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木工,框架和细木工 / 楼板梁 / 用以建造柔性好的建筑物或诸如此类的建筑方法和工艺

用以建造柔性好的建筑物或诸如此类的建筑方法和工艺

阅读:133发布:2023-04-29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以建造柔性好的建筑物或诸如此类的建筑方法和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房屋、 墙壁 、 屋顶 、楼板、 天花 板的通 用结构和特殊用途的房屋或类似结构。本发明的装 置主要包括:有至少两垂直肋或翼板的支承底基,在 两肋间灌注增强 混凝土 ;其横切面呈可连续灌注混凝 土的形状为平行六面体砖;能与相应砖配合的倒置 T形支承梁;支承梁的翼板配合的分格式平板构件; 具有能安装在与支承梁装定在一起的 挂瓦条 上的形 状的瓦片。本发明用于建造各种抗震 建筑物 特别有 效。,下面是用以建造柔性好的建筑物或诸如此类的建筑方法和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用于建造具有良好柔性的建筑物或诸如此类的建筑工艺,其特征为支承底基(1)被安置在地面上以形成该建筑物的基础周界,这些底基被灌注以增强混凝土,各种型式的直接装配式成型砖被装配成墙壁的隔墙而无须任何粘结剂,借助于支承在横梁(7)上的成型构件(8)在相应的各种高度上构成地板、天花板和屋顶板,横梁跟形成连续周界的砖的相应部位相配合,增强混凝土被灌注到垂直连通的墙砖内,并灌注到在地板、楼板和屋顶板高度沿周界排列的一层砖块内,而瓦片(12)则和横梁(7)安装在一起,横梁(7)支承着形成屋顶板的构件(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该工艺的方法,其特征为它综合包括下列主要组件:
至少具有两垂直肋(1a)或翼板(1b)的地面支承底基(1),并在翼板之间灌注以增强混凝土;
各种型式的直接装配或平行六面体成型砖(B);
具有某种横断面形状(4)和(6)的砖块,可使混凝土无间断地灌注;
倒置梯形成型支承梁,能跟砖块(4)和(6)的相应部位配合;
分格式平板构件(8),以支承方式跟横梁(7)翼板相互配合,用作地板、天花板和屋顶板;
瓦片(12)具有某种形状以便被固定到跟横梁装定在一起的挂瓦条上;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翼板(1a、1b)间的外跨距和砖块宽度相等,该翼板的纵向边沿具有能跟砖底上形成的相应结构(1a′)和(1b′)相配合的结构,从而使砖块边沿相接合;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或者在砖块(2)的一个或二个横端面上具有垂直的阴、阳结构,通过将它们相互装入的方式以180°方位将它们装配在一起,或者在其部分侧面上具有垂直的阴、阳结构,或者上述两者均有,以便以相互装入的方式将砖块(2)以90°方位装配,该砖块(2)在内部至少划分成两个连通的内腔,砖块(3)是空心的,并相当于1/2型基本组件,其特征为砖块(5)具有空心的、四个封闭横端面的十字形外形,按在某一方向上和前述砖块(2)和(3)同样的配合方式、具有阴、阳结构(5a),以相互装入的方式,能跟前述砖块(2)和(3)的相应形状相配合;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砖块(4)具有U形断面,预定在各种地板、天花板和屋顶板的高度上,沿周界铺放,叠合在直列形、L形和T形砖块上,其特征为砖块(4)具有U形断面,并预定在各种地板、天花板和屋顶板的高度上,沿圆周跟前述砖块(2)和(3)叠合在一起,砖块(4)的横端面是敞口的;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用于砖块(2)、(3)和(5)直接装配的阴、阳模槽包括两个垂直的燕尾凹槽和两个相应形状的燕尾凸槽,横端面和横隔壁的上部是凹进的2h,因此,通过相互配合完成装配后,其上方留有自由通道,使同一层的所有砖块相互连通。
