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各向异性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580058276.8 2015-11-17 CN107078420A 2017-08-18 阿久津恭志
发明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其是本应以规则图案排列的导电粒子没有“缺失”、“凝聚”的问题,短路、导通不良的发生被大大抑制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具有在绝缘性粘接基层的表面或表面附近配置有导电粒子的结构、或者具有绝缘性粘接基层和绝缘性粘接覆盖层被层叠、且在它们的界面附近配置有导电粒子的结构。2个以上导电粒子聚集而构成的导电粒子组被配置于平面格子图案的格点区域。优选的格点区域是以格点为中心的圆。其半径为导电粒子的平均粒径的2倍以上7倍以下。
42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080069406.5 2010-12-30 CN103155050B 2017-05-03 朴憬修; 李佑硕; 林佑俊; 李京秦; 金奉龙; 朴镇晟; 鱼东善
本文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包含绝缘层和层压于绝缘层上并含导电颗粒的导电层。导电层的最低熔体粘度大于绝缘层的最低熔体粘度。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可防止导电颗粒之间的短路并可实现减小的连接电阻。此外,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在电路元件之间提供了足够的粘附强度,并具有极大改善的可识别性。
43 各向异性光学膜 CN201580015752.8 2015-03-17 CN106133588A 2016-11-16 坂野翼; 杉山仁英
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通过在非扩散区域中具有高得直线透过率,并且具有MD方向以及TD方向上的宽扩散区域,从而能够消除亮度的急剧变化、眩光的发生这样的问题。在层叠有两层以上直线透过率根据入射光度发生变化的各向异性光扩散层的各向异性光学膜中,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各自具有基体区域和折射率与该基体区域不同的多个柱状区域,作为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至少使用与前述柱状区域的取向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不同的两种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和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a)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设为小于2,将前述各向异性光扩散层(b)的前述柱状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纵横比设为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44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280000376.1 2012-01-12 CN103384904B 2016-04-13 浜地浩史; 石松朋之; 林慎一
分引起的粘结性的降低得到抑制、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是导电性颗粒分散在绝缘性粘结剂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含有1~20wt%、优选5~15wt%沸石。该沸石的平均微孔径为3~5埃,沸石的平均粒径小于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前者为后者的10%~80%。具体来说,沸石的平均粒径优选0.1μm~8μm,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μm~10μm。
45 各向异性光学膜 CN201380061920.8 2013-11-29 CN104838292A 2015-08-12 杉山仁英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即使为1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也能够以宽的入射度范围进行光的扩散和聚光,且不会有不自然的感觉,并且不易发生光的干涉(虹)。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是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而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具有多个棱柱区域和基体区域,直线透过率最大的入射角时的最大直线透过率为30%以上且小于95%,直线透过率最小的入射角时的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0%以下。
46 光学各向异性 CN201410384599.3 2014-08-06 CN104345373A 2015-02-11 幡中伸行; 小林忠弘; 横田明; 葛西辰昌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薄型且可转印至显示装置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光学各向异性片。本发明的光学各向异性片依次具有基材、液晶固化膜及粘接剂层,其中,该液晶固化膜是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取向状态下固化而成的厚度为5μm以下的膜,并且,液晶固化膜与粘接剂层之间的密合(F1)大于基材的密合力(F4)。
47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280000376.1 2012-01-12 CN103384904A 2013-11-06 浜地浩史; 石松朋之; 林慎一
分引起的粘结性的降低得到抑制、保存稳定性优异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是导电性颗粒分散在绝缘性粘结剂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含有1~20wt%、优选5~15wt%沸石。该沸石的平均微孔径为3~5埃,沸石的平均粒径小于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前者为后者的10%~80%。具体来说,沸石的平均粒径优选0.1μm~8μm,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μm~10μm。
48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280005956.X 2012-01-05 CN103299484A 2013-09-11 相崎亮太; 田中芳人
导电性粒子分散于绝缘性粘接剂中而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使用复原率为10~46%的导电性粒子。此外,将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最低熔融粘度设为[η0],将在比显示最低熔融粘度的温度T0低60℃的温度T1下的熔融粘度设为[η1]时,满足以下的式(1)和(2),1.0×102Pa•sec≤[η0]≤1.0×106Pa•sec (1),1<[η1]/[η0]≤30 (2),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3),5≤[η1]/[η0]≤15 (3)。
49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080069406.5 2010-12-30 CN103155050A 2013-06-12 朴憬修; 李佑硕; 林佑俊; 李京秦; 金奉龙; 朴镇晟; 鱼东善
本文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包含绝缘层和层压于绝缘层上并含导电颗粒的导电层。导电层的最低熔体粘度大于绝缘层的最低熔体粘度。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可防止导电颗粒之间的短路并可实现减小的连接电阻。此外,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在电路元件之间提供了足够的粘附强度,并具有极大改善的可识别性。
50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110212740.8 2011-07-27 CN102533195A 2012-07-04 徐贤柱; 南宫贤熺; 申炅勋; 尹康培; 朴憬修; 金奎峰; 黄慈英
