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木丝 / 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

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

阅读:0发布:2023-07-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挑选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的杨树品系;种植 地 块 土质为沙壤土,土质肥沃,酸 碱 度在5-7.5之间;将杨树按株行距为3×4米或4×4米种植在种植地块上,每20亩分为一个种植小区,每个相邻的种植小区之间设有一个作业道路,杨树培育3年以上。每年的秋季在专用杨树林的种植地上覆土种植羊肚菌。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利用现有杨树品种,选出适宜品种,适宜栽植 密度 和改造模式,适宜羊肚菌林下栽培方法,每年的秋季覆土种植羊肚菌,不仅实现羊肚菌产量增加,做到产品优质,满足绿色食品要求。,下面是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①选择杨树品种:挑选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的杨树品系;
②选择种植:种植地块土质为沙壤土,土质肥沃,酸度在5-7.5之间;
③种植方法:将杨树按株行距为3×4米或4×4米种植在种植地块上,每20亩分为一个种植小区,每个相邻的种植小区之间设有一个作业道路,杨树培育3年以上,成为羊肚菌专用杨树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杨树林,既可以新载,也可以改造现有杨树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地块为沙性比较大的地块时,应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为每亩林地掺入20方黄土或库淤泥。
4.一种利用专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的方法,选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培育的专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①林下除虫:在专用杨树林下面的种植地块上撒入石灰粉,每平米施用150-250克石灰粉,均匀撒在地面上,用于灭菌杀虫;
②耕翻一次并再晾晒3-5天;
施肥:羊肚菌播种前1-2天,种植地块施入含硫酸的三元素肥料,三元素肥料中N、P、K的质量比为:15:15:15,每平方米施入15-30克;同时施入三元素肥料质量比3%辛硫磷颗粒,每平方米施入7-10克,用于杀虫;然后喷水10-15分钟,水渗后二次耕翻,备用;
④培养袋制作:羊肚菌菌种培养基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小麦40%、麸皮10%、杨木屑
10%、栗木屑30%、稻壳5%、过磷酸1%、石膏1%、石灰2%;草木灰1%,首先用干净水将小麦及浸泡一昼夜,再加入杨木屑、栗木屑、稻壳、过磷酸钙、麦麸、石膏、草木灰、石灰,混合后物料中水分占40%,搅拌均匀,装入耐高温聚乙烯袋内,每袋总重0.5公斤,扎口;通过灭菌锅灭菌消毒,形成培养袋,备用;
⑤羊肚菌播种: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室外最高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下时,进行播种;将羊肚菌菌种均匀撒在种植地块的地表,平均每平方米撒种0.5-0.6公斤;播完羊肚菌种后,用黑色薄膜盖严,保持水分,在黑色薄膜上面人工扎孔;黑色薄膜上面放置遮阳网或用土工布盖严;播种后7天依进行喷水;
⑥羊肚菌管理和出菇:在羊肚菌播种10-15天,菌丝长满地面时,揭开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在种植地块的地面上摆放消毒后的营养袋,摆放方法为营养袋之间的间隔为30到50公分,每亩放置1500-2000袋,放完营养袋后,立即将黑色薄膜和遮阳网或土工布放回原来位置并用土压好,以防被吹跑;放置营养袋前,把每个营养袋的侧面扎多个孔,然后将孔紧贴长满羊肚菌菌丝的地表;
⑦越冬管理:冬季气温低于2摄氏度时,进行越冬管理,用土块将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压实,防止被风吹走;每20天进行一次补水;
⑧出菇管理:在第二年3-4月开始进行出菇管理,当最高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最低气温达到5摄氏度以上时,首先将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挂起,在距地面高
