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化学农药 /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

阅读:224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利用暗黑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及应用,具体过程为在替代寄主米蛾卵内饲养赤眼蜂,通过设置合适的饲养环境、寄主和寄生蜂因子,在不影响繁蜂 质量 和应用效果的 基础 上,提高了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从而提高 生物 防治黄野螟的效果,有利于赤眼蜂在白木香 害虫 黄野螟防治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可大量减少化学 农药 的使用,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制备卵卡:以米蛾卵制备卵卡;
步骤二繁殖赤眼蜂:
(1)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认交配后,向装有卵卡的试管中引入已交配的新羽化雌蜂,塞紧医用花塞,其中,新羽化的雌蜂的密度为1头/个卵卡;
(2)提供蘸有浓度为5-15%蔗糖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将试管置于25℃、相对湿度为70%±5%和光周期L:D为0:24h条件下,使赤眼蜂雌蜂将蜂卵产入卵卡上的寄主卵中,并在寄主卵中发育,直至成蜂钻出寄主卵羽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以米蛾卵制备卵卡的具体过程如下:
(1)米蛾卵饲养:将米蛾卵置于消毒后的养虫盒中,繁蜂室内调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70%±5%,自然光照,使卵孵化为幼虫;
(2)米蛾幼虫到成虫饲养:将灭菌后的面粉加入到养虫盒中供幼虫取食,幼虫在面粉中化蛹,当养虫盒中面粉较少时,及时添加一层3mm厚的面粉,直到成虫羽化;
(3)米蛾成虫羽化到产卵:将羽化的成虫转入纱网袋中,供其交配产卵,产卵期间提供蘸有浓度为5~15%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
(4)米蛾卵的收集:用消毒后的毛刷将纱网袋上的米蛾卵刷入养虫盒中,留一部分卵继续饲养米蛾保种,其余用于繁蜂。
(5)米蛾卵下一代饲养:将收集的部分卵取出,并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按照步骤(1)至(4)的过程进行下一代的培养。
(6)杀卵灭菌:将收集的初产米蛾卵置于养虫盒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30min备用;
(7)用胶水将步骤(6)中杀胚灭菌处理的寄主卵粘在1.0×1.0cm的纸上制作成卵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寄主卵的日龄为1日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寄主卵的密度为40粒或80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试管为塑料指形管,且管长10.0cm,直径1.3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中紫外波长254nm,30W,距离光源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在防治黄野螟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在防治黄野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防治黄野螟时,在害虫产卵初期,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释放权利要求1-6任一饲养得到的赤眼蜂,每次释放1000头蜂/亩,间隔4-6d释放1次,连续释放3-4次。

说明书全文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的技术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黄野螟(HeortiavitessoidesMoore),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为白木香的主要害虫之一。黄野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沿海地区,包括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及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和斐济等国家。在中国、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已经报道了黄野螟严重危害白木香的相关信息。由于该虫具有发育快、繁殖能强和危害程度大的特点,现阶段对黄野螟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0003] 目前,关于黄野螟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对环境、人类和非靶标生物有害。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的防治技术,随着国家对环境及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4] 赤眼蜂(Trichogramma)是一种利用广泛的生物防治剂。雌蜂在寄主卵内产卵,蜂卵在寄主卵内发育,经过幼虫、预蛹、蛹和成虫阶段,最终成虫咬破寄主卵壳而出,寄主黄野螟死亡,随后,羽化的赤眼蜂雌性后代继续寻找新的寄主卵产卵寄生,达到了“以虫治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利用赤眼蜂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具有安全、绿色无污染、专一性强、持续控制的优势。