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农药 / 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一种有机富硒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阅读:74发布:2021-07-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有机富硒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有机富硒 微 生物 菌剂 叶面肥 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菌种、一级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处理、一级 发酵 培养、二级发酵培养、三级发酵培养和四级发酵培养,最后发酵形成光合细菌菌数达到≥20亿/ml的微生物菌剂叶面肥。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叶面肥施入 土壤 后迅速大量繁殖,降解 农药 化肥残留,消除重金属污染,改良修复土壤,为果树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光合菌剂发酵过程中亚硒酸钠经过光合细菌转 化成 有机纳米生物硒,更容易被 植物 吸收利用。通过该生物 肥料 的使用普通农产品硒含量指标达到富硒农产品标准,实现富硒保健功能目标,提质增效。,下面是一种有机富硒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有机富硒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菌种:选取合格且优良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球形红细菌组成光合细菌纯菌种,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60-80份、球形红细菌10-30份;
S2:一级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处理:将酵母膏40-60g、硫酸铵100-300g、葡萄糖100-
300g、磷酸二氢50-150g、磷酸氢二钾10-80g、硫酸镁1-15g、氯化5-20g和亚硒酸钠100-
300g添加到100kg的中,调节混合水溶液的pH值为6.8-7.2,然后在100-130℃的高温条件下灭菌20-35分钟后冷却至30-40℃的条件下待用;
S3:一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选取500ml步骤S1制备的光合细菌纯菌种,将其接种至步骤S2配置的一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0ml,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一级发酵产物;
S4:二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3发酵制备的一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二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
50kg,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二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倍进行配置且二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S5:三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4发酵制备的二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三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
500kg,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三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三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0倍进行配置且三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S6:四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5发酵制备的三级发酵产物接种至四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
3000kg,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光合细菌菌数达到≥20亿/ml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四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600倍进行配置且四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有机富硒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且肥下降,导致现代农业种植陷入了投入大、产量质量低的恶性循环。加大化肥农药投入追求高产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0003] 传统单纯地使用富硒叶面肥的喷施,虽然能够达到富硒农产品硒含量的标准要求,但是无法解决农残问题。而如果不用化肥与农药,单靠绿色有机种植来追求高品质的话,则会造成产量过低,优质且不高效。如何解决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探索发现一种在减肥减药不增加投资的同时可以修复改良土壤,消除污染,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同时实现有机富硒的高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成为解决我国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旨在克服解决目前有机富硒农产品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
[0005]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选取菌种:选取合格且优良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球形红细菌组成光合细菌纯菌种,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60-80份、球形红细菌10-30份;
[0008] S2:一级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处理:将酵母膏40-60g、硫酸铵100-300g、葡萄糖100-300g、磷酸二氢50-150g、磷酸氢二钾10-80g、硫酸镁1-15g、氯化5-20g和亚硒酸钠
100-300g添加到100kg的中,调节混合水溶液的pH值为6.8-7.2,然后在100-130℃的高温条件下灭菌20-35分钟后冷却至30-40℃的条件下待用;
[0009] S3:一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选取500ml步骤S1制备的光合细菌纯菌种,将其接种至步骤S2配置的一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0ml,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一级发酵产物;
[0010] S4:二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3发酵制备的一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二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kg,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二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倍进行配置且二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11] S5:三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4发酵制备的二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三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kg,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三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三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0倍进行配置且三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12] S6:四级发酵培养:在30-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5发酵制备的三级发酵产物接种至四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3000kg,待培养3-5天后发酵形成光合细菌菌数达到≥20亿/ml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四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600倍进行配置且四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培养基配方,光合细菌菌种快速发酵,菌液浓度达到20亿/ml以上,微生物菌剂叶面肥施入土壤后迅速大量繁殖,降解农药化肥残留,消除重金属污染,改良修复土壤,为果树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该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效,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有益微量元素、生长调节物质、细胞修复因子,富含生物硒等多种调节植物新陈代谢活性物质,可大幅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种植成本。该微生物菌剂叶面肥通过叶面喷施可增加叶片厚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大幅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水化合物干物质积累,大幅提高产量。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可通过光合菌微生物生理活动解除化肥农药重金属污染,保障土壤安全,确保农产品安全。光合菌剂发酵过程中亚硒酸钠经过光合细菌转化成有机纳米生物硒,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通过该生物肥料的使用普通农产品硒含量指标达到富硒农产品标准,实现富硒保健功能目标,提质增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发明主要针对富硒农产品种植过程中投资大、产出低,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问题,从而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能有效解决有机富硒高产的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在减施化肥农药的同时,实现高产并达到富硒有机高品质要求的标准,同时不增加农业投资,实现低投资高产出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
