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电动力学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学仿真方法 CN202310245843.7 2023-03-15 CN115952625A 2023-04-11 杨淋; 任韦豪; 杨模尖; 赵淳生
发明涉及一种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学仿真方法,首先建立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的三维几何模型;选择离散单元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离散处理,获取网格模型;根据实际工况对网格模型设定材料和阻尼参数,指定接触面和胶粘面,并对接触面和胶粘面施加荷载和约束条件;根据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设定仿真所需时间函数和时间步,进行增量式仿真计算;获取计算结果,对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进行应力应变和接触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启动和停止响应过程中每一时刻的输出转速和力矩;本发明解决了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设计周期长、研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机械性能预测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122 E-DNA型传感器中的调节电子转移动 CN202080057279.0 2020-06-12 CN114222921A 2022-03-22 K·普拉克索; N·阿罗约·库拉斯; A·伊迪利
改进的电化学传感器,其中识别元件与二级电荷转移调节部分例如寡核苷酸共沉积。二级部分调节电子转移动学以增强传感器增益的频率依赖性,从而能够使用动力学差分漂移校正技术和类似测量,这些测量需要与靶标依赖性输出并行的靶标不敏感信号漂移。二级部分还增加了传感器的增益和信噪比,并可用于实现免校准测量。证实了准确的漂移校正体内传感器使用以及流动血液中每分钟的分析物浓度的多次测量。
123 一种磁流体学技术中电能提取装置 CN202111288296.8 2021-11-02 CN114142710A 2022-03-04 刘楚男; 赵月振; 赵鑫
申请属于磁流体学技术中电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流体动力学技术中电能提取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磁极;磁流体流通通道,置于磁极产生磁场中,其侧壁上具有两个相对的电能提取孔,侧壁内具有环形冷却腔,外壁面具有与环形冷却腔连通的冷却进口、冷却出口;一对电极,每个电极对应插入一个电能提取孔中设置。
124 一种电动绳离轨装置的高效动力学建模方法 CN202111224605.5 2021-10-19 CN113935176A 2022-01-14 张景瑞; 李夏临; 杨科莹; 李林澄
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动绳的高精高效动力学建模方法,属于航天器轨道与姿态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在电动力绳系统中,将主星和子星视为质点,将导电系绳离散成多根刚性杆单元,即采用多根刚性杆铰接的离散体模型;通过结合Kane方程和多体动力学递推算法建立考虑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离散电动力绳模型,利用递推算法计算复杂度与电动力绳系统自由度成线性关系的特点,在保证精度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离散电动力绳模型中离散单元增加导致的数值仿真计算量增大的问题,实现电动力绳高精度高效率的动力学建模。本发明应用于航天器轨道与姿态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能够解决航天器轨道与姿态相关工程技术问题。
125 一种输电塔的动学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202010996555.1 2020-09-21 CN112115616B 2021-09-24 黄正; 聂铭; 刘石; 谢文平; 罗啸宇; 刘小璐; 刘志刚; 陈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的动学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输电塔信息;根据所述输电塔结构、受力特点对输电塔进行分段,并用等效构件替代分段后的输电塔中的每个分段,得到输电塔简化示意图;基于所述截面尺寸和节点坐标,结合预先设定的截面属性计算公式,计算等效构件的截面属性;组合所述分段后的输电塔的节点坐标、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截面属性,生成输电塔简化模型;根据所述输电塔简化模型和每个等效构件的载荷属性,分析所述输电塔的动力学特性。从而快速分析输电塔的动力学特性,解决传统的输电塔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确保输电塔及塔线体系在安全范围内。
126 一种电驱动履带车辆动学转矩控制方法 CN201711038170.9 2017-10-30 CN107985121B 2021-08-17 邢杰; 肖磊; 马士奔; 王育浦; 叶辉; 叶辉萍; 韩雪峰; 黄冠富; 陈锐; 王磊; 李超澎
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履带车辆动学转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驾驶信号确定驾驶模式;根据驾驶模式控制车辆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所述驾驶信号包括踏板开度信号和方向盘信号;所述驾驶模式包括直驶模式和转向模式;所述转向模式包括驱动转向模式和制动转向模式;该控制方法简洁有效,发挥了包含耦合机构的电驱动履带车辆在动力舱重量、尺寸以及整车驱动能力上的优势,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可行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127 一种数据驱动的异步电机学模型建模方法 CN202110176141.9 2021-02-07 CN112886890A 2021-06-01 漆星; 郑常宝
