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一种基于可变增压级的涵道比超宽可调涡扇发动机结构 |
CN202110685975.2 |
2021-06-21 |
CN113279859A |
2021-08-20 |
赵胜丰; 卢新根; 徐纲; 朱俊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变增压级的涵道比超宽可调双轴涡扇发动机结构,针对现有双轴涡扇发动机中增压级与风扇同轴同转速,随着平台的巡航高度越来越高,增压级由于特征速度低、尺寸小,造成增压级的特征雷诺数不断降低,引起增压级附面层分离,造成性能急剧衰减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将增压级通过一可变速比减速齿轮箱与高压轴驱动连接,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巡航时,可变减速比齿轮箱设置为高减速比,使得增压级的转速相对较低,高压压气机的进口气流的总温总压相对低,发动机的涵道比相对较大;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巡航时,可变减速比齿轮箱设置为低减速比,使得增压级的转速相对相对较高,高压压气机吸进的质量流量大,发动机的涵道比相对较小。 |
82 |
一种新型太阳能无人机 |
CN202110189062.1 |
2021-02-19 |
CN112758308A |
2021-05-07 |
王川; 杨光; 刘来; 霍光远; 霍光开; 杨朔; 于佳; 封彬; 陈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机翼和控制仓,机翼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前缘设置有动力系统,末端设置有翼稍小翼;机翼包括夹角连接设置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第二机翼与第一机翼的结构相同;控制仓设置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的连接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均包括翼梁和多个翼肋,翼梁和翼肋的外侧包覆有蒙皮;翼梁为双梁式框架结构,翼肋用于支撑蒙皮、维持机翼的剖面形。本发明与常规无人机相比,巡航高度高,飞行速度低,能实现定点巡查和不间断巡航;相比卫星,太阳能无人机造价低,维护成本低,可实施性高。 |
83 |
基于预冷型组合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及工作方法 |
CN201710664823.8 |
2017-08-07 |
CN107630767A |
2018-01-26 |
王成鹏; 徐培; 有连兴; 薛龙生; 焦运; 杨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冷型组合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及工作方法,包括:飞行器气动外形及预冷型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其中,预冷型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包含:进气道、预冷系统、压气机、环形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及尾喷管,且各部分依次连接;该进气道与飞行器气动外形前体下表面一体化设计,且进气道的进气端设有可调半锥体;该尾喷管与飞行器气动外形后体下表面一体化设计,且尾喷管的内部设有可调椎体。本发明保留了涡轮发动机中低空的工作性能优势,预冷器的应用可保证飞行器在跨超声速爬升加速的过程中提供较大的剩余推力,实现飞行器短时间内爬升加速到巡航高度。 |
84 |
一种无人机辅助飞行控制方法、系统及无人机 |
CN201610638039.5 |
2016-08-05 |
CN106155085A |
2016-11-23 |
刘先伟; 蔡叶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辅助飞行控制方法、系统及无人机,其方法包括通过切换螺旋桨和主发动机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控制无人机起飞,并在无人机起飞至设定的巡航高度后控制无人机开始固定翼巡航;实时监测主发动机状态,并在所述主发动机出现异常状况时,调整螺旋桨飞行姿态,重新启动螺旋桨并借助螺旋桨的动力控制无人机返航。本发明的一种无人机辅助飞行控制方法、系统及无人机,可以通过螺旋桨完成垂直升降,并在无人机固定翼巡航时实时检测主发动机的状态,一旦发现主发动机出现故障,立即调整螺旋桨姿态,从而为无人机返航提供动力,防止主发动机出现故障时直接坠毁,为无人机在紧急情况时提供了应急措施。 |
