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捡拾器

阅读:314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球类捡拾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球类 捡拾器 ,其具有一拾球罩、一弹性网、一管体、及一弹性环。拾球罩形成有一拾球开口及一进球通道。弹性网固设于罩体的拾球开口。管体的一端设置于罩体的进球通道。管体形成有一侧开口,弹性环套设于管体并通过管体的侧开口。通过操作时让球通过弹性网,使球被集中于拾球罩内,达到让操作者不用在捡球过程中多次弯腰的效果。除了可避免因弯腰而消耗体 力 及造成腰部受伤,一次还可捡取多个球,大幅缩短捡球时间,让操作者能集中精力于球技的精进上。,下面是球类捡拾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拾球罩,其形成有一拾球开口、一进球通道、及一容置空间,该拾球开口的口径大于该进球通道的口径,该容置空间位于该拾球开口与该进球通道之间;
一弹性网,其设置于该罩体的该拾球开口;
一管体,其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及一开放端;该管体的固定端设置于该罩体的该进球通道;该管体形成有一内部空间及至少一侧开口,该管体的该内部空间与该罩体的该容置空间相连通,且该至少一侧开口连通于该内部空间;
一限位片体,其一端设置于该罩体的该进球通道,并向远离该管体的方向延伸而位于该罩体的该容置空间内;以及
一至少一弹性环,其套设于该管体并通过该管体的该至少一侧开口及该内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拾球罩呈一网状罩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片体与该拾球罩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片体与该管体固定端一体成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多个管件,该多个管件彼此串接,且其中一该至少一侧开口形成于最远离该拾球罩的该管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
该管体具有二管件,该二管件分别为一第一管件及一第二管件;
该第一管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管件的该第一端即为该管体的该固定端,且其中该至少一侧开口形成于该第一管件的该第一端的侧面;以及该第二管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管体的该第二端,且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相连通;该管体的该开放端为该第二管件相对于该第一管件的一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
该至少一侧开口共有二侧开口,且分别为一第一侧开口及一第二侧开口;
该第一侧开口形成于该第一管件的该第一端的侧面;
该第二侧开口形成于该第二管件上相对于该第一管件的一端的侧面;且该至少一弹性环共有二弹性环,且分别为一第一弹性环及一第二弹性环;该第一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一侧开口,而该二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二侧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
该至少一侧开口共有二侧开口,且分别为一第一侧开口及一第二侧开口;该第一侧开口形成于该管体的该固定端的侧面,该第二侧开口形成于该管体的该开放端的侧面;且该至少一弹性环共有二弹性环,且分别为一第一弹性环及一第二弹性环;该第一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一侧开口,该二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二侧开口。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拾球罩具有:
一罩体,其形成有该拾球开口、该进球通道、及该容置空间;以及
一框体,其设置于该罩体的该拾球开口;该弹性网固设于该框体。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类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包含一可弯管件及一直管件,该可弯管件的一端连通于该拾球罩,另一端连通于该直管件。

说明书全文

球类捡拾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体育器材,特别是关于一种搜集球类的器材。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许多体育练习而言,特别是球类运动,需要准备大量的球让运动员使用。例如桌球或高尔夫球,在运动员练习中,球会散落在场地各处。若球用完则须要将所有的球搜集回来,才能继续练习。而在捡球时,每捡一颗球都要弯一次腰,不仅在练习外的活动消耗体,久了还可能会受伤。若以机器捡球的成本又太高,且于地面特殊状况下又无法运作。在不捡球则无球可用的困境下,提出一种佳的改善方案,乃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球类捡拾器能提升捡球的效率,且操作者不必费力地一再弯腰。
[0004]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球类捡拾器具有:
[0005] 一拾球罩,其形成有一拾球开口、一进球通道、及一容置空间,该拾球开口的口径大于该进球通道的口径,该容置空间位于该拾球开口与该进球通道之间;
[0006] 一弹性网,其设置于该罩体的该拾球开口;
[0007] 一管体,其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及一开放端;该管体的固定端设置于该罩体的该进球通道;该管体形成有一内部空间及至少一侧开口,该管体的该内部空间与该罩体的该容置空间相连通,且该至少一侧开口连通于该内部空间;
[0008] 一限位片体,其一端设置于该罩体的该进球通道,并向远离该管体的方向延伸而位于该罩体的该容置空间内;以及
[0009] 一至少一弹性环,其套设于该管体并通过该管体的该至少一侧开口及该内部空间。
[0010]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该拾球罩呈一网状罩体。
[0011]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该限位片体与该拾球罩一体成形。
[0012]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该限位片体与该管体固定端一体成形。
[0013]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该管体具有多个管件,该多个管件彼此串接,且其中一该至少一侧开口形成于最远离该拾球罩的该管件上。
[0014]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
[0015] 该管体具有二管件,该二管件分别为一第一管件及一第二管件;
[0016] 该第一管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管件的该第一端即为该管体的该固定端,且其中该至少一侧开口形成于该第一管件的该第一端的侧面;以及[0017] 该第二管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管体的该第二端,且该第一管件与该第二管件相连通;该管体的该开放端为该第二管件相对于该第一管件的一端部。
[0018]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
[0019] 该至少一侧开口共有二侧开口,且分别为一第一侧开口及一第二侧开口;
[0020] 该第一侧开口形成于该第一管件的该第一端的侧面;
[0021] 该第二侧开口形成于该第二管件上相对于该第一管件的一端的侧面;且[0022] 该至少一弹性环共有二弹性环,且分别为一第一弹性环及一第二弹性环;该第一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一侧开口,而该二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二侧开口。
[0023]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
[0024] 该至少一侧开口共有二侧开口,且分别为一第一侧开口及一第二侧开口;该第一侧开口形成于该管体的该固定端的侧面,该第二侧开口形成于该管体的该开放端的侧面;且
[0025] 该至少一弹性环共有二弹性环,且分别为一第一弹性环及一第二弹性环;该第一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一侧开口,该二弹性环套设于该第二侧开口。
[0026]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该拾球罩具有:
[0027] 一罩体,其形成有该拾球开口、该进球通道、及该容置空间;以及[0028] 一框体,其固设于该罩体的该拾球开口;该弹性网固设于该框体。
[0029] 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球类捡拾器中,该管体包含一可弯管件及一直管件,该可弯管件的一端连通于该拾球罩,另一端连通于该直管件。
[0030]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操作时让球通过弹性网,使球被集中于拾球罩内,达到让操作者不用在捡球过程中多次弯腰的效果。除了可避免因弯腰而消耗体力及造成腰部受伤,一次还可捡取多个球,大幅缩短捡球时间,让操作者能集中精力于球技的精进上。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4]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拾球罩分解示意图。
[0035]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拾球罩的另一态样的侧视示意图。
[0036] 图3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拾球罩的另一态样的侧视示意图。
[003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拾球罩的立体示意图。
[003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管体的开放端的立体示意图。
[003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接合处的剖面示意图。
[004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倒置后的拾球罩的剖面示意图。
[0041]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倒置后的拾球罩与限位片体的剖面示意图。
