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植物保护 / 一种诱虫板和制备方法

一种诱虫板和制备方法

阅读:183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诱虫板和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诱虫板和制备方法,属于 植物 保护 领域。一种诱杀 害虫 而驱避天敌昆虫的诱虫板,其中有色载体板上涂有粘虫胶、天敌驱避剂和缓释剂,所述天敌驱避剂为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诱虫板,不仅起到了诱杀害虫的目的,还有效保护了天敌昆虫,提高了农业生产中害虫物理防治和 生物 防治的协同增效作用,并降低 农药 使用和残留,更适合于应用推广,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无环境污染。,下面是一种诱虫板和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诱杀害虫而驱避天敌昆虫的诱虫板,其中有色载体板上涂有粘虫胶、天敌驱避剂和缓释剂,
所述粘虫胶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和松香,以柴油为溶剂,各组分重量比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50-70%,松香:15-20%,柴油补足至100%;
所述缓释剂为石蜡油、甘油、凡士林、动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害虫指蓟、粉虱、蚜虫、斑潜蝇;所述天敌昆虫指寄生蜂、草蛉、瓢虫、小花蝽;
所述天敌驱避剂为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1:1:1,所述天敌驱避剂与缓释剂的体积比例为1: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虫板,所述缓释剂为融化后的石蜡油、甘油、凡士林、动物油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虫板,所述有色载体板的颜色为黄色、蓝色或白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虫板,所述粘虫胶粘附于载体板的两面,其中单面涂抹的厚度为0.01-0.05mm,胶体粘结在6-15×10-4N/mm2;天敌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以1-20μl/cm2的量涂抹于载体板上且位于粘虫胶层的外表面。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诱虫板在害虫监测和防治中应用,所述害虫为蓟马、粉虱、蚜虫、斑潜蝇。

说明书全文

一种诱虫板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诱杀害虫而驱避天敌昆虫的诱虫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蓟、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小型害虫,一直是蔬菜、花卉和重要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其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寄主范围广,对作物危害极大。以西花蓟马为例,其寄主植物多达60余科200余种,可以锉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为害嫩芽、叶片、花器和幼果,还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和仙花坏死斑病毒,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003] 诱虫板作为一项重要的害虫物理防控产品,遵循绿色、安全、环保的植保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林果生产中用于害虫的监测和防控。诱虫板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延缓了害虫的抗药性的发展,并降低了环境和果蔬中的农药残留,提高了食品质量和品质。
[0004] 诱虫板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害虫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设计成相应的色板,然后在其表面添加粘虫胶形成粘虫色板。现有市面上使用的粘虫板,尽管能诱杀害虫,但同时杀死了大量的有益昆虫,包括寄生蜂、草蛉、瓢虫、小花蝽等。这些重要的天敌昆虫在控制农业害虫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诱虫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诱杀害虫并同时对天敌昆虫有驱避作用的诱虫板,可以通过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诱杀害虫,并通过天敌昆虫对气味的驱避作用而保护天敌。该诱虫板可广泛应用于温室、果园、茶园、菜园、花圃苗房、林业景区等。
[0006] 一种诱杀害虫而驱避天敌昆虫的诱虫板,其中有色载体板上涂有粘虫胶、天敌驱避剂和缓释剂,所述天敌驱避剂为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 优选四种驱避剂均匀混合使用,体积比为1:1:1:1。
[0008] 所述缓释剂为石蜡油、甘油、凡士林、动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9] 优选四种缓释剂均匀混合使用,体积比为1:1:1:1。
[0010] 所述驱避剂与缓释剂的体积比例为1:1-30。