对于赤眼蜂,受精卵发育为雌蜂,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蜂。在自然界中,只有雌蜂才能控制害虫,故雌蜂比例越高,控制作用越强,越有利于达到防控效果,目前,赤眼蜂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控制剂,为了提高赤眼蜂的应用效果,室内繁蜂和野外放蜂技术是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的关键。在室内大量繁蜂时,要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在野外放蜂时要综合考虑放蜂时间、放蜂数量、放蜂间隔天数和放蜂次数。利用暗黑赤眼蜂防治黄野螟,有利于推动沉香相关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白木香种植户增收脱贫。
[0005]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黄野螟的防治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在饲养过程中,设置合适的饲养温度、光周期、寄主日龄、寄主密度、母蜂日龄、母蜂密度、外源补充营养和亲本比例条件,提高了赤眼蜂后代的雌性比例,从而,提高了暗黑赤眼蜂控制黄野螟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精细化繁蜂方法,充分发挥每头母蜂的繁殖能力,高效大量生产赤眼蜂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申请人首次发现,该赤眼蜂可以防治黄野螟,达到了以虫治虫的效果。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9] 步骤一制备卵卡:以米蛾卵制备卵卡;
[0010] 步骤二繁殖赤眼蜂:
[0011] (1)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认交配后,向装有卵卡的试管中引入已交配的新羽化雌蜂,塞紧医用花塞,其中,新羽化的雌蜂的密度为1头/个卵卡;
[0012] (2)提供蘸有浓度为5-15%蔗糖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将试管置于25℃、相对湿度为70%±5%和光周期L:D为0:24h条件下,使赤眼蜂雌蜂将蜂卵产入卵卡上的寄主卵中,并在寄主卵中发育,直至成蜂钻出寄主卵羽化。
[0013]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赤眼蜂为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Voegele),暗黑赤眼蜂是笔者于2017年12月,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次发现的黄野螟卵的优势寄生蜂。本发明饲养寄主方法简单,可快速获得大量寄主卵供赤眼蜂寄生;设置合适的赤眼蜂饲养条件,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获得更多具有防治功能的赤眼蜂;母蜂密度为1头时,平均每雌寄生率高达0.48±0.009,雌蜂比例高达0.82±0.028;在寄生前,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保接蜂所用母蜂充分交配。
[001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一中以米蛾卵制备卵卡的具体过程如下:
[0015] (1)米蛾卵饲养:将米蛾卵置于消毒后的养虫盒中,繁蜂室内调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70%±5%,自然光照,使卵孵化为幼虫;
[0016] (2)米蛾幼虫到成虫饲养:将灭菌后的面粉加入到养虫盒中供幼虫取食,幼虫在面粉中化蛹,当养虫盒中面粉较少时,及时添加一层3mm厚的面粉,直到成虫羽化;
[0017] (3)米蛾成虫羽化到产卵:将羽化的成虫转入纱网袋中,供其交配产卵,产卵期间提供蘸有浓度为5~15%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
[0018] (4)米蛾卵的收集:用消毒后的毛刷将纱网袋上的米蛾卵刷入养虫盒中,留一部分卵继续饲养米蛾保种,其余用于繁蜂。
[0019] (5)米蛾卵下一代饲养:将收集的部分卵取出,并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按照步骤(1)至(4)的过程进行下一代的培养。
[0020] (6)杀卵灭菌:将收集的初产米蛾卵置于养虫盒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30min备用;
[0021] (7)用胶水将步骤(6)中杀胚灭菌处理的寄主卵粘在1.0×1.0cm的纸上制作成卵卡。
[002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寄主卵的日龄为1日龄。
[002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寄主卵的密度为40粒(接蜂24h)或80粒(接蜂直到母蜂死亡)。
[002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试管为塑料指形管,且管长10.0cm,直径1.3cm。
[002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6)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中紫外波长254nm,30W,距离光源50cm。
[0026]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在防治黄野螟中的应用。
[002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治黄野螟时,在害虫产卵初期,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释放上述饲养得到的赤眼蜂,每次释放1000头蜂/亩,间隔4-6d释放1次,连续释放3-4次。
