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摄影 / 自拍杆 / 一种耳机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

一种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

阅读:2发布:2021-10-1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 电子 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耳 机 电路 及智能移动终端。在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中,在耳机 接口 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 风 端MIC之间设立阻值变化 开关 ,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检测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到地端GND之间的阻抗以及左声道端SPK L到麦克风端MIC之间的阻抗不一样,因此会把 自拍 杆识别成四段式耳机,这样当 自拍杆 上的按键被按下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可以识别,并控制手机拍照模 块 工作,而该耳机电路可以同时识别欧标和美标的耳机,也可以同时识别欧标和美标的自拍杆,并且由于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实现,成本也低廉。,下面是一种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路,接主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电路包括:
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耳机接口J1、阻值变化开关;
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左声道端TIP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套筒端SLEEVE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麦克端RING2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麦克风端MIC,所述阻值变化开关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之间,所述阻值变化开关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变化开关采用可编程控制开关Q1和电阻R3,所述可编程控制开关Q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可编程控制开关Q1的第一端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所述可编程控制开关Q1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变化开关采用阻抗变化可控开关,所述阻抗变化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阻抗变化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所述阻抗变化可控开关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电路还包括:
磁珠B1、磁珠B2、磁珠B3、磁珠B4、磁珠B5、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4、分压电阻R5;
所述耳机接口J1的右声道端SPK R通过串联的磁珠B1和磁珠B2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音频单端输出右声道AU_HPR,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B通过串联的磁珠B3和磁珠B4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音频单端输出左声道AU_HPL,所述耳机接口J1的检测端DET通过串联的磁珠B5和分压电阻R2接所述主控芯片的耳机插入中断检测端EINT_EAR,所述分压电阻R1连接在所述磁珠B5和分压电阻R2的公共连接端与电源端VCC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4连接在所述磁珠B3和磁珠B4的公共连接端与地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5连接在所述磁珠B1和磁珠B2的公共连接端与地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电路还包括:
双向击穿二极管D1、双向击穿二极管D2、双向击穿二极管D3、双向击穿二极管D4;
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1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麦克风端MIC与地之间,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2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右声道端SPK R与地之间,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3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之间,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4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检测端DET与地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麦克风信号端MICP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音频编解码端HP_MIC,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电源端VDD接电源VCC,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地端GND接地,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使能端EN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使能控制端GPIO。
7.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主控芯片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电路及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的手机一般都只支持一种类型的耳机(欧标和美标其中一种),如果采用现有的耳机电路去同时支持两种类型的耳机,会出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现有的耳机电路会将自拍杆识别成三段式耳机导致按键中断失效,因此市面的自拍杆不能被耳机电路识别。
[0003] 而现在采用的另一个方案就是使用专用的耳机解码芯片,采用该方案不仅价格昂贵,并且需要多个GPIO口,另外对软件算法也需重新调解。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成本低廉的可兼容美标和欧标的耳机电路无法识别自拍杆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电路,接主控芯片,所述耳机电路包括:
[0006] 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耳机接口J1、阻值变化开关;
[0007] 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左声道端TIP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套筒端SLEEVE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麦克端RING2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麦克风端MIC,所述阻值变化开关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之间,所述阻值变化开关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
[000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主控芯片和上述的耳机电路。
[000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将自拍杆的插头插入耳机接口J1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会识别成三段式耳机,此时主控芯片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关掉,将阻值变化开关打开,然后再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打开,此时软件会对耳机接口J1的插入类型进行一个重新判断,由于在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之间设立阻值变化开关,此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检测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到地端GND之间的阻抗以及左声道端SPK L到麦克风端MIC之间的阻抗不一样,因此会把自拍杆识别成四段式耳机,这样当自拍杆上的按键被按下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可以识别,并控制手机拍照模工作,而该耳机电路可以同时识别欧标和美标的耳机,也可以同时识别欧标和美标的自拍杆,并且由于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实现,成本也低廉。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电路的结构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电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0014] 一种耳机电路,接主控芯片,所述耳机电路包括:
[0015] 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耳机接口J1、阻值变化开关1;
[0016] 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左声道端TIP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套筒端SLEEVE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麦克风端RING2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麦克风端MIC,所述阻值变化开关1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之间,所述阻值变化开关1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图中未示出)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在图1中,以阻值变化开关1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之间为例进行说明。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阻值变化开关1采用可编程控制开关Q1和电阻R3,所述可编程控制开关Q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可编程控制开关Q1的第一端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所述可编程控制开关Q1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阻值变化开关1还可以采用其他可控开关和电阻的组合,其他可控开关可以包括MOS管、三极管、可控开关芯片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耳机电路还包括:
[0020] 磁珠B1、磁珠B2、磁珠B3、磁珠B4、磁珠B5、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4、分压电阻R5;
[0021] 所述耳机接口J1的右声道端SPK R通过串联的磁珠B1和磁珠B2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音频单端输出右声道AU_HPR,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通过串联的磁珠B3和磁珠B4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音频单端输出左声道AU_HPL,所述耳机接口J1的检测端DET通过串联的磁珠B5和分压电阻R2接所述主控芯片的耳机插入中断检测端EINT_EAR,所述分压电阻R1连接在所述磁珠B5和分压电阻R2的公共连接端与电源端VCC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4连接在所述磁珠B3和磁珠B4的公共连接端与地之间,所述分压电阻R5连接在所述磁珠B1和磁珠B2的公共连接端与地之间。
[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耳机电路还包括:
[0023] 双向击穿二极管D1、双向击穿二极管D2、双向击穿二极管D3、双向击穿二极管D4;
[0024] 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1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麦克风端MIC与地之间,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2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右声道端SPK R与地之间,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3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之间,所述双向击穿二极管D4连接在所述耳机接口J1的检测端DET与地之间。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麦克风信号端MICP接所述主控芯片的音频编解码端HP_MIC,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电源端VDD接电源VCC,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地端GND接地,所述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的使能端EN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使能控制端GPIO。
[0026]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电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阻值变化开关1采用阻抗变化可控开关,所述阻抗变化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所述阻抗变化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接所述耳机接口J1的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所述阻抗变化可控开关的控制端接所述主控芯片的开关端GPIO_EAR_SWITCH。
[0028] 由于该实施例的其他电路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主控芯片和如上所述的耳机电路。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智能终端,这里不一一列举。
[0031] 下面举例说明该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
[0032] 当将自拍杆的插头插入耳机接口J1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会识别成三段式耳机,此时主控芯片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关掉,主控芯片通过开关端GPIO_EAR_SWITCH发出控制信号,将阻值变化开关1打开,然后再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打开,此时软件会对耳机接口J1的插入类型进行一个重新判断,由于在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之间设立阻值变化开关1,此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检测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到地端GND之间的阻抗以及左声道端SPK L到麦克风端MIC之间的阻抗不一样,因此会把自拍杆识别成四段式耳机,这样当自拍杆上的按键被按下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可以识别,并控制手机拍照模块工作;
[0033] 当将三段式耳机插入耳机接口J1时,此时主控芯片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关掉,将阻值变化开关1打开,然后再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打开,此时软件会对耳机类型进行一个重新判断。但是三段式耳机的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是同一个脚,此时左声道端SPK L到地端GND和左声道端SPK L到麦克风端MIC之间的阻抗相等,因此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会将其判断成三段式耳机。
[0034] 当将四段式耳机插入耳机接口J1时,可阻值变化开关1会一直处于断开状态,不会影响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对四段式耳机的判断,因此该电路不会出现误判现象。
[003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将自拍杆的插头插入耳机接口J1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会识别成三段式耳机,此时主控芯片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关掉,将阻值变化开关打开,然后再将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打开,此时软件会对耳机接口J1的插入类型进行一个重新判断,由于在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与地端GND或麦克风端MIC之间设立阻值变化开关,此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检测到耳机接口J1的左声道端SPK L到地端GND之间的阻抗以及左声道端SPK L到麦克风端MIC之间的阻抗不一样,因此会把自拍杆识别成四段式耳机,这样当自拍杆上的按键被按下时,音频耳机开关芯片U1可以识别,并控制手机拍照模块工作,而该耳机电路可以同时识别欧标和美标的耳机,也可以同时识别欧标和美标的自拍杆,并且由于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实现,成本也低廉。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