85 |
减压式燃油地面洗涤装置及其方法 |
CN200910264137.7 |
2009-12-30 |
CN101746508A |
2010-06-23 |
冯诗愚; 刘卫华; 高秀峰; 刘小芳; 鹿世化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式燃油地面洗涤装置及其方法,其利用车载制氮系统产生富氮气体,首先采用富氮气体对加油车油罐燃油上部气相空间进行冲洗,减少气相空间的氧含量,然后通过安装在燃油液面以下的气油混合器或富氮气体分配器将富氮气体引入燃油中,同时利用真空抽吸装置抽吸使得加油车油罐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燃油洗涤惰性处理效果,通过减压洗涤后的燃油中含氧量相对于常压洗涤更低,可保证飞机在巡航高度时没有或只有微量溶解氧的逸出,从而提高了飞机油箱的安全性。此外,洗涤结束后,在燃油上部气相空间充入高纯度的后富氮气体,以保证加油车长期停放后,燃油中不会由于外界空气的混入而导致含氧量增加。 |
86 |
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隧道裂缝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202411382587.7 |
2024-09-30 |
CN119086595A |
2024-12-06 |
黄立; 贺金龙; 金顶寿; 刘寿宝; 杨丹婷; 陈虎; 薛源; 胡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隧道裂缝检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无人机飞行,使其在隧道内,按照设定的巡航高度和路线对指定区域进行巡检;在无人机巡检过程中,通过无人机云台上搭载的成像设备实时获取隧道衬砌图像;对隧道衬砌图像中的裂缝进行识别,若识别出裂缝,则无人机悬停在裂缝产生处,且调节成像设备的焦距,并在不同焦距下获取不同的裂缝图像;通过图像识别模块等对不同的裂缝图像进行检测,以获取裂缝信息;根据所述裂缝信息判断裂缝是否超标,若是,则自动生成警告信息。本发明通过无人机实时获取隧道衬砌图像,自动识别并检测隧道衬砌是否存在裂缝,可大幅提高隧道裂缝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87 |
一种基于推力操纵的飞机应急飞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202410420669.X |
2024-04-09 |
CN118226878A |
2024-06-21 |
巩磊; 张曙光; 何晶晶 |
本申请属于飞行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推力操纵的飞机应急飞行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驾驶员指令进入过渡阶段,以轨迹角指令为0进行纵向过渡态控制;当飞机进入新的配平飞行状态后,切换到巡航飞行阶段,在纵向通道中,进行轨迹角和高度控制,在横向通道中,基于航向控制模式控制飞机飞行至目标导航点;当飞机到达目标导航点时,进入进场着陆阶段,在横向通道中,根据跑道航向基于侧偏距控制模式控制飞机对准跑道,在纵向通道中,首先按当前巡航高度和指定的小轨迹角下滑线解算得到开始下滑导航点,到达该下滑导航点后跟踪指定的小轨迹角下滑线,直到着陆接地。本申请提升了飞行控制安全性,降低了应急控制难度。 |
88 |
用于飞行器门口空间的多模式可变型立体空间结构 |
CN201910282609.5 |
2019-04-10 |
CN110356560B |
2024-05-28 |
J·M·麦基 |
本申请涉及用于飞行器门口空间的多模式可变型立体空间结构。可变型立体空间结构可以被定位在飞行器出口门附近以在达到巡航高度时利用门口空间作为机组人员的临时工作空间或乘客的目的地空间。可变型立体空间结构包括在通过任一只手致动外部闩锁后延伸或枢转到飞行器横向过道中的变型部分。变型部分延伸或枢转到水平表面以供机组人员或乘客使用,同时在飞行时防止出口门被乘客未经授权的接近。单个立体空间结构的变型部分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横跨横向通道延伸,或在出口门的任一侧上的两个可变型立体空间结构的系统可以共同限定临时空间。立体空间结构的上区段和中间区段可以包括额外的存储或自助服务隔间,用于向乘客提供点心或其他便利设施。 |