[0028]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提高暗黑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饲养方法及利用该蜂防治黄野螟的方法,选取米蛾卵作为替代寄主,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温度、光周期、寄主日龄、寄主密度、母蜂日龄和母蜂密度等饲养条件,显著地提高了赤眼蜂后代的雌性比例,通过野外放蜂,能够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室内大量繁殖赤眼蜂和野外放蜂,提高赤眼蜂的生物防控效果,可显著降低防治黄野螟过程中的化学农药使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32] 步骤一 制备卵卡:以米蛾卵制备卵卡;
[0033] (1)米蛾卵饲养:将米蛾卵置于消毒后的养虫盒中,繁蜂室内调节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自然光照,使卵孵化为幼虫;
[0034] (2)米蛾幼虫到成虫饲养:将灭菌后的面粉加入到养虫盒中供幼虫取食,幼虫在面粉中化蛹,当养虫盒中面粉较少时,及时添加一层3mm厚的面粉,直到成虫羽化;
[0035] (3)米蛾成虫羽化到产卵:将羽化的成虫转入纱网袋中,供其交配产卵,产卵期间提供蘸有浓度为5%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
[0036] (4)米蛾卵的收集:用消毒后的毛刷将纱网袋上的米蛾卵刷入养虫盒中,留一部分卵继续饲养米蛾保种,其余用于繁蜂。
[0037] (5)米蛾卵下一代饲养:将收集的部分卵取出,并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按照步骤(1)至(4)的过程进行下一代的培养。
[0038] (6)杀卵灭菌:将收集的初产米蛾卵置于养虫盒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30min备用;紫外杀胚灭菌处理中紫外波长254nm,30W,距离光源50cm;
[0039] (7)用胶水将步骤(6)中杀胚灭菌处理的寄主卵粘在1.0×1.0cm的纸上制作成卵卡;
[0040] 步骤二 繁殖赤眼蜂:
[0041] (1)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认交配后,向装有卵卡的塑料指形管中引入已交配的新羽化雌蜂,塞紧医用棉花塞,其中,新羽化的雌蜂的密度为1头/个卵卡;且管长10.0cm,直径1.3cm;
[0042] (2)提供蘸有浓度为5%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寄主卵为40粒1日龄米蛾卵,将试管置于20℃、相对湿度为70%和光周期L:D为
0:24h条件下,使赤眼蜂雌蜂将蜂卵产入卵卡上的寄主卵中,并在寄主卵中发育,直至成蜂钻出寄主卵羽化。
[0043] 实施例2
[0044]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45] 步骤一 制备卵卡:以米蛾卵制备卵卡;
[0046] (1)米蛾卵饲养:将米蛾卵置于消毒后的养虫盒中,繁蜂室内调节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70%,自然光照,使卵孵化为幼虫;
[0047] (2)米蛾幼虫到成虫饲养:将灭菌后的面粉加入到养虫盒中供幼虫取食,幼虫在面粉中化蛹,当养虫盒中面粉较少时,及时添加一层3mm厚的面粉,直到成虫羽化;
[0048] (3)米蛾成虫羽化到产卵:将羽化的成虫转入纱网袋中,供其交配产卵,产卵期间提供蘸有浓度为15%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
[0049] (4)米蛾卵的收集:用消毒后的毛刷将纱网袋上的米蛾卵刷入养虫盒中,留一部分卵继续饲养米蛾保种,其余用于繁蜂。
[0050] (5)米蛾卵下一代饲养:将收集的部分卵取出,并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按照步骤(1)至(4)的过程进行下一代的培养。
[0051] (6)杀卵灭菌:将收集的初产米蛾卵置于养虫盒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30min备用;紫外杀胚灭菌处理中紫外波长254nm,30W,距离光源50cm;
[0052] (7)用胶水将步骤(6)中杀胚灭菌处理的寄主卵粘在1.0×1.0cm的纸上制作成卵卡;
[0053] 步骤二 繁殖赤眼蜂:
[0054] (1)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认交配后,向装有卵卡的塑料指形管中引入已交配的新羽化雌蜂,塞紧医用棉花塞,其中,新羽化的雌蜂的密度为1头/个卵卡;且管长10.0cm,直径1.3cm。
[0055] (2)提供蘸有浓度为15%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寄主卵为40粒1日龄米蛾卵,将试管置于30℃、相对湿度为75%和光周期L:D为0:24h条件下,使赤眼蜂雌蜂将蜂卵产入卵卡上的寄主卵中,并在寄主卵中发育,直至成蜂钻出寄主卵羽化。
[0056] 实施例3
[0057]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58] 步骤一 制备卵卡:以米蛾卵制备卵卡;
[0059] (1)米蛾卵饲养:将米蛾卵置于消毒后的养虫盒中,繁蜂室内调节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自然光照,使卵孵化为幼虫;
[0060] (2)米蛾幼虫到成虫饲养:将灭菌后的面粉加入到养虫盒中供幼虫取食,幼虫在面粉中化蛹,当养虫盒中面粉较少时,及时添加一层3mm厚的面粉,直到成虫羽化;
[0061] (3)米蛾成虫羽化到产卵:将羽化的成虫转入纱网袋中,供其交配产卵,产卵期间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
[0062] (4)米蛾卵的收集:用消毒后的毛刷将纱网袋上的米蛾卵刷入养虫盒中,留一部分卵继续饲养米蛾保种,其余用于繁蜂。
[0063] (5)米蛾卵下一代饲养:将收集的部分卵取出,并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按照步骤(1)至(4)的过程进行下一代的培养。
