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混凝土搅拌车 /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

阅读:590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混凝土 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属于 混凝土搅拌车 的尾盖密封装置的技术领域。通过将回转密封组件设置在搅拌筒的出口 法兰 处,密封 门 与回转密封组件 铰链 接,开合驱动系统中的执行件两端分别与导料件上的横梁、进料斗密封门铰链接,控制着密封门的开合。当密封门需要开启时,开合驱动系统控制密封门上扬式打开,与出口法兰的端面形成一定 角 度,进行卸料或筒内清洗;当密封门需要关闭时,开合驱动系统控制密封门闭合,与回转密封组件紧密贴合。回转密封组件安装在搅拌筒上,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密封门的重量,减少密封部件的磨损,提高使用效率。密封门为全密封式,减少筒内物料的 水 分 蒸发 ,提高运输 质量 。(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筒(1)、回转密封组件、尾盖组件、导料组件和开合驱动系统;
所述搅拌筒(1)的尾部设有出口法兰(2),所述回转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在出口法兰(2)上;
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密封(3)和进料斗(4);所述密封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进料斗(4)固定连接在密封门(3)的一侧壁上;所述进料斗(4)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41);
所述导料组件包括支架(6)和导料件(7),所述支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导料件(7)的侧壁上;所述支架(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身尾部底座上;所述导料件(7)的顶面开设有导料槽(71),所述导料件(7)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二连接耳(81);
开合驱动系统包括执行件(9)和控制单元(10);所述控制单元(10)设置在车身尾部底座上;所述控制单元(10)驱动执行件(9)运动;
所述密封门(3)与回转密封组件背对出口法兰(2)的一侧壁贴合;所述连接杆(5)远离密封门(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回转密封组件的顶部;所述回转密封组件贴合在导料槽(71)内;所述执行件(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耳(41)转动连接;所述执行件(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耳(8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法兰(2)、回转密封组件、密封门(3)和导料槽(71)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密封组件包括回转支撑(11)、7形底座(12)和7形衬套(13);所述回转支撑(11)设置在7形底座(12)和7形衬套(13)之间;所述回转支撑(11)的内圈与出口法兰(2)固定连接;
所述回转支撑(11)的外圈与7形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7形底座(12)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杆(5)铰接的第三连接耳(121);所述7形衬套(13)固定连接在7形底座(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7形衬套(13)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7形衬套(13)设有上下两个;所述7形衬套(13)的内周面与出口法兰(2)的内周面共面且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部的所述7形衬套(13)与回转支撑(11)的内圈之间设有密封垫(14),且所述密封垫(14)固定连接在7形衬套(13)的内圈外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7形底座(12)的外周面与导料槽(71)的槽面贴合;所述7形衬套(13)的外端面与密封门(3)背对进料斗(4)的一侧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执行件(9)为液压缸,所述控制单元(10)为液压控制回路;所述液压控制回路包括电机(15)、液压(16)、第一电磁换向(17)、液压(18)、第一截止阀(19)和溢流阀(20);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液压泵(16)的转轴连接,所述液压泵(16)的出油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7)通过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与液压缸连通;所述第一油管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第二油管与液压缸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节流阀(21);所述液压锁(18)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并联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19)的进油口和液压缸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19)的出油口和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20)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泵连通;所述溢流阀(20)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系统为气压控制回路,所述执行件(9)为气缸,所述控制单元(10)为气压控制系统;所述气压控制回路包括气源装置(22)、排气装置(23)、第二电磁换向阀(24)和第二截止阀(25);所述气源装置(22)和排气装置(23)分别通过气管与第二电磁换向阀(24)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4)通过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分别与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与气缸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气缸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均设有第二单向节流阀(26);所述第二截止阀(25)的出气口与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25)的进气口与气缸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车的尾盖密封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出口处多为敞口式,车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路况不佳,导致混凝土等物料泄漏造成路面污染,经改进,搅拌筒出口处有了密封装置,却有重量大,磨损严重的部件增多的问题。