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平板构件(8)具有两层重叠的隔室(8a)和(8b),两层中的每个隔板(8a2)和(8b2)是一律偏置的和相互交错的,上层隔室(8a)的纵端面是倾斜的,而下层隔板(8b)的纵端面(8b1)是笔直的,并相对于端面(8a1)是缩进的,隔板(8b2)大体上被配置于各隔室的中央部位,下层隔室(8b)的底板(8b3)相对于每一纵向侧缘(8a1)对称地凸出,而相对于上层隔室(8a)的底板却是缩进的;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下层隔室的隔板(8b2)上和纵端面(8b1)上至少从某一垂直分支开始各有一方形凹口(8b4),这些凹口特别是为电线套管设计的;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底板(8b3)的侧边被安放在适当的位置以便支承在同一层中两个横梁的相应翼板(7a)上,而该构件(8)的上部(8a)高度小于横梁(7)垂直翼板(7b)的高度,从而为填料留有自由空间;
10、按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几个分格式构件跟横梁(7)一起相互挨着被装装后,两相邻构件(8)的相对底板(8b3)侧边能定位和对准笔直的T形梁;
11、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预定要被安置在屋顶高度上的横梁,从其垂直翼板(7b)的上沿开始、以一定的间隔开有安装挂瓦条的凹口(7c),挂瓦条是用于固定瓦片的;
12、按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每一瓦片具有一U形断面,从而形成两垂直翼板(12a)和(12b),在该翼板后面,瓦片的底板是借助支承板(12c)来延伸的,支承板跟用于安装的挂瓦条(11)配合在一起;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点为支承板(12c)的上表面上具有横向的装配形状(12d)、(12e),能和在支承板(12c)另一端瓦片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相应装配形状(12f)和(12g)配合在一起,从而用部分重叠其横边的方法来头尾相接地定位瓦片;
14、按权利要求2、12和13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瓦片的支撑是通过倒置U形断面的瓦槽(13)来实现的,瓦槽翼板(13a)和(13b)的长度大体上和瓦片的长度相等,跟平行的相切于瓦片(12)翼板(12a)和(12b)内侧表面的凹槽(12h)相配合,伸出的平面横边部(13c)确保支撑构件部分地重叠;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采用按权利要求2至14中的任一条所述的装配手段,其特征为:
支承底基(1)安置在地面上或在沟里,以形成建筑所需的地基周界,用碎增强的混凝土灌于底基的翼板间,以形成锚式固定;
然后用手装配各种砖块(B),使得在底基和基本组件(属第一和第二种形式)的中央翼板(1a)和(1b)端面处形成的结构(2)相配合,如果合适的话,必要时用十字形砖(5)借助于将各种砖块相互装入达到直接装配的方法,逐层完成装配,由于砖层是交错叠合的,因此,尤其是在墙角处,1/2型基本组件(3)补偿了这一交错偏置;
随着建筑的进步,(P)、窗(F)也能被装配,该框架结构和砖块的结构相配合。
当达到各层高度时,沿周界用一层砖块(4)和U形断面砖块(6)来封盖砖块(2)、(3)和(5);
将混凝土注入墙角砖的垂直重合空腔内以形成增强的立柱,随后,将混凝土注于砖块(4)和(6)的翼板之间,从而形成一增强的周界;
然后,完成同样的工艺规程,直至下一层楼为止,如此等等直至屋顶;
横梁(7)以相应于分格式构件(8)宽度的一定间隔被安装在某些砖块为此用途而具有的切口内,横梁(7)安装后,再装配分格式构件(8);
然而将填料灌注到横梁(7)垂直翼板(7b)间的分格式构件(8)上;
为了建筑屋顶,在横梁的相应凹口(7c)内安装挂瓦条(11),和支撑管道(13)起共同固定瓦片(12);
16、实质上按照在此提出的任一优先实施方案所述的建筑工艺;
17、实质上按参照任一附图在此叙述的用于实施某一建筑工艺的方法。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用以建造柔性好的建筑物或诸如此类的建筑方法和工艺