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驱动的异步电机学模型建模方法,使用异步电机的实际运行数据来建立异步电机的动力学模型,并且使用数据驱动型非线性动力学稀疏表征方法来辨识动力学模型中的系数;与传统基于等效电路的异步电机动力学建模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建立的异步电机动力学模型不会受到模型误差的影响,且对噪声的鲁棒性更高;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的数据驱动型动力学建模方法,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本发明所建立的异步电机动力学模型结构更为简洁,且更具有可解释性。
128 一种光电二维反射镜的动学仿真验证方法 CN202011600049.2 2020-12-29 CN112699506A 2021-04-23 徐声; 江涛; 喻健; 刘巍; 肖从斌; 连成哲
发明提供一种光电二维反射镜的动学仿真验证方法,方法包括:在simscape仿真软件中构建光电二维反射镜结构模型,所述光电二维反射镜结构模型为两连杆机械臂结构;分别设定每一个机械臂上旋转轴的运动轨迹参数,通过仿真输出每一个旋转轴的力学信息;将通过仿真输出的每一个旋转轴的力学信息与对应的理论力学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仿真的正确性。本发明借助于simscape中丰富的物理组件模型,可实现快速搭建物理模型,简化数学建模的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帮助测试控制系统性能,控制算法的仿真以及优化,并且基于simscape的二维反射镜动力学仿真可以生成可视化仿真界面,使得控制更加生动形象。
129 一种输电塔的动学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202010996555.1 2020-09-21 CN112115616A 2020-12-22 黄正; 聂铭; 刘石; 谢文平; 罗啸宇; 刘小璐; 刘志刚; 陈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的动学特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输电塔信息;根据所述输电塔结构、受力特点对输电塔进行分段,并用等效构件替代分段后的输电塔中的每个分段,得到输电塔简化示意图;基于所述截面尺寸和节点坐标,结合预先设定的截面属性计算公式,计算等效构件的截面属性;组合所述分段后的输电塔的节点坐标、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截面属性,生成输电塔简化模型;根据所述输电塔简化模型和每个等效构件的载荷属性,分析所述输电塔的动力学特性。从而快速分析输电塔的动力学特性,解决传统的输电塔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确保输电塔及塔线体系在安全范围内。
130 丝粒并列微纳米结构的电流体学制备方法 CN201611021571.9 2016-11-21 CN106591966B 2020-11-24 余灯广; 张玲玲; 张瑶瑶; 郑招斌; 张曼
发明涉及一种丝粒并列微纳米结构的电流体学制备方法,将为“丝”的纳米纤维和为“粒”微米颗粒用电流体动力学制备结合在一起,形成并列结构特征。该制备工艺简单,单步有效、制备的丝粒并列结构产品结构清晰、分布均匀。该并列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能够为众多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提供有效工具。
131 一种基于系统动学的电网投资能力预测方法 CN202010066828.2 2020-01-20 CN111242386A 2020-06-05 李冰洁; 马倩; 史静; 刘国静; 葛毅; 马龙鹏; 牛东晓; 陈梦; 程晨; 耿世平; 王思羽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学的电网投资能力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根据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利润、折旧和融资进行建模,分别计算资本保障率约束下的第一投资能力和资产负债率约束下的第二投资能力,并在第一投资能力和第二投资能力之间选取最小值作为电网投资能力预测结果。
132 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学修复用的铺设装置 CN202010121711.X 2020-02-26 CN111097794A 2020-05-05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的一种污染土壤电动学修复用的铺设装置,包括载具车,所述载具车上设有电极棒储存装置,所述电极棒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和输送电极棒,所述电极棒储存装置上侧设有用于为铺设所述电极棒提供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所述电极棒储存装置右侧设有横移切换装置,所述横移切换装置上设有电极棒安装装置,所述电极棒安装装置用于提供铺设所述电极棒所需的钻孔运动和将所述电极棒安装在孔内,所述横移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所述电极棒安装装置的钻孔运动和安装运动,本发明能实现自动安装原位电动力学修复所需的电极棒,从而提高原位电动力学修复土壤的设备安装效率。
133 基于纵向动学的纯电动汽车坡度识别方法 CN201810018822.0 2018-01-09 CN108437998B 2019-09-13 邱立琦; 王良模; 江怡; 隋元杰; 李振; 鞠飞; 陈刚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纵向动学的纯电动汽车坡度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参数获取:获取初始坡度和车辆实时运行状态参数;(20)整车质量修正:根据初始坡度,利用纵向动力学原理对整车质量进行修正,得到整车修正质量;(30)坡度识别:根据车辆修正质量和车辆实时运行状态参数,利用纵向动力学原理进行坡度识别。本发明的纯电动汽车坡度识别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