[0064] (6)杀卵灭菌:将收集的初产米蛾卵置于养虫盒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30min备用;紫外杀胚灭菌处理中紫外波长254nm,30W,距离光源50cm;
[0065] (7)用胶水将步骤(6)中杀胚灭菌处理的寄主卵粘在1.0×1.0cm的纸上制作成卵卡;
[0066] 步骤二 繁殖赤眼蜂:
[0067] (1)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认交配后,向装有卵卡的塑料指形管中引入已交配的新羽化雌蜂,塞紧医用棉花塞,其中,新羽化的雌蜂的密度为1头/个卵卡;且管长10.0cm,直径1.3cm。
[0068] (2)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寄主卵为40粒1日龄米蛾卵,将试管置于25℃、相对湿度为70%和光周期L:D为0:24h条件下,使赤眼蜂雌蜂将蜂卵产入卵卡上的寄主卵中,并在寄主卵中发育,直至成蜂钻出寄主卵羽化。
[0069] 实施例4
[0070] 一种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71] 步骤一 制备卵卡:以米蛾卵制备卵卡;
[0072] (1)米蛾卵饲养:将米蛾卵置于消毒后的养虫盒中,繁蜂室内调节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自然光照,使卵孵化为幼虫;
[0073] (2)米蛾幼虫到成虫饲养:将灭菌后的面粉加入到养虫盒中供幼虫取食,幼虫在面粉中化蛹,当养虫盒中面粉较少时,及时添加一层3mm厚的面粉,直到成虫羽化;
[0074] (3)米蛾成虫羽化到产卵:将羽化的成虫转入纱网袋中,供其交配产卵,产卵期间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
[0075] (4)米蛾卵的收集:用消毒后的毛刷将纱网袋上的米蛾卵刷入养虫盒中,留一部分卵继续饲养米蛾保种,其余用于繁蜂。
[0076] (5)米蛾卵下一代饲养:将收集的部分卵取出,并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按照步骤(1)至(4)的过程进行下一代的培养。
[0077] (6)杀卵灭菌:将收集的初产米蛾卵置于养虫盒中,紫外杀胚灭菌处理30min备用;紫外杀胚灭菌处理中紫外波长254nm,30W,距离光源50cm;
[0078] (7)用胶水将步骤(6)中杀胚灭菌处理的寄主卵粘在1.0×1.0cm的纸上制作成卵卡;
[0079] 步骤二 繁殖赤眼蜂:
[0080] (1)先将雌蜂和雄蜂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确认交配后,向装有卵卡的塑料指形管中引入已交配的新羽化雌蜂,塞紧医用棉花塞,其中,新羽化的雌蜂的密度为1头/个卵卡;且管长10.0cm,直径1.3cm。
[0081] (2)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饲喂1次蔗糖水,寄主卵为80粒1日龄米蛾卵,将试管置于25℃、相对湿度为70%和光周期L:D为0:24h条件下,使赤眼蜂雌蜂将蜂卵产入卵卡上的寄主卵中,并在寄主卵中发育,直至成蜂钻出寄主卵羽化。
[0082] 按照实施例1-4中对应的寄主密度,计算寄生率,并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1;
[0083] 表1不同饲养方法对暗黑赤眼蜂的影响
[0084]
[0085] 由表1可见,实施例3和4的寄生寄主数量显著高于实施例1和2,实施例1-4后代雌蜂比例差异不显著。
[0086] 实施例5不同温度下的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性比例
[0087] 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温度对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温度设置为15、20、25和30℃共4个处理,光周期为L:D=0:24h,寄主为80粒米蛾卵螟1日龄卵,母蜂为1头1日龄已交配蜂,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寄主暴露给蜂直到母蜂死亡,统计黑卵数量,计算寄生率,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2;
[0088] 表2温度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
[0089]
[0090]
[0091] 注:表2所列的数据为平均数±标准误,同一列中字母表示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Duncan’smultiplerangetest,DMRT)分析数据差异显著性,相同字母表示0.05水平无显著差异。下同(表3-8)。
[0092] 由表2可见,25℃条件下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组,该温度下雌蜂比例为0.83,显著高于15℃处理组,与20℃和30℃处理组差异不显著。因此,饲养温度确定为25℃。
[0093] 实施例6不同光周期下的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性比例
[0094] 以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光周期对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光周期设置为L:D=0:24、6:18、12:12、18:6和24:0共5个处理,温度为25℃,寄主为80粒黄野螟1日龄卵,母蜂为1头1日龄已交配蜂,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寄主暴露给蜂直到母蜂死亡,统计黑卵数量,计算寄生率,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3;
[0095] 表3光周期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