[0042]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呈网状的罩体的示意图。
[004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管体伸直时的立体示意图。
[004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管体弯曲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46] 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球类捡拾器,其第一实施例中具有一拾球罩10、一弹性网20、一管体30、一弹性环40、及一限位片体50。
[0047] 拾球罩10可为一半球状、漏斗状、或钟形的罩体11,且拾球罩10的罩体11形成有一拾球开口111、一进球通道112、及一容置空间。拾球开口111与进球通道112分别位于拾球罩10的两端,而容置空间位于拾球开口111与进球通道112之间,因此拾球罩10的壁面及容置空间皆由拾球开口111向进球通道112渐缩。拾球开口111的口径大于进球通道112的口径。
弹性网20固设于罩体11的拾球开口111,且弹性网20的网眼宽度小于球的直径。
[0048] 于拾球罩10的第一实施例中,拾球罩10可具有一框体12,框体12可拆卸地设置于罩体11的拾球开口111周缘,而弹性网20固设于框体12。换言之,于此实施例中,弹性网20与框体12的结构可类似于羽球拍或网球拍。然而,并不以此为限。
[0049] 管体30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及一开放端。管体30的固定端可拆卸地设置于罩体11的进球通道112。管体30形成有一内部空间,当管体30接合于罩体11时,管体30的内部空间与罩体11的容置空间相连通。
[0050] 管体30可包含多个管件300。于第一实施例中,管体30共包含三个管件300,各管件300的两端皆为开口端,且分别为大口径部及小口径部。任一管件300的小口径部恰能嵌设于另一管件300的大口径部内,以使两管件300接合固定。此外,任一管件300的小口径部也恰能嵌设于进球通道112,以使管件300能于拾球罩10接合。管件300上形成有一侧开口与管体30的内部空间连通。然而,当多个管件300接合后,于管件300的接合处,管件300上的侧开口会由内侧被另一管件300的小口径部所遮挡,使该侧开口无法与管体30的内部空间连通。
换言之,当多个管件300接合后,只有未与另一管件300接合的管件300的侧开口能与管体30的内部空间连通。管件300的口径大于球的直径,借此球能通过管体30。
[0051] 当多个管件300相接合,且其中一管件300与拾球罩10接合,使各管件30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也与拾球罩10的容置空间相连通,以组成一球类捡拾器。使用者可以依据体型或环境需要调整所接合的管件300的数量,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
[0052] 弹性环40套设于管体30中最远离拾球罩10的管件300的侧开口,并通过管体30的内部空间。具体而言,弹性环40于侧开口内的部分与管件300内壁面的最大距离小于所捡拾的球的直径,因此若球类捡拾器倒置后,位于拾球罩10内的球滚入管体30后,会被弹性环40阻挡而不会掉出。
[0053] 于第一实施例中,限位片体50是设置于罩体11的进球通道112旁。借借由限位片体50限置了拾球罩10的容置空间中邻近进球通道112的部分,使一次仅能供一颗球通过进球通道112,而不会发生多个球彼此卡在进球通道112周缘而无法通过进球通道112的状况。
[0054] 除了能以拾球罩10盖于球进行捡球外,当球停在墙或较窄或较深的空间而无法使用拾球罩10时,还能以管体30进行捡球。例如,以管体30的开放端伸入上述空间并盖于球上,使球推开弹性环40而进入管体30,同样也能达到捡球的效果。
[0055] 本实用新型除了用于捡球外,不使用时还能让小孩子当作玩具使用。
[0056] 对于高尔夫球的玩家而言,于捡球过程中还能将球杆插于管体30内随身携带。
[0057] 通过拾球罩10,本实用新型的球类捡拾器可站立于地面而不需额外握持或支撑
[0058] 在捡球时,操作者手持管体30,而使拾球罩10的拾球开口111朝向下方,然后将拾球罩10盖于球上。由于弹性网20的各绳体能弹性变形,因此操作者将拾球罩10盖于球上时,球会撑开弹性网20的网眼而进入拾球罩10的容置空间。相对地,位于球罩10的容置空间内的球没有外界推力下,无法撑开网眼,因此无法脱离拾球罩10。由于拾球开口111的口径较大,因此场地上若有多个球聚集在一起时,拾球罩10能同时盖于多个球上,一次搜集多个球。当操作者重复将拾球罩10盖于球上的动作多次后,拾球罩10内便存放有多个球。当搜集完毕后,只要将球类捡拾器倒置后,并将管体30的端部对准一集中球用的篮子,将弹性环推开脱离侧开口后,球即可通过管体而落于篮子内。
[0059] 接着请参考图3、图3A、及图4。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技术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在于罩体11A为漏斗状,但仍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而具有框体12A且弹性网20A,弹性网20A固设于框体12A上而框体12A可拆卸地设置于罩体11A的拾球开口111A。