[0003] 现有相关专利(CN107344401A)介绍了一种中空轴回转密封方式,在确保了密封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密封部件的磨损,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难度,但将回转支撑等组件安装在密封上使得密封门的重量显著增加,并且需要两侧的液压驱动提供更大的驱动,对液压系统也是一个考验,同时一旦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没有解决相关的措施;同时搅拌筒内物料的会有较多地分经过回转支撑组件蒸发,不能保证运输质量。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用单个开合驱动系统控制密封门的开合,将回转支承安装在搅拌筒上既达到密封效果又能减轻密封门的重量;将密封门设置为全密封式,大大减少搅拌筒内物料的水分蒸发,提高搅拌车的工作质量。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包括搅拌筒、回转密封组件、尾盖组件、导料组件和开合驱动系统;
[0007] 所述搅拌筒的尾部设有出口法兰,所述回转密封组件固定连接在出口法兰上;
[0008] 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密封门和进料斗;所述密封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在密封门的一侧壁上;所述进料斗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
[0009] 所述导料组件包括支架和导料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导料件的侧壁上;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身尾部底座上;所述导料件的顶面开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二连接耳;
[0010] 开合驱动系统包括执行件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车身尾部底座上;所述控制单元驱动执行件运动;
[0011] 所述密封门与回转密封组件背对出口法兰的一侧壁贴合;所述连接杆远离密封门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回转密封组件的顶部;所述回转密封组件贴合在导料槽内;所述执行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耳转动连接;所述执行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耳转动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法兰、回转密封组件、密封门和导料槽同轴设置。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密封组件包括回转支撑、7形底座和7形衬套;所述回转支撑设置在底座和7形衬套之间;所述回转支撑的内圈与出口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与7形底座固定连接;所述7形底座的顶部设有与连接杆铰接的第三连接耳;所述7形衬套固定连接在7形底座上。
[0014] 进一步的,所述7形衬套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7形衬套设有上下两个;所述7形衬套的内周面与出口法兰的内周面共面且贴合。
[0015] 进一步的,下部的所述7形衬套与回转支撑的内圈之间设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固定连接在7形衬套的内圈外周面上。
[0016] 进一步的,所述7形底座的外周面与导料槽的槽面贴合;所述7 形衬套的外端面与密封门背对进料斗的一侧壁贴合。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驱动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执行件为液压缸,所述控制单元为液压控制回路;所述液压控制回路包括电机液压、第一电磁换向、液压、第一截止阀和溢流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液压泵转轴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与液压缸连通;所述第一油管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第二油管与液压缸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节流阀;所述液压锁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并联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的进油口和液压缸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油口和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泵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连通。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驱动系统为气压控制系统,所述执行件为气缸,所述控制单元为气压控制回路;所述气压控制回路包括气源装置、排气装置、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气源装置和排气装置分别通过气管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分别与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与气缸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管与气缸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均设有第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气口与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的进气口与气缸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所述导料件的顶面开设有导料槽,导料槽与7形底座的外周面紧密贴合,导料槽为7形底座提供安装面和支撑点,降低搅拌筒承载的回转密封组件的支撑力,防止回转密封组件受重力影响与出口法兰之间出现偏移,同时大大降低维修难度,有效保证了密封效果,提高搅拌车的运输效率。
[0021] (2)7形底座和7形衬套组成壳体保护回转支撑,7形衬套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7形衬套设有上下两个,磨损不均时可选择性地更换,提高了7型衬套的使用率,有效节约生产成本。7形衬套的内周面与出口法兰的内周面共面且贴合,有效保证回转支撑的优良工作环境。
