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木工,框架和细木工 / / 一种树形仿生书架

一种树形仿生书架

阅读:1022发布:2020-08-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树形仿生书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形仿生书架,包括底座、中心主干、次干和分支;中心主干竖直设置在底座上,在中心主干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次干分为第一部分次干和第二部分次干;第一部分次干设有多个,其上下固定连接在中心主干的两侧并朝中心主干的外侧斜向上延伸;第二部分次干设有一个,其固定连接中心主干的顶部并朝中心主干的一侧斜向上延伸;第一部分次干和第二部分次干固定在中心主干后三者形成伞状的 树形结构 。该书架在造型上模仿树的自然形态实现趣味感的同时,传达出浓厚的情趣感和亲和 力 ,带给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情感体验;在结构设计上依据不同的书籍尺寸对书架内部空间进行科学地分隔,满足不同规格书籍的分类与存放。(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树形仿生书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树形仿生书架,其特征在于,呈伞状的树形结构,包括底座(1)、中心主干、次干和分支;所述中心主干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在所述中心主干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次干分为第一部分次干(2)和第二部分次干(3);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设有多个,其上下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主干的两侧并朝所述中心主干的外侧斜向上延伸,且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关于所述中心主干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设有一个,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主干的顶部并朝所述中心主干的一侧斜向上延伸;
所述分支分为第一部分分支(4)、第二部分分支(5)、第三部分分支(6)、第四部分分支(7)和第五部分分支(8);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设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钉固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其余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钉固在处于所述主干同一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进而使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处于所述主干同一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设有两个,其上下平行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上,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与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设有四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和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进而使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和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二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进而使得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三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上的中间位置,进而使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上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四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设有两个,其分别设置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的下方;所述第五部分分支(8)设有多个,其钉固在相应的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与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进而使得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与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仿生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干包括竖板(9)、顶板(10)和隔板(11);所述竖板(9)有两,两块所述竖板(9)相对且斜向上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顶板(10)有两块且长度不同;两块所述顶板(1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块所述竖板(9)的顶部,其上端十字交叉后再延伸不同的距离与两块所述竖板(9)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隔板(11)有三块,三块所述隔板(11)连接成Y型的支架后钉固在所述框架结构内并使所述框架结构内部空间形成多个形状不同的且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分别上下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竖板(9)的一侧上并朝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斜向上延伸,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关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中心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较短的所述顶板(10)的顶部,其上端沿着较长的所述顶板的方向朝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钉固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进而使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一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的一端固定连接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一侧最上方的且与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朝向相反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其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第四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形仿生书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顶板(10)通过凹槽(16)接后再用无头螺钉(17)固定的结构实现十字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树形仿生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4)和第四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2)有两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2)竖直设置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的背面,并且将处于所述中心主干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连接起来;所述第二加强筋(13)和所述第三加强筋(14)分别竖直处于所述中心主干背面的两侧,所述第四加强筋(15)竖直处于所述中心主干背面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三加强筋(14)和所述第四加强筋(15)分别将所述底座(1)、所述中心主干、相应的所述次干以及相应的所述分支连接起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树形仿生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保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形仿生书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书架一般为横平竖直的长方形搁架形态,造型普通,格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和趣味感,更谈不上形意结合。
[0003] 另外,现有的书架大都结构单一,书架的搁架间距通常按照常规书籍的高度设定,这就造成大型书籍无法正常放入,小型书籍存放进去又有点浪费空间,即无法实现多规格书籍或资料的自如存取。实用新型内容
[0004]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书架造型普通、缺乏个性与趣味感、结构单一、多规格书籍不能自如存取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树形仿生书架,其不仅在造型上具有趣味感,而且在结构上实现了多规格书籍的自如存取和书籍资料的分类与查找。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树形仿生书架,包括底座、中心主干、次干和分支;所述中心主干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中心主干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次干分为第一部分次干和第二部分次干;所述第一部分次干设有多个,其上下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主干的两侧并朝所述中心主干的外侧斜向上延伸,且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关于所述中心主干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次干设有一个,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主干的顶部并朝所述中心主干的一侧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和所述第二部分次干固定在所述中心主干后三者形成伞状的树形结构
[0006] 所述分支分为所述第一部分分支、所述第二部分分支、所述第三部分分支、所述第四部分分支和所述第五部分分支;所述第一部分分支设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分支钉固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其余所述第一部分分支钉固在处于所述主干同一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之间,进而使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处于所述主干同一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第二部分分支设有两个,其上下平行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上,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与所述第二部分次干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三部分分支设有四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钉固在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和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之间,进而使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和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二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钉固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之间,进而使得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三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钉固在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上的中间位置,进而使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上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四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部分次干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第四部分分支设有两个,其分别设置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的下方;所述第五部分分支设有多个,其钉固在相应的所述第四部分分支与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之间,进而使得所述第四部分分支与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书架在造型上模仿树的自然形态实现趣味感的同时,传达出浓厚的情趣感和亲和,带给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情感体验;在结构设计上依据不同的书籍尺寸对书架内部空间进行科学地分隔,满足不同规格书籍的分类与存放。