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水硬性胶凝材料 / 水泥 / 硅酸盐水泥 / 一种掺加高铁矿渣粉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掺加高矿渣粉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341发布:2024-01-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掺加高矿渣粉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掺加高 铁 矿渣粉 泡沫 混凝土 的制备方法,包括将 水 泥,物理发泡剂,掺和剂,微 纤维 ,聚 羧酸 高效 减水剂 和水混合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和剂为高铁矿渣粉;其中,所述的高铁矿渣粉与 水泥 按 质量 比为10~40:60~90混合。采用制备 泡沫混凝土 的材料中包含高铁矿渣粉,高铁 钢 渣粉属于炼钢过程中的副产品,其含有大量的 氧 化铁组分,具有 磁性 损耗与介电损耗特性,可作为廉价的 建筑材料 吸波剂;且高铁钢渣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利用它制备建筑材料,可以变废为宝,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下面是一种掺加高矿渣粉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掺加高矿渣粉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泥,物理发泡剂,掺和剂,微纤维,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水混合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和剂为高铁矿渣粉;其中,所述的高铁矿渣粉与水泥质量比为10~40:60~90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铁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大于
2
600m/kg,化铁含量大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纤维为晶须或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微纤维、高铁矿渣粉和水泥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Ⅰ;其中,所述的高铁矿渣粉与水泥按质量比为10~40:60~90混合;
②将物理发泡剂与水混合,制泡,得泡沫;
③将物料I,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水混合,得到浆体;
④将泡沫和浆体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Ⅱ;
⑤浇模:将物料Ⅱ注入模具,震平,在温度20±2℃,相对湿度>95%下,养护24小时;
⑥脱模;
⑦在20±2℃,相对湿度>95%下养护到龄期。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泡沫混凝土

说明书全文

一种掺加高矿渣粉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加高铁矿渣粉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科学与电磁科学的交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吸波泡沫混凝土是能将入射电磁波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而使电磁波耗散掉的一种建筑功能材料,它对减轻建筑物自重,消除电磁波辐射,减轻建筑能耗和军事建筑物的隐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性能好、隔音耐火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节能墙体材料中。目前对于建筑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泥基材料中添加金属粉末、铁体、纤维、炭粉、晶须、EPS等材料,虽然可以提高其吸波性能,但是由于吸波剂的加入,会影响水泥基材料的强度,所得到的吸波建筑材料密度大、造价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加高铁矿渣粉泡沫混凝土,有效的解决材料的密度大、造价高、不能兼顾保温性能等缺点。
[0004] 本发明所述的掺加高铁矿渣粉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水泥,物理发泡剂,掺和剂,微纤维,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水混合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掺和剂为高铁矿渣粉;其中,所述的高铁矿渣粉与水泥按质量比为10~40:60~90混合。
[0005] 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的高铁矿渣粉的比表面积优2
选为大于600m/kg,氧化铁含量优选为大于30%。
[0006] 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水泥优选为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0007] 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微纤维优选为晶须或碳纳米管
[0008] 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更进一步的优化,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0009] ①将微纤维、高铁矿渣粉和水泥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Ⅰ;其中,所述的高铁矿渣粉与水泥按质量比为10~40:60~90混合;
[0010] ②将物理发泡剂与水混合,制泡,得泡沫;
[0011] ③将物料I,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水混合,得到浆体;
[0012] ④将泡沫和浆体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Ⅱ;
[0013] ⑤浇模:将物料Ⅱ注入模具,震平,在温度20±2℃,相对湿度>95%下,养护24小时;
