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 | 申请号 |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发明人 |
---|---|---|---|---|---|---|
221 | 卫星通信系统及卫星通信系统接入的方法 | CN202110551095.6 | 2021-05-20 | CN113038618A | 2021-06-25 | 朱亮; 戚少博; 徐鸣; 张世杰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及卫星通信系统接入的方法,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一种卫星通信系统接入的方法,包括:卫星载荷信令处理单元通过信令波束向覆盖小区发送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星历消息;卫星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广播消息调整波束指向,上报所在的服务小区的小区ID;所述卫星载荷信令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小区ID,调度业务波束覆盖所述服务小区;所述卫星终端通过所述业务波束的随路控制信道的信令接入所述卫星通信系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信令波束和业务波束独立设计,并通过广播信道和业务波束随路控制信道的信令内容交互,解决卫星终端随机接入过程中,星历同步问题和多用户管理问题。 | ||||||
222 | 一种低轨卫星定轨方法、装置及系统 | PCT/CN2020/090127 | 2020-05-14 | WO2020228754A1 | 2020-11-19 | 王军 |
一种低轨卫星定轨方法,包括:获取导航卫星的广播星历和观测数据(S401);根据广播星历计算获得定位信息,接收地面系统发送的定位信息的修正信息,对定位信息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定位信息(S402);采用修正后的定位信息以及观测数据对低轨卫星进行定轨(S403)。该方法引入了定位信息的修正信息,利用准确的修正后的定位信息对低轨卫星进行定轨,从而提高低轨卫星的定轨精度。还公开了一种低轨卫星定轨装置。 |
||||||
223 | 一种卫星通信的联合角度和多普勒跟踪方法 | CN202311557318.5 | 2023-11-21 | CN117579107A | 2024-02-20 | 林晨岚; 陈晓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通信的联合角度和多普勒跟踪方法。该系统由一个多天线卫星和地面上若干个单天线移动用户组成。所述方法包括广播阶段、初始化阶段和跟踪阶段。在广播阶段,卫星向用户广播星历信息;在初始化阶段,用户根据从星历信息中获取的相关初始信息,推导卫星和用户的状态更新模型以及测量模型,同时估计测量误差的方差;在跟踪阶段,用户基于初始化阶段推导的模型和预测的误差方差,由一系列时间块协同完成参数的估计和跟踪。本发明利用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将高动态参数的估计问题转化为对卫星和移动用户状态的跟踪问题,从而大大降低导频开销,同时实现参数的精确跟踪。 | ||||||
224 | 运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011128009.2 | 2020-10-20 | CN112255648B | 2022-03-25 | 苏景岚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地图导航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卫星广播数据及接收到所述卫星广播数据时的数据接收时刻,所述卫星广播数据包括卫星的导航星历以及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导航星历和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卫星对应在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卫星位置及卫星速度;获取在所述数据接收时刻所述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及在该数据接收时刻所述卫星的多普勒观测值;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多普勒观测值、卫星位置及卫星速度得到所述接收设备在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运动状态。如此,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状态判定的准确性。 | ||||||
225 | 基于北斗PPP-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和装置 | CN202310593822.4 | 2023-05-24 | CN116931020A | 2023-10-24 | 易航; 王宏博; 郑葳; 王学运; 王海峰; 李丹丹; 杨文哲; 陈德好 |
本发明涉及远程时间溯源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PPP‑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和装置,该基于北斗PPP‑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包括: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并基于北斗PPP‑B2b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得到用户站的北斗时钟与北斗时的第一时差;利用时间间隔测量获得的时差数据对第一时差进行修正,得到用户站的本地时钟与北斗时的第二时差;利用北斗短报文获取的基准站的标准时与北斗时的基准时差和第二时差,计算得到用户站与基准站的时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依赖于网络播发的实时精密星历、星钟数据流以及远程数据交换的技术问题。 | ||||||
226 | 一种用于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自主切换控制方法 | CN201910808507.2 | 2019-08-29 | CN110493833A | 2019-11-22 | 张亚生; 孙晨华; 刘昊昱; 周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自主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星上计算能力受限的缺陷。在传统的切换方案中,用户需要向卫星上报地理位置信息,卫星利用上报的信息结合自身的星历信息,计算出用户将要切换至的目标小区以及发生切换的时刻,由于星上计算能力有限,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超出了卫星的计算能力,用户切换的失败率会大大提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自主切换控制方法,卫星只需要广播自己的星历信息,用户收到卫星的星历信息后,自行计算将要切换至的目标小区与发生切换的时刻,然后将所得信息上报给卫星,由卫星做切换的相关准备。如此一来,卫星的负荷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用户切换的失败率,保证用户通话稳定。 | ||||||
