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植物保护 / 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

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

阅读:318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强化河道生态 净化 方法,沿主河道 水 流方向依次设置前段浮动湿地拦截、中段沉水 植物 富 氧 区、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利用河道结合表流人工湿地技术,将河道打造成河道净化反应器,强化河道的 水体 净化能 力 ,进一步消减工业农业尾水中的氮磷,改善河流水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下面是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主河道流方向依次设置前段浮动湿地拦截、中段沉水植物区、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河道的前段设置浮动湿地拦截、河道的中段设置沉水植物富氧区和河道的末段设置挺水浮叶净化区,所述浮动湿地拦截是通过在支浜汇入处设置多重组合型浮动湿地拦截消减汇入河道的污染物,所述沉水植物富氧区是通过在河道底部种植不同品种的沉水植物,所述挺水浮叶净化区是通过在河道底部种植不同品种的挺水及浮叶植物,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前段浮动湿地拦截:组合型浮动湿地布置在河道支浜的汇入口处,组合型浮动湿地由浮动湿地单体拼接而成,所述浮动湿地单体呈长方体,包括上层区域、中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上层区域种植水生经济植物,高度为20 cm;中层区域笼养滤食性水生动物贝类,高度为30 cm;下层区域悬挂兼具软性及半软性特征的人工介质,人工介质底部设重物,高度为60 cm;
步骤二:中段沉水植物富氧区:河道中段两侧有种植挺水植物作为缓冲带,其中部水深
1 m,断面的长为350 m、宽为20-30 m,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苦草、菹草和金鱼藻;
步骤三: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河道中段两侧有种植挺水植物作为缓冲带,其中部水深
1 m,其断面的长为350 m、宽为20-30 m,种植挺水及浮叶植物,挺水及浮叶植物包括轮香蒲、芦苇和睡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湿地单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 m、1 m、1.1 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河道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河流是陆源污染物最终的排放途径,具有一定的质净化功能,主要包括稀释作用、沉淀作用、生物衰减过程及耗-复氧作用,目前很多小河流的生态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自净能比较弱,为了改善河流水质,先在污水处理厂中对生活、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入河流中,但是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排除的水中还存在着一定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后会影响河流的水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沿主河道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前段浮动湿地拦截、中段沉水植物富氧区、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河道的前段设置浮动湿地拦截、河道的中段设置沉水植物富氧区和河道的末段设置挺水浮叶净化区,所述浮动湿地拦截是通过在支浜汇入处设置多重组合型浮动湿地拦截消减汇入河道的污染物,所述沉水植物富氧区是通过在河道底部种植不同品种的沉水植物,所述挺水浮叶净化区是通过在河道底部种植不同品种的挺水及浮叶植物,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前段浮动湿地拦截:组合型浮动湿地布置在河道支浜的汇入口处,组合型浮动湿地由浮动湿地单体拼接而成,所述浮动湿地单体呈长方体,包括上层区域、中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上层区域种植水生经济植物,高度为20 cm;中层区域笼养滤食性水生动物贝类,高度为30 cm;下层区域悬挂兼具软性及半软性特征的人工介质,人工介质底部设重物,高度为60 cm;
步骤二:中段沉水植物富氧区:河道中段两侧有种植挺水植物作为缓冲带,其中部水深
1 m,断面的长为350 m、宽为20-30 m,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苦草、菹草和金鱼藻;
步骤三: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河道中段两侧有种植挺水植物作为缓冲带,其中部水深
1 m,其断面的长为350 m、宽为20-30 m,种植挺水及浮叶植物,挺水及浮叶植物包括轮香蒲、芦苇和睡莲。
[000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湿地单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 m、1 m、1.1 m。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利用河道结合表流人工湿地技术,将河道打造成河道净化反应器,强化河道的水体净化能力,进一步消减工业农业尾水中的氮磷,改善河流水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附图说明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09]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强化河道生态净化方法,沿主河道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前段浮动湿地拦截、中段沉水植物富氧区、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河道的前段设置浮动湿地拦截、河道的中段设置沉水植物富氧区和河道的末段设置挺水浮叶净化区,所述浮动湿地拦截是通过在支浜汇入处设置多重组合型浮动湿地拦截消减汇入河道的污染物,所述沉水植物富氧区是通过在河道底部种植不同品种的沉水植物,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所述挺水浮叶净化区是通过在河道底部种植不同品种的挺水及浮叶植物,创造兼氧的环境,并且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0010]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前段浮动湿地拦截:组合型浮动湿地布置在河道支浜的汇入口处,主要拦截支浜污染物的汇入,组合型浮动湿地由浮动湿地单体拼接而成,所述浮动湿地单体呈长方体,其长、宽、高分别为1 m、1 m、1.1 m,包括上层区域、中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上层区域为水生植物区,种植水生经济植物,高度为20 cm;中层区域为水生动物区,笼养滤食性水生动物贝类,利用贝类的滤食作用去除污染物,并通过贝类的消化作用大幅度提高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高度为30 cm;下层区域悬挂兼具软性及半软性特征的人工介质,大量富集微生物,形成高效生物膜净化区,人工介质底部设重物以克服水的浮力,尽量保证其竖直,高度为60 cm。
[0011] 步骤二:中段沉水植物富氧区:中段沉水植物富氧区的作用是为水体增加氧含量,水体进入沉水植物区后,通过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水体富氧,河道中段两侧有种植挺水植物作为缓冲带,其中部水深1 m,断面的长为350 m、宽为20-30 m,种植兼顾冬季和夏季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以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苦草、菹草等为主,同时搭配金鱼藻等的沉水植物群落。
[0012] 步骤三: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末段挺水浮叶净化区的作用是在项目水质富氧后,通过挺水及浮叶植物,为项目区创造兼氧的环境,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河道中段两侧有种植挺水植物作为缓冲带,其中部水深1 m,其断面的长为350 m、宽为20-30 m,种植兼顾冬季和夏季的水生植物群落,挺水及浮叶植物以香蒲、芦苇、睡莲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其它挺水及浮叶植物,丰富景观层次。
[001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适应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可以起到尾水净化的效果,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到河流生态系统中,将河道打造成河道净化反应器,强化河道的水体净化能力,可以进一步消减尾水中的氮磷。
[00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