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钓鱼与渔业 / 渔业产品 / 肉食性鱼类 / 一种促进鲟鱼仔鱼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开口饲料

一种促进鲟鱼仔鱼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开口饲料

阅读:808发布:2020-06-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促进鲟鱼仔鱼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开口饲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经实验确认了在 淡 水 肉食性鱼类 开口料中ARA(花生四烯酸),EPA(20 碳 5烯酸)和DHA(22碳6烯酸)三种必需 脂肪酸 在 饲料 中的用量、三种必需脂肪酸之间的重量份比例,以及分别占饲料总脂肪的含量。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开口料的 基础 营养配方。经实验证实,本发明的饲料可明显促进鲟鱼仔鱼的生长速度、增加体重,并提高成活率。,下面是一种促进鲟鱼仔鱼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开口饲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肉食性鱼类开口饲料配方,含蛋白质、脂肪、能量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础营养物质,其特征是:在饲料中三种必需脂肪酸ARA(花生四烯酸),EPA(205烯酸)和DHA(22碳6烯酸)的含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ARA 0.3~0.5%;EPA 0.98~1.1%,DHA 2~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所述三种必需脂肪酸之间的重量份比例为:
ARA:EPA:DHA=1:2~3.5: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方,所述三种必需脂肪酸占饲料总脂肪中的含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ARA 2.8-5.2%,EPA 10-12%,DHA 21-24%。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配方,用于调配饲料中的ARA、EPA、DHA的脂肪酸原料选自鱼油、裂壶藻粉、卵磷脂、混合鱼肝油及二十烷醇中的2种或多种;所述混合鱼肝油是鳕鱼鱼肝油和鲨鱼鱼肝油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配方,所述基础营养物质的配方是:
鱼粉50-65份,磷虾粉4-6份,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2-3份,酵母提取物2-4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方,所述基础营养物质的配方中还含有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明胶1-3份,糊精15-18份,奶粉1-2份,鱼饲料用粘合剂0.5-2份,所述份是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配方,所述基础营养物质的配方是:北欧低温干燥鱼粉58.7%,明胶2%,南极磷虾粉5%,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2.5%,脱脂奶粉1%,酵母提取物
3%;糊精16.5%,海藻酸钠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方,是鲟鱼的开口饲料配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促进鲟鱼仔鱼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开口饲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鲟鱼仔鱼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开口饲料,特别是涉及合适的必需脂肪酸的用量和不同必需脂肪酸适宜比例的饲料。

背景技术

[0002] 开口饲料是仔鱼期阶段需要补充的外源性营养源。
[0003] 鱼类的受精卵完成胚胎发育并经脱膜孵化后进入仔鱼期。刚孵化的仔鱼消化道还未与外界相通,营养完全来自卵黄囊。随着仔鱼发育,口与肛先后与外界相通,卵黄逐渐吸收殆尽,仔鱼由内源性到混合性进而变为外源性营养;这个阶段需要补充的外源性营养来源称为开口饲料。
[0004] 之后鱼类进入稚鱼期,仔、稚期消化系统要经过一个变态发育过程才进入幼鱼期。由于仔稚鱼个体微小,在卵黄囊消失,消化道发育完善前后需要尽快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物。
[0005] 鲟鱼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是广盐性肉食性品种。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环境污染,拦河筑坝阻断生殖洄游路线等因素,世界鲟鱼资源急剧下降。鲟鱼苗种的培育成为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苗种发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营养来源。