本发明目的特别涉及到房屋、墙壁屋顶、楼板、天花板等等以及类似的特殊用途房屋或建筑的通用结构的工艺部分。

已知由混凝土或其它可压制的材料制成的积木式砖,这些砖块具有某种形状,用它们能装配成房屋的外墙和内隔墙。此外还有人建议,在砖块的某些面上采用凹槽和凸台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跟邻接砖互相形成的相应结构互相配合。这些措施使上述砖块在成直线或成度或两者兼有的组合中能直接装配,从而免除了粘结剂。砖块的上平面、下平面或同时在上、下两面可具有某种形式的配合手段,以使砖块能相互依靠着定位

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提一下,法国专利2,432,588的申请人同时是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权持有人。

上述建筑方法,除了在非限定的特殊用途外,在地震区域内应用是有利的。

然而,地楼、楼板和屋顶构件的问题至今尚未被解决,至少并非处于满意的状态之中,因此,整个建筑一旦完工后,缺乏必要的柔性而不足以经受住地震。

按照这一观点,本发明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建筑方 法来使用各种类型的砖块和建筑构件,它们具有某种形状能互相装配在一起,赋予建筑颇为良好的柔性。结果,整个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具有伸缩性而能活动,从而避免了由于采用传统的完全刚性建筑而引起的破裂和毁坏。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说明的建筑方法和工艺对于任何人都无须特殊技能的或特殊工具也能建造出任何尺寸的建筑物。

基于这一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工艺,形成建筑物基础周界的支承底基安置在地面上;这些底基用增强混凝土填充,而墙壁和隔墙是用各种直接装配式成型砖块装配起来的,无须粘结剂;各种通过支承于横梁上的成型构件,在相应的高度上形成地板、天花板和屋顶、横梁跟形成连续周界的砖块的相应部分配合;在垂直连通的墙角砖块中以及在沿周界排列于楼板和屋顶高度上的那几层砖块中注入增强混凝土;瓦片跟横梁要安装在一起,横梁支承着形成屋顶板的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工艺,本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组合:

地面上的支承底基,它至少具有两个垂直的肋或翼板,在翼板之间注入增强混凝土。

各种直接装配式平行六面体的成型砖块,

具有某种横断面形状的砖块,使混凝土能不间断地注入其内,

颠倒的T型断面成型支承梁,能和砖块的相应部分互相配合,

平面分格式构件,和横梁翼板以支承方式相互配合,用作楼板、天花板和屋顶板。

瓦片具有某种形状以便被固定到和横梁装配在一起的挂瓦条上,

这些及另外的一些特点其余的说明将会显示出来。

现在以附图中的图解方式来确定本发明的主题,但这并不是限定 本发明。

图1是带有局部剖面的轴测投影图,表示用本工艺和方法建造的建筑实例,

图2是局部轴测投影图,表示装配墙角所采用的各种组合方式,

图3、4和5是轴测投影图,用图解较详细地说明了砖块和地面支承底基的装配和定位,

图6是相应于图5的外形图;

图7和图8是平面分格式构件的轴测投影图,该构件是预定用来构成楼板、天花板和屋顶板的,

图9是图7和图8中所表示的构件的正视图,

图10是相应于图9的侧视图,

图11是和平面分格式构件一一配合的横梁的轴测投影图,

图12是横梁的正视图,

图13是相应于图11的平投影图,

图14是正剖视图,用图解说明分格式构件相对于横梁的定位,

图15的视图类似于图14,表示和分格式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电线管子,

图16是轴测投影图,表示横梁和分格式构件的连接和定位,

图17是瓦片的轴测投影图,

图18是某一构件的轴测投影图,该构件具有某种形状以便连接两个相互挨着的瓦片,

图19是用正视图和侧视图来表示的瓦片,

图20是用正视图和侧视图来表示的瓦片的连接构件,

图21是轴测投影图,表示一些瓦片的定位,

图22是轴测投影图,用图解说明瓦片和横梁组合在一起,

图23至33用轴测投影图例举了按本方法制作的基本成型砖块的实施方案,

图35至36是轴测投影图,表示相应于本发明的建筑工艺,

图37和38是关于直接装配式砖块另一优先实施方案的轴测投影图,

图39是沿图37中39-39线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为了清楚地阐明本发明主题的概念,现在参照在附图中用图解表示的各种典型实施方案,以非限制的方式加以说明。