227 | 运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011128009.2 | 2020-10-20 | CN112255648A | 2021-01-22 | 苏景岚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地图导航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卫星广播数据及接收到所述卫星广播数据时的数据接收时刻,所述卫星广播数据包括卫星的导航星历以及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导航星历和时间信息得到所述卫星对应在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卫星位置及卫星速度;获取在所述数据接收时刻所述接收设备的设备信息及在该数据接收时刻所述卫星的多普勒观测值;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多普勒观测值、卫星位置及卫星速度得到所述接收设备在所述数据接收时刻的运动状态。如此,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状态判定的准确性。 | ||||||
228 | 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2211054429.X | 2022-08-31 | CN117715098A | 2024-03-15 | 王晖; 廖树日; 窦圣跃; 胡星星; 张佳胤 |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一个系统信息SI窗口,该SI窗口包括Nw个子窗口,以及发送广播消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该广播消息。其中,该广播消息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SI窗口包括Nw个子窗口,且每个子窗口对应一个SI消息,Nw个SI消息中至少有一个SI消息包括星历信息。终端设备基于广播消息检测该Nw个SI消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 ||||||
229 | 低轨卫星TDMA通信系统的前向链路时间同步方法 | CN202110973085.1 | 2021-08-24 | CN113708876B | 2023-04-11 | 贺俊文 |
一种透明转发低轨卫星TDMA通信系统的前向链路时间同步方法,包括:主站周期地采集本地NCR信息,并计算所述NCR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值;根据NCR同步周期和主站侧NCR时间与星历时间的映射关系,换算发送每组NCR同步参考数据的星历时间;将所述NCR信息、所述循环冗余校验值和所述星历时间组成一组NCR同步参考数据,通过前向链路广播给处于同一TDMA系统中的所有端站,以使端站:周期地接收并解析所述NCR同步参考数据,并在解析出的NCR信息经过循环冗余校验是正确时,立刻计算端站本地NCR计数器的更新值,并以此更新值进行端站NCR计数器的更新。既适用于时延抖动很小的场景,又适用于时延抖动较大的场景。 | ||||||
230 | 低轨卫星TDMA通信系统的前向链路时间同步方法 | CN202110973085.1 | 2021-08-24 | CN113708876A | 2021-11-26 | 贺俊文 |
一种透明转发低轨卫星TDMA通信系统的前向链路时间同步方法,包括:主站周期地采集本地NCR信息,并计算所述NCR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值;根据NCR同步周期和主站侧NCR时间与星历时间的映射关系,换算发送每组NCR同步参考数据的星历时间;将所述NCR信息、所述循环冗余校验值和所述星历时间组成一组NCR同步参考数据,通过前向链路广播给处于同一TDMA系统中的所有端站,以使端站:周期地接收并解析所述NCR同步参考数据,并在解析出的NCR信息经过循环冗余校验是正确时,立刻计算端站本地NCR计数器的更新值,并以此更新值进行端站NCR计数器的更新。既适用于时延抖动很小的场景,又适用于时延抖动较大的场景。 | ||||||
231 | 一种用于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自主切换控制方法 | CN201910808507.2 | 2019-08-29 | CN110493833B | 2021-04-20 | 张亚生; 孙晨华; 刘昊昱; 周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自主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星上计算能力受限的缺陷。在传统的切换方案中,用户需要向卫星上报地理位置信息,卫星利用上报的信息结合自身的星历信息,计算出用户将要切换至的目标小区以及发生切换的时刻,由于星上计算能力有限,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超出了卫星的计算能力,用户切换的失败率会大大提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自主切换控制方法,卫星只需要广播自己的星历信息,用户收到卫星的星历信息后,自行计算将要切换至的目标小区与发生切换的时刻,然后将所得信息上报给卫星,由卫星做切换的相关准备。如此一来,卫星的负荷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用户切换的失败率,保证用户通话稳定。 | ||||||
232 | 一种融合SBAS和PPP的增强信息生成方法及系统 | CN202411521990.3 | 2024-10-29 | CN119395725A | 2025-02-07 | 李平力; 翟建勇; 邵搏; 田宇; 张键; 吴显兵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SBAS和PPP的增强信息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包括:接收SBAS和全球实时监测站观测数据,并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文件存储;利用存储的标准格式文件,采用简化动力学方法进行精密定轨和预报,以1小时为滑动窗口连续解算,生成卫星实时精密轨道;基于卫星实时精密轨道和实时监测站数据,采用非差观测模型和序贯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求解,生成卫星实时精密钟差;利用卫星实时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求解基于广播星历的星历星钟差分改正数;利用星历星钟差分改正数求解协方差矩阵和完好性参数。本申请的方法将两种导航增强技术手段进行融合,满足高精度高完好性导航定位需求。 | ||||||
233 | 基于单频GNSS浮标的三维海浪谱实时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202411319477.6 | 2024-09-23 | CN118859284B | 2025-01-28 | 朱琳; 杨磊; 姜英明; 徐永生; 周茂盛; 禹定峰 |
