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饲料和饲养 / 饲料 / 家畜饲料 / 油饼 / 菜籽粕 / 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72发布:2020-08-2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布了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主要由辅料、抑菌成分以及活性成分组成,抑菌成分为氯霉素;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绿原酸 5~10份,丝 氨 酸2~20份、鸡骨草10~30份、枸杞子3~20份、莲子8~40份、黑芝麻5~30份、 复合维生素 1~3份;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2:2~2.5。其制备方法位,将辅料膨化,然后混合抑菌成分、活性成分,制粒即得。本发明能够显著的降低鱼只体内氯霉素的残留,提高氯霉素在鲮鱼体内的代谢速度,将辅料膨化后,提升了辅料的 吸附 能 力 ,进一步提高抗生素在鲮鱼体内的代谢速度;针对性强,只适用于鲮鱼的饲养,其他品种的鱼类,还未见有显著效果,适宜广泛推广应用与鲮鱼的养殖行业。,下面是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抑菌成分以及活性成分组成,所述抑菌成分为氯霉素;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5 10份,丝~
酸2 20份、鸡骨草10 30份、枸杞子3 20份、莲子8 40份、黑芝麻5 30份、复合维生素1 3~ ~ ~ ~ ~ ~
份;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 2.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8份,丝氨酸11份、鸡骨草12份、枸杞子5份、莲子20份、黑芝麻15份、复合维生素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选自自鱼粉、豆柏、花生粕、粕、菜籽柏、豆油、预混料、面粉、米糠、麸皮、麦饭石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膨化,膨化后的辅料量不大于10%,容重为230 275g/L,~
糊化率不小于95%;
(2)将制得的膨化后的辅料比例与抑菌成分进行混合粉碎,再按比例加入活性成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原料;
(3)按一定比例向制得的混合原料中加入食用糖,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将其制备呈颗粒;
(4)将制备得到的颗粒进行低温干燥,冷却至室温后搓揉,过20 30目筛,即得含水量不~
高于10%的鲮鱼饵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辅料的具体膨化过程为:将辅料经过初步机、清选、磁选和筛网去掉金属等杂质,然后通过粉碎机粗粉碎,在膨化条件下,作用5 10s,经机械剪切、磨擦、揉搓及压差的综合作~
挤压膨化出料,出料后冷却1 2h即得膨化后的辅料。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膨化条件为温度为120
170℃、压强为15 19.5Mpa的环境条件。
~ ~

说明书全文

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鲮鱼,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俗名土鲮、鲮、鲮公、花鲮,鲤形目、鲤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质化边缘,适于刮取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为华南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因其肉细嫩、味鲜美、产量大、单产高、价格适中以及质量上乘,是市场的畅销货。广东省大部分集中起水的养殖鲮鱼都是活鱼速冻,冻结的鱼眼球仍凸出明亮,宛如活鱼一般。家庭食用除一般食法外,还可做鱼丸,工厂生产的豆豉鲮鱼罐头和冻鲮鱼一样,行销全国各地。鲮鱼也可入药,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温之功效。栖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河流内,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7℃时即不能生存,以藻类及水底腐殖质为食。产卵期4~9月。冬季在河床深水处越冬。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为广东、广西的重要养殖对象,福建也有养殖,一年四季均产,10月份为捕捞旺季。
[0003] 鲮鱼是热销品种,其英文名为Mud carp。常由广东输往香港、澳
[0004] 在鲮鱼养殖过程中,为了治疗预防感染一般采用在水体中加入抑菌剂或者在饵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方式,但消耗药物量大,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一般情况下,均采用在饵料中添加药物的方式来治疗和预防鲮鱼感染。然而无论是何种抗生素均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因此,一般喂食鲮鱼抗生素时,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休药期,才能降低鲮鱼内残留的抗生素,使其满足国家标准(≤100μg/kg)后,才能将鲮鱼推向市场销售。一些不法黑心商贩甚至不待休药期结束,便将体内含有抗生素的鲮鱼推向市场销售,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保障人们食用鲮鱼的安全,我国对鲮鱼关于抗生素的管控异常严格,这也极大制约了我国鲮鱼养殖行业中抗生素的应用,如何能够降低抗生素在鲮鱼体内残留的制剂和方法均成为鲮鱼养殖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主要由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抑菌成分以及活性成分组成,所述抑菌成分为氯霉素;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5~10份,丝酸2~20份、鸡骨草10~30份、枸杞子3~20份、莲子8~40份、黑芝麻5~30份、复合维生素1~3份;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2.5。
[0008]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8份,丝氨酸11份、鸡骨草12份、枸杞子5份、莲子20份、黑芝麻15份、复合维生素2份。
[0009]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2。
[0010]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选自自鱼粉、豆柏、花生粕、粕、菜籽柏、豆油、预混料、面粉、米糠、麸皮、麦饭石中的至少一种。
[0011] 上述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1)将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膨化,膨化后的辅料含水量不大于10%,容重为230~275g/L,糊化率不小于95%;
[0013] (2)将制得的膨化后的辅料比例与抑菌成分进行混合粉碎,再按比例加入活性成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原料;