[0006] 我国目前鲟鱼仔鱼的培育主要是以生物活饵(水丝蚓,红虫)搭配部分进口的微颗粒饲料开口为主的模式,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售微颗粒开口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与生物活饵还有差距,直接以微颗粒饲料开口存活率较低。而生物活饵来源不足且不固定,还有可能带来病原菌导致苗种全军覆没。
[0007] 因此,目前急需营养全面,适口性好且价格合理的淡水肉食性鱼类专用开口饲料。
[0008] 已有大量的研究发现海水鱼及淡水肉食性鱼类仔稚期需要较高含量的HUFA(高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DHA和EPA。海水肉食性鱼类仔稚期对HUPA(DHA+EPA)的需求量通常在0.5-1%之间,1%的效果较0.5%的更好。Rodriquez et al(1997)报道真鲷开口饵料(轮虫)中DHA:EPA为1.5时,效果好于0.6组。而具体到鲟鱼,属于亚冷水性鱼类,对脂肪的需求量相对较高,通常鲟鱼饲料中的脂肪水平为12-16%,其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量尚没有文献报道。
[0009] ARA是n-6系列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ARA衍生的二十烷类化合物包括前列腺素、凝血恶烷以及白三烯的前体物质对鱼类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饲料中适量的ARA有利于鱼类生长、存活及抵抗应激,提高卵子、精子和幼苗的质量,从而促进鱼类的繁殖,同时,ARA还具有调节成活率的作用。通常繁殖期及仔稚期鱼类对ARA的需求量较养成期高出数倍。ARA在仔稚鱼开口期营养中具有重要性(Bessonart et al.1999),ARA缺乏容易导致仔鱼不耐应激,死亡率增加。ARA含量占总脂肪6%时对鲽鱼仔稚鱼发育最为适宜。ARA占饲料中的重量比与不同鱼类对饲料脂肪的需求有关。如鲽鱼相应的ARA需求量大约为1-1.2%。
[0010] 而且ARA、EPA、DHA三种脂肪酸的适宜比例具有种属特性(Sargent等,1995),对于海水鱼大致为ARA/EPA/DHA=1:5:10。
[0011] 但是,目前关于淡水肉食性鱼类饲料的ARA,EPA和DHA比例的研究尚属空白,特别是在开口饲料中。三者比例的调配具有一定技术难度。而且鱼油是最重要的ARA来源,不同品种鱼类制备的鱼油ARA的含量差别较大。所以研究淡水肉食性鱼类开口饲料中ARA、EPA、DHA三种脂肪酸的适宜比例,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考虑消化吸收和仔稚期发育的最优的淡水肉食性鱼开口料配方,特别是合适的必需脂肪酸的用量。
[0013] 本发明研究了在淡水肉食性鱼类开口料中ARA(花生四烯酸),EPA(205烯酸)和DHA(22碳6烯酸)三种必需脂肪酸的用量,经实验,确认了以下内容:
[0014] 1、三种必需脂肪酸在饲料中的用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0015] ARA 0.3~0.5%;EPA 0.98~1.1%,DHA 2~2.5%。
[0016] 2、三种必需脂肪酸之间的重量份比例为:ARA:EPA:DHA=1:2~3.5:4~6[0017] 优选的脂肪酸来源选用的原料是鱼油、裂壶藻粉、卵磷脂、混合鱼肝油(鳕鱼鱼肝油:鲨鱼鱼肝油=1:1)及二十烷醇,用于调配饲料中的ARA、EPA、DHA。
[0018] 3、三种必需脂肪酸占饲料总脂肪的含量,分别为:
[0019] ARA 2.8-5.2%,EPA 10-12%,DHA 21-24%。
[0020] 本发明提供的饲料用基础营养配方添加上述合适用量的必需脂肪酸来源,即可配制成本发明的的开口饲料。
[0021] 所述基础营养配方可依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和不同鱼的需要而确定。
[0022] 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基础营养配方是:
[0023] 鱼粉50-65份,磷虾粉4-6份,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2-3份,酵母提取物2-4份;
[0024] 更优选的,还可加入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明胶1-3份,糊精15-18份,奶粉1-2份;以上所述份是重量份。
[0025] 基础营养配方的选定,主要是依据不同淡水肉食性鱼类仔鱼营养需求配制,满足基本蛋白质基酸)、脂肪、能量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供给。通常主要蛋白来源应选用高蛋白和易于消化吸收、新鲜度高的原料。
[0026] 另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加入各种辅剂,比如粘合剂等。
[0027]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配方
[0028] 北欧低温干燥鱼粉58.7%,明胶2%,南极磷虾粉5%,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2.5%,脱脂奶粉1%,酵母提取物3%;糊精16.5%,海藻酸钠1.5%。
[0029] 本发明用不同脂肪源的开口饲料,对开口期(3~25日龄)的西伯利亚鲟仔稚鱼进行了研究验证,考察的指标和结果如下:
[0030] 1、生长和体重
[0031] 三种处理组西伯利亚鲟均生长迅速,全长和体重随日龄变化明显,个体平均全长和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商品微颗粒饲料组(P<0.05)。
[0032] 2、成活率
[0033] 三组不同ARA:EPA:DHA比例的微颗粒饲料显著影响西伯利亚鲟的生长和存活率。使用鱼油、鱼肝油和裂壶藻粉配制的ARA:EPA:DHA为1:2:4的饲料组(配方3)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商品饲料组以及其它两组饲料。各处理组开口饲料西伯利亚鲟仔鱼的成活率均高于实际生产中50%的水平,而配方3组的存活率达到73.%,远高于商品饲料组(实际生产水平)。
附图说明
[0034] 图1~4是西伯利亚鲟开口前至开口初期发育图。其中:
[0035] 图1是3日龄;图2是5日龄;图3、图4是7-9日龄;7-9日龄卵黄囊完全消失,肠道排出黑线后开始摄食开口饲料。
[0036] 图5:鲟鱼肠道组织发育形态定量示意图,其中:HMF:微绒毛褶皱高度;WMF:微绒毛褶皱宽度;LP:粘膜固有层;CT:连接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开口饲料中ARA/EPA/DHA的用量和三种成分间的比例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0038] 一、试验开口料配方及配制
[0039] 1.试验开口料基础配方,包括两部分:
[0040] 1)基础营养配方(重量百分比):北欧低温干燥鱼粉58.7%,明胶2%,南极磷虾粉5%,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2.5%,脱脂奶粉1%,酵母提取物3%;糊精16.5%,海藻酸钠1.5%。
[0041] 2)脂肪源:以精炼鱼油,裂壶藻粉,鱼肝油(鳕鱼肝油,鲨鱼肝油1:1)和二十烷醇,配制成ARA:EPA:DHA不同比例的5组饲料,具体用量见表1。
[0042] 表1对比例和实施例中脂肪源用量(重量份比)
[0043]
[0044] 表2三种必需脂肪酸在饲料中的含量(%)
[0045]
[0046] 表3三种必需脂肪酸占饲料总脂肪的含量(%)
[0047]
[0048] 表4三种必需脂肪酸之间的用量比(重量份)
[0049]
[0050] 注:上述各表中,ARA中含量包括其衍生物的量
[0051] 2.试验开口料加工方法
[0052] 1)将上述配方中1)部分中除维生素外的其它大宗原料,经过一次粗粉、二次微粉均混合均匀后,再经过超微粉粹至300目;
[0053] 2)加入1.1中的维生素和1.2部分所述的各种脂肪源,混匀;
[0054] 3)加入适量水(10-13%)进行微粘合,之后在喷雾干燥机中加入3%硬脂酸钠作为囊材制作微胶囊,制成不同粒径微颗粒饲料后,依次过40目、60目和80目筛,收集80目以上、60-80目、40-60目的颗粒,则得到适合不同日龄阶段的开口饲料。
[0055] 3.对照组饲料:
[0056] 选用市售常用,市场反映较优的台湾统一企业生产的商品鲟鱼微颗粒饲料——“统一”饲料进行对比。
[0057] 表5试验饲料和对照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0058]
[0059] 注:以上为实测值
[0060] 配方3、4和5的养殖效果相近,从必需脂肪酸的绝对值和相对比例来看,都保证了需求量。
[0061] 二、试验动物及饲养方法
[0062] 西伯利亚鲟鱼苗购自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房山鲟鱼繁育中心。试验初始鱼苗为3日龄。以上四种实验饲料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尾鲟鱼苗。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口中试基地水产安全评价中心进行,采用流水循环系统。
[0063] 苗种培育系统为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每个育苗桶是底部为圆锥形的玻璃桶(256L),底部放置平整聚氯乙烯(PVC)板。整个试验用水均直接来自地下井水,控制水温(20±1)℃,pH7.8~8.5,DO≥9mg/L,随鱼苗增大适当加大充气量,氨态氮浓度≤0.5mg/L,亚硝态氮浓度≤0.1mg/L。
[0064] 3日龄的西伯利亚鲟仔鱼进入系统后,每隔1h观察1次,用小抄网捞取死亡鱼苗,并对其计数。每天8:00和14:00用虹吸管清理残饵、粪便。7日龄开始开口,根据情况每小时投适量微颗粒饲料,至少每4h清理1次(具体清理时间视残饵量情况而定)。日投喂量按体重的100%,开口后期,投喂量可降低到体重的40%~60%。10日龄前,1h饲喂1次,10日龄后,根据具体情况2~3h饲喂1次。每次摄食时间控制在0.5h以内。饲喂实验进行至30日龄后,每桶选取100尾鱼测量体长和体重,之后对整桶鱼进行称重后清点存活数量。
[0065]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0066] 1、生长指标
[0067] 全长、体长和体重测量:每天每桶取刚刚死亡并且有代表性的鱼苗5尾,用游标卡尺测定全长。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测量鱼苗体重。7日龄前不同处理组统一测量全长。
[0068] 特定生长率(SGR,%/d)=[(ln鱼体末重-ln鱼体初重)/饲喂天数]×100%[0069] 成活率(Survival,%)=[(试验开始鱼尾数-试验结束时鱼尾数)/试验开始鱼尾数]×100%
[0070] 肥满度(Condition Factor,CF)=体重(g)/[全长(cm)]3