[0011] 所述粘虫胶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以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酯为主要原料经共聚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的总称)和松香的混合物,以柴油为溶剂,各组分重量比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50-70%,松香:15-20%,柴油补足至100%。
[0012] 所述载体板的颜色,可根据所诱杀的害虫种类确定颜色趋性再具体设定,如黄色、蓝色和白色等。
[0013] 上述诱虫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粘虫胶均匀涂抹在所述载体色板的两面,再将驱避剂和缓释剂混合涂抹在载体色板表面;或将粘虫胶、驱避剂和缓释剂混合后均匀涂抹。
[0014] 所述粘虫胶在载体板单面涂抹的厚度为0.01-0.05mm,胶体粘结在6-15×10-4N/mm2,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以1-20μl/cm2的量涂抹于载体色板。
[0015] 上述诱虫板在害虫监测和防治中应用。
[0016] 上述害虫指蓟马、粉虱、蚜虫、斑潜蝇。
[0017] 上述天敌指寄生蜂、草蛉、瓢虫、小花蝽。
[0018]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害虫对特定颜色的趋向性原理,将载体板制作成黄色、蓝色或白色等,然后在色板上涂抹上粘虫胶,从而将引诱来的害虫粘附并杀死;再通过天敌昆虫对于一些气味的驱避原理,将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涂抹于色板上,缓释剂能让驱避剂缓慢释放出来,对天敌昆虫形成持续驱避效果,从而起到有效诱杀害虫和驱避天敌昆虫的作用。
[0019] 本发明中有色诱虫板采用的颜色为黄色、蓝色或白色,这些颜色主要对蓟马、蚜虫、斑潜蝇、粉虱有良好的引诱效果。
[0020] 本发明中所用粘虫胶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松香和柴油的混合物,抗老化、耐高温、耐光性、粘稠度和流平性适当;松香对于害虫有一定的气味趋向性;所用天敌驱避剂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通过室内研究和室外调查,均对主要天敌昆虫,如寄生蜂、草蛉、瓢虫、小花蝽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试验例1、3和5为四种驱避剂分别对天敌昆虫中华大草蛉、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的驱避效果;试验例2、4和6为驱避剂中添加缓释剂后分别对中华大草蛉、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的驱避效果。
[0021] 本发明中诱虫板上驱避剂与缓释剂的体积比例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害虫和天敌种类、密度和使用场所配置出适当的比例。如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可适当增加驱避剂的占比;如在作物生长周期短的区域内,包括温室、菜园内使用,可适当降低缓释剂的占比;如在作物生长周期较长的区域内,包括茶园、果园、林业景区内使用,可适当增加缓释剂的占比。
[0022] 本诱虫板制备方法简单,经济耐用,与目前使用的诱虫板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普通粘虫色板的基础上涂抹了可以驱避天敌昆虫的驱避剂以及控制驱避剂释放速度的缓释剂;也可以在自制的色板上先涂抹上粘虫胶,然后再涂抹上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还可以将粘虫胶、驱避剂和缓释剂混合后均匀涂抹于色板两面。这些制作方式都能起到本发明的效果。所用缓释剂选用的石蜡油、甘油、凡士林、动物油,这些物质性质稳定,可有效控制驱避剂的释放速度,提高粘虫板的利用率。
[002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诱虫板,不仅起到了诱杀害虫的目的,还有效保护了天敌昆虫,提高了农业生产中害虫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同增效作用,并降低农药使用和残留,更适合于应用推广,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无环境污染。附图说明
[0024] 图1中华大草岭对四种驱避剂的行为反应
[0025] 图2中华大草蛉对缓释剂和驱避剂混合物在不同时间后的行为反应
[0026] 图3烟蚜茧蜂对四种驱避剂的行为反应
[0027] 图4烟蚜茧蜂对缓释剂和驱避剂混合物在不同时间后的行为反应
[0028] 图5异色瓢虫对四种驱避剂的行为反应
[0029] 图6异色瓢虫对缓释剂和驱避剂混合物在不同时间后的行为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 1.配置粘虫胶,即配置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松香和柴油的混合物。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50-70%,松香:15-20%,柴油补足至100%。
[0032] 2.配置驱避剂,即将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均匀混合。
[0033] 3.配置缓释剂,即将缓释剂石蜡油、甘油、凡士林、动物油均匀混合。
[0034] 4.驱避剂和缓释剂混合,即按照驱避剂与缓释剂的体积比1:1-30的量混合。
[0035] 5.涂抹色板。将粘虫胶均匀涂抹在长为15-50cm,宽为10-30cm的载体色板的两面,-4 2粘虫胶在载体板单面涂抹的厚度为0.01-0.05mm,胶体粘结力在6-15×10 N/mm ,再将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以1-20μl/cm2的量涂抹于载体色板上。
[0036] 6.悬挂使用。在载体板一侧穿两个孔,用丝或细绳悬挂。温室或田间使用时,诱虫板悬挂高度与植株等高或略高于植株,并随着植株的生长实时调整诱虫板高度。悬挂数量根据植株密度、诱虫板大小而定,一般每亩30-50张。待诱虫板粘满虫体或者有天敌昆虫被粘住时,应及时更换诱虫板。