在本设计的地基范围内,在地面上安放着支承底基构件(1),这些构件以直线方位和各种角度方位、特别是以直角方位相互挨着定位,形成封密的周界(参看图23)。这些底基构件(1)具有某种形状,并被设计成一方面作为建筑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把各种直接装配式成型砖装配和定位。

基于这一目的,支承底基(1)具有U形断面,在其中心部位具有两个垂直的直翼板(1a)和(1b),它们跟U形断面的外翼板(1c)平行地延伸,从而隔成三个内通道(1e)、(1f)、(1g)。各种底基构件可安放在地槽内(图1),也可直接安置在地面上(图4),要看地面状况和建筑类型而定。

各种被设计成整体的直接装配式成型砖块(B)在内翼板(1a)和(1b)上安装、定位并对中。砖块(B)的宽度跟翼板(1a)和(1b)间的外跨距相等。

翼板(1a)和(1b)的纵向边沿可具有诸如凹槽的结构(1a′)和(1b′),能和砖块底面上相应的结构配合,从而使砖块 的边沿接合。图23至33分别详细地表示出砖块的各种主要型式。

按照已知的方法,由混凝土、粘土或任何其它材料制成的每块砖块(B),均具有空心的平行六面体形状。对这些不同的砖块加以区分是恰当的。

砖块或基本积木式组件(2)内腔被横壁(2a)隔成两个尺寸相同的敞开的空腔(2b)。按照它们是以直线方式或是以直角方式直接装配,基本积木式组件基本上有两种型式。在第一种情况下,砖块(2)的两个横端面都具有配合的阳结构或阴阳结构(2d-2c),用相互装入的方法使上述砖块能直接装配(如图4和31所示)。在第二种情况下,为了构成墙角砖,至少砖块(2)的一个横端面亦具有(2c)结构或(2d)结构,而该砖块的一个或两个侧面在其中一个内腔(2b)的中心线位置具有垂直的配合凹槽(2e)或凸台,和图30中的横端面上的阳、阴部分(2c)-(2d)相对应;

砖块(3)是空心的,并且是基本组合件(2)的一半。按砖块(2)同样的方式,砖块(3)的横端面具有配合的阴、阳模槽(3a)和(3b),用相互装入的方法它们能跟(2c)、(2d)和(2e)横槽相互配合(参看图30,31,33);

砖块(4)具有U形横断面,预定要沿墙周配置在天花板和屋顶板的高度上,并叠合在砖块(2)和(3)上。砖块(4)的宽度跟砖块(2)和(3)的宽度相等。在砖块(4)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直列砖(4a),L形墙角砖(4b)和T形砖(4c)(参看图28、29和32)。由于砖块(4)的横端面不是封闭的,而是完全敞口的,因此,在上述砖块装配后,其内腔是连通的;

砖块(5)和(6)做成十形字形。砖块(5)(参看图26) 是空心的,并且整个周界是封闭的。按在某一方向上和砖块(2)、(3)同样的方式,该砖块的四个横端面具有阴、阳模槽(5a),用相互装入的方法能跟上述砖块(2)和(3)的相应形状(2c),(2d),(2e),(3a),(3b)配合在一起。

砖块(6)(参看图24和25)具有U形横断面,预定要沿墙周界配置在天花板或屋顶板的高度,和砖块(4)配合。砖块(6)的所有横端面是敞口的,以便和砖块(4)连通。应该注意到,砖块(5)和(6)是参与墙壁建筑或内隔墙建筑或连接房屋建筑的。

不同的砖块(2)、(3)、(4)、(5)和(6)使其有可能以多种角度方位来装配墙壁和隔墙(参看图2)。不需要粘结剂就可将它们沿水平面或垂直面连接在一起,基于这一目的,图37至39表示出各种阴阳配合结构的优先实施方案,通过相互装入的方法,这些结构用于砖块(2)、(3)、(5)和(6)的直接装配。