[0096] 光周期(L:D)(h) 寄生率 雌蜂比例0:24 0.84±0.023a 0.87±0.021a
6:18 0.70±0.041b 0.86±0.019a
12:12 0.72±0.064b 0.85±0.010a
18:6 0.81±0.035ab 0.80±0.013b
24:0 0.78±0.020ab 0.77±0.022b
[0097] 由表3可见,光周期(L:D)为0:24的处理组寄生率显著高于光周期(L:D)为6:18和12:12的处理组,与光周期(L:D)为18:6和24:0处理组差异不显著,而光周期(L:D)为0:24的处理组的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光周期(L:D)为18:6和24:0处理组。因此,饲养光周期(L:D)确定为0:24。
[0098] 实施例7不同寄主密度下的赤眼蜂寄生寄主数量及其后代雌性比例
[0099] 以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寄主密度对赤眼蜂寄生寄主数量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温度为25℃,光周期L:D=0:24h,寄主为黄野螟1日龄卵,寄主密度设置为5、10、20、40、80和160粒共6个处理,母蜂为1头1日龄已交配蜂,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寄主暴露给蜂24h,统计黑卵数量,即寄生寄主数量,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4;
[0100] 表4寄主密度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
[0101]寄主密度(头) 寄生寄主数量(头) 雌蜂比例
5 4.80±0.17d 0.829±0.022a
10 9.10±0.23c 0.832±0.013a
20 19.30±0.55b 0.852±0.015a
40 35.20±1.03a 0.812±0.038a
80 37.70±1.21a 0.783±0.027a
160 37.80±1.52a 0.667±0.041b
[0102] 由表4可见,寄主密度为40、80和160粒卵处理组的寄生寄主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寄主密度为40和80粒卵处理组的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寄主密度为160粒卵处理组。因此,寄主密度确定为40或者80粒卵。在寄主暴露给单头蜂24h的情况下,寄主密度采用40粒卵;在寄主暴露给单头蜂直到母蜂死亡的情况下,寄主密度采用80粒卵。
[0103] 实施例8不同母蜂日龄下的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性比例
[0104] 以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母蜂日龄对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温度为25℃,光周期L:D=0:24h,寄主为40粒黄野螟1日龄卵,母蜂为1头已交配蜂,母蜂日龄设置为1、2、3、4、5和6日龄共6个处理,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寄主暴露给蜂24h,统计黑卵数量,计算寄生率,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5;
[0105] 表5母蜂日龄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
[0106]
[0107]
[0108] 由表5可见,1日龄母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母蜂日龄处理组,而1-3日龄母蜂处理组的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母蜂日龄处理组。因此,母蜂日龄确定为1日龄。
[0109] 实施例9不同母蜂密度下的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性比例
[0110] 以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母蜂密度对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温度为25℃,光周期L:D=0:24h,寄主为80粒黄野螟1日龄卵,母蜂为1日龄已交配蜂,母蜂密度设置为1、2、4、8和16头共5个处理,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寄主暴露给蜂24h,统计黑卵数量,计算寄生率及平均每雌寄生率,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6;
[0111] 表6母蜂密度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
[0112]母蜂密度(头) 平均每雌寄生率 雌蜂比例
1 0.48±0.009a 0.82±0.028a
2 0.36±0.025b 0.81±0.026a
4 0.34±0.008b 0.79±0.022a
8 0.17±0.003c 0.67±0.062b
16 0.09±0.002d 0.53±0.052c
[0113] 由表6可见,母蜂密度为1头处理组的平均每雌寄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母蜂密度为1、2和4头处理组的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因此,母蜂密度确定为1头。
[0114] 实施例10不同营养补充下的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性比例
[0115] 以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母蜂营养补充对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温度为25℃,光周期L:D=0:24h,寄主为80粒米蛾1日龄卵,母蜂为1头1日龄已交配蜂,蜂提供蘸有不同营养补充的棉球,营养处理分别为10%浓度的蔗糖、葡萄糖和蜂蜜,同时设置清水处理,以无饲喂处理作为对照,寄主暴露给蜂直到母蜂死亡,统计黑卵数量,计算寄生率,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7;
