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作物管理 / 农作物 / 园艺作物 / 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

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

阅读:24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属于 园艺 作物 病害防治领域。本发明针对驯化期、苗期和花期非洲菊病害绿色防控方法,构建一种从源头防控非洲菊根腐病危害的绿色可持续控制技术模式。本发明能有效控制非洲菊根腐病的发生,将该病的为害控制在经济 阈值 范围内,极显著减少非洲菊化学 农药 使用,对非洲菊的绿色生产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驯化期:建立“种苗选择和物理防控”的绿色防控模式;
(2)苗期:建立“物理防控、病情监测、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的绿色防控模式;
(3)花期:建立“病情监测、生物防治、清园护芽和应急用药”的绿色防控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
1)种苗选择:选择抗病品种、且健壮的、根部发达的组培苗;
2)物理防控:种苗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翻晒、消毒,整畦,消灭病残体;所述的消毒为每亩土壤撒施30-60 kg生石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1)物理防控:在正常浇的同时,苗定植后,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灌根1-2次,每次间隔
25-30天;
2)病情监测:在设施温棚内安装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监测设施环境条件及花卉生长和病害的动态实况;当气温上升时,病原菌开始活跃,技术人员应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病原菌,同时关注田间病情,一旦检测到病原菌或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3)理化诱控:每亩种植区离地表面20-25 cm处悬挂1片橙黄诱虫色板,每2-3个月换一次;在温棚内,每300 m2各悬挂1台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悬挂高度为苗株上方50-60 cm处,每隔1-2月清洁灯具1次;
4)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1000亿cfu/g的复合枯草芽孢杆菌50-150g/亩稀释喷雾或
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15-2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1)病情监测:根据监控系统监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合田间实时病情,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2)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3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100-140g/亩稀释喷雾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4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3)清园护芽:鲜花采收后,鲜花切下后植株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伤口感染病原菌;菌剂喷施7 d后,全面清园后,每亩撒施35-70 kg生石灰,杀灭病残体病原菌,减少侵染源;
4)应急用药:当发病率达15%时,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药剂,喷施3%甲霜·噁霉灵水剂
800倍液,2-3次,每次间隔7-10 d,根据具体防效调整施用间隔。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洲菊病害绿色防控的方法,属于园艺作物病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又名扶郎,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栽培面积甚广的鲜切花种类之一。非洲菊是切花中的新秀,园艺品种甚多,花色有白、橙、红、黄、粉、桔黄等,盛花期在5-6月和9-10月,只要温度适宜,可以四季开花,且花梗挺拔、切花产量高。非洲菊因其花色繁多,花枝挺拔,不易衰败,采花期长,经济效益显著,深受花卉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非洲菊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后,发展迅速。特别近几年来,栽培品种的增多,鲜切花用量剧增,其种植面积急剧扩大,以及设施栽培带来良好的病害越冬与繁殖环境,导致非洲菊病害的发生逐年加重,并对花卉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花农遭受巨大损失。因此,调查了解和掌握非洲菊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对非洲菊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 目前全国非洲菊切花主要生产基地有南昆明,福建三明、江苏海和浙江文山等,近几年发展迅猛,非洲菊切花已成为各地区鲜切花主打产品和花农增收致富的“幸福花”。然而在非洲菊切花生产中,非洲菊易遭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严重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益。已报道的非洲菊病虫害主要有:根(茎)腐病、灰霉病、叶斑病、病毒病,斑潜蝇、白粉虱、红蜘蛛、蓟蚜虫等,随着非洲菊种植面积的扩大,单单根腐病的危害损失可达2O~30%,而且随着种植年份越久,发病越重,给非洲菊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非洲菊病虫害的研究较为零星且不系统,因此,本申请在明确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非洲菊根腐病进行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对非洲菊根腐病的科学防控和减少农药使用量意义重大,且对非洲菊其他病虫害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非洲菊病害绿色防控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非洲菊根腐病的发生,将根腐病的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极显著减少非洲菊化学农药使用,实现非洲菊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对非洲菊的绿色生产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针对非洲菊生长过程中的驯化期、苗期和花期等3个时期,有选择性地集成种苗选择、物理防控、病情监测、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清园护芽和应急用药等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控害作用,组装适用于各生长期的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方法,构建一种从源头防控非洲菊根腐病危害的绿色可持续控制技术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1)驯化期
