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园艺 / 地表覆盖物 / 有机地表覆盖物 / 一种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重度粘性盐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

阅读:314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重度粘性盐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重度粘性盐 碱 地 土壤 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方法是:种植区域里地面起垄,与垄平行方向按25-35m间隔修建排 水 渠;与垄垂直方向按20-25m修建排水沟,与周边水系贯通,挖出的土堆垫在地表用以垫高作微地形;种植区土壤旋耕至土 块 最大宽度处小于2cm,施加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和 有机肥 ,采取纵横深翻土壤,将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充分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栽种灌木苗后,根部地表用草垫 覆盖 1-3cm。该方法能改善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结构,且可以 加速 淋盐并防止返盐,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降低土壤含盐量与pH值,减轻盐碱对绿化灌木的危害,提高灌木的成活率,促进重度粘性盐碱地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一种重度粘性盐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重度粘性盐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种植区域里地面起垄,与垄平行方向按25-35m间隔修建排渠,深度0.4-1.0m,宽度1.0-1.5m;
与垄垂直方向按20-25m修建排水沟,沟深0.4-1.0m,宽度1.0-1.5m,坡比1:1.2-1:2.0,与周边水系贯通,挖出的土堆垫在地表用以垫高作微地形;种植区土壤旋耕至土最大宽度处小于2cm,施加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和有机肥,撒匀,采取纵横深翻土壤2-5次,翻土深度为
30-50cm,将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充分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栽种灌木苗后,根部地表用草垫覆盖1-3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度粘性盐碱地特征为塑性指数>
17,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3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部体积
50%;0-60cm深度的土壤盐分质量百分比大于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垄宽0.4-1.2m,垄高0.3-1.0m,垄间距10-4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为
201810961893.4中公开的盐碱土壤增效改良剂,施用量为300-600kg/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肥为201410323998.9中公开的专用于盐碱地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2000-4000kg/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根据灌木品种不同,保证充分的灌水量,对于新栽灌木苗木,在多雨季节和施工完成后出现沉降后要及时改善和修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栽灌木苗时:①避免受损情况发生;②保持足够的种植深度,若种植深度不足造成根须外露,则会造成绿化灌木无法扎根;③排除由于土块较大而导致漏气漏漏水情况的发生;④将苗木根部水围应打好打实;⑤及时处理苗木的病虫害情况;⑥及时种植配套的耐盐草本植物,用以建立区域良性微生态系统;⑦若有苗木倾斜甚至倒伏、根部松动情况发生,应及时扶正压实根部。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的改良绿化方面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重度粘性盐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绿化领域,涉及一种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土壤是构成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具有一定肥,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而盐碱土与酸性土是两大主要低产土类,随着工业的发展,灌溉地和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倒灌形成海滨、滩涂盐碱地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土壤盐渍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盐碱对植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引发植物生理干旱,损伤植物组织,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土地盐碱化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表现出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危害。
[0003]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当前的很多园林都有严重的盐碱成分,并且严重的阻碍的园林绿化与发展。为了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园林建设,针对盐碱地绿化施工的方法需要制定新技术、新方法以对盐碱地进行全方位的改良;通过明确盐碱地绿化思路,选用耐盐碱性较强的植物;对于条件允许的地方使用工程技术,对植物进行有效的养护与管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方法的应用。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地面起垄,与垄平行方向按25-35m间隔修建排水渠,深度0.4-1.0m,宽度1.0-1.5m;与垄垂直方向按20-25m修建排水沟,沟深0.4-1.0m,宽度1.0-1.5m,坡比1:1.2-1:2.0,与周边水系贯通,挖出的土堆垫在地表用以垫高作微地形;种植区土壤旋耕至土最大宽度处小于2cm,施加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和有机肥,撒匀,采取纵横深翻土壤2-5次,翻土深度为30-50cm,将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充分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栽种灌木苗后,根部地表用草垫覆盖1-3cm。