图37至39表示具有两个敞口内腔(2b)的基本组件,显然,这种直接装配方法同样适合于十字形砖(5)。

砖块的一个横端面具有两个垂直而对称的燕尾凹槽(2f),而另一横端面,为了和它匹配,则具有两个燕尾凸台(2g)。横端面的上部和横隔壁的上部是凹进的,用(2h)表示,因此,通过相互装配,将这些砖块装配后,那里保留着畅通的通道,使同一层的所有砖块能互相连通。这就有可能安装各种管道。

各种砖块被相互装配后,为了对准,按照已知的方式,各侧板的纵向边沿上可以有配合的凸棱和槽。如果凸棱和槽出现结合,那么便可确定凸棱和槽的深度是合适的,在此情况下,将砖块用相互装配的 方法装配好后,其凹进部位能使同一层砖块相互连通。这里,涉及到墙角砖,在其一个或两个侧面上相对于内腔处也制出一对配合的凸棱和槽(图38)

地板、天花板和屋顶板由横梁(7)和平板构件(8)组成,和砖块(13)接合在一起(参看图1和图2)。

正象在图11、12和13中所详细表明的,横梁(7)的横断面是倒置T字形,并且在其内部借助纵向筋(9)得以加强这些横梁,尤其是在用以建造天花板时,总是和砖块(4)配合的。在这种场合下,某些砖块(4)的一个或两个横端面是开口的,使横梁(7)能插进去,其水平翼支承在上述砖块(4)的开口底部(参看图5、6和31)。

至于平板构件(8),采取了空心体的结构形式,从而形成第一层隔室(8a)和第二层隔室(8b)。每层隔板(8a2)和(8b2)相互之间一律交错偏置。上层隔室(8a)的纵端面(8a1)是倾斜的,这就使上层隔室具有梯形断面。下层隔室(8b)的纵端面(8b1)是笔直的,并相对于端面(8a1)是缩进的。隔板(8b2)大体上被安排在各隔室(8a)的中心部位。如图示那样,有4个隔室(8a),而隔室(8b)只有3个。

底层隔室(8b)的底板(8b3)对称地凸出于每一纵端面(8b1),而相对于上层隔室(8a)的底板(8a3)却是缩进的(参看图9)。

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点,下层隔室的纵端面(8b1)和隔板(8b2)从某一垂直的分支开始各具一方形凹口(8b4)以便让电线或其他各种套管通过(参看图7和9)。这些凹口(8b4)在 接近底板(8b3)处被制出(参看图10)。

正如其他的说明所指出的,上层隔室底板(8a3)的侧边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便支承于两个横梁(7)的相对翼板上(参看图14)。构件(8)上部(8a)的高度小于梁(7)的垂直翼的高度。于是,在构件(8)相对定位后,留有一自由空间,它使得例如,灌注填充材料这样的工作成为可能。

几个分格式构件(8)同横梁(7)在一起相互挨着装配后,两相邻构件(8)底板(8b3)的相对侧面可以使笔直的T形梁(10)定位和对准,例如,该梁可用作辅助梁(图15和16)。

按照所发明的另一重要特点,某些梁(7)具有凹口(7c),这些凹口自垂直翼板(7b)的上沿开始,以一定的间隔布置,能安装挂瓦条(11)(图16)。这些挂瓦条(11)能将瓦片(12)固定(图22)。相应于本发明的瓦片结构,在图17至21中详细地示出。

每一瓦片(12)具有U形断面,从而形成两垂直翼板(12a)和(12b),在翼板(12a)和(12b)后面,瓦片底板是借助支承板(12c)来延伸的,瓦片能和挂瓦条(11)配合,从而确保瓦片借助任一方法,例如用钉子来固定(图22)。该底板(12c)在其上平面上具有一个横向的凹槽(12d)和凸肋(12e),顺次挨着和其横边平行。在支承板的另一头的瓦片底板下表面上,具有另一横向配合凸肋(12f)和凹槽(12g)。上述凹槽(12e)和凸肋(12d)分别跟凸肋(12f)和凹槽(12g)配合,这就能用部分重叠其横边的方法来使它们头尾御接地定位(图21)。