89 |
用于飞行器座椅的滑动底座组件 |
CN201811060603.5 |
2018-09-12 |
CN109484653B |
2024-03-08 |
M·L·奥尔森 |
本申请公开用于飞行器座椅的滑动底座组件,该滑动底座组件包括通过地板滑轨配件在固定位置安装到在飞行器座舱中的地板滑轨的底座轨道,底座轨道通过滑动构件连接以提供纵向滑动,同时使增加的高度最小化。底座轨道包括纵向延伸的滑动槽,并且滑动构件包括沿着滑动槽向前和向后可平移的滑动元件,允许安装到滑动构件的飞行器座椅从缩回配置向前平移进入延伸或铺位配置(以及向后到缩回配置)。滑动构件包括用于在滑动槽中的中间位置上锁定滑动构件和座椅的锁定机构。滑动槽可以从水平面轻微向下定向以允许重力‑辅助滑动或抵消与巡航高度相关联的机头上仰飞行角度,提供更便捷的座椅滑动。 |
90 |
一种基于飞行计划的航空器飞行轨迹快速生成方法 |
CN202311215859.X |
2023-09-20 |
CN117406767A |
2024-01-16 |
曾维理; 郭文韬; 陈者; 谭湘花; 周亚东; 江灏; 田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行计划的航空器飞行轨迹快速生成方法,针对不同机型获取轨迹数据;根据轨迹数据进行飞行阶段划分;确定关键性能参数;从轨迹数据中提取每个飞行阶段的关键性能参数值;建立飞行性能数据库;根据航空器轨迹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包括轨迹数据模型和轨迹点坐标模型的运动学模型;使用轨迹数据模型得到轨迹点速度,轨迹点高度,航空器所飞航程,航空器所飞航向等数据,导入轨迹点坐标模型中生成轨迹点的机场坐标系坐标和经纬度坐标;根据所制定的飞行计划,在运动学模型中导入航空器所飞航路点坐标和巡航高度,巡航速度等飞行信息,调用飞行性能数据库,生成轨迹数据。本发明符合我国的飞行标准;且能大大减少轨迹生成时间。 |
91 |
一种翼吊运输无人机空投任务规划方法 |
CN202311040329.6 |
2023-08-18 |
CN116755473B |
2023-11-07 |
熊仁和; 宋艳平; 李劲杰; 竹军; 王沈力; 彭宇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翼吊运输无人机空投任务规划方法,涉及无人机任务规划领域,包括:首先根据无人机翼吊挂载能力确定执行任务的吊舱、挂架类型,并根据吊舱数量、装载重量区分无人机出航构型和返航构型;然后计算能够同时预防无人机起飞滑跑时冲出跑道和预防无人机触碰起飞空域障碍物对应的最大起飞重量、最大起飞加油量;再根据投放任务半径和作业航线距离,在考虑备用燃油的情况下,计算任务最小起飞加油量;并计算最低巡航高度对应的最大飞行重量、爬升耗油量以及任务最大起飞加油量;最后,结合以上重量数据,分析投放任务可行性,确定起飞加油量范围;本发明,在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前提下,为吊舱投放任务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
92 |
一种大展弦比太阳能飞机快速爬升方法 |
CN202211617127.9 |
2022-12-15 |
CN115924079A |
2023-04-07 |
矫燕; 赵卓林; 李志; 徐咏明 |
本申请属于航空技术领域,为一种大展弦比太阳能飞机快速爬升方法,通过先选用合适的运载飞机,通过安装架将太阳能飞机固定到运载上,形成飞机组合体,采集机场、天气、运载飞机和太阳能飞机的相关数据,控制飞机组合体滑跑起飞,直至到达爬升前所需的速度,而后进行飞机快速爬升路线规划,确定爬升速度曲线,实现快速爬升,在此过程中太阳能飞机不需要使用其动力系统,节省了太阳能飞机大量的动力,弥补太阳能飞机爬升能力的不足,达到任意时间窗口均可以快速放飞并爬升到目标巡航高度的目的,在到达目标空域和高度后,控制运载飞机与太阳能飞机分离即可。极大减少了爬升时间和对空域的占用,提高安全性,并且随时可以放飞升空。 |
93 |
一种考虑气象可视环境的无人机飞行轨迹调整方法 |
CN202111494501.6 |
2021-12-09 |
CN113885582B |
2022-03-25 |
