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土壤科学 / 反硝化作用 / 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阅读:853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外产电内汇式 水 流人工湿地污水 净化 系统。包括双层池体、进水管、多孔布水管、多孔集水管、可旋转弯头、U型 排水管 和水生 植物 。双层池体包括非产电内层和产电外层。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外层底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产电微 生物 降解 并释放 电子 ;水流向上流动,到产电外层顶部,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水流向中心汇流进入内层区,通过调节可旋转弯头改变U型排水管的倾斜程度,加快复 氧 ,并通过过滤、 吸附 、共沉淀等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磷等污染物。本发明将 微生物 燃料 电池 技术与传统人工湿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高效有机 碳 代谢、微生物脱氮及吸附共沉淀除磷过程紧凑的控制在同一个人工湿地中。,下面是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双层池体(1)、进水管(2)、多孔布水管(3)、多孔集水管(4)、可旋转弯头(5)、U型排水管(6)和水生植物(8);
双层池体(1)包括非产电内层(1a)和产电外层(1b),非产电内层(1a)横断面及产电外层(1b)横断面为圆形或多边形;非产电内层(1a)横断面及产电外层(1b)横断面面积之比为
1:5-1:1;
产电外层(1b)与进水管(2)相连,产电外层(1b)内填充导电颗粒填料,导电颗粒填料为活性炭生物炭、焦炭和金属矿渣中的一种,导电颗粒填料粒径为1-10mm;
非产电内层(1a)与出水相连,非产电内层(1a)内填充非导电颗粒填料,非导电颗粒填料为石英砂、石灰石、沸石和火山岩中的一种,非导电颗粒填料粒径为5-20mm;
导电颗粒和非导电颗粒填料上均种植水生植物(8),所述水生植物(8)为美人蕉、芦苇和再花中的一种;
产电外层(1b)的底部设置环形结构的多孔布水管(3),多孔布水管(3)与进水管(2)相连;非产电内层(1a)底部铺设环形结构多孔集水管(4),多孔集水管(4)与U型排水管(6)相连,U型排水管(6)底部伸出双层池体(1)一端安装可旋转弯头(5);
利用上述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步骤为:
一、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外层底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产电微生物降解,释放电子,从而成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完成有机物的降解;
二、水流向上流动,溶解浓度不断升高,到产电外层顶部,即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区,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
三、水流向中心汇流进入内层区,通过调节可旋转弯头改变U型排水管的倾斜程度,从而控制非产电内层的饱和/非饱和状态,加快复氧,并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磷污染物。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一种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水体污染引发的众多问题令人堪忧,各地都相继开展了污染水体的整治工作。在此情况下,城市点源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广大农村地区,水体污染问题却愈加突显。农村污水治理已成为当下水环境事业的重中之重。
[0003] 农村污染具有量大面广、分散性、空间异质性等特点,加之农村的污染治理及运行维护技术量薄弱,急需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的水处理技术。
[0004] 人工湿地作为生态修复方法的一种,与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相比,具有建造及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等优点,适合于技术管理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的城镇或乡村的污水处理。然而工程实践发现,为保证水中、氮的去除,通常需要较大面积来完成有机碳去除及硝化、反硝化过程,限制了该技术的工程推广。
[0005] 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通过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将污水中的有机碳代谢、生物脱氮及吸附共沉淀除磷过程紧凑的控制在同一个人工湿地中,并实现高效去除。该系统具有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兼具美观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及以碳氮磷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人工湿地技术结构不紧凑,占地规模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0007] 本使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双层池体、进水管、多孔布水管、多孔集水管、可旋转弯头、U型排水管和水生植物
[0008] 双层池体包括非产电内层和产电外层,非产电内层横断面及产电外层横断面为圆形或多边形;非产电内层横断面及产电外层横断面面积之比为1:5-1:1。
[0009] 产电外层与进水管相连,产电外层内填充导电颗粒填料,导电颗粒填料为活性炭生物炭焦炭和金属矿渣中的一种,导电颗粒填料粒径为1-10mm。
[0010] 非产电内层与出水相连,非产电内层内填充非导电颗粒填料,非导电颗粒填料为石英砂、石灰石、沸石和火山岩中的一种,非导电颗粒填料粒径为5-20mm。
[0011] 导电和非导电颗粒填料上均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芦苇和再力花中的一种。
[0012] 产电外层的底部设置环形结构的多孔布水管,多孔布水管与进水管相连;非产电内层底部铺设环形结构多孔集水管,多孔集水管与U型排水管相连,U型排水管底部伸出双层池体一端安装可旋转弯头。
[0013]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步骤为:
[0014] 一、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外层底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产电微生物降解,释放电子,从而成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完成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0015] 二、水流向上流动,溶解浓度不断升高,到产电外层顶部(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区),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
[0016] 三、水流向中心汇流进入内层区,通过调节可旋转弯头改变U型排水管的倾斜程度,从而控制非产电内层的饱和/非饱和状态,加快复氧,并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等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磷等的污染物。
[0017] 本发明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与传统人工湿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二者在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过程中的优势,将高效有机碳代谢、微生物脱氮及吸附共沉淀除磷过程紧凑的控制在同一个人工湿地中。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非产电内层初始水位时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非产电内层调整水位后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标记:1-双层池体;1a-非产电内层;1b-产电外层;2-进水管;3-多孔布水管;4-多孔集水管;5-可旋转弯头;6-U型排水管;7-水位;8-水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22] 实施例:
[0023] 如图1所示,外产电内汇式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双层池体1、进水管2、多孔布水管3、多孔集水管4、可旋转弯头5、U型排水管6和水生植物8。
[0024] 双层池体1包括非产电内层1a和产电外层1b,产电外层1b横断面为圆形,直径为50cm,非产电内层1a横断面为圆形,直径为30cm;产电外层1b与进水管2相连,产电外层1b内填充焦炭颗粒填料,粒径为5-8mm;非产电内层1a与出水相连,非产电内层1a内填充石英砂颗粒填料,粒径为8-10mm;非产电内层1a和产电外层1b填充高度均为90cm,焦炭颗粒和石英砂颗粒填料上均种植水生植物8美人蕉。
[0025] 产电外层1b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环形结构的多孔布水管3,多孔布水管3管径为15mm,多孔布水管环形直径为45cm,孔间距为5cm,多孔布水管3与进水管2相连;非产电内层
1a底部铺设环形结构多孔集水管4,环形直径为25cm,孔间距为5cm,多孔集水管3与U型排水管6相连,U型排水管6底部伸出双层池体1一端安装可旋转弯头5。
[0026] 整个人工湿地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有效容积为90L,水力停留时间为1d,日处理量为90L/d。
[0027] 利用上述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步骤为:
[0028] 一、污水首先进入产电外层1b底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产电微生物降解,释放电子,从而成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完成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0029] 二、水流向上流动,溶解氧浓度不断升高,到产电外层1b顶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区),发生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
[0030] 三、水流向中心汇流进入非产电内层1a区,通过调节可旋转弯头5改变U型排水管6的倾斜程度(如图2),从而控制非产电内层1a的饱和/非饱和状态,加快复氧,并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等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磷等污染物。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