2米处把绳子系在杨树上,然后再将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绑在绳子上;在地面上布置喷管,多个喷管连接一个副管,多个副管连接一个主管;每隔30-40米布置一个主管,每20亩种植地块使用一个水,通过喷水保持地表湿润,空气湿度保持在70%;
⑨病虫害管理:在羊肚菌播种期使用低毒杀虫剂,在出菇期使用除虫菊农药防治害虫,对有病的羊肚菌菌体及时剔除;
⑩采摘、加工:羊肚菌出土后10-20天成熟,在颜色由灰黄或褐色逐渐变成黑色、蜂窝状凸显充分时,及时采收,采收的羊肚菌进行烘干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专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肚菌播种分为两种方法:
①用菌棒粉碎机将菌种粉碎处理,把粉碎后的菌种均匀撒在地面,再用三耡或培土机进行覆盖,将菌种播入土层下方0-3厘米,再将菌种表面盖表层土1-2厘米;
②采用沟播,在种植地块上开种植沟,菌种均匀撒在种植沟里,种植沟的沟深不超10公分,相邻两个种植沟之间的距离不超15-20公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专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营养袋前,首先制作扎孔工具,在木板上每隔2公分钉上性钉子,共计5-8个钢性钉子,再用扎孔工具上的钢性钉子把营养袋侧面扎15以上的孔,然后将孔紧贴长满羊肚菌菌丝的地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羊肚菌属于低温型食用菌,生长期超过一百多天,北方冬季漫长,冬季温度极低,温差过大,春季时间短适宜出菇期不足,羊肚菌又是珍稀食药用菌,目前,市场价格较高。在北方,大多生长在阔叶杨树林下,通常群生,在林下如果发现一株,在附近就可能发现更多,一般野生菌3-4月,气温达到25度左右才开始生长,且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及应用方法,发展利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节约了土地,增加林木蓄积,开发利用羊肚菌专用林,对羊肚菌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①选择杨树品种:挑选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的杨树品系;
②选择种植:种植地块土质为沙壤土,土质肥沃,酸度在5-7.5之间;
③种植方法:将杨树按株行距为3×4米或4×4米种植在种植地块上,每20亩分为一个种植小区,每个相邻的种植小区之间设有一个作业道路,杨树培育3年以上,成为羊肚菌专用杨树林。
[0005] 所述专用杨树林,既可以新栽也可以改造现有杨树林。
[0006] 所述种植地块为沙性比较大的地块时,应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为每亩林地掺入20方黄土或库淤泥。
[0007] 一种利用专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的方法,步骤如下:①林下除虫:在专用杨树林下面的种植地块上撒入石灰粉,每平米施用150-250克石灰粉,均匀撒在地面上,用于灭菌杀虫;
②耕翻一次并再晾晒3-5天;
施肥:羊肚菌播种前1-2天,种植地块施入含硫酸的三元素肥料,三元素肥料中N、P、K的质量比为:15:15:15,每平方米施入15-30克;同时施入三元素肥料质量比3%辛硫磷颗粒,每平方米施入7-10克,用于杀虫;然后喷水10-15分钟,水渗后二次耕翻,备用;
④培养袋制作:羊肚菌菌种培养基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小麦40%、麸皮10%、杨木屑
10%、栗木屑30%、稻壳5%、过磷酸1%、石膏1%、石灰2%;草木灰1%,首先用干净水将小麦浸泡一昼夜,再加入杨木屑、栗木屑、稻壳、过磷酸钙、麦麸、石膏、草木灰、石灰,混合后物料中水分占40%,搅拌均匀,装入耐高温聚乙烯袋内,每袋总重0.5公斤,扎口;通过灭菌锅灭菌消毒,形成培养袋,备用;
⑤羊肚菌播种: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室外最高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下时,进行播种;将羊肚菌菌种均匀撒在种植地块的地表,平均每平方米撒种0.5-0.6公斤;播完羊肚菌种后,用黑色薄膜盖严,保持水分,在黑色薄膜上面人工扎孔;黑色薄膜上面放置遮阳网或用土工布盖严;播种后7天依进行喷水;
⑥羊肚菌管理和出菇:在羊肚菌播种10-15天,菌丝长满地面时,揭开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在种植地块的地面上摆放消毒后的营养袋,摆放方法为营养袋之间的间隔为30到50公分,每亩放置1500-2000袋,放完营养袋后,立即将黑色薄膜和遮阳网或土工布放回原来位置并用土压好,以防被吹跑;放置营养袋前,把每个营养袋的侧面扎多个孔,然后将孔紧贴长满羊肚菌菌丝的地表;
