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电动力学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学修复装置 CN201720015223.4 2017-01-06 CN206527153U 2017-09-29 朱文会; 丁贞玉; 孙添伟; 周欣; 张涛; 孙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学修复装置,包括固定板阴极棒、可更换的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和阳极棒,所述固定板为矩形状中空板,所述固定板下侧设有圆柱形阴极棒,所述阴极棒一侧设有矩形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部设有可方便更换的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所述固定板远离阴极棒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圆柱形的线路盒,所述线路盒上侧通过滑动连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侧通过螺纹连接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与连接柱连接处上侧设有电线接口,所述线路盒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伸缩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板可以调节阴极与阳极的距离,增加工作的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有的可更换的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可以使重金属脱离速度加快,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82 电池级四化三钴氧化动学气流分布器 CN201621126596.0 2016-10-15 CN206215180U 2017-06-06 王三友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池级四化三钴氧化动学气流分布器,属于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通气管本体、设置于所述通气管本体顶端面的气体输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通气管本体下端的气体分布结构;所述气体分布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气体分布结构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气体分布结构的末端设置有气体输出口;所述气体输入口处设置有气体压缩器;所述气体压缩器外连接有动力装置。
83 一种电池电压学模型与荷电动力学模型及荷电状态估计算法 CN202310144425.9 2023-02-21 CN116338465A 2023-06-27 贺林; 尹广威; 石琴; 胡兴文; 王洋洋
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电压学模型(1)与荷电动力学模型(3)及其荷电状态估计算法,具体包括:根据电池荷电特性(11)、安时积分公式(12)和锂离子电池模型(13)建立电池端电压动力学模型(1)和电池荷电动力学模型(3),获取电池端电压(138)估计值。电池端电压动力学模型(1)采用观测器(2)作为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7);电池荷电状态动力学模型(3)采用卡尔曼滤波器(33)作为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7)。本发明创新出了电池端电压动力学模型(1)和电池荷电动力学模型(3),并根据两个模型推导出两个全新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7)。本发明将锂离子电池模型(13)、电池荷电特性(11)以及安时积分公式(12)整合到一个电池动力学模型方程中,简化了估计算法的复杂性,有利于降低系统计算量以及增加电池荷电状态(111)估计精度
84 电子部件利用电流体学流动单元的冷却 CN202080020039.3 2020-03-10 CN113597826B 2024-04-09 阿雷·比约内克里特; 彼得·尼尔森; 罗伯特·索尔松德
披露了一种用于热管理的装置(100),其中,发热部件(110)布置在由外壳壁(121)限定的外壳(120)内并且与热管理流体(130)处于热接触。该装置包括电流体动学流动单元(140),该电流体动力学流动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140a,140b),用于控制流体在外壳内的流动(F)。
85 电子部件利用电流体学流动单元的冷却 CN202080020039.3 2020-03-10 CN113597826A 2021-11-02 阿雷·比约内克里特; 彼得·尼尔森; 罗伯特·索尔松德
披露了一种用于热管理的装置(