134 一种多针尖阵列辅助的电流体学喷印喷头 CN201810131324.7 2018-02-09 CN110126258A 2019-08-16 刘连庆; 于海波; 邹旿昊; 周培林; 刘柱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针尖阵列辅助的电流体学喷印喷头,属于电流体动力学喷印技术领域。该喷头包括制喷头本体,喷头出口外壁处分布有若干等间距的沟槽,沟槽长度和深度相等,沟槽内固定上钨针,形成多针尖阵列。基于电流体动力学喷印技术,通过多针尖阵列辅助,起到导流作用并使得局部电场增强,使射流稳定,提高了喷印分辨率和喷印效率,同时能够适应于高粘度的打印材料,无需稀释,降低了对打印材料的要求,拓展了材料的适用范围,能够实现点阵和线的高精度、高效率喷印。
135 基于动学分析的高速电梯运行参数监测方法 CN201810042519.4 2018-01-17 CN108275525A 2018-07-13 寇彦飞; 王文超; 刘永姜; 邵延君; 苗苗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学分析的高速电梯运行参数监测方法,属于电梯轿厢安全控制系统领域。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高速电梯运行参数监测方法,步骤为:(1)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振动加速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远程传输给CPU,经过积分预算得到振动位移图;(2)在电梯的承重梁上安装张力检测装置,按照式1)计算电梯曳引丝绳的张力不平衡系数B;(3)计算电梯平衡系数K平;(4)测定制动器的制动距离;(5)在电梯轿厢内部设置噪声传感器,用于采集噪声信号。本发明通过检测与电梯轿厢振动与噪声相关联的一系列参数,监测与评估电梯轿厢实时的运行特性,为高速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和保障。
136 齿轮箱动学响应多参数检测装置 CN201510211658.1 2015-04-29 CN104792526B 2018-03-20 沈意平; 李斌; 蒋玲莉; 李学军; 王广斌; 宾光富; 肖冬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箱动学响应多参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信号调理模块、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和动态性能评估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动态性能评估模块依次串接,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齿轮箱动力学响应参数,经信号调理模块整形、放大后送入信号分析处理模块,通过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将采集的信号导入动态性能评估模块。本发明设有信号采集模块,通过对风电齿轮箱关键部件的动应力、位移、加速度、噪声和温度检测,实现封闭齿轮箱内旋转、润滑状态下部件的实时监测,能较全面地掌握部件的载荷分布情况,将为封闭齿轮箱内旋转、润滑结构件的动态性能测试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
137 用于电动学地制动通用达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18853.1 2013-03-05 CN104205610B 2017-11-14 J·维什涅夫斯基; K·波戈热尔斯基
一种用于电动学地制动通用达的方法,其在制动运行期间具有以下步骤:‑持续求取所述通用马达的转速;‑借助于半导体开关使所述通用马达的电枢暂时地、周期性地短路,其中,借助于调节装置如此调节所述半导体开关点火度,使得所述转速以最小的偏差来适配于额定转速变化曲线的转速。
138 用于电动学地制动通用达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18942.6 2013-03-05 CN104205611B 2017-10-13 J·维什涅夫斯基; K·波戈热尔斯基
发明建议一种用于制动通用达的、经改善的电动学地方法。借助于在制动过程期间使通用马达的电枢短路电子半导体开关点火度与转速的对应关系,借助于求取所述半导体开关的点火角度的转速来适配于实际转速。因此,有利地得出了明显缩短的制动时间和电枢上明显减少的电刷火花,这能够有利地减少磨损进而使通用马达具有增大的使用寿命。
139 丝粒并列微纳米结构的电流体学制备方法 CN201611021571.9 2016-11-21 CN106591966A 2017-04-26 余灯广; 张玲玲; 张瑶瑶; 郑招斌; 张曼
发明涉及一种丝粒并列微纳米结构的电流体学制备方法,将为“丝”的纳米纤维和为“粒”微米颗粒用电流体动力学制备结合在一起,形成并列结构特征。该制备工艺简单,单步有效、制备的丝粒并列结构产品结构清晰、分布均匀。该并列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能够为众多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提供有效工具。
140 基于生物淋滤和电动学修复土壤的方法 CN201510055114.0 2015-02-03 CN104668280A 2015-06-03 余震; 王跃强; 黄雷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淋滤和电动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生物淋滤-电动力学装置的中间腔室加入待修复土壤,并调节含固量,加入还原性能源底物和生物淋滤接种物;在左右两个腔室中加入电解液,接通电源,将中间腔室的混合物混合均匀,保持一定的溶解,对土壤进行修复处理。本发明将生物淋滤技术与电动力学方法结合去除污染土壤中的Cu、Zn、Cr和Pb等重金属;生物淋滤技术为电动力学修复提供酸性环境,加速重金属溶出,两种技术协同合作能提高土壤修复的效率并且大大缩短修复周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