借助于具有倒置U形断面的瓦槽(13)来支撑瓦片(12)(图18)。瓦槽翼板(13a)和(13b),其长度基本上和瓦片的长度相等,跟平行并相切于瓦片(12)的翼板(12a)和(12b)的内侧平面的凹槽相配合(图21)。

伸出的平面部分(13a)确保支撑构件(13)部分地重叠。

如图1、22所示,用任何安放用具或不用任何用具可将瓦片(12)方便地固定到安放着分格式构件(8)的横梁(7)上的挂瓦条(11)上。

在此时刻,分析本发明的建筑工艺是合适的,

支承底基(1)被安置在地面上或沟内以形成所要构筑的底界。将加有碎的增强混凝土灌注到翼板(1a)、(1b)和(1c)之间的通道(1e)、(1f)和(1g)内,形成锚式固定。

然后用手来把各种砖块(B)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跟中心翼板(1a)和(1b)上端面上制出的结构相配合。在此种场合,采用基本积木式组件(2)(有第一和第二两种型式),必要时,用十字形砖(5)采用将各种砖块相互装入达到直接装配的方法,在逐次砖层里完成装配。由于砖层是相互交错叠合的,因此,尤其是在墙角处,1/2型基本组件(3)补偿了交错偏置。随着建筑的进展,(P)窗(F)也能被装配,该框架结构和砖块结构相配合;

当达到各层高度时,沿周界用一层砖块(4)和具有U形断面的砖块(6)来封盖砖块(2)、(3)和(5);

将混凝土灌注到墙角转的垂直重合空腔内以形成增强的立柱。也可采用钢肋混凝土(图35)。随后,将混凝土注于砖块(4)和(6)的翼板之间,从而形成一增加的周界;

然后完成同样的工艺规程,直到下一层楼为止。如此等等一直进行到屋顶;

应该强调,地面上的地板以及处于其它各种高度的楼板和天花板可以在墙壁立起来后再装配。在此种场合里,将横梁(7)以相应于分格式构件(8)宽度的一定间距放置于开口内,这些开口是某些砖块专为此种用途才设置的。在地平面上,靠边的横梁可搁置在支承底基的翼板上。在横梁(7)安装完后,就将分格式构件(8)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将任一填充材料注入到横梁(7)的垂直翼板(7b)之间的分格式构件上;

为了建筑屋顶,在横梁(7)的相应凹口之间安装挂瓦条(11),和支撑件(13)一起共同固定瓦片(12),该支撑件构成某一瓦槽,可成为套管或类似物的通道。

因此,其结果是,该结构一旦完工后,在地面层上,在分隔中间楼层的各层上和在屋顶层上,具有不间断的增强混凝土的周界。而且,U形断面砖(4b)、(4c)和(6)在其角度会合处,有一系列的小孔(0)(图25、28和29),这些小孔可使钢筋端部通过,该钢筋插入到注于建筑物墙角内的混凝土中,因此,如果将边沿钢筋跟从墙角立柱上伸出的钢筋端连接,那么沿着整个结构,不管是沿垂直方向或沿水平方向,都得以加强。

通过叙述,本发明的优点便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尤其要强调下列几点:

除了上面指出的在各种楼层板和屋顶板高度处的周界和各种墙角主柱外,所有用于建造墙壁和隔墙的砖块都能用相互装入的方法直接装配,而无须砂浆或粘结剂;和横梁装配在一起的分格式构件也是无 须砂浆的,从而使没有特殊技能的人也能完成简单的装配,这是一种节约。

然而,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是,这种特殊的建筑方法和完成建筑的特殊手段为整个建筑物提供了极好的柔性,从而具有极好的抵抗地震能;

最后,或许会想起:

砖块的造形,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相互连通,就无须为安装各种管道而制出切口,结果管道能自由地在砖块中通过。

就墙壁以及楼板与天花板来说,都具有极好的隔热隔音和音响效果。

存在着空气环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