[0014] (3)按一定比例向制得的混合原料中加入食用糖,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将其制备呈颗粒;
[0015] (4)将制备得到的颗粒进行低温干燥,冷却至室温后搓揉,过20~30目筛,即得含水量不高于10%的鲮鱼饵料。
[0016]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制备,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辅料的具体膨化过程为:将辅料经过初步机、清选、磁选和筛网去掉金属等杂质,然后通过粉碎机粗粉碎,在膨化条件下,作用5~10s,经机械剪切、磨擦、揉搓及压差的综合作用挤压膨化出料,出料后冷却1~2h即得膨化后的辅料。
[0017]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制备,进一步地,所述膨化条件为温度为120~170℃、压强为15~19.5Mpa的环境条件。
[001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9] (1)本发明通过氯霉素与活性成分的之间的配比及活性成分中各组分的配比,意外的发现将活性成分与膨化后辅料混合对养殖的鲮鱼进行饲喂给药时,除了可以正常发挥氯霉素的抗生素作用外,还能够显著的降低鱼只体内氯霉素的残留,在氯霉素给药结束后单独给予含有活性成分的饵料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氯霉素在鲮鱼体内的代谢速度,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少氯霉素药物在应用于鲮鱼养殖时的休药期;
[0020] (2)本发明中的活性成分还能够加速鲮鱼的生长,提高鲮鱼的营养价值,并无任何毒副作用,缩短鲮鱼的生长周期,提升鲮鱼的市场价值;
[0021] (3)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将辅料膨化后,提升了辅料的吸附能力,使其能够有效与抗生素、活性成分结合,进一步提高抗生素在鲮鱼体内的代谢速度;
[0022] (4)本发明所述的饵料针对性强,只适用于鲮鱼的饲养,其他品种的鱼类,还未见有显著效果,适宜广泛推广应用与鲮鱼的养殖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工艺条件及优点作用更加清楚明白,结合以下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实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主要由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抑菌成分以及活性成分组成,所述抑菌成分为氯霉素;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8份,丝氨酸11份、鸡骨草12份、枸杞子5份、莲子20份、黑芝麻15份、复合维生素2份,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2。
[0026] 该使用安全的鲮鱼饵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将可以用于饵料的辅料膨化,膨化后的辅料含水量不大于10%,容重为230~275g/L,糊化率不小于95%;
[0028] (2)将制得的膨化后的辅料比例与抑菌成分进行混合粉碎,再按比例加入活性成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原料;
[0029] (3)按一定比例向制得的混合原料中加入食用糖,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将其制备呈颗粒;
[0030] (4)将制备得到的颗粒进行低温干燥,冷却至室温后搓揉,过20~30目筛,即得含水量不高于10%的鲮鱼饵料。
[0031] 实施例2:
[003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化活性成分组分配方,以及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重量比,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5份,丝氨酸2份、鸡骨草10份、枸杞子3份、莲子8份、黑芝麻5份、复合维生素1份;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5。
[0033] 其制备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在赘述。
[0034] 实施例3:
[003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化活性成分组分配方,以及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重量比,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绿原酸10份,丝氨酸20份、鸡骨草30份、枸杞子20份、莲子40份、黑芝麻30份、复合维生素3份;所述辅料、抑菌成分、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00:1:2。
[0036] 其制备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在赘述。
[0037] 实施例4:
[0038] 验证氯霉素代谢实验:
[0039] 采用健康的幼年鲮鱼,初始体重15.37发明±0.39g,分为实验组1~3实验组及对照组,
[0040] 实验组1~3分别投喂实施例1~3得到的饵料型药物,对照组将可以用于饵料的辅发明料加氯霉素作为常规饵料进行投喂。
[0041] 试验塘为86cm*56cm*48cm的塑料池,每池放养15尾鲮鱼,每组1池。饲喂方法为将制成的药物作为饵料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分别为9:00和18:00,每次喂量约为鱼体重的3%,折合氯霉素给药量为60mh/kg体重,投喂时间为5天,实验结束后每池随机取5尾试验鱼,对其进行体内氯霉素残留量检测,然后对实验组1~3继续饲喂无氯霉素的对比例组合物,对照组继续只喂常规饵料,持续5天后每组再随机取5尾试验用鱼进行体内氯霉素残留量检测,以实验组饲养5d后对照组鱼只的体内氯霉素平均残留量为100,实验组1~3中氯霉素残留量结果,如表一所示。
[0042] 表一 不同时间氯霉素的残留量
[0043]编号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对照组
5天残留量 31 43 52 100
10天残留量 0.21 1.05 0.57 5.84
[0044] 由表一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鲮鱼饵料,可以显著减少抗生素氯霉素在鲮鱼体内的残留,而且在停止食用抗生素氯霉素后,也能显著提高对抗生素氯霉素的代谢率。
[0045] 实施例5:
[0046] 验证该饵料只对鲮鱼有效实验:
[0047] 试验塘为186cm*156cm*148cm的塑料池,池内放养鲮鱼、鲤鱼、鲢鱼、鳙鱼、青鱼、鲫鱼、罗非鱼各15条。饲喂方法为将制成的药物作为饵料每天投喂两次,时间分别为9:00和18:00,每次喂量约为鱼体重的3%,折合氯霉素给药量为60mh/kg体重,投喂时间为5天,实验结束后,分别对每种鱼类进行体内氯霉素残留量检测,并计算每种鱼类体内氯霉素的平均残留量,实验结果如表二所示:
[0048] 表二 不同鱼类体内氯霉素的平均残留量
[0049]鱼类别 鲮鱼 鲤鱼 鲢鱼 鳙鱼 青鱼 鲫鱼 罗非鱼
氯霉素残留量 31 89 95 85 79 94 99
[0050]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鲮鱼饵料,只能减少鲮鱼体内的抗生素残留,对其同科的鱼类,均无较好的效果,其非同科非同属的鱼类,效果预计也无明显效果,因此本发明的鲮鱼饵料仅针对鲮鱼使用氯霉素的代谢,针对性强。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