
孔微球。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电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环境资源的枯竭,能量的回收再利用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急速增加,道路在车辆荷载的频繁作用下内部积存了大量的机械振动能。因此,开发出一种可将道路内部机械应变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路面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0003] 压电材料作为一种在荷载作用下可产生电荷的功能转换型材料,随着对其性能和应用研究的日趋深入,基于压电材料压电效应开发的压电换能器实现了机械应变能到电能的转换,但是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发电路面存在对原路面结构损害大、造价高、施工复杂、应用推广困难等缺陷,因此将压电材料与路面材料一体化的道路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将荷载作用下路面变形产生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较好解决压电元件埋置到路面中时所引起的诸多危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 常用压电材料主要有无机压电材料、有机压电材料和复合压电材料,其中无机压电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品质因数和稳定性,然而压电性能相对微弱;薄膜状有机压电材料具有低疲劳、大应变等优点,但压电系数小、耐温变性能差且在路面石料棱作用下易发生形状破坏;复合压电材料种类少与价格昂贵的特点不适用于道路工程领域。因此,压电材料的研究应用成为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重点课题。
[0005]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732339.5公开了一种复合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由乳化沥青、压电陶瓷粉、泥、砂浆流变剂、减水剂和水制备而成。制备方法包括:准备材料;乳化沥青的预处理;减水剂的预处理;混料;成型;粘结电极;极化等。该发明的材料可用来制作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用来监测无砟轨道的应和变形。随时监测路面的安全状况,降低事故的发生;可制作微功率的压电发电单元,为监测系统提供用电,实现路面健康监测系统的能量自给;解决了现有的压电材料和CA砂浆兼容性差的问题。
[0006]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660929.2公开了一种压电沥青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集料83 90份,矿粉4 6份,压电材料2 4份,导电材料1 2份,沥青3 5~ ~ ~ ~ ~份,原料份数总和为100份;该路面结构采用压电沥青混凝土与棒状电极或者金属网电极配合实现电能的收集,其中压电材料为电气石粉。
[0007] 根据上述,现有方案中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中的压电粉体材料,由于所受应力、应变较小,产生电荷较少,并且相容性不好,所以制备得到的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发电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8] 目前应用较广的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压电材料,压电粉体材料存在所受应力、应变较小,相容性不好等问题,导致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发电效果不理想。
[0009]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具体过程为:
(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粒径为150 700nm的纳米炭球;
~
(2)将氢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通过煅烧炭球产生CO2气体,CO2气体冲破炭球表面覆盖的钛酸钡,在钛酸钡表面形成气孔,生成空心多孔纳米材料,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
[0010] 优选的,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 200℃,反应时间为8 12h。~ ~
[0011] 优选的,步骤(1)中:葡萄糖15 20重量份、去离子水80 85重量份。~ ~
[0012] 优选的,步骤(2)中:氢氧化钡2 4重量份、去离子水46 56重量份、钛酸四丁酯2 5~ ~ ~重量份、乙醇40 45重量份。
~
[0013] 优选的,步骤(3)中:纳米炭球4 7重量份、无水乙醇15 18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5~ ~81重量份。
~
[0014] 优选的,步骤(4)所述高压反应釜可采用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搪瓷反应釜、钢衬反应釜中的一种。
[0015] 优选的,步骤(4)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30 250℃,反应时间为22 24h。~ ~
[0016] 优选的,步骤(4)所述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0 80℃,时间为6 8h。~ ~
[0017] 优选的,步骤(5)所述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 2℃/min,升温至450 480℃,煅烧~ ~保温时间为30 40min。
~
[0018] 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先制备纳米炭球,然后将氢氧化钡水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再将纳米炭球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并将所得的悬浊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所制备的溶液中,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流体;将所得的流体盛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后、冷却、洗涤干燥,得到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最后煅烧即可。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效果在于:1、提出了采用纳米炭球为模板制备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的方法。
[0020] 2、通过将压电材料制备成空心多孔微球形状,利用空心微球状相比压电粉体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形变力更好,在较小的压应力作用下,便可产生较大的应变,更有利于其压电性能的发挥。
[0021] 3、本发明制得的多孔状微球与沥青的相容性好,可广泛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23] 实施例1(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粒径为500nm的纳米炭球;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8℃,反应时间为11h;其中:葡萄糖17重量份、去离子水83重量份;
(2)将氢氧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氢氧化钡3重量份、去离子水51重量份、钛酸四丁酯3重量份、乙醇43重量份;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其中:
纳米炭球5重量份、无水乙醇17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8重量份;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高压反应釜采用碳钢反应釜;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38℃,反应时间为23h;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6℃,时间为7h;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min,升温至470℃,煅烧保温时间为
36min。
[0024] 实施例2(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粒径为300nm的纳米炭球;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11h;其中:葡萄糖16重量份、去离子水84重量份;
(2)将氢氧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氢氧化钡2重量份、去离子水54重量份、钛酸四丁酯3重量份、乙醇41重量份;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其中:
纳米炭球5重量份、无水乙醇16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9重量份;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高压反应釜采用不锈钢反应釜;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35℃,反应时间为23.5h;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2℃,时间为8h;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460℃,煅烧保温时间为
38min。
[0025] 实施例3(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粒径为600nm的纳米炭球;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95℃,反应时间为9h;其中:葡萄糖19重量份、去离子水81重量份;
(2)将氢氧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氢氧化钡3重量份、去离子水49重量份、钛酸四丁酯4重量份、乙醇44重量份;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其中:
纳米炭球6重量份、无水乙醇17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7重量份;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高压反应釜采用搪瓷反应釜;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45℃,反应时间为22.5h;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7℃,时间为6.5h;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min,升温至470℃,煅烧保温时间为
33min。
[0026] 实施例4(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粒径为200nm的纳米炭球;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2h;其中:葡萄糖15重量份、去离子水85重量份;
(2)将氢氧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氢氧化钡2重量份、去离子水56重量份、钛酸四丁酯2重量份、乙醇40重量份;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其中:
纳米炭球4重量份、无水乙醇15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81重量份;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高压反应釜采用搪瓷反应釜;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24h;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0℃,时间为8h;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450℃,煅烧保温时间为
40min。
[0027] 实施例5(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粒径为700nm的纳米炭球;水热反应的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8h;其中:葡萄糖20重量份、去离子水80重量份;
(2)将氢氧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氢氧化钡4重量份、去离子水46重量份、钛酸四丁酯5重量份、乙醇45重量份;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其中:
纳米炭球7重量份、无水乙醇18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5重量份;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高压反应釜采用钢衬反应釜;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22h;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6h;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480℃,煅烧保温时间为
30min。
[0028] 实施例6(1)将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粒径为400nm的纳米炭球;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0h;其中:葡萄糖18重量份、去离子水82重量份;
(2)将氢氧化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得到的溶液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氢氧化钡3重量份、去离子水51重量份、钛酸四丁酯4重量份、乙醇42重量份;
(3)先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炭球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逐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充分搅拌,制得均匀的混合流体;其中:
纳米炭球6重量份、无水乙醇16重量份、无色透明溶液78重量份;
(4)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流体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制得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高压反应釜可采用碳钢反应釜;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40℃,反应时间为23h;干燥采用真空烘箱干燥,温度为75℃,时间为7h;
(5)将步骤(4)制得的炭球/钛酸钡复合微球进行升温煅烧,冷却,制得用于压电发电沥青混凝土的空心多孔微球;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465℃,煅烧保温时间为
35min。
[0029] 对比例1对比例1未采用炭球做内核制备钛酸钡,其他与实施例6一致。
[0030] 将实施例1-6、对比例1的材料进行应变性测试,测试方法为:将微球与沥青胶以质量比1:3分散为胶状,同等条件下,涂敷于板和橡胶垫之间固结,与其他辅助元件组装模拟压电发电装置,竖向压力为0.7 1.1MPa,频率为30次/min,利~
用Bisar3.0软件进行测试分析,分别测定分别在0.7MPa、0.9MPa和1.1MPa下的荷载应变量,并计算平均值;同时连接万能表,分别测定开路电压峰值。
[0031] 表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