[0008] 本发明方法优选,所述的重度粘性盐碱地特征为塑性指数>17,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3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部体积50%;0-60cm深度的土壤盐分质量百分比大于6‰。
[0009] 本发明方法优选,所述的垄宽0.4-1.2m,垄高0.3-1.0m,垄间距10-40m。
[0010] 本发明方法优选,所述的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为201810961893.4中公开的盐碱土壤增效改良剂,施用量为300-600kg/亩。
[0011] 本发明方法优选,所述的有机肥为201410323998.9中公开的专用于盐碱地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2000-4000kg/亩。
[0012] 本发明方法优选,所述的方法中根据灌木品种不同,保证充分的灌水量,对于新栽灌木苗木,在多雨季节和施工完成后出现沉降后要及时改善和修补。
[0013] 本发明方法优选,在移栽灌木苗时:①避免受损情况发生;②保持足够的种植深度,若种植深度不足造成根须外露,则会造成绿化灌木无法扎根;③排除由于土块较大而导致漏气漏漏水情况的发生;④将苗木根部水围应打好打实;⑤及时处理苗木的病虫害情况;⑥及时种植配套的耐盐草本植物,用以建立区域良性微生态系统;⑦若有苗木倾斜甚至倒伏、根部松动情况发生,应及时扶正压实根部。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的改良绿化方面的应用。
[0015] 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7]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的优点和效果分别为:
[0018] ①微地形及排水系统:在重度粘性盐碱地,配备区域性的灌、排水设施,通过引用常年流通的活水进行灌溉或让其贯通与栽种地块达到常年流水,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通过挖排水沟及微地形的建立,抬高地面,可以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通过排出而带走部分土壤盐分,还能有效防治土壤返盐。
[0019] ②深耕: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透气性差、结构不良,限制作物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致使植物长势差。翻耕不仅可以破坏毛细管作用、阻断毛管上升水,改良土壤结构,打破盐碱在表土聚集的现状,还可以在增强透水性、加速淋盐的同时阻止土壤盐分随水分上移,防止返盐,增强抗旱能力,保持良好墒情控制,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改善土壤小气候,便于后期治理,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0020] ③降盐增肥:给盐碱地施撒盐碱土专用土壤增效调理剂和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及依靠有益菌群加速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矿化,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使灌木苗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得到全面营养,有利于根系吸收生长,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对酸碱及有害离子的缓冲能力,加强淋溶作用,而且在腐烂过程中还能产生腐殖酸等酸性物质中和盐碱,降低土壤含盐量与pH值,减轻盐碱对灌木苗的危害,促进土壤熟化,形成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环境,快速修复和重建健康的土壤微环境及根部生态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0021] ④覆盖:地表覆盖秸秆等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积盐与返盐。
[0022] 经本发明方法,能够创建得到利于灌木种植的肥沃淡化土层(图1)。附图说明
[0023] 图1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中创建肥沃淡化土层示意图[0024] 图2植株实际生长情况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1:
[0026] 试验区1土壤塑性指数18,粘粒(粒径<0.005mm)含量36%,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全部体积40%,0-60cm深度的土壤盐分质量百分比为8‰。地面起垄(垄宽0.4m,垄高0.5m),与垄平行方向按30m间隔修建排水渠,深度0.4m,宽度1.2m;与垄垂直方向按25m修建排水沟,沟深0.4m,宽度1.0m,坡比1:1.5,与周边水系贯通,保证淋盐水能够排出,挖出的土堆垫在土表用以垫高作微地形;种植区土壤旋耕至土块最大宽度处小于2cm,施加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按照201810961893.4实施例1制备,400kg/亩)和有机肥(按照201410323998.9实施例1方法制备,3000kg/亩),撒匀,采取纵横深翻土壤4次,翻土深度为40cm,将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充分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栽种木槿苗后,根部地表用草垫覆盖3cm。灌木存活率达75%以上。
[0027] 实施例2:
[0028] 试验区2土壤塑性指数20,粘粒(粒径<0.005mm)含量4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全部体积37%,0-60cm深度的土壤盐分质量百分比为7.5‰。地面起垄(垄宽0.4m,垄高0.5m),与垄平行方向按30m间隔修建排水渠,深度0.4m,宽度1.2m;与垄垂直方向按25m修建排水沟,沟深0.4m,宽度1.0m,坡比1:1.5,与周边水系贯通,保证淋盐水能够排出,挖出的土堆垫在土表用以垫高作微地形;种植区土壤旋耕至土块最大宽度处小于2cm,施加盐碱土壤增效调理剂(按照201810961893.4实施例1制备,400kg/亩)和有机肥(按照201410323998.9实施例1方法制备,3000kg/亩),撒匀,采取纵横深翻土壤4次,翻土深度为
40cm,将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充分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栽种夹竹桃苗后,根部地表用草垫覆盖3cm。在试验区随机选择5个测定点,确定土壤在改良前的含盐量和pH的情况。通过测定土壤在改良前后的含盐量和pH情况(均值)来表征土壤盐分的变化状况。100天后,再次随机选择5个测定点,然后以求出的均值来确定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0029]
[0030] 分析上表数据,试验设计区的土壤含盐量有显著的降低,较改良前的土壤含盐量,微地形区土壤0-20cm和20-40cm土层含盐量显著下降,垄区土壤0-20cm和20-40cm土层含盐量也显著降低;与此同时,较改良前的土壤pH,微地形区土壤0-20cm和20-40cm土层pH分别降低了0.24和0.37,垄区土壤0-20cm和20-40cm土层pH分别降低了0.28和0.39,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此种用于重度粘性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灌木的方法的改良效果十分明显。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