⑦越冬管理:冬季气温低于2摄氏度时,进行越冬管理,用土块将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压实,防止被风吹走;每20天进行一次补水;
⑧出菇管理:在第二年3-4月开始进行出菇管理,当最高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最低气温达到5摄氏度以上时,首先将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挂起,在距地面高
2米处把绳子系在杨树上,然后再将黑色薄膜及上面的遮阳网或用土工布绑在绳子上;在地面上布置喷管,多个喷管连接一个副管,多个副管连接一个主管;每隔30-40米布置一个主管,每20亩种植地块使用一个水,通过喷水保持地表湿润,空气湿度保持在70%;
⑨病虫害管理:在羊肚菌播种期使用低毒杀虫剂,在出菇期使用除虫菊农药防治害虫,对有病的羊肚菌菌体及时剔除;
⑩采摘、加工:羊肚菌出土后10-20天成熟,在颜色由灰黄或褐色逐渐变成黑色、蜂窝状凸显充分时,及时采收,采收的羊肚菌进行烘干处理。
[0008] 所述羊肚菌播种分为两种方法:①用菌棒粉碎机将菌种粉碎处理,把粉碎后的菌种均匀撒在地面,再用三耡或培土机进行覆盖,将菌种播入土层下方0-3厘米,再将菌种表面盖表层土1-2厘米;
②采用沟播,在种植地块上开种植沟,菌种均匀撒在种植沟里,种植沟的沟深不超10公分,相邻两个种植沟之间的距离不超15-20公分。
[0009] 放置营养袋前,首先制作扎孔工具,在木板上每隔2公分钉上性钉子,共计5-8个钢性钉子,再用扎孔工具上的钢性钉子把营养袋侧面扎15以上的孔,然后将孔紧贴长满羊肚菌菌丝的地表。
[0010]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利用现有杨树品种,选出适宜品种,适宜栽植密度和改造模式,适宜羊肚菌林下栽培方法,每年的秋季覆土种植羊肚菌,不仅实现羊肚菌产量增加,做到产品优质,满足绿色食品要求;实现林下羊肚菌产量翻倍,林木蓄积翻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高产高效,效益翻番,提高羊肚菌产量,增加林木蓄积,比不种植羊肚菌地块增加林木蓄积46%,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2] 一种羊肚菌专用杨树林的培育方法,步骤如下:选择适宜杨树品种,以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有利于羊肚菌生长发育杨树品系,以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为例,在现有20多个杨树品种中,选出了5个适宜品种用于羊肚菌栽培专用林发展,其中以渤丰1号、2号、107、108、意大利杨最为适宜。通过实验观察播种羊肚菌地块,林木蓄积有明显的增长,没有播种羊肚菌的地块林木蓄积年增长量不足10-12%,种植羊肚菌的地块增长42.5%,之所以种植羊肚菌与不种地块比较,每亩多收入4000元;
改造现有不适合生产羊肚菌杨树林:以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为例,滦河两岸杨树就达
10余万亩,是天然羊肚菌宝库,杨树品种良莠不齐,结合实际现状,改造这些低产林,种植上述杨树品种,采用株行距3×4米或4×4米,每20亩为一个种植小区,并设计出作业道路,沙性比较大的地块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每亩林地掺入20方黄土或水库淤泥,培育3年以上,成为羊肚菌专业杨树林,备用。
[0013] 一种利用专用杨树林栽培羊肚菌的方法,步骤如下:选择现行适宜种植地块:选择上述杨树品种林地种植羊肚菌,地块土质为沙壤土,土质肥沃,且酸碱度在5-7.5之间,最为适宜,低于6.5撒石灰调节酸碱度。首先将生石灰粉用水分解成粉状,生石灰要选没有石头和杂质的块状石灰,其次选择林地综合考虑道路、水源、电设施等实际情况。在播种前要规划好道路,尽量做到林间道路畅通,便于运输物资。没有水源条件的要在播种前按照每20亩打一眼水井。在做好道路和水源基础上,林下羊肚菌种植区要根据实际做好电力设施准备,以降低生产成本。栽种羊肚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树龄在3年生以上,株行距在3×4米或4×4米之间,生长条件比较好的林相。
[0014] 林下除虫:首先地面撒入大量石灰粉,一般每平米150-250克,亩用量200-300斤,用于灭菌杀虫,耕翻一次并再晾晒3-5天。
[0015] 施肥:羊肚菌播种前1-2天,再施入含硫酸钾的三元素肥料(N:P:K=15:15:15),每平方米施入15-30克,同时施入3%辛硫磷颗粒每平米7-10克,用于杀虫。然后喷水10-15分钟,水渗后二次耕翻备用。