李道春; 刘奕良; 申童; 阚梓; 邵浩原; 赵仕伟; 姚卓尔; 罗漳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气象可视环境的无人机飞行轨迹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无人机利用气象数据输入模块读取飞行路线中的云层信息;设定无人机的飞行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云层信息以及实时飞行影像记录系统,动态判断前飞路线中是否存在遮挡无人机下方可视环境的云层;若不存在,则无人机继续以巡航高度hv巡航飞行;若存在,则根据所获得的云层信息以及实时飞行影像记录系统进一步判断云层类型;根据所判断的云层类型,判断无人机所需采取的轨迹调整方式。本发明相比常规无人机轨迹调整方法,复杂度相当,考虑了存在安全风险的气象环境,利用绕行的方式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且可以更好地提高无人机对地观测质量。 |
94 |
一种无人机三维空间飞行路径的快速构建方法及系统 |
CN202110720526.7 |
2021-06-28 |
CN113359840A |
2021-09-07 |
黄金才; 周玉珍; 石建迈; 黄魁华; 孙博良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三维空间飞行路径的快速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造从无人机飞行起点到无人机飞行终点的直线路径;根据直线路径判断是否与障碍物相交,若不与障碍物相交则路径构造结束;若存在相交的障碍物,记录与直线路径相交的障碍物,然后根据与直线路径相交的障碍物生成对应的障碍物模型,障碍物模型为障碍物包络;根据障碍物包络和无人机固定巡航高度确定绕障碍物的飞行路径,根据直线路径与障碍物包络确定飞越所述相交的障碍物的飞行路径;根据相交的障碍物数量和飞行路径长度选择其中一个飞行路径,可以在三维复杂环境下快速构造出可行解,提高了路径搜索效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95 |
用于飞行器座椅的滑动底座组件 |
CN201811060603.5 |
2018-09-12 |
CN109484653A |
2019-03-19 |
M·L·奥尔森 |
本申请公开用于飞行器座椅的滑动底座组件,该滑动底座组件包括通过地板滑轨配件在固定位置安装到在飞行器座舱中的地板滑轨的底座轨道,底座轨道通过滑动构件连接以提供纵向滑动,同时使增加的高度最小化。底座轨道包括纵向延伸的滑动槽,并且滑动构件包括沿着滑动槽向前和向后可平移的滑动元件,允许安装到滑动构件的飞行器座椅从缩回配置向前平移进入延伸或铺位配置(以及向后到缩回配置)。滑动构件包括用于在滑动槽中的中间位置上锁定滑动构件和座椅的锁定机构。滑动槽可以从水平面轻微向下定向以允许重力-辅助滑动或抵消与巡航高度相关联的机头上仰飞行角度,提供更便捷的座椅滑动。 |
96 |
基于组合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推进一体化布局方法 |
CN201610885546.9 |
2016-10-10 |
CN106321283B |
2018-02-06 |
王成鹏; 薛龙生; 焦运; 徐相荣; 徐培; 有连兴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推进一体化布局方法,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尾喷管分别与飞行器前体、后体一体化设计,以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为基础,涡轮发动机通道、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通道与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并联布置,使不同飞行马赫数下三通道依各自工作条件相互协调工作,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与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通道上下并联,涡轮发动机通道与二者左右并联,并设计了左右并排布局的双发模式。本发明保留了涡轮发动机中低空的工作性能优势,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可保证飞行器在跨超声速爬升加速的过程中提供较大的剩余推力,实现飞行器短时间内爬升加速到巡航高度。 |
97 |
一种双涵道翼身融合无人侦察机 |
CN201610177701.1 |
2016-03-25 |
CN107226203A |
2017-10-03 |