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 进一步,所述中心主干包括竖板、顶板和隔板;所述竖板有两,两块所述竖板相对且斜向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板有两块且长度不同;两块所述顶板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块所述竖板的顶部,其上端十字交叉后再延伸不同的距离与两块所述竖板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隔板有三块,三块所述隔板连接成Y型的支架后钉固在所述框架结构内并使所述框架结构内部空间形成多个形状不同的且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0010] 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分别上下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竖板的一侧上并朝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斜向上延伸,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关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中心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次干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较短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其上端沿着较长的所述顶板的方向朝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分支钉固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与较长的所述顶板之间,进而使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与较长的所述顶板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一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的一端固定连接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一侧最上方的且与所述第二部分次干朝向相反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其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第四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与较长的所述顶板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部分次干与较长的所述顶板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0011]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心主干的框架结构两侧坡面对应的单元格可以靠放最大4开、A2幅面书籍和资料,同时中心主干具有较高的强度,提高了整个书架的稳固度。
[0012] 进一步,两块所述顶板通过凹槽接后再用无头螺钉固定的结构实现十字交叉。
[0013]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有两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竖直设置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的背面,并且将处于所述中心主干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连接起来;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竖直处于所述中心主干背面的两侧,所述第四加强筋竖直处于所述中心主干背面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述第四加强筋分别将所述底座、所述中心主干、相应的所述次干以及相应的所述分支连接起来。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各次干和分支所陈书籍的重量传至中心主干上,并配合中心主干将重量最终传至底座上,使书架各构件连为一个整体,加固整个书架的结构。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三维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三维图;
[0017] 图3为两块顶板十字交叉连接处的装配图。
[0018]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 1、底座,2、第一部分次干,3、第二部分次干,4、第一部分分支,5、第二部分分支,6、第三部分分支,7、第四部分分支,8、第五部分分支,9、竖板,10、顶板,11、隔板,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第三加强筋,15、第四加强筋,16、凹槽,17、无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1] 如图1所示,一种树形仿生书架,包括底座1、中心主干、次干和分支。所述中心主干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在所述中心主干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次干分为第一部分次干2和第二部分次干3。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设有多个,其上下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心主干的两侧并朝所述中心主干的外侧斜向上延伸,且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关于所述中心主干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设有一个,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主干的顶部并朝所述中心主干的一侧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和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固定在所述中心主干后三者形成伞状的树形结构。
[0022] 所述分支分为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和所述第五部分分支8。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设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钉固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其余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钉固在处于所述主干同一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进而使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处于所述主干同一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设有两个,其上下平行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上,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与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设有四个,其中第一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和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进而使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和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二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进而使得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三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上的中间位置,进而使处于上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上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四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所述中心主干顶部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设有两个,其分别设置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的下方。所述第五部分分支8设有多个,其钉固在相应的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与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进而使得所述第四部分分支7与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两侧最底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0023] 所述中心主干包括竖板9、顶板10和隔板11。所述竖板9有两块,两块所述竖板9相对且斜向上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顶板10有两块,并且两块所述顶板10长短不一样。两块所述顶板1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块所述竖板9的顶部,其上端十字交叉后再延伸不同的距离与两块所述竖板9形成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两块所述顶板10通过凹槽16榫接后再用无头螺钉17固定的结构实现十字交叉。普通螺钉一般都有钉帽,钉入后钉帽会暴露在书架的表面,影响美观。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头螺钉17连接紧固相应的部件,只会在书架相应位置处的表面留下较小的钉眼,在后续表面处理时用腻子即可补平钉眼,最后再刷上漆,书架表面不会留有任何痕迹,提高了书架的美观性。所述隔板11有三块,三块所述隔板11连接成Y型的支架后钉固在所述框架结构内并使所述框架结构内部空间形成多个形状不同的且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隔板11的固定位置依据书籍规格确定,三块隔板11连接成Y型的支架后钉固在框架结构内,其作用是分隔中心主干的内部空间、内部支撑和传导重量。
[0024] 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分别上下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竖板9的一侧上并朝所述框架结构的外侧斜向上延伸,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两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关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中心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较短的所述顶板10的顶部,其上端沿着较长的所述顶板的方向朝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部分分支4钉固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进而使处于所述中心主干一侧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第一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的一端固定连接处于所述框架结构一侧最上方的且与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朝向相反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其另外一端固定连接处于下方的所述第二部分分支5。第四个所述第三部分分支6钉固在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进而使所述第二部分次干3与较长的所述顶板10之间形成多个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
[0025] 如图2所示,该树形仿生书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4和第四加强筋15。所述第一加强筋12有两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2竖直设置在处于所述中心主干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的背面,并且将处于所述中心主干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次干2连接起来。所述第二加强筋13和所述第三加强筋14分别竖直处于所述中心主干背面的两侧,所述第四加强筋15竖直处于所述中心主干背面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三加强筋14和所述第四加强筋15分别将所述底座1、所述中心主干、相应的所述次干以及相应的所述分支连接起来。
[0026] 通过上述设计,该书架在结构上形成各种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的用于放置书本的单元格,而且在形成书架单元格的同时,实现重量传导与相互牵拉的作用,最终实现了大到A2幅面或4开书籍资料、小到20开或更小书籍的多规格、多种类书籍的自如存取以及各种书籍、资料的分类与查找。书架的周边采用开放式搁架形式,使得书籍的存放可不受空间限制地向外延伸出去,满足更多规格书籍存放的可能性。书架相对于中心主干两侧左右对称,各构件互相牵拉,整体受力均衡,结实耐用。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