[0022] (3)7形衬套的外端面与密封门背对进料斗的一侧壁贴合,实现对搅拌筒内的混凝土实现全密封,大大降低水分损失量,提高运输质量。
[0023] (4)所述导料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为执行件提供一个旋转支撑点,7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耳,第三连接耳为执行件提供另一个旋转支撑点,通过执行件的自身摆动、作用力和密封门的自身重力联合作用下,实现密封门的关闭;搅拌筒需要开启时,可以通过执行件的自身摆动和作用力进而上扬打开,由于密封门只连接有进料斗,大大降低执行件的作用力,同时减少7形底座的承载力,提高搅拌车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视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0028] 图5为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
[0029] 图6为气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
[0030] 图中:1、搅拌筒,2、出口法兰,3、密封门,4、进料斗,41、第一连接耳,5、连接杆,6、支架,7、导料件,71、导料槽,8、横梁,81、第二连接耳,9、执行件,10、控制单元,11、回转支撑, 12、7形底座,121、第三连接耳,13、7形衬套,14、密封垫,15、电机,16、液压泵,17、第一电磁换向阀,18、液压锁,19、第一截止阀,20、溢流阀,21、第一单向节流阀,22、气源装置,23、排气装置,24、第二电磁换向阀,25、第二截止阀,26、第二单向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包括搅拌筒1、回转密封组件、尾盖组件、导料组件和开合驱动系统;
[0035] 搅拌筒1的尾部设有出口法兰2,出口法兰2上均匀开设有便于安装的椭圆形孔,为降低密封门3的重量同时保证密封效果,在出口法兰2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密封组件;
[0036] 尾盖组件包括密封门3和进料斗4;密封门3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5;进料斗4焊接固定在连接在密封门3的后侧壁上;进料斗4的外周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耳41;
[0037] 导料组件包括支架6和导料件7,支架6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导料件7的侧壁上,支架6的底端焊接固定在车身尾部7形底座12上;导料件7的顶面开设有便于混凝土卸料的导料槽71,导料件7的顶端后侧焊接固定有横梁8,横梁8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二连接耳81;
[0038] 开合驱动系统包括执行件9和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设置在车身尾部7形底座12上;控制单元10驱动执行件9运动;
[0039] 密封门3与回转密封组件背对出口法兰2的一侧紧密贴合,连接杆5远离密封门3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回转密封组件的顶部,回转密封组件贴合在导料槽71内,导料槽71为回转密封组件提供定位面和支撑点,防止回转密封组件受重力影响与出口法兰2之间出现偏移,有效保证了密封效果。执行件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耳4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执行件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耳8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工作过程中,当搅拌筒1需要密封时,密封门3在自身重力以及执行件9对密封门3拉动的联合作用下,密封门3的内侧面与回转密封组件的外端面紧密贴合,实现静密封;当搅拌筒1需要开启时,执行件9对密封门3进行推动,使密封门3以回转密封组件的顶部为中心进行上扬,当密封门3的内侧面与出口法兰2成一定度时,既可以卸料或筒内清洗工作。
[0040] 实施例2:
[004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上扬式尾盖密封装置,包括搅拌筒1、回转密封组件、尾盖组件、导料组件和开合驱动系统;
[0042] 搅拌筒1的尾部设有出口法兰2,为降低密封门3的重量同时保证密封效果,在出口法兰2上固定连接有回转密封组件;
[0043] 尾盖组件包括密封门3和进料斗4;密封门3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杆5;进料斗4焊接固定在连接在密封门3的后侧壁上;进料斗4的外周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耳41;
[0044] 导料组件包括支架6和导料件7,支架6的顶端焊接固定在导料件7的侧壁上,支架6的底端焊接固定在车身尾部7形底座12上;导料件7的顶面开设有便于混凝土卸料的导料槽71,导料件7的顶端后侧焊接固定有横梁8,横梁8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二连接耳81;
[0045] 开合驱动系统包括执行件9和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设置在车身尾部7形底座12上;控制单元10驱动执行件9运动;
[0046] 密封门3与回转密封组件背对出口法兰2的一侧紧密贴合,连接杆5远离密封门3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回转密封组件的顶部,回转密封组件贴合在导料槽71内,导料槽71为回转密封组件提供定位面和支撑点,防止回转密封组件受重力影响与出口法兰2之间出现偏移,有效保证了密封效果。执行件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耳4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执行件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耳8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工作过程中,当搅拌筒1需要密封时,密封门3在自身重力以及执行件9对密封门3拉动的联合作用下,密封门3的内侧面与回转密封组件的外端面紧密贴合,实现静密封;当搅拌筒1需要开启时,执行件9对密封门3进行推动,使密封门3以回转密封组件的顶部为中心进行上扬,当密封门3的内侧面与出口法兰2成一定角度时,既可以卸料或筒内清洗工作。
[0047]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保障优良的密封效果和结构性能,将出口法兰2、回转密封组件、密封门3和导料槽71同轴设置。
[0048]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回转密封组件包括轻薄形的回转支撑 11、7形底座12和7形衬套13。7形底座12和7形衬套13对角且正对设置,7形衬套的外圈通过螺栓固定在7形底座12的外圈上,转支撑11设置在7形底座12和7形衬套13之间,由7形底座12和 7形衬套组成壳体对回转支撑11进行有效的保护,回转支撑11的内圈与出口法兰2通过螺栓固定为整体,回转支撑11的外圈与7形底座12通过螺栓固定为整体。7形底座12的外周面顶部设有与连接杆 5铰接的第三连接耳121,密封门3以第三连接耳121为中心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进而实现开闭功能。采用轻薄型密封构件,可以大大降低密封构件的磨损,有效降低维修频率