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预定量的彩色复合无机颜料(CICP)。所述CICP使得在对电路元件预压制所述膜后易于确认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存在,而不劣化所述膜的电性能和热性能。
51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1110213641.1 2011-07-28 CN102533144A 2012-07-04 黃慈英; 朴镇晟; 李佑硕; 裵相植
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依次层叠在基膜上的第一绝缘粘合剂层、导电粘合剂层和第二绝缘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绝缘粘合剂层在150℃的熔融粘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粘合剂层在150℃的熔融粘度之比为1.1∶1至10∶1。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提供良好的连接性能并非常适用于预压制。
52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0810103606.2 2008-04-09 CN101556838B 2011-06-01 姜旼成
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包括树脂薄膜和导电粒子,所述树脂薄膜设有中部区域和外围区域,位于所述中部区域的具有第一密度的导电粒子通过导电粒子的游出防止导电粒子聚集;位于所述外围区域的具有第二密度的导电粒子通过所述导电粒子的游进防止导电粒子聚集,所述第一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度。本发明克服了用现有的ACF粘接TCP时各向异性导电膜两侧聚集大量导电粒子,导致相邻的两个TCP引脚之间相互导电并引发辉线不良的缺陷,提高了各向异性导电膜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的质量。
53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0880002847.6 2008-01-17 CN101589514A 2009-11-25 宫内幸一; 阿久津恭志; 山田泰伸
发明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其中含有聚合性丙烯酸系化合物、薄膜形成树脂导电性颗粒和聚合引发剂,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在压合温度最高为130℃、压合时间最长为3秒钟的压合条件下进行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时,可以实现高粘合强度和良好的导通可靠性。上述聚合引发剂含有通过分解不产生气且1分钟半衰期温度不同的两种有机过氧化物。这两种有机过氧化物中,1分钟半衰期温度高的有机过氧化物通过分解产生苯甲酸或其衍生物
54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0580015386.2 2005-05-10 CN100435418C 2008-11-19 竹原郁夫; 川村晋一郎
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其制造容易、生产性高、成品率高,为提供这样的导电膜,本发明具有这样的结构,在由柔性绝缘膜构成的片状基材(12)上设置一对狭缝(13、13)而切出的支承体(14)的上下面上分别设置触点部(16、17)。并设置仅使配置于上下面上的一对上述触点部(16、17)独立地相互导通的导电膜(15)而并列设置成多个导电单元(11)。
55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0580015386.2 2005-05-10 CN1954464A 2007-04-25 竹原郁夫; 川村晋一郎
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其制造容易、生产性高、成品率高,为提供这样的导电膜,本发明具有这样的结构,在由柔性绝缘膜构成的片状基材(12)上设置一对狭缝(13、13)而切出的支承体(14)的上下面上分别设置触点部(16、17)。并设置仅使配置于上下面上的一对上述触点部(16、17)独立地相互导通的导电膜(15)而并列设置成多个导电单元(11)。
56 各向异性散射片 CN200610073916.5 2006-03-10 CN1831569A 2006-09-13 平石政宪; 须田聪; 泉谷辰雄
一种至少包括各向异性光散射层的各向异性散射片,其中该各向异性光散射层包括折射率互不相同的连续相和分散相,分散相的平均长宽比大于1,且各分散相的长轴方向被取向于给定方向,并且其中该片是经过热处理的片。在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温度不低于70℃,并且在常用的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步骤在用轧辊压延通过单轴拉伸取向该片之后进行。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长时间使用而不会导致亮度不均匀的各向异性散射片。
57 各向异性薄膜 CN98813952.9 1998-08-20 CN1107088C 2003-04-30 J·T·耶格; A·J·斯皮恩
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薄膜,它包括:含有聚烯弹性体的连续弹性相;和在连续相中的,被取向成能使薄膜表现出各向异性性能的非连续相。
58 光学各向异性 CN202180057997.2 2021-07-27 CN116057433A 2023-05-02 吉田慎平; 高桥勇太; 矢村健太郎; 小玉启祐
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各向异性层,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不同的2个层,并抑制面内的光学不均匀。本发明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为使用液晶化合物而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各向异性层沿厚度方向具有第1层和与第1层直接接触的第2层,第1层中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与第2层中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不同,将在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上能够描绘的最大尺寸的正方形内的区域细分为64个相同面积的正方形的子区域,求出子区域的中心位置处的第1层的厚度d1及第2层的厚度d2,并计算每个子区域的式(1)所表示的X,在计算出的64个X中将最大值设为Xmax且将最小值设为Xmin时,满足式(2A)的关系。式(1)X=d1/(d1+d2),式(2A)Xmax/Xmin<1.10。
59 光学各向异性 CN202180057511.5 2021-07-16 CN116057431A 2023-05-02 福岛悠太; 吉田慎平; 高桥勇太; 小玉启祐
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各向异性层,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多个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不同的区域,并且在层内不易产生剥离。本发明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为使用液晶化合物而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流平剂,并且在一边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一个表面朝向另一个表面照射离子束一边利用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法分析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深度方向的成分而获得的源自流平剂的二次离子强度在深度方向上的分布中,满足规定的要件。
60 各向异性导电膜 CN202211367096.6 2016-10-31 CN115719890A 2023-02-28 筱原诚一郎
具有在绝缘粘接剂(2)中导电粒子(3)以既定分散状态分散的导电粒子分散层(4)的各向异性导电膜(1A),具备提示导电粒子(3)的分散状态的不良部位(P)的位置信息的不良部位提示单元(标记Q)。粘贴该各向异性导电膜(1A)和电子部件(100)的粘贴方法中,基于从不良部位提示单元(标记Q)取得的不良部位(P)的位置信息,将各向异性导电膜(1A)的非不良部位粘贴到各向异性导电连接的电子部件的端子或端子列的存在区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