以培育菊苗为目标,以减少病原菌基数为核心,以种苗选择为基础,集成“种苗选择+物理防控”的绿色防控模式;具体为:
1)种苗选择:选择抗病品种,且健壮的,根部发达的组培苗;
2)物理防控:种苗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翻晒、消毒,整畦,消灭病残体;所述的消毒为每亩土壤撒施30-60 kg生石灰。
[0006] (2)苗期以促花为目标,以控制病原菌危害为核心,以病情监测及生物治病为基础,集成“物理防控+病情监测+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的绿色防控模式。
[0007] 1)物理防控:在正常浇的同时,苗定植后,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喜满地灌根1-2次,每次间隔25-30天;2)病情监测:在设施温棚内安装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监测设施环境条件及花卉生长和病害的动态实况;当气温上升时,病原菌开始活跃,技术人员应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病原菌,同时关注田间病情,一旦检测到病原菌或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3)理化诱控:每亩种植区离地表面20-25 cm处悬挂1片橙黄诱虫色板,每2-3个月换一次;在温棚内,每300 m2各悬挂1台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悬挂高度为苗株上方50-60 cm处,每隔1-2月清洁灯具1次;
4)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1000亿cfu/g的护根灵(复合枯草芽孢杆菌)50-150g/亩稀释喷雾或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15-2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0008] (3)花期以清园护芽为目标,以减少病原菌基数为核心,以清园护芽及保护天敌为基础,集成“病情监测+生物防治+清园护芽+应急用药”的绿色防控模式。
[0009] 1)病情监测:根据监控系统监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合田间实时病情,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2)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3亿cfu/g的稼可安(哈茨木霉菌)100-140g/亩稀释喷雾或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4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0010] 3)清园护芽:鲜花采收后,鲜花切下后植株马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伤口感染病原菌;菌剂喷施7 d后,全面清园后,每亩撒施35-70 kg生石灰,杀灭病残体病原菌,减少侵染源。
[0011] 4)应急用药:当发病率达15%时,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药剂,喷施3%甲霜·噁霉灵水剂800倍液,2-3次,每次间隔7-10 d,根据具体防效调整施用间隔。
[0012] 本发明从源头防控非洲菊根腐病危害的绿色可持续控制方法的依据如下:1、主要防控措施
遵循“绿色植保”的理念,针对非洲菊生长的3个主要时期(驯化期期、苗期、花期),有选择地集成种苗选择、物理防控、病情监测、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清园护芽和应急用药等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控害作用,组装适用于各生长期的非洲菊根腐病的绿色防控方法,构建一种从源头防控非洲菊根腐病危害的绿色可持续控制技术模式。
[0013] (1)种苗选择在非洲菊种植前,应充分考虑品种的抗病能,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根腐病品种(如玲珑为高抗品种,年华、金太阳、靓粉为抗病品种,红日、寒王为中抗品种),并且健壮的,根部发达的组培苗;
(2)物理防控:根腐病菌除危害非洲菊外,还可危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等100多种植物,因此种苗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翻晒、消毒,整畦,消灭病残体;所述的消毒为每亩土壤撒施30-60 kg生石灰;
(3)病情监测
在温棚内安装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监测设施环境条件及花卉生长和病害的动态实况;当气温上升时,病原菌开始活跃,技术人员应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病原菌,同时关注田间病情,一旦检测到病原菌或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4)理化诱控
为了减少害虫为害植株造成伤口,在每亩种植区离地表面20-25 cm处悬挂1片橙黄诱
2
虫色板,每2-3个月换一次;在温棚内,每300 m各悬挂1台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悬挂高度为苗株上方50-60 cm处,每隔1-2月清洁灯具1次;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持久的控害方法,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主要措施是施用生物农药。苗期施用1000亿cfu/g的护根灵(复合枯草芽孢杆菌)50-150g/亩稀释喷雾或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15-2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2-3次,每次间隔10-15天;花期施用3亿cfu/g的稼可安(哈茨木霉菌)100-140g/亩稀释喷雾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4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0014] (6)清园护芽鲜花采收后,鲜花切下后植株马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伤口感染病原菌;菌剂喷施7 d后,全面清园后,每亩撒施35-70 kg生石灰,杀灭病残体病原菌,减少侵染源。
[0015] (7)应急用药当发病率达15%时,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药剂,喷施3%甲霜·噁霉灵水剂800倍液,2-3次,每次间隔7-10 d,根据具体防效调整施用间隔。