[0016] 林下羊肚菌播种: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在气温达到20度以下,唐山地区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进行播种,其他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在播种前,播种所有器械要用3%的高锰酸钾或食用菌消毒液进行消毒清洗,然后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擦干。将羊肚菌菌种均匀撒在地表,每亩400斤左右,平均每平方米1-1.2斤左右,为减少开支,增加播种速度,可用废菌棒粉碎机将菌种粉碎处理,把粉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地面,再用三角耡拉钩并覆盖,将菌种播入0-3厘米土层,盖表层1-2厘米,也可用培土机戒进行覆盖。根据羊肚菌生长习性,喜欢在种植沟里和沟两帮生长,也可采用沟播,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沟深不超10公分,两沟距离不超15-20公分为宜,播完种羊肚菌后及时用黑色薄膜盖严,保持水分,在薄膜上面人工扎孔,人工扎孔可促进出菇,增加羊肚菌产量,上述所述羊肚菌菌种为固体菌种。经试验,人工打孔比提前薄膜打孔增加20%以上产量,打完孔后,立即将遮荫网盖上保温保湿防太阳直射杀菌。遮阳网选六针加密,或用200克土工布盖严,播后7天依据土壤墒情湿度情况进行喷水,在冬季根据具体降水情况补水1-2次。
[0017] 培养袋制作:羊肚菌菌种培养基的配方为: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小麦40%、麸皮10%、杨木屑10%、栗木屑30%、稻壳5%、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草木灰1%,首先用干净水将小麦浸泡一昼夜,再加入杨木屑、栗木屑、稻壳、过磷酸钙、麦麸、石膏、草木灰、石灰,混合后物料中水分占40%,搅拌均匀,装入耐继续搅拌,然后装入耐高温聚乙烯袋内,每袋总重1市斤,最后扎口,通过灭菌锅灭菌消毒,形成培养袋,备用。
[0018] 羊肚菌管理和出菇:一般羊肚菌播种10-15天菌丝长满地面基本成熟,即可摆放用灭菌锅消毒后的营养袋,要求营养袋配方与菌种配方一致,营养袋数量需是羊肚菌菌种的3倍。一般亩用营养袋1500-2000袋,再放营养袋前,首先用1寸钉子钉在木板上,木板长度3-4厘米,然后在木板上每隔2公分左右钉上钢性钉子,大约5-8个,再用钉上钉子的木板把营养袋侧面扎15左右小孔,然后将孔紧贴长满羊肚菌菌丝的地表。摆放方法,每隔30到50公分放一个营养袋,每亩一般1500-2000袋。放完营养袋,立即将地膜和遮阳网或土工布放回原来位置并用土压好,以防被风吹跑。
[0019] 越冬管理:冬季气温低于2度时就进行越冬管理,经常检查,防止遮阳网和薄膜被风吹走。如果长时间没有有效降雨()就需要补水,每20天左右依据田间湿度或干旱程度进行浇水。
[0020] 出菇管理:当气温稳定在15度左右,低温达到5度以上,一般以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为例,在第二年3-4月开始进行出菇管理,首先开始将遮阳网挂起,在距树高2米处先把绳子系在树上,然后再将遮阳网用尼龙扎带或线绳将遮阳网缝在绳子上,并抓紧时间布好微喷管带,每隔30-40米布置一道主管,副管根据树行距低于4米的放一道微喷管带,高于4米的放两道微喷管带,微喷带以1.2寸,7孔水眼为最好,每20亩为一个单元,使用一个水泵,根据田间湿度情况,喷3-5分钟,长期保持地表湿润,空气湿度保持在70%左右。搭建小拱棚:为增加产量根据栽培者经济状况,在第二年4月以前搭建小拱棚,小拱棚支架选用拆卸方便的冷拨丝,一般长5-6米,每50公分一道,然后将遮阴网或土工布铺放在上面,搭完小拱棚后及时把喷水设施按以上所述铺设好微喷带。小拱棚要及时做好通风,温度低时在中午进行,温度高时在早晚进行。切忌温度高时在中午猛打开通风降温放。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出菇管理20左右天出现菇蕾,20-40天左右陆续采收,因林下环境变化大,初蕾期较长。病虫害管理: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也和其他植物一样,生长季节都会发生病虫害,必须以预防为主,除在播种期使用低毒杀虫剂外,在出菇期使用除虫菊类农药防治害虫,其次预防高温,在高温时及时喷水降温,对得病菌体及时采摘。
[0021] 及时采摘、加工,羊肚菌实体出土后10-20天成熟,在颜色由灰黄或褐色逐渐变成黑色,蜂窝状凸显充分时及时采收,釆菇是用小刀或剪刀在距地面1公分左右剪掉或割取,然后轻轻放入篮子内,割好的羊肚菌要及时运出栽培场地进行烘干处理。
[0022] 本发明还将土工布用羊肚菌的种植。