[0116] 表7母蜂营养补充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
[0117] 母蜂营养补充 寄生率 雌蜂比例10%蔗糖 0.80±0.053a 0.837±0.015a
10%葡萄糖 0.68±0.051b 0.834±0.026a
10%蜂蜜 0.57±0.042c 0.826±0.027a
水 0.29±0.026d 0.828±0.018a
饥饿 0.25±0.023d 0.775±0.029a
[0118] 由表7可见,母蜂补充10%浓度蔗糖处理组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所有处理组的雌蜂比例差异不显著。因此,母蜂营养补充确定为10%浓度蔗糖。
[0119] 实施例11不同雌雄蜂数量组合下的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性比例[0120] 以米蛾卵饲养的暗黑赤眼蜂作为对象,研究雌雄蜂数量组合(♀数量:♂数量)对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确定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温度为25℃,光周期L:D=0:24h,寄主为80粒米蛾1日龄卵,1日龄雌雄蜂数量组合(♀数量:♂数量)设置为3:1、2:1、1:1、1:2和1:3共5个处理,使其先交配30min,再将寄主暴露给蜂24h,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统计黑卵数量,计算寄生率及平均每雌寄生率,统计后代雌蜂和雄蜂数量,计算后代雌蜂比例,结果见表8;
[0121] 表8雌雄蜂数量组合处理对暗黑赤眼蜂寄生率及其后代雌蜂比例的影响[0122]
[0123]
[0124] 由表8可见,雌雄蜂数量组合(♀数量:♂数量)为1:1、1:2和1:3处理组的平均每雌寄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1:2和1:3处理组的雌蜂比例差异不显著,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因此,雌雄蜂数量组合(♀数量:♂数量)确定为1:2和1:3。考虑到节约用蜂为原则,雌雄蜂数量组合(♀数量:♂数量)确定为1:2。
[0125] 综上,在不影响繁蜂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筛选出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的最佳饲养条件为:温度为25℃,光周期为L:D=0:24h,寄主为40(寄主暴露给蜂24h)或者80粒(寄主暴露给蜂直到母蜂死亡)黄野螟1日龄卵,母蜂为1头1日龄已交配蜂,雌雄蜂数量组合(♀数量:♂数量)为1:2,蜂提供蘸有浓度为10%蔗糖水的棉球作为成虫补充营养。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不影响赤眼蜂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利于获得更多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赤眼蜂。
[0126] 实施例12
[0127] 2018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南药园(以下简称南药园)大棚白木香苗进行释放赤眼蜂试验,在大棚中心区域释放暗黑赤眼蜂200头,间隔4天释放1次,放蜂3次,防治面积12平方米,空白对照为不使用任何防治措施,面积12平方米。10d后分别采集黄野螟卵,记录总卵块数量、被寄生的黄野螟卵块数量,计算黄野螟卵块被寄生率和每个黄野螟卵块中被寄生卵的比率。
[0128] 实施例13
[0129] 2018年11月在南药园大棚白木香苗进行释放赤眼蜂试验,在大棚中心区域释放暗黑赤眼蜂200头,间隔6天释放1次,放蜂4次,防治面积12平方米,空白对照为不使用任何防治措施,面积12平方米。10d后分别采集黄野螟卵块,记录总卵块数量、被寄生的黄野螟卵块数量,计算黄野螟卵块被寄生率和每个黄野螟卵块中被寄生卵的比率。
[0130] 表9暗黑赤眼蜂对白木香苗上黄野螟卵的寄生率
[0131]
[0132] 由表9可见,实施例12和13处理的黄野螟卵块被寄生率和每个黄野螟卵块中被寄生卵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实施例12和13放蜂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0133] 实施例14南药园白木香释放赤眼蜂
[0134] 2018年11月,在南药园白木香树(树龄约40年)进行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在南药园白木香树高2m处释放暗黑赤眼蜂15000头,间隔5天释放1次,放蜂3次,防治面积15亩,分别于放蜂前1d(2018年11月)、放蜂后1个月(2018年12月)和放蜂后1年(2019年11月)采集黄野螟卵块,记录总卵块数量、被寄生的黄野螟卵块数量,计算黄野螟卵块被寄生率(%)和每个黄野螟卵块中被寄生卵的比率(%)。放蜂前调查作为对照。
[0135] 表10暗黑赤眼蜂对白木香树上黄野螟卵的寄生率
[0136]
[0137] 由表10可见,黄野螟卵块被寄生率和每个黄野螟卵块中被寄生卵的比率在放蜂后均显著大于放蜂前,放蜂后的2次调查之间差异不显著。
[0138] 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不影响赤眼蜂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赤眼蜂后代雌性比例,利于获得更多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赤眼蜂,可有效对白木香重大害虫黄野螟进行生物防治。
[013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4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