[0016]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1)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绿色防控的方法,构建了一种从源头防控非洲菊根腐病危害的绿色可持续控制技术模式;能有效控制非洲菊根腐病的发生,将该病的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防治效果达85%以上),显著减少菊园的化学农药使用(减少20-30%),改善了菊园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非洲菊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促进了菊园绿色生态调控的良性循环,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该模式显著降低了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控成本(降低25-35%),有效提高菊园产量(增收10-15%),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3)提升了菊农对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控意识和水平,提高了非洲菊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了菊农的增产增收,实现菊园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对非洲菊的绿色生产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突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描述并不是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对本发明内容所作的等同替换,或相应的改进,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 首先,通过部分田间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解决本发明中部分防控措施的选择问题。
[0019] (1)非洲菊为害情况调查对非洲菊园区进行观察,采集为害样本,在非洲菊根腐病病症状特点和为害状况的基础上,将病株分成5类,并以此划分病级的标准,并进行非洲菊根腐病的病情调查验证。
[0020] 病叶分级标准的制定:将非洲菊根腐病分为1、2、3、4、5五个等级。其中,1级:无病斑;2级:非洲菊根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3级:非洲菊根部病斑扩散,叶片萎蔫;4级:非洲菊根部腐烂撕裂,叶片变为褐色;5级:叶片脱落,植株倒伏死亡。经发病程度不同的非洲菊病情调查验证,该分级标准适合用于非洲菊根腐病的病情调查。
[0021] (2)不同品种非洲菊对根腐病的抗病性比较选择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非洲菊根腐病常用的手段之一,其效果好,不受地区、季节和面积等的限制。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非洲菊根腐病抗病进行比较,筛选了几种对非洲菊根腐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
[0022] 试验材料:供试非洲菊选用大红花特拉维撒、黄花特拉费姆、橙色花加利福尼亚、白色花奥西维亚、粉色花埃斯特利。
[0023] 实验方法:在非洲菊栽培区选择大小一致区。分别栽种大红花特拉维撒、黄花特拉费姆、橙色花加利福尼亚、白色花奥西维亚、粉色花埃斯特利,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1个小区,每个区块20盆非洲菊,其田间管理条件一致。在栽种第1 d时,采用灌根的方法,将根腐病菌发酵液浇灌根际,第7 d再次施用,第15 d调查发病株,统计病情指数,并计算平均病株率及病情指数。病害分级标准参照非洲菊分级标准。
[0024] 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非洲菊对根腐病的抗病性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附表)。5供试品种中,橙色花加利福尼亚、白色花奥西维亚和粉色花埃斯特利的抗病性较好。其中,橙色花加利福尼亚病情指数最低为33.33%。
[0025] (3)生防菌剂和化学药剂筛选生防菌剂和化学药剂防治是目前防治非洲菊根腐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见效快、效果好,不受地区、季节和面积等的限制,同时对病原菌的萌发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本实验通过对非洲菊药效实验测定,筛选了几种效果较好用于不同发病程度和发病时期的病害防治。
[0026] 试验材料:供试防治药剂选用3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稼可安)可湿性粉剂(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00亿cfu/g的复合芽孢杆菌(护根灵)可湿性粉剂(北海强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三山农药有限公司)、6%寡糖·链蛋白(阿泰灵)可湿性粉剂(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北京捷克生物制剂股份有限公司)、80%乙蒜素乳油(开封大地农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甲霜灵·噁霉灵水剂(天津市绿亨化工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德国拜有限公司)、250 g/L丙环唑乳油(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53.8%氢(可杀得2000)水分散粒剂(美国杜邦公司)。
[0027] 实验方法:在非洲菊栽培区选择长势、田间管理较为一致的田块作为试验田。试验小区处理采用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1个小区,每个小区20盆非洲菊。在病害发生初期第一次施药。采用喷施的方法,将药液均匀地喷洒至叶片及根茎部,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每隔7天施用1次,共3次。3次施药后7-10 d调查发病株,统计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同时观察供试药剂对非洲菊生长的影响。施药小区不施用其他农药,其他栽培管理按正常进行。
[0028] 田间药效实验结果表明: 11种药剂对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附表)。11种供试药剂中,3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稼可安)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的复合芽孢杆菌(护根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寡糖·链蛋白(阿泰灵)可湿性粉剂、3%甲霜灵·噁霉灵水剂、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3%甲霜灵·噁霉灵水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80.76%。而250 g/L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为29.73%,此外,试验过程中未发现11种供试药剂对非洲菊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此外,在生产中,还要充分考虑用药成本,尽可能轮换或交替用药。
[0029] 不同杀菌剂对非洲菊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注:同列中不同大写字母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11种供试药剂对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非洲菊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8种,分别为:3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稼可安)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的复合芽孢杆菌(护根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寡糖·链蛋白(阿泰灵)可湿性粉剂、3%甲霜灵·噁霉灵水剂、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
