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防治 / 杂种优势 / 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阅读:987发布:2020-12-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是常规稻 杂种优势 利用技术,采用 水 稻植株的形态特征作为检测杂合程度的量化指标。在不损伤植株的情况下,选择杂合程度高并具有杂种优势的植株留种,使常规稻也可利用杂种优势。方法简便,农民技术员可借用乡镇卫生院的普通 显微镜 来检测,以便繁殖 种子 。具有快速、简易、经济、高效等特点。,下面是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叶表皮微形态 观察是采用印迹法,印迹法是采用指甲油或皮胶(溶胶)或胶涂 在叶片表面成一薄层,待干后尽快揭开,夹起涂膜,置于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气孔印迹。采用“中气孔”的多 少作为杂合程度高低的量化指标,并根据产量优势选留具有杂种优 势的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其特征在 于:制取叶表印述的叶片是采用在水稻分蘖盛期至成熟期的叶片, 尤其是剑叶下的一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规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其特征在 于:制取叶表印迹是选取叶片中段至基部的节段。

说明书全文

发明稻育种和种子繁殖的新技术。

对本技术有参考作用的发明为“一种改良种子性状的水稻育种 技术”(申请号;93119015.0)。其中提及可将杂交稻改造成具有优 良性状的常规稻,免去繁殖制种等繁琐的工序。

本技术目的在于使常规稻也可利用杂种优势,免去杂交水稻繁 殖、制种等繁琐工序。在高产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在稻株的叶片下表皮(远轴面)中,气孔一般分布在靠近叶脉部 位,即气孔带。然而,杂合体如杂交稻F1的气孔分布发生紊乱,分 布到非气孔带的中间部位(大乳突分布的部位),这类气孔称为“中 气孔”。杂合程度越高或杂种优势越显著,“中气孔”出现越多。 根据这种原理就可预测杂种优势。  

植物解剖学上采取叶表皮制片的方法观察叶表皮微形态及气孔 分布。在种子生产上,采用印迹法就可达到目的。方法是用指甲油 或皮胶(溶胶)一次涂在叶片表面成一薄层,待干后尽快揭开,夹 起涂膜,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就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准 确地观察气孔印迹。

为了易于揭膜,先在叶表贴上剪成一头尖的透明胶纸,在尖 端涂膜(胶),让胶液覆盖胶纸的一角,就可由胶纸引导揭膜。

在没有指甲油或牛皮胶时,也可用胶水代替,但涂膜时易产生 气泡,要多观察几个部位,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效果。

在水稻分蘖盛期至成熟期,尤其是选择剑叶下的一叶(倒2叶), 选取叶片中段至基部的节段,气孔分布较稳定一致,易于比较。

光学显微镜的16倍接目镜和10倍接物镜的视野中较易观察到 气孔印迹。每一种材料观察10个视野,如果该视野中平均出现“中 气孔”在2个以上,表明杂合程度较高。在常规稻的稳定世代,在 一田的四个角和中间取5个点,每个点观察10株。若观察到90%以 上的植株在上述视野中有“中气孔”2个以上,就可留种。同时, 考种分析稻谷产量优势,选择产量高的田块或植株生产种子。下一 代一般表现杂种优势或部分基因处于杂合状态。

本技术与现有杂交水稻技术相比,仅需抽样检测“中气孔”的 多少就可预则杂合程度的高低,并根据产量优势表现留种。成本低、 易推广普及。目前,杂交水稻因亲本来源范围小,抗源少,潜在着 病虫害大发生的危险。常规稻品种抗源广泛,可交换使用,易达到 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

应用实例:特膏2号是杂交育成的常规稻品种,育成早期在南 省宾川县作单季中稻种植,创亩产1017.5公斤的高产记录。1990年 在广州作早稻种植亩产512公斤时,表现长势旺盛、穗大粒多等杂 种优势,用倒2叶检测到叶片中部节段的下表皮有较多“中气孔”。 但该品种种植多代后已退化,现在亩产仅400公斤左右,检测到叶 片仅有很少“中气孔”或无。表明常规稻品种在杂交育成的早期, 部分基因仍处于杂合状态,有性自交多代后纯合基因占绝对比重, 接近纯合状态。应采取选株复壮措施,才能重新产生杂种优势。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