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直升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直升机短翼及直升机 CN201811639527.3 2018-12-29 CN109466740A 2019-03-15 杨海生; 王曦田; 张伟; 陈劲舟; 谢泽锋; 高洪军; 贺锡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短翼及直升机,所述直升机短翼包括短翼主体和短翼连接框架;所述短翼连接框架一端固定在机体上,一端连接在短翼主体上。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短翼,能够固定在机体上,为外挂油箱提供安装点,并且能够辅助直升机飞行。
2 直升机机舱 CN201610059400.9 2016-01-28 CN105818958A 2016-08-03 马丁·斯图基
一种直升机机舱(2),其可被紧固到直升机的机身结构(1),围绕机舱地板表面(20),该机舱地板表面从直升机机舱(2)的前部区域延伸到后部区域,其中,前排座椅(22、22’)和飞行员机舱(23、23’)被布置在前部区域,飞行员机舱门(23、23’)连同前表面和附加壁包括直升机机舱(2)的外壳的包围机舱地板表面(20)的一部分,在地面上和飞行期间的舒适度均得以增强。这借助于以下事实实现:直升机机舱(2)的机舱地板表面(20)在前排座椅(22、22’)的沿纵轴(L)的方向被锥形化的区域中具有朝向纵轴(L)的一切除深度(t)的切除部(a)。
3 直升机负载钩 CN201611092948.X 2016-12-01 CN107200268A 2017-09-26 马丁·斯图基; C·多诺
一种直升机负载钩,包括可以安装在壳体中的固定位置中的释放机构,其目的是对钩围绕钩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的可控识别和释放,其中释放机构包括磁性开关和可旋转的滚筒,作用于磁性开关的和力矩减小。为此,释放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闩件,其可围绕闩锁件旋转轴线旋转;以及至少一个力接收器,其与销一同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其中销能够与钩上的钩跟随部以及滚筒上的锁定凸可操作地连接,从而实现钩与滚筒之间的间接连接,或者更具体来说实现钩与磁性开关的间接连接,且消除钩与磁性开关之间的任何直接接触,其中在钩的关闭位置中,销使得钩的任何旋转运动不可行。
4 直升机变距驱动总成及直升机 CN201811639621.9 2018-12-29 CN109466749B 2023-07-04 张伟; 陈劲舟; 谢泽锋; 刘文献; 王曦田; 高洪军; 杨海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变距驱动总成,包括与直线机机构连接用于驱动尾桨桨叶变距的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桨叶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调节桨叶变距的连杆机构、与连杆机构连接的变距推杆;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变距推杆连接的六星形变距连杆以及用于驱动桨叶在竖直方向发生偏转而实现变距的第一关节轴承机构;本技术方案能够克服传统工艺中无人直升机尾桨变距机构制造难度大,体积庞大,桨叶变距困难,控制精度低,整体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
5 直升机直线式机及直升机 CN201811639444.4 2018-12-29 CN109592015A 2019-04-09 张伟; 谢泽锋; 屈宗源; 陶志浩; 刘文献; 周庆建;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直线式机及直升机,所述直线式舵机包括减速电机、一端通过轴套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微型滚珠丝杠副以及与所述微型滚珠丝杠副上的丝杠螺母连接的输出轴套。该直升机直线式舵机包括采用同轴驱动,节省了空间,有效地减小了舵机的体积,同时还减小了舵机的重量。
6 直升机内置油箱及直升机 CN201811639555.5 2018-12-29 CN109533358A 2019-03-29 李福; 张伟; 王曦田; 陈劲舟; 高洪军; 董宏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内置油箱及直升机,所述直升机内置油箱包括油箱主体、位于油箱主体底部的外挂油箱接头、位于油箱主体顶部的加油口、用于固定内置油箱的定位装置、位于油箱主体底部的用于对外供油的燃油和供油管;所述外挂油箱接头能与外挂油箱相连通或者能使用堵头封堵。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内置油箱,既能够与外挂油箱连通扩容,提高了油箱系统的载油量,增加了续航时间,也能够独立使用。
7 直升机油箱总成及直升机 CN201811639654.3 2018-12-29 CN109502036A 2019-03-22 王曦田; 张伟; 陈劲舟; 高洪军; 杨海生; 董宏波; 谢泽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油箱总成及直升机,所述直升机油箱总成包括外挂油箱和内置油箱,所述外挂油箱的内腔和内置油箱的内腔相通;所述外挂油箱包括对称设置在机体两侧的左油箱和右油箱;所述内置油箱位于左油箱和右油箱之间。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油箱总成,能够配合机体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机体空间,增设外挂油箱,提高了油箱系统的载油量,增加了续航时间。
8 直升机外挂油箱及直升机 CN201811639672.1 2018-12-29 CN109466780A 2019-03-15 王曦田; 张伟; 陈劲舟; 高洪军; 杨海生; 董宏波; 谢泽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外挂油箱及直升机,所述直升机外挂油箱包括油箱本体,所述油箱本体具有流线复杂曲面外形与机体外形平滑过渡,保证了直升机具备平顺的气动外形;所述油箱本体顶部设置有注油口,底部设置有与内置油箱连接的出油口。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外挂油箱,能够配合机体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机体空间,对常规油箱进行拓展容量,提高油箱系统的载油量,增加续航时间,同时,减少因增设外挂油箱导致的重量增加和空气阻增大对直升机的影响。