[0049]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7形衬套13的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7 形衬套13设有上下两个,磨损不均时可选择性地更换,提高了7型衬套的使用率,节约了一定的材料成本。7形衬套13的内周面与出口法兰2的内周面共面且贴合,有效保证回转支撑11的优良工作环境。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由于7形衬套13不随搅拌筒1旋转,在卸料过程程中,只有下部的7形衬套13与混凝土接触,只需将下部的7形衬套13与回转支撑11的内圈之间设有密封垫14,为保证密封垫14跑偏影响密封质量,故将密封垫14固定连接在7形衬套 13的内圈外周面上。
[005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方便安装7形底座12和减小出口法兰7的称重,将形底座12的外周面与导料槽71的槽面紧密贴合。7 形衬套13的外端面与密封门3背对进料斗4的一侧壁贴合,实现对搅拌筒1内的混凝土实现密封,大大降低水分损失量,提高运输质量。
[0052]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开合驱动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执行件9为液压缸,控制单元10为液压控制回路;液压控制回路包括电机15、液压泵16、第一电磁换向阀17、液压锁18、第一截止阀19和溢流阀20。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液压泵16的转轴连接为液压缸提供摆动动力,液压油通过液压泵16的出油口经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7换向;第一电磁换向阀17通过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与液压缸连通;第一油管与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第二油管与液压缸的出油口连通,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节流阀 21,液压油经过第一油管的第一单向节流阀21调速进而进入液压缸的左/右侧油腔进而控制液压杆的外伸/回缩。液压锁18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油管并联连通,当液压杆的外伸/回缩至相应的位置时,液压锁18将所止回路中的油压,进而保持密封门 3的开启/闭合状态。第一截止阀19的进油口和液压缸的出油口连通;第一截止阀19的出油口和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截止阀19常处于闭合状态,当液压回路出现锁死故障时,打开第一截止阀19调整回路中的液压,通过外力可以将密封门3打开。溢流阀20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泵16和油箱连通。
[005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卸料或筒内清洗工作时,电机15启动带动液压泵16转动对液压控制回路进行供油,同时液压锁18复位,第一电磁换向阀17控制液压油流向第一油管;第一油管上的第一单向节流阀21对管道内的液压油进行调速,液压油进入液压缸的左侧油腔内;液压缸的右侧油腔内的液压油流入油箱内;液压缸的液压杆受到油压作用进行外伸,同时液压缸推动密封门3以第一连接耳41 为中心向上转动;当密封门3旋转至相应位置时,液压锁18将所止回路,电机15停止工作,直至卸料和筒内清洗工作完成;清洗工作完成后,电机15再次启动,同时液压锁18复位,液压油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7控制进入第二油管内;后经过第二油管上的第一单向节流阀21进行调速,进入液压缸的右侧油腔内;液压缸的左侧油腔内的液压油流入油箱内;液压缸的活塞杆回缩,同时带动密封门3以第一连接耳41为中心向下进行转动,当密封门3与7形衬套13的外端面紧密贴合后,液压锁18对回路进行所止,同时电机15关闭;若遇到液压控制系统锁死故障,打开第一截止阀19调节回路中的油压后,通过外力打开密封门3。
[0054] 实施例3:
[0055]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开合驱动系统为气压控制系统,执行件9为气缸,控制单元10为气压控制回路;气压控制回路包括气源装置22、排气装置23、第二电磁换向阀24和第二截止阀 25。气源装置22为气缸提供动力和排气装置23分别通过气管与第二电磁换向阀24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24通过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分别与气缸连通,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进行控制压缩气体的流入方向。第一气管与气缸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气管与气缸的出气口连通,且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均设有第二单向节流阀 26,经过第二单向节流阀25进行调速,完成活塞杆的外伸/回缩,进而控制密封门3的开启/闭合。第二截止阀25的出气口与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第二截止阀25的进气口与气缸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第二截止阀25常处于闭合状态,当气压回路出现锁死故障时,打开第二截止阀25调整回路中的气压,通过外力可以将密封门3打开。
[0056]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卸料或筒内清洗工作时,首先气源装置 22的启动,压缩气体经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改变气体流向进入第一气管内;压缩空气经过第一气管内的第二单向节流阀26进行调速进入气缸的左侧空腔;气缸的右侧空腔的气体通过排气装置23排至大气中;气缸的活塞杆受到压缩气体作用进行外伸,同时气缸推动密封门3以第一连接耳41为中心向上进行转动;当密封门3旋转至相应位置时,气源装置22停止供气,密封门3将停止在该位置;当卸料或筒内清洗工作完成后,气源装置21再次启动,压缩气体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4换向,后经过第二气管内的第二单向节流阀26调速后,进入气缸的右侧空腔;气缸的左侧空腔的气体通过排气装置23排至大气中;气缸的活塞杆回缩,同时带动密封门3以第一连接耳41为中心向下进行转动,当密封门3与7形衬套13的外端面紧密贴合后,通过气缸内的插销锁止气缸,同时气源装置22停止工作;若遇到气压锁死故障,打开第二截止阀25调节回路中的气压后,通过外力打开密封门3。
[0057] 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系统可采用电动推杆装置替换气压控制系统,通过电动推装置本体的摆动和推杆的伸缩运动实现装置的开合操作。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