[0014] ⑥脱模;
[0015] ⑦在20±2℃,相对湿度>95%下养护到龄期。
[0016]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原料之间的配比来获得不同体积密度的本发明的吸波泡沫混凝土。
[001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泡沫混凝土。
[0018]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9] (1)采用制备吸波泡沫混凝土的材料中包含高铁矿渣粉,高铁渣粉属于炼钢过程中的副产品,其含有大量的氧化铁组分,具有磁性损耗与介电损耗特性,可作为廉价的建筑材料吸波剂;且高铁钢渣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利用它制备建筑材料,可以变废为宝,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0020] (2)泡沫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直径在0.1~1mm的均匀气泡,在吸波体系当中充当透波体,改善了电磁波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通道,由于水泥浆体的包裹,气泡形成了一个个球型谐振腔体,当电磁波入射以后,在腔体内发生一系列的散射和反射导致电磁波的损耗。
[0021] (3)磨细高铁矿渣粉具有一定的活性,是水泥混凝土的一种活性掺合料,同时高铁矿渣粉中的氧化铁是一种其既有亚铁磁性又有介电性能的吸波剂,既能产生介电损耗又能产生磁致损耗。加入泡沫混凝土体系后,改善了整个体系的电磁性能和阻抗匹配性能,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吸波能
[0022] (4)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具有吸波性能好,吸收频段宽,保温性能好的特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配比以及吸波剂掺量来获得不同性能的本发明的吸波泡沫混凝土。附图说明
[0023] 本发明附图1幅,
[0024] 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吸波性能测试图,其中,a为实施例1的吸波性能测试,b为实施例2的吸波性能测试。
[0025] 图2为实施例1的高倍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来源于大连小野田水泥厂生产的P·O42.5R水泥;高铁矿渣粉来源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转炉水淬钢渣,经磨细后制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购于大连市铭源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为MZ-10;动植物蛋白复合发泡剂来源于山东烟台世用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Y-F30“盾牌”水泥发泡剂。
[0027] 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通过测试保温性能和吸波性能来考察;保温性能通过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吸波性能采用弓形反射法在无回波暗室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用dB表示。
[0028] 本发明所使用的高铁矿渣粉的的组分含量如下表:
[0029]元素 Fe Fe2O3 SiO2 Al2O3 CaO MgO
含量/% 0.23 32.16 15.42 6.36 35.92 4.83
3
[0030] 实施例1泡沫混凝土设计体积密度400kg/m,厚度为25mm
[0031] ①将5g碳酸钙晶须、300g高铁矿渣粉、700g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Ⅰ;
[0032] ②将10g动植物蛋白复合发泡剂与200g水混合,制泡3min,得泡沫;
[0033] ③将物料Ⅰ,10g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300g水混合,得到浆体;
[0034] ④将泡沫和浆体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Ⅱ;
[0035] ⑤浇模:将物料Ⅱ注入模具,震平,在温度20±2℃,相对湿度>95%的水泥养护箱中养护24h;
[0036] ⑥脱模;
[0037] ⑦在20±2℃,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中养护到28天龄期。
[0038] 将制品在电热鼓干燥箱中,60℃下烘干24h后进行性能测试,经检测导热系数为0.122W/m·K;吸波性能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0039] 实施例2泡沫混凝土设计体积密度500kg/m3,厚度为25mm
[0040] ①将5g碳纳米管、200g高铁矿渣粉、800g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Ⅰ;
[0041] ②将10g动植物蛋白复合发泡剂与100g水混合,制泡3min,得泡沫;
[0042] ③将物料Ⅰ,10g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400g水混合,得到浆体;
[0043] ④将泡沫和浆体混合,搅拌均匀,得物料Ⅱ;
[0044] ⑤浇模:将物料Ⅱ注入模具,震平,在温度20±2℃,相对湿度>95%的水泥养护箱中养护24h;
[0045] ⑥脱模;
[0046] ⑦在20±2℃,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中养护到28天龄期。
[0047] 将制品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下烘干24h后进行性能测试,经检测导热系数为0.138W/m·K;吸波性能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0048] 从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在17.4GHz时反射率最低,达到了-9.4dB,呈现越向高频,吸波性能越好的态势;实施例2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在14.4GHz时反射率最低,达到了-21.8dB,也呈现越向高频,吸波性能越好的态势。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