本申请属于三维海浪谱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频GNSS浮标的三维海浪谱实时反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载波相位时间差分(TDCP)技术,仅使用L1频段的GNSS数据即可实现三维海浪谱的实时计算。通过使用实时的广播星历代替事后精密星历,本发明大大缩短了计算延迟,能够在无需等待的情况下实现实时计算。此外,由于TDCP技术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较低,本发明可以将计算过程集成到GNSS浮标内部的微型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海浪三维谱的实时观测。这种创新性的技术方案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而且提升了海洋观测的实时性和效率。 | ||||||
234 | 一种卫星物联网终端省电方法以及卫星物联网终端 | CN202311101796.5 | 2023-08-29 | CN116961735A | 2023-10-27 | 周大创; 王江华; 赵金晖; 赵新攀; 王书勤; 杨术国; 李剑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物联网终端省电方法以及卫星物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卫星广播信息确定星历计算结果;基于所述星历计算结果和/或定时时钟RTC的当前时间,调整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省电工作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所述省电工作模式下所述卫星物联网终端中设定设备的电源关闭。该方法可以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卫星物联网终端的工作模式,满足卫星物联网终端低功耗的需求。 | ||||||
235 | 一种LEO实时定轨随机模型构建方法 | CN202311140701.0 | 2023-09-06 | CN116882209A | 2023-10-13 | 王志宇; 汪亮; 王宁波; 王晨旭; 孟庆波; 吕震 |
本发明提供一种LEO实时定轨随机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卫星导航、低轨卫星实时精密定轨领域,包括:首先结合广播星历,充分利用PPP‑B2b服务播发的实时导航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实时精确恢复每颗导航卫星的精密轨道和钟差;然后,以IGS分析中心提供的事后精密星历为参考基准,详细分析PPP‑B2b提供的实时导航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的精度;最后,基于对PPP‑B2b服务产品的评估结果,构建顾及PPP‑B2b产品精度的随机模型,用于低轨卫星实时定轨。本发明更加真实有效的反映观测值的统计特性,较低轨卫星实时定轨过程中采用的传统随机模型具有显著的优势。 | ||||||
236 | 基于地面跟踪站产生长期卫星轨道和钟差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710692816.9 | 2017-08-14 | CN109387859B | 2023-05-30 | 崔红正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跟踪站产生长期卫星轨道和钟差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准站选择步骤;融合数据处理步骤;轨道预报步骤;钟差预报步骤;改正数播发步骤;以及终端自适应步骤。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正数播发方法,解决了各类型端的适用性与通信流量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终端自适应方法,可以自主规避长效轨道与钟差数据中的异常,并可以自适应利用基于广播星历的备份长效星历。 | ||||||
237 | 一种适用于伪卫星位置的计算方法 | CN201910280085.6 | 2019-04-09 | CN109932734A | 2019-06-25 | 纪元法; 宁昌儒; 孙希延; 付文涛; 庾新林; 李有明; 赵松克; 严素清; 符强; 王守华; 黄建华; 杜保强 |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伪卫星位置的计算方法,包括:判断是否为伪星系统;若是,读取所述伪星系统的坐标常数;计算归一化时间;计算卫星的平均角速度;分别计算信号发射时刻的平近点角、偏近点角、真近点角、升交点角距、摄动校正项;计算摄动校正后的升交点角距、卫星矢量长度和轨道倾角;计算伪卫星在轨道平面的位置;计算信号发射时刻的升交点赤经;计算伪卫星在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本发明仅修改卫星位置算法中的基本大地参数,使得使用四个星历参数可以计算伪卫星空间位置,解决了目前使用原有广播星历不能表示地面静止物体坐标的问题。 | ||||||
238 | 基于地面跟踪站产生长期卫星轨道和钟差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710692816.9 | 2017-08-14 | CN109387859A | 2019-02-26 | 崔红正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跟踪站产生长期卫星轨道和钟差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准站选择步骤;融合数据处理步骤;轨道预报步骤;钟差预报步骤;改正数播发步骤;以及终端自适应步骤。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正数播发方法,解决了各类型端的适用性与通信流量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终端自适应方法,可以自主规避长效轨道与钟差数据中的异常,并可以自适应利用基于广播星历的备份长效星历。 | ||||||
239 | 一种DGNSS卫星轨道偏差修正方法 | CN201511033699.2 | 2015-12-30 | CN105403901A | 2016-03-16 | 李成钢 |
本发明涉及卫星导航领域,通过提供一种利用广播星历和精密预报星历,计算双差站星几何距离;根据所述双差站星几何距离,计算流动站和参考站间的双差轨道修正数;根据所述双差轨道修正数对轨道误差进行修正的DGNSS卫星轨道偏差修正方法,实现了将卫星轨道误差与其他距离相关误差(如对流层、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分离,能够更加有效地对轨道偏差改正数的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并且在改正精度和稳定性有显著的提高,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中短基线、中长基线、超长基线等不同长度基线的轨道改正需求。 | ||||||
240 | 用于GNSS的定位方法与移动装置 | CN201180001347.2 | 2011-05-06 | CN102439475B | 2013-04-03 | 翁锦堂; 丘伟源 |
数据模型由经过一段延长的时间收集而得的卫星星历数据所建构,因而允许在服务器中产生相当精确的多个轨道参数(较佳地使用力学或数值方法)。所述多个轨道参数储存于移动装置中。当所述移动装置中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需要首次定位时,所储存的所述多个轨道参数用以迅速地产生精确的卫星轨道数据模型而无需使用广播星历或网络连接。所储存的所述多个轨道参数可视需要而通过改变所储存的所述多个轨道参数的系数来进行部份或全面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