[0037] 试验例1四种驱避剂分别对一种天敌昆虫中华大草蛉的驱避效果
[0038] 试验所用的“Y”型管嗅觉仪由两根透明的玻璃管制成的两臂形状为“Y”的仪器。两臂长均为10cm,内径为2.0cm,两臂夹为90°,柄长为10cm。仪器两边对称,从两边到中间的结构依次为大气采样仪、抽气、装有活性炭的广口瓶、装有蒸馏的广口瓶、装有气味源的广口瓶、气体流量计和“Y”管,装置通过胶管连接。整个仪器放置在相对封闭的操作台中,四周用黑布覆盖,仪器正上方用40W的日光灯照射。试验期间的室内温度为26℃。
[0039] 测试前30min,接通大气采样仪电源,抽气泵开始工作,然后调节气体流量计,使两边的气流一致,流量为200ml/min。用移液枪分别取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或丁香油20μl(每次测试一种),滴在一小团脱脂上,对照组脱脂棉滴加同样体积的蒸馏水。将处理和对照的脱脂棉分别装入“Y”型管两侧的样品承载器中。测试时,将一头中华大草蛉成虫引入嗅觉分析仪的出气口端,观察其行为变化。设置的标准为:成虫越过“Y”形分叉处且保持30min,就记录为对该臂气味源有趋性反应,若在2min内未进入任何一臂,则记录其无反应。
每次测试10头,每头测试一次,处理和对照均重复6次。记录中华大草蛉进入处理组和对照组所在“Y”管两臂的数量,并统计分析草蛉进入两臂的概率和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大草岭对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排斥行为,即四种驱避剂对中华大草蛉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图1)。**号表示处理与对照组极显著差异(P<0.01)[0040] 试验例2驱避剂中添加缓释剂后对中华大草蛉的驱避效果
[0041] 用移液枪分别取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各5μl,均匀混合后配置成总体积为20μl的驱避剂,按照驱避剂与缓释剂的体积比1:5的量,将缓释剂100μl(加热融化后的凡士林、动物油与石蜡油、甘油各25μl的混合物)添加至驱避剂中,混合均匀后,滴在一小团脱脂棉上,对照组脱脂棉滴加同样体积的蒸馏水。将脱脂棉放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5%的人工气候箱中。分别于0、12、24、36、48和72h后将处理和对照的脱脂棉装入“Y”型管两侧的样品承载器中。其他试验步骤同试验例1。试验结果表明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在0-36h后,中华大草蛉对其气味表现出极显著的驱避行为,72h后,中华大草岭对处理组气味仍表现出显著的排斥行为,即添加缓释剂后可显著延长驱避剂的效果(图2)。**号表示处理与对照组极显著差异(P<0.01);*号表示处理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下同。
[0042] 试验例3四种驱避剂分别对一种天敌昆虫烟蚜茧蜂的驱避效果
[0043] 试验步骤同试验1。测试昆虫为烟蚜茧蜂成虫。试验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排斥行为,即四种驱避剂对烟蚜茧蜂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图3)。
[0044] 试验例4驱避剂中添加缓释剂后对烟蚜茧蜂的驱避效果
[0045] 试验步骤同试验2。测试昆虫为烟蚜茧蜂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在0-48h后,烟蚜茧蜂对其气味表现出极显著的驱避行为,72h后,烟蚜茧蜂对处理组气味仍表现出显著的排斥行为,即添加缓释剂后可显著延长驱避剂的效果(图4)。
[0046] 试验例5四种驱避剂分别对一种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驱避效果
[0047] 试验步骤同试验1。测试昆虫为异色瓢虫成虫。试验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排斥行为,即四种驱避剂对烟蚜茧蜂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图3)。
[0048] 试验例6驱避剂中添加缓释剂后对异色瓢虫的驱避效果
[0049] 试验步骤同试验2。测试昆虫为异色瓢虫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驱避剂和缓释剂的混合物在0-36h后,异色瓢虫对其气味表现出极显著的驱避行为,72h后,异色瓢虫对处理组气味仍表现出显著的排斥行为,即添加缓释剂后可显著延长驱避剂的效果(图4)。
[0050] 试验例7添加驱避剂和缓释剂后的粘虫板对西花蓟马的诱杀效果和对天敌的驱避作用用移液枪分别取香茅油、薄荷油、大蒜油、丁香油各5μl,均匀混合后配置成总体积为20μl的驱避剂,按照驱避剂与缓释剂的体积比1:5的量,将缓释剂100μl(同例2)添加至驱避剂中,混合均匀后,涂抹于普通的粘虫黄板上,即制作成了带有驱避剂和缓释剂的粘虫板。对照组为普通的粘虫黄板。
[0051] 在长×宽×高=65×8.5×5米的黄瓜温室中,分3次释放室内饲养的西花蓟马,共约2万头,当蓟马稳定建立种群后,调查叶片的蓟马密度为6-15头/叶,此外,调查发现黄瓜叶片上有蚜虫自然发生,且有寄生蜂(烟蚜茧蜂)寄生现象,寄生率约为2%。之后再人为释放室内饲养的中华大草蛉约50头。将两种粘虫板各6张随机悬挂于温室中,3天后调查粘虫板的粘虫情况。结果表明,带有驱避剂和缓释剂的粘虫板和普通粘虫板上的蓟马数量(头,平均值±标准误)分别为627±61.6和705±81.8。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粘虫数量没有显著差异(P=0.56)。此外,带有驱避剂和缓释剂的粘虫板上没有发现寄生蜂和草蛉被粘附,普通粘虫板上也未发现草蛉,但有寄生蜂成虫被粘附现象,数量为3-7头/板。本试验表明在普通粘虫板上添加天敌驱避剂和缓释剂后,可起到驱避天敌昆虫的作用,且没有显著降低捕获害虫的数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