白会哲; 陆入成; 范国星; 李生伟; 林长亮; 王庆立; 滕超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涵道翼身融合无人侦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主体(1),发动机(3),涵道旋翼(4)和可旋安定环(6),机身主体(1)呈梭形,向下的投影面为椭圆形,机身主体(1)采用整体翼型,上表面与下表面均采用圆弧状外形,上表面弧度大于下表面弧度,可旋安定环(6)通过安装轴左右对称地安装于机身主体(1)的构造平面上,可旋安定环(6)绕安装轴上下偏转±45°,两对涵道旋翼(4)固定在可旋安定环(6)上,由发动机(3)驱动旋转产生动力;垂直起飞时,左右旋翼通过反方向旋转来抵消反扭矩,上升到巡航高度时,改变可旋安定环平面偏转角度来实现由悬停改出到加速平飞。 |
98 |
基于组合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推进一体化布局方法 |
CN201610885546.9 |
2016-10-10 |
CN106321283A |
2017-01-11 |
王成鹏; 薛龙生; 焦运; 徐相荣; 徐培; 有连兴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推进一体化布局方法,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尾喷管分别与飞行器前体、后体一体化设计,以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为基础,涡轮发动机通道、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通道与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并联布置,使不同飞行马赫数下三通道依各自工作条件相互协调工作,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通道与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通道上下并联,涡轮发动机通道与二者左右并联,并设计了左右并排布局的双发模式。本发明保留了涡轮发动机中低空的工作性能优势,火箭引射冲压发动机可保证飞行器在跨超声速爬升加速的过程中提供较大的剩余推力,实现飞行器短时间内爬升加速到巡航高度。 |
99 |
固液动力巡航飞行器飞行任务规划仿真系统 |
CN201310322284.1 |
2013-07-29 |
CN103412493B |
2016-01-20 |
宋佳; 蔡国飙; 林家明; 王鹏; 陈辰; 李小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动力巡航飞行器飞行任务规划仿真系统,由用户操作界面和飞行器仿真模型和图形数据处理模块组成。用户操作界面主要进行人机交互,飞行方案设计,飞行数据分析;仿真模型主要进行后台运算,设计方案运行;数据图形处理模块主要完成仿真结束后的数据存储和图形显示。固液动力巡航飞行器飞行任务规划仿真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第一项是方案弹道规划功能,实现多样的飞行方案的巡航高度,巡航时间,巡航速度;第二项是完成控制方案规划和参数整定功能,选择不同的控制律方案。第三项是完成仿真数据存储、分析和弹道轨迹的显示功能。该仿真系统解决了巡航飞行器方案弹道、控制方案、仿真数据一体化设计融合问题。并针对固液动力巡航飞行器的特点,实现总体设计方案的仿真与验证。 |
100 |
减压式燃油地面洗涤装置及其方法 |
CN200910264137.7 |
2009-12-30 |
CN101746508B |
2013-04-24 |
冯诗愚; 刘卫华; 高秀峰; 刘小芳; 鹿世化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式燃油地面洗涤装置及其方法,其利用车载制氮系统产生富氮气体,首先采用富氮气体对加油车油罐燃油上部气相空间进行冲洗,减少气相空间的氧含量,然后通过安装在燃油液面以下的气油混合器或富氮气体分配器将富氮气体引入燃油中,同时利用真空抽吸装置抽吸使得加油车油罐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燃油洗涤惰性处理效果,通过减压洗涤后的燃油中含氧量相对于常压洗涤更低,可保证飞机在巡航高度时没有或只有微量溶解氧的逸出,从而提高了飞机油箱的安全性。此外,洗涤结束后,在燃油上部气相空间充入高纯度的后富氮气体,以保证加油车长期停放后,燃油中不会由于外界空气的混入而导致含氧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