[0015]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 实施例1
[0017] 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S1:选取菌种:选取合格且优良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球形红细菌组成光合细菌纯菌种,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60份、球形红细菌10份;
[0019] S2:一级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处理:将酵母膏40g、硫酸铵100g、葡萄糖100g、磷酸二氢钾50g、磷酸氢二钾10g、硫酸镁1g、氯化钙5g和亚硒酸钠100g添加到100kg的水中,调节混合水溶液的pH值为6.8,然后在100℃的高温条件下灭菌20分钟后冷却至30℃的条件下待用;
[0020] S3:一级发酵培养:在30℃的无菌条件下,选取500ml步骤S1制备的光合细菌纯菌种,将其接种至步骤S2配置的一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0ml,待培养3天后发酵形成一级发酵产物;
[0021] S4:二级发酵培养:在3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3发酵制备的一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二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kg,待培养3天后发酵形成二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倍进行配置且二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22] S5:三级发酵培养:在3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4发酵制备的二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三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kg,待培养3天后发酵形成三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三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0倍进行配置且三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23] S6:四级发酵培养:在3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5发酵制备的三级发酵产物接种至四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28℃、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3000kg,待培养3天后发酵形成光合细菌菌数达到≥20亿/ml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四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600倍进行配置且四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24] 实施例2
[0025] 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S1:选取菌种:选取合格且优良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球形红细菌组成光合细菌纯菌种,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80份、球形红细菌20份;
[0027] S2:一级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处理:将酵母膏50g,硫酸铵300g,葡萄糖300g,磷酸二氢钾100g,磷酸氢二钾50g,硫酸镁10g,氯化钙10g和亚硒酸钠200g添加到100kg的水中,调节混合水溶液的pH值为7,然后在121℃的高温条件下灭菌30分钟后冷却至35℃的条件下待用;
[0028] S3:一级发酵培养:在35℃的无菌条件下,选取500ml步骤S1制备的光合细菌纯菌种,将其接种至步骤S2配置的一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0ml,待培养4天后发酵形成一级发酵产物;
[0029] S4:二级发酵培养:在35℃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3发酵制备的一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二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kg,待培养4天后发酵形成二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倍进行配置且二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30] S5:三级发酵培养:在35℃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4发酵制备的二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三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kg,待培养4天后发酵形成三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三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0倍进行配置且三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31] S6:四级发酵培养:在35℃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5发酵制备的三级发酵产物接种至四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3000kg,待培养4天后发酵形成光合细菌菌数达到≥20亿/ml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四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600倍进行配置且四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32] 实施例3
[0033] 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 S1:选取菌种:选取合格且优良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球形红细菌组成光合细菌纯菌种,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70份、球形红细菌30份;
[0035] S2:一级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处理:将酵母膏60g、硫酸铵300g、葡萄糖300g、磷酸二氢钾150g、磷酸氢二钾80g、硫酸镁15g、氯化钙20g和亚硒酸钠300g添加到100kg的水中,调节混合水溶液的pH值为7.2,然后在130℃的高温条件下灭菌35分钟后冷却至40℃的条件下待用;
[0036] S3:一级发酵培养:在40℃的无菌条件下,选取500ml步骤S1制备的光合细菌纯菌种,将其接种至步骤S2配置的一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0ml,待培养5天后发酵形成一级发酵产物;
[0037] S4:二级发酵培养:在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3发酵制备的一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二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kg,待培养5天后发酵形成二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倍进行配置且二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38] S5:三级发酵培养:在3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4发酵制备的二级发酵产物接种至三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500kg,待培养5天后发酵形成三级发酵产物;其中,所述三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100倍进行配置且三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39] S6:四级发酵培养:在40℃的无菌条件下,将步骤S5发酵制备的三级发酵产物接种至四级培养基中然后置于发酵罐内,在温度为30℃、1000Lx的光照条件下扩繁培养至3000kg,待培养5天后发酵形成光合细菌菌数达到≥20亿/ml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四级培养基的配置是按照步骤S2所述的一级培养基的600倍进行配置且四级培养基配置后采用与步骤S2相同的灭菌处理。
[0040] 上述实施例1-3中涉及的光合细菌纯菌种是选用经山西大学培养、筛选出的优良光合细菌纯菌种,经四级发酵培养,使光合细菌生长并无限繁殖,最终生产出一种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
[0041]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具有提质增效的效果,进一步做了实施对照试验,试验方案如下:
[0042] 利用实施例1-3所制备的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通过叶面喷施、灌根或冲施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实施。选取山西翼城县隆化镇高家洼村的70亩王朝华苹果树作为试验田一、山西襄汾县赵康镇大赵村的60亩王英杰海棠树作为试验田二,山西吉县东城镇社提村葛根潮的50亩苹果树作为试验田三。
[0043]序号 试验土地性质 土地PH值 土地有机质含量 树龄 前茬作物
试验田一 中壤土 5.5 1.0 9年 苹果
试验田二 蒙潮土 4.6 0.9 8年 小麦
试验田三 壤土 5.2 1.2 20年 小麦
[0044] 此次试验共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9个小区。3个处理分别是:微生物菌剂、杀菌剂、清水对照。试验田一采用的是实施例1制备的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并采用叶面喷施的处理方式,试验田二采用的是实施例2制备的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并采用灌根的处理方式,试验田三采用的是实施例3制备的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并采用冲施的处理方式。处理中使用的化肥为农作物常用的化肥。
[0045] 微生物菌剂的处理面积分别为68亩、58亩、48亩,化肥处理面积1亩、清水处理面积1亩。
[0046] 表1为三试验田富硒高产试验结果统计表
[0047]
[0048]
[0049]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叶面肥与化肥、清水对照相比,大幅度增加果树产量,增产率达22.7%,果品硒含量达到0.193mg/kg,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有机富硒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实现果树富硒高产明显优于其他方面产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