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防治 / 杂种优势 / 一种水稻杂交制种的方法

一种稻杂交制种的方法

阅读:302发布:2020-12-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稻杂交制种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水 稻 杂种优势 利用领域,国际 专利 分类号A01H。其特征在于以恢复系6078和不育系II-32A配制杂交种“II优6078”,采取适期 播种 ,自然隔离,合理栽植,适宜父母本比例,人工辅助 授粉 ,和去杂去劣的措施。本发明所述的杂交种比当前主栽培品种增产15%以上。,下面是一种稻杂交制种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稻杂交制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恢复系6078和不育 系II—32A配制杂交种“II优6078”,采取适期播种,自然隔离,合理 栽植,适宜父母本比例,人工辅助授粉,和去杂去劣的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合理密植为父 本6078亩植0.2—0.3万株,母本II—32A亩植1.5—1.8万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适期播种为重 庆地区为3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泰国稻选×粳187的 自交F5代再与明恢63杂交,自交10代选得的恢复系6078。

说明书全文

发明属于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国际专利分类号A01H。

杂交水稻在我国首先选育成功,并应用生产二十余年,累计推广 24亿亩,累计增产稻谷达2400亿公斤,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 贡献。在杂交水稻主要推广地区__中籼稻区,自八十年代中期汕优 63等一批高产杂交中稻组合推广使用以来,十多年间,虽也育成了许 多新组合,但在产量上一直没有显著突破汕优63的组合。因此,近几 年来我国中籼稻粮食产量一直俳徊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解决目益增加 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尤为必要。生产上急需高产 新组合替换汕优63。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选育水稻高代纯合的恢 复系与不育系,配制产量高、优势强的杂交稻组合以取代‘汕优63’。

本发明是以高代纯合恢复系6078为父本,以高代纯合II—32A为 母本,配制“II优6078”杂交种,采取适期播种,自然隔离,人工辅 助授粉,适宜父母本比例和去杂去劣措施。具体选育过程见附图

本发明所说的“6078”恢复系来源于:泰国稻选×粳187杂交、 自交5代后再与明恢63杂交,自交10代后而得。其主要特征特性 为:大穗型,每穗着粒170粒以上,株高101厘米,苗期长势旺,叶 色深绿,主茎总叶片数16.6—17.2叶,分蘖强,制种田单株穗数可 达40个以上,播始夭数130天左右,抗逆性强,抗稻瘟病生理小种 频率达64.18%。

本发明所说的II—32A不育系来源于中国水稻所,本所1986年引 进并提纯。其主要特征和特性为:不育株100%,不育度99.6%,株高 95厘米,播始天数95—101天,主茎叶片数15.5—16叶。

为提高杂交种的质量,用本方法杂交制种时需采取的下述措施:

1.自然隔离:在无少风地区,隔离条件为与其他水稻品种直线 距离80米以上或有2.0米以上屏碍隔开。有平原或多风地区隔离条 件指标增大1倍。制种亲本采取年年提纯保杂,求得杂交种的高纯度。

2.适期播种:以夏制为宜,重庆地区以3月中旬播种,7月上、 中旬开花为宜。

3.适宜的父母本比例:具体为1∶10或2∶12。

4.合理密植:父本繁殖密度亩1.2万株,母本繁殖的保持系与不 育系行比为2∶6~8,配制杂种父本为亩0.2—0.3万株,母本亩1.5 —1.8万株。

5.去杂去劣:把不符合亲本典型特征的杂株,变异株拨除。控制 父本杂株在0.1‰以下,母本杂株在0.4‰。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杂交种“II优6078”具备下述特征:

II优6078特大穗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00—110厘米, 生育期160夭,比汕优63长5—7天,属中迟熟类型,该组合分蘖力 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一般亩有效穗13—17万,每穗着粒数 180~250粒,结实率85—95%,千粒重27—28克,表现特大穗型, 同时该组合耐肥抗倒,后期落色好,库源流协调,再生力强,化验品质 与汕优63相当,食味明显优于汕优63,其抗稻瘟病力强,法定单位鉴 定也强于汕优63。

由于II优6078属特大穗型亚种间三系杂交稻,为发挥大穗优势, 必须合理稀植保高产,其栽培技术在汕优63的基础上,主要注意以下 几点:

1.早播:播期应提早5夭,重庆地区于2月下旬播种并采取保 温育秧措施。

2.稀播、早管:利用该组合早发特征,亩播量不超过10公斤,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多蘖壮秧。

3.稀栽、栽足基本苗:在偏瘦田、肥力中等田,宜栽10×5寸, 10×6寸,在肥田亦栽12×6寸,8×9寸。每窝栽2—3粒谷苗, 保证基本苗不少于5万/亩,栽期宜早,秧龄不超过45夭。

4.增施氮磷肥:一般亩用纯氮10公斤左右,平衡施用磷、钾 肥,以保夺高产的养分需要。施期采用重底早追中控后保,特别注意孕 穗后不能施氮肥。

5.施促芽肥,保再生稻发苗。

本发明通过II—32A与6078杂交实现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其与目前主栽品种“汕优63”相比有如下主要优点:

1.超高产:在大面积试验示范中,II优6078一般亩产650公斤 左右,比汕优63增产15%以上,属超高产育种的新进展。

2.抗逆性强:抗病性鉴定属中抗水平,自然鉴定叶瘟4级,颈瘟 率32.25%为7级,汕优63叶瘟8级,颈瘟率100%为9级;接种 鉴定稻瘟病生理小种抗感比为61.19%。

3.适应范围广:试验证明,II优6078在四川、南、贵州、湖南、 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十多个省市均可种植。同时只要种植密度变 稀均增产,试验还证明本发明的杂交种克服了II优系列组合花期不抗高 温的缺点,在温度达40℃以上时结实率仍达90%以上。

4.栽培上省种省工、利于稻田综合利用,由于稀植II优6078节 省用种达1/2—1/3,节省栽秧用工1/2,同时有了田间巨大空间利于 稻田养鱼与养鸭等获得更高效益。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