9 直升机主桨变距用驱动系统及直升机 CN201811639509.5 2018-12-29 CN109466747A 2019-03-15 张伟; 谢泽锋; 王曦田; 陈劲舟; 杨海生; 屈宗源;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主桨变距用驱动系统及直升机,包括用于使主桨各桨叶实现独立或部分独立变距的倾斜盘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倾斜盘组件的变距驱动装置;所述倾斜盘组件包括倾斜盘,所述倾斜盘固定连接在万向节上并可随同万向节转动,所述万向节与内环套外圆连接,所述内环套用于套在主桨的旋翼轴上并与其可轴向滑动的配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倾斜盘组件的倾斜特性可达到多个主桨桨叶变距的独立性,减小了变距时各个桨叶的相互影响,内环套只用于实现轴向滑动的功能,倾斜盘用于承担扭矩和倾斜摆动的功能,通过此结构改善了内环套和倾斜盘的受,减小了内环套和倾斜盘破裂损坏的险。
10 直升机尾桨星形变距机构及直升机 CN201811639432.1 2018-12-29 CN109436299A 2019-03-08 张伟; 陈劲舟; 谢泽锋; 刘文献; 王曦田; 高洪军; 杨海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桨星形变距机构及直升机,包括驱动尾桨桨叶变距的变距组件,变距组件包括星形变距连杆、与星形变距连杆连接设置并随着星形变距连杆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关节轴承机构、与第一关节轴承机构连接设置随着第一关节轴承机构转动进而调节桨叶变距并安装于壳体上的桨夹,能够克服传统工艺中无人直升机制造难度大,体积庞大,桨叶变距困难,控制精度低,整体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
11 直升机振动装置及直升机 CN201810678105.0 2018-06-27 CN108809146B 2020-06-09 张树桢; 王国胜; 李五洲; 李明强; 黄斌根; 王文涛; 范学伟; 宋芹芹; 徐晴晴; 马小艳
发明属于直升机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直升机振动控制系统功耗高并且作动器体积大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升机舱内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包括控制主路,该控制主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能量采集部件、整流电路、储能装置、电源转换器以及作动部件,其中,储能装置用于储存能量采集部件与作动部件采集的能量并为作动部件的主动振动提供能量。
12 直升机换热装置及直升机 CN201811639513.1 2018-12-29 CN109611186B 2020-02-07 王曦田; 陈劲舟; 张伟; 杨海生; 谢泽锋;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换热装置及直升机,直升机油水换热装置包括与发动机冷却液管路和机油管路连接用于冷却液和机油互相进行换热的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冷却液散热的冷却液散热器。本装置充分利用了现有冷却散热器的散热能,免去了机油散热器,避免了机油散热器对水箱散热道的阻碍,水箱散热效果高。并且优化了结构布置,结构紧凑,散热系统整体重量较传统油水分别散热的形式更小。油水换热装置对机油温度控制能力较好,有效避免由于缸头温度波动导致的发动机积问题。冷却液散热器上设置有溢流壶,可便于观察冷却液的状态。
13 直升机旋转式机及直升机 CN201811639461.8 2018-12-29 CN109693782A 2019-04-30 刘文献; 陶志浩; 张伟; 陈劲舟; 齐亚东; 谢泽峰;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转式机及直升机,包括动源、及减速输出组件。本发明的直升机旋转式舵机及直升机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安装和拆卸方便;电路板通过固定于舵机下壳底部,对电路板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保护电路插针不受到破坏,也更利于电路板的散热外壳采用合金材料制成,质量轻,强度高,散热快;且每组齿轮都采用双轴承定位,整体运动更平稳可靠,噪声小,增加了齿面啮合,减小齿面磨损,延长了齿轮组的使用寿命;电机与电位器并列布置,有效缩短了空间,减小了壳体体积,降低了壳体重量;每对滚动轴承直接镶嵌于壳体结构内部,一体化的设计增加了强度,节省了布置空间。
14 一种直升机扭矩平衡系统及直升机 CN201810677009.4 2018-06-27 CN108639318A 2018-10-12 芦志明; 应敏敢; 王之良; 张鹏; 胡偶; 杨俊; 龙海斌; 严军; 韩冲
发明涉及一种直升机扭矩平衡系统,属于直升机气动部件设计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腔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容腔的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中心线与排气口的中心线呈预设度;横流扇,所述横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用于引导自所述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从所述排气口流出,以提供用于平衡直升机反扭矩的侧向;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于所述容腔内且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横流风扇并使得所述横流风扇绕所述中心轴转动。本发明可以提高直升机起降和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减少该系统的功率消耗、噪声和振动平下降、可以提供一定大小的垂向分力,从而使得直升机重心容许范围扩大。