[0060] 接着请参考图3B。于拾球罩10A’的另一态样中,罩体更形成有多个崁槽13A’而不具有前述框体。崁槽13A’形成于拾球开口111A’周缘,并自拾球开口111A’向进球通道112’A延伸。具体而言,各崁槽13A’具有一小连通部131A’及一大连通部132A’,小连通部131A’形成于拾球开口111A’周缘而与外界连通,大连通部132A’形成于小连通部131A’相对于拾球开口111A’的一端,且大连通部132A’与小连通部131A’相连通;大连通部132A’的宽度大于小连通部131A’的宽度。于拾球罩10A’的第二实施例中,弹性网可由小连通部131A’通过后而进入大连通部132A’,并借此被穿设固定于大连通部132A’内。
[0061] 接着请参考图3C。于拾球罩10A”的另一态样中,罩体11A”更形成有多个穿孔13A”而不具有前述框体或崁槽。穿孔13A”邻近于拾球开口111A”,而弹性网穿设于穿孔13A”。
[0062] 请参考图3、图4、及图5。另一差异在于,管体30A中的多个管件可为一第一管件31A及一第二管件32A,且球类捡拾器包含两弹性环;两弹性环可定义为第一弹性环41A及第二弹性环42A。第一管件31A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形成有一第一侧开口301A。第一管件31A的第一端即为管体30A的固定端而用于设置于拾球罩10A,而第一侧开口301A形成于第一管件31a的第一端的侧面,而第一弹性环41A套设于第一管件31A并第一侧开口301A及内部空间,且第一弹性环41A于第一侧开口301内的部分与第一管件31A内壁面的最大距离小于球的直径,因此当球类捡拾器倒置时,第一弹性环41A能防止求由任意地由拾球罩10A的容置空间滚入管体30A内。
[0063] 第一管件31A形成有一第一握持段310A,第一握持段310A邻近于第一管件31A的第二端。第二管件32A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管体30A的第二端,借此使第一管件31A与第二管件32A相连通。管体30A的开放端为第二管件32A相对于远离第一管件31A的一端部,因此第二侧开口302A可形成于第二管件32A上,且第二侧开口302A可位于第二管件32A上相对于第一管件31A的另一端部的侧面。第二管件32A形成有一第二握持段320A,第二握持段320A邻近于第一管件31A,借此使用者于拆装第一管件31A与第二管件32A时能有较佳的施力点。第二弹性环42A套设于第二管件32A并通过第二侧开口302A及内部空间。第二弹性环42A于第二侧开口302A内的部分与第二管件32A内壁面的最大距离小于球的直径,因位于管体30A内部空间的球不会任意地由管体30A的开放端掉出。
[0064] 当第一弹性环41A部分位于第一侧开口301A内时,球无法进入管体30A,而将球限制于拾球罩内10A增加稳定性。若操作者施力于第一弹性环41A上,让第一弹性环41A沿第一侧开口301A的周缘移动后脱离第一侧开口301A。此时球能进入管体30A,除了可增加存放上限外,若接着将第二管件32A移除则球能由第一管件31A的第二端移出,或以类似手法将第二弹性环42A移出第二侧开口302A则球能由管体30A的开放端移出,便何再次使用所搜集的球。
[0065] 接着请参考图6。另一方面,通过握持段,即第一握持段310A及第二握持段320A,操作者能更稳固地手持本实用新型,也可便于施力将第一管件31A与第二管件32A分离并取出管体30A内的球。而通过管体30A包含可分离的第一管件31A与第二管件32A,在不使用时能拆卸收纳,较不占用空间。
[0066] 于其他实例中,可只有一侧开口及一弹性环,例如只有位于管体30A固定端的第一侧开口301A及第一弹性环41A,或只有位于管体30A开放端的第二侧开口302A及第二弹性环42A。
[0067] 接着请参考图7。限位片体50A一端设置于罩体11A的进球通道112A旁,并位于罩体11A的容置空间内。于本实施例中,限位片体50A是连接于第一管件31A并一体成形,而与第一管件31A一同可拆卸地设置于罩体11A的进球通道112A。
[0068] 接着请参考图8。于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片体50B可与捡球罩10B一体成形,即,限位片体50B与罩体11B一体成形。相对地,第一管件31B的第一端可与限位片体50B分离。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片体与罩体也可以是两者单独组合而成而为可分离的。
[0069] 接着请参考图9。于其他实施例中,拾球罩10C可呈一网状罩体,罩体11C的侧壁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00C或网眼,因此在操作者收集完球后,可将拾球罩10C连同所盛装的球一起清洗。
[0070] 接着请参考图10及图11。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技术特征可与前述任一实施相似,而差异可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管体30D所包含的管件为一可弯管件31D及一直管件32D。具体而言,可弯管件31D可受使用者操控而弯曲至任意角度。可弯管件
31D的一端连通于拾球罩10D,另一端连通于直管件32D。而于第三实施例中,可弯管件31D与拾球罩10D相连的一端的侧面可形成有一侧开口,而直管件32D相对于拾球罩10D的一端的侧面也可形成有一侧开口,但不以此为限。借此当操作者将拾球罩10盖设于球体时可不必由垂直地面方向移动拾球罩10D,而可将管体30D斜向移动至球体上方,并接着在对准球体向下盖住球体,使盖住球体后管体30D能于可弯管件31D上发生弯曲,让拾球罩10D倾转至开口与地面平行,因此能盖住球体。
[007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球类捡拾器可以有许多不同操作方式,以配合拾球环境。同时也具备其他功能,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价值。
[007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