[0071] 2、肠道组织切片
[0072] 实验结束后,各组取至少12尾鱼的后肠组织,用福尔林固定液固定至少24小时后,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对各组组织切片中的肠道形态发育指标进行定量。
[0073] 3、数据分析及统计
[0074] 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并结合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
[0075] 四、实验结果
[0076] 1、成活率和生长性能
[0077] 西伯利亚鲟3日龄进入系统,7日龄开始摄食(图1-图4)。商品微颗粒饲料组西伯利亚鲟全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17日龄开始至25日龄试验结束,商品微颗粒饲料组西伯利亚鲟仔鱼全长和体重均最低,且显著低于所有实验组(表6)。三组不同ARA:EPA:DHA比例的微颗粒饲料显著影响西伯利亚鲟的生长和存活率。使用鱼油、鱼肝油和裂壶藻粉配制的ARA:EPA:DHA为1:2:4的饲料组(配方3)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商品饲料组以及其它两组饲料。各处理组开口饲料西伯利亚鲟仔鱼的成活率均高于实际生产中50%的水平,而配方3组的存活率达到73.%,远高于商品饲料组(实际生产水平)。
[0078] 表6不同饲料组鲟鱼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对比 ±SD;n=4
[0079]
[0080] 注:同一行中不同肩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0081] 2.肠道发育
[0082] 三组不同ARA:EPA:DHA比例的微颗粒饲料显著影响西伯利亚鲟肠道绒毛的发育。根据组织切片示意图(图5)进行肠道发育形态定量,结果见表7。其中饲喂配方3的鲟鱼肠道微绒毛褶皱高度(HMF)显著高于其它组,微绒毛褶皱宽度(WMF)显著高于统一饲料和配方1组,和配方2组没有显著差异。各组件粘膜固有层和连接组织宽度均没有显著差异。
[0083] 表7不同饲料组鲟鱼后肠组织发育形态指标(单位:μm) ±SD;n=12[0084]
[0085]
[0086] 注:HMF:微绒毛褶皱高度;WMF:微绒毛褶皱宽度;LP:粘膜固有层;CT:连接组织[0087] 五、讨论
[0088] 作为稚鱼主要能量来源的脂类物质是仔稚鱼阶段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研究稚鱼对脂类物质的需求,采用经脂肪酸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饲喂仔稚鱼,可以改变轮虫或卤虫的脂肪酸组成,有利于研究稚鱼在不同的脂肪酸水平下的生长状况(Izquierdo et al.,1992)。但由于生物活饵资源的紧缺,且容易传播病原菌,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尝试采用人工饲料来确定仔稚鱼对脂肪及脂肪酸的最适需要量。作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的n-3,n-6系列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于开口稚鱼的生长和成活极为关键,其中,ARA,EPA和DHA是仔稚鱼成活和维持正常生长的重要因子。三者比例平衡对于维持生物膜的流动性极为重要,一旦比例不平衡,特别是高EPA而低DHA时,将会导致仔稚鱼活动性降低和高死亡率(Rodriguez et al.,1994)。
[0089] 一些学者报道了仔稚鱼饥饿阶段脂肪酸的利用与保存状况。大菱鲆,真鲷等品种仔稚鱼饥饿时,将DHA,ARA和EPA保存下来,其它的脂肪酸则被作为能源利用。而在以上三种HUFA中,DHA又被首先保留下来,这说明DHA对摄取外源营养的仔稚鱼是极其重要的(Rainuzzo et al.,1994;Koven et al.,1989;Rodriguez et al.,1994)。
[0090] Zambonino Infante和Cahu(1999)指出海水稚鱼饵料中EPA+DHA的最适水平在3%干物质左右。淡水鱼如鲤鱼中,需添加EPA和DHA,并且加入0.5%的此类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效果好于1%的亚麻酸。海水仔稚鱼试验证明生物活饵或配合饲料DHA+EPA在日粮干物质的最佳含量为3%左右,DHA与EPA的比值以2∶1为宜(NRC,2011)。在真鲷开口饲料中保证DHA:EPA为2-2.30:1效果较佳(Mourente&Odriozola,1990)。对于淡水肉食性鱼类仔稚鱼开口饲料中脂肪酸需求的研究较少。相对而言,传统的观点认为淡水鱼类对n-3HUFA的依赖性较低(NRC,2011)。然而,本研究自制MD的DHA含量为1.8左右,EPA含量为1.0左右,二者之比约为1.8,对西伯利亚鲟仔鱼开口性能也取得较为理想结果。说明,西伯利亚鲟仔稚期发育阶段对DHA的依赖性也相对较EPA高。
[0091] 肠道组织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密切相关,DHA是仔稚鱼神经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从本研究结果发现,适宜的ARA,EPA和DHA比例对鲟鱼仔稚鱼肠道形态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更为健康的肠道组织也是仔稚鱼正常存活和生长的重要保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