[0023] 在实施例中,播完羊肚菌种后,用黑色薄膜盖严,保持水分,在黑色薄膜上面人工扎孔;黑色薄膜上面用土工布盖严。已有技术栽培羊肚菌,大多采用遮阳网为遮盖、遮阴介质,遮阳网遮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最明显缺点是不耐高温、不保水、不抗风,不耐阳光照射等缺点,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土工布用于栽培羊肚菌,有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在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方面都有其重要意义。
[0024] 利用土工布栽培羊肚菌,解决了羊肚菌栽培用遮阳网遮阴存在的较多弊病,用土工布栽培羊肚菌不但防风、防热、防寒,增加小区气候,保持田间持水量,有利于羊肚菌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得当可以使用5年以上,不但降低了栽植成本,且提高了设施土地利用率,实现高产高效,效益翻番。
[0025]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选用土工布的规格,按现有发展羊肚菌方式及栽培方法,经用不同土工布对照,每平方米重量达到200克的土工布比较适合发展羊肚菌生产,低于200克,拉力不足,高于重量200克,增加栽培成本,之所以选用每平方米重量200克最为合适,长度按照所用棚室长度而定,双阴三带菇棚采用长度最好30-33米为宜,林下栽培按照林地所栽植株行距确定土工布长度和宽度,一般以行距加两米计算宽度,长度最长不能超过40米,超过40米喷水带因压力不足,喷水达不到雾状,对羊肚菌生产比较不利;土工布一般采用5-6米宽为宜,因市场上没有适宜羊肚菌生产的土工布规格,要提前做好和生产厂家的接洽,定做适合自己发展羊肚菌规格产品。
[0026] 土工布使用方法:双阴三带棚将定好尺寸的土工布从一侧或一边将土工布平铺在整个棚上,为了通风方便,在离棚80厘米-100厘米处安装卡槽,将土工布固定好,在铺好的棚上边每隔2米放一根线绳或压模线,防止大风吹跑。注意,无论是小拱棚还是双阴三带棚铺土工布,不要用力过猛防止将土工布拉坏。
[0027] 利用土工布栽植羊肚菌:要充分考虑羊肚菌的生长习性,用土工布栽植羊肚菌,要考虑土工布、透气、吸水、保暖和防风效果,对使用土工布栽植羊肚菌适当减少喷水次数,调节棚内湿度,提早揭开黑色薄膜,适时灌水。
[0028] 提前将原有棚室检查修理好备用,没建好棚室的要在出菇以前将棚建好,建棚时,要注意选好场地,一般选在土壤稀松、半阳、涝时能排、旱时能浇,水资源丰富,道路交通方便,便于运输各种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地方建棚,林下要选发芽早、落叶晚的树林作为栽培地,在林下最好要考虑林中道路、水井以及电力设施等情况。
[0029] 整地播种,棚室栽培羊肚菌,要考虑上茬作物对羊肚菌的拮抗作用,如果种植其他菌类,要把原来菌类废棒和菌康清除,用石灰灭菌消毒,回填无杂菌新土,再撒石灰进行二遍消毒灭菌,耕翻一次后再撒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除虫,棚室内可用微耕机处理地面,用人工将地面搂平备用,林下选用没有种植过羊肚菌的地块,在杂草生长季节可使用除草剂灭草或用旋耕机翻耕处理杂草,待2个月杂草腐烂后,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于10月份以前将石灰洒在地表面翻耕一次,过几天撒上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除虫,翻耕一次,过几天在把硫酸钾复合肥撒入地面翻耕备种。
[0030] 播种,鉴于人工掰碎菌种费时费工,最好用粉碎机将菌种粉碎处理,粉碎机一般用废菌袋处理设备。播种采用方式为沟播或条播,播完种子后,覆土2-3厘米,播完后铺地膜,然后再在地膜上打孔,经试验人工打孔对羊肚菌早出菇、提高产量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播种10天后根据土壤墒情,如果干旱喷一次水,但不要太大,在播种15天左右放营养袋,亩用营养袋2000左右,林下播种后抓紧将土工布铺好,禁止长时间阳光照射。
[0031] 放喷水袋,为保证羊肚菌正常生长,在播种后将水管或水带铺好或挂好,林下在岀菇管理前将水带平铺在畦面上,在来年春天3月份左右将土工布平铺在小拱棚上。
[0032] 出菇管理,北方林下出菇管理可选在4月份,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暖棚在播种60天左右就可进行出菇管理,冷棚依据棚室温度和管理情况定好出菇管理时间,进入出菇管理期,依棚内湿度浇一次透水,其后保持棚室湿度,每天喷2-5分钟左右小水, 10多天后原基形成,减水,或停水直至原基涨成有菇顶的小菇,也就是原基长出菇顶时浇水1-2次,不超过5分钟左右,继续保持棚室湿度,上述喷水指的是雾化喷水,防止喷大水。待羊肚菌涨到由黄变黑,菇表面凹凸地方明显后采摘,采下的菇要轻拿轻放,并且在短时间内烘干处理,待干后把处理好的菇用10-20斤塑料袋子分级装好,系严待售,储藏的羊肚菌要经常检查,防止霉变、生虫。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