15 直升机尾桨星形变距机构及直升机 CN201811639432.1 2018-12-29 CN109436299B 2023-11-07 张伟; 陈劲舟; 谢泽锋; 刘文献; 王曦田; 高洪军; 杨海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桨星形变距机构及直升机,包括驱动尾桨桨叶变距的变距组件,变距组件包括星形变距连杆、与星形变距连杆连接设置并随着星形变距连杆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关节轴承机构、与第一关节轴承机构连接设置随着第一关节轴承机构转动进而调节桨叶变距并安装于壳体上的桨夹,能够克服传统工艺中无人直升机制造难度大,体积庞大,桨叶变距困难,控制精度低,整体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
16 一种直升机扭矩平衡系统及直升机 CN201810677009.4 2018-06-27 CN108639318B 2023-10-20 芦志明; 应敏敢; 王之良; 张鹏; 胡偶; 杨俊; 龙海斌; 严军; 韩冲
发明涉及一种直升机扭矩平衡系统,属于直升机气动部件设计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腔且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容腔的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中心线与排气口的中心线呈预设度;横流扇,所述横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用于引导自所述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从所述排气口流出,以提供用于平衡直升机反扭矩的侧向;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于所述容腔内且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横流风扇并使得所述横流风扇绕所述中心轴转动。本发明可以提高直升机起降和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减少该系统的功率消耗、噪声和振动平下降、可以提供一定大小的垂向分力,从而使得直升机重心容许范围扩大。
17 直升机油箱系统及直升机 CN201811644855.2 2018-12-29 CN109720587A 2019-05-07 王曦田; 张伟; 陈劲舟; 高洪军; 杨海生; 董宏波; 谢泽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油箱系统及直升机,所述直升机油箱系统包括油箱总成和短翼总成,所述油箱总成包括外挂油箱和内置油箱,所述外挂油箱的内腔和内置油箱的内腔相通,所述短翼总成固定在机体上并能为外挂油箱提供支撑,所述油箱总成固定在机体上。本发明提供的直升机油箱系统,能够配合机体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机体空间,增设外挂油箱,提高了油箱系统的载油量,增加了续航时间。
18 直升机换热装置及直升机 CN201811639513.1 2018-12-29 CN109611186A 2019-04-12 王曦田; 陈劲舟; 张伟; 杨海生; 谢泽锋;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换热装置及直升机,直升机油水换热装置包括与发动机冷却液管路和机油管路连接用于冷却液和机油互相进行换热的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冷却液散热的冷却液散热器。本装置充分利用了现有冷却散热器的散热能,免去了机油散热器,避免了机油散热器对水箱散热道的阻碍,水箱散热效果高。并且优化了结构布置,结构紧凑,散热系统整体重量较传统油水分别散热的形式更小。油水换热装置对机油温度控制能力较好,有效避免由于缸头温度波动导致的发动机积问题。冷却液散热器上设置有溢流壶,可便于观察冷却液的状态。
19 直升机直线式驱动装置及直升机 CN201811653285.3 2018-12-29 CN109592016A 2019-04-09 张伟; 谢泽锋; 屈宗源; 陶志浩; 刘文献; 周庆建;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直线式驱动装置及直升机,所述直升机直线式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一端通过第一齿轮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微型滚珠丝杠副以及与所述微型滚珠丝杠副上的丝杠螺母连接的输出轴套。本发明通过采用同轴驱动,使减速电机、微型滚珠丝杠副和输出轴套在同一直线上,节省了空间,从而达到减小了机的体积目的,同时还减小了舵机的重量。
20 直升机旋转式驱动总成及直升机 CN201811639357.9 2018-12-29 CN109573070A 2019-04-05 刘文献; 陶志浩; 张伟; 陈劲舟; 齐亚东; 谢泽峰; 高洪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转式驱动总成及直升机,包括壳体、动源、减速输出组件。本发明的直升机旋转式驱动总成及直升机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安装和拆卸方便;电路板通过固定于机下壳底部,对电路板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保护电路插针不受到破坏,也更利于电路板的散热外壳采用合金材料制成,质量轻,强度高,散热快;齿轮采用双轴承定位,整体运动更平稳可靠,噪声小,增加了齿面啮合,减小齿面磨损,延长了齿轮组的使用寿命;动力源与电位器并列布置,有效缩短了空间,减小了壳体体积,降低了壳体重量;每对滚动轴承直接镶嵌于壳体结构内部,一体化的设计增加了强度,节省了布置空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