80%乙蒜素乳油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非洲菊根腐病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其中3%甲霜灵·噁霉灵水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80.76%。而250 g/L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为29.73%。田间施用供试药剂后对非洲菊的生长无不良影响。筛选出的药剂中,3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稼可安)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的复合芽孢杆菌(护根灵)可湿性粉剂、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非洲菊根腐病为生防菌剂,绿色无污染,在生产上可为农民所接受。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生防菌剂进行控制,当发病率达到15%时,应紧急施用高效低度杀菌药剂,如:3%甲霜灵·噁霉灵水剂。
[0030] 实施例1针对福建三明沙县基地非洲菊种植过程中的绿色控害采取以下措施:
(1)驯化期
1)种苗选择:选择抗病品种非洲菊橙色花加利福尼亚,且健壮的,根部发达的组培苗;
2)物理防控:种苗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翻晒、消毒,整畦,消灭病残体;所述的消毒为每亩土壤撒施30kg生石灰。
[0031] (2)苗期1)物理防控:在正常浇水的同时,苗定植后,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喜满地灌根2次,每次间隔25天;
2)病情监测:在设施温棚内安装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监测设施环境条件及花卉生长和病害的动态实况;当气温上升时,病原菌开始活跃,技术人员应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病原菌,同时关注田间病情,一旦检测到病原菌或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3)理化诱控:每亩种植区离地表面25 cm处悬挂1片橙黄诱虫色板,每3个月换一次;在温棚内,每300 m2各悬挂1台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悬挂高度为苗株上方55 cm处,每隔2月清洁灯具1次;
4)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1000亿cfu/g的护根灵(复合枯草芽孢杆菌)100g/亩稀释喷雾或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2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3次,每次间隔15天。
[0032] (3)花期1)病情监测:根据监控系统监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合田间实时病情,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2)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3亿cfu/g的稼可安(哈茨木霉菌)100g/亩稀释喷雾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3次,每次间隔15天。
[0033] 3)清园护芽:鲜花采收后,鲜花切下后植株马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伤口感染病原菌;菌剂喷施7 d后,全面清园后,每亩撒施50 kg生石灰,杀灭病残体病原菌,减少侵染源。
[0034] 4)应急用药:当发病率达15%时,喷施3%甲霜·噁霉灵水剂800倍液,3次,每次间隔10 d,根据具体防效调整施用间隔。
[0035] 本发明方法有效控制非洲菊就大棚培育中的根腐病为害,提升防治效果25%,在棚室内实现绿色控害方法,同时提高大棚非洲菊的鲜切花商品合格率28%,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0036] 实施例2针对福建三明基地非洲菊种植过程中的绿色控害采取以下措施:
(1)驯化期
1)种苗选择:选择抗病品种非洲菊白色花奥西维亚和粉色花埃斯特利,且健壮的,根部发达的组培苗;
2)物理防控:种苗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翻晒、消毒,整畦,消灭病残体;所述的消毒为每亩土壤撒施45 kg生石灰;
(2)苗期
1)物理防控:在正常浇水的同时,苗定植后,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喜满地2次,每次间隔30天;
2)病情监测:在设施温棚内安装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监测设施环境条件及花卉生长和病害的动态实况;当气温上升时,病原菌开始活跃,技术人员应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病原菌,同时关注田间病情,一旦检测到病原菌或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3)理化诱控:每亩种植区离地表面25 cm处悬挂1片橙黄诱虫色板,每3个月换一次;在温棚内,每300 m2各悬挂1台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悬挂高度为苗株上方60 cm处,每隔2月清洁灯具1次;
4)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1000亿cfu/g的护根灵(复合枯草芽孢杆菌)100g/亩稀释喷雾或100万cfu/g的寡雄腐霉(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2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3次,每次间隔15天。
[0037] (3)花期1)病情监测:根据监控系统监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合田间实时病情,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携带病菌植株;并根据病害发生程度进行适当的生物防治;
2)生物防治:根据病情,施用3亿cfu/g的稼可安(哈茨木霉菌)100g/亩稀释喷雾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g/亩稀释喷雾,轮换施用3次,每次间隔15天。
[0038] 3)清园护芽:鲜花采收后,鲜花切下后植株马上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伤口感染病原菌;菌剂喷施7 d后,全面清园后,每亩撒施50 kg生石灰,杀灭病残体病原菌,减少侵染源。
[0039] 4)应急用药:当发病率达15%时,喷施3%甲霜·噁霉灵水剂800倍液,3次,每次间隔10 d,根据具体防效调整施用间隔。
[0040] 本发明方法有效控制非洲菊就大棚培育中的根腐病为害,提升防治效果23%,在棚室内实现绿色控害方法,同时提高大棚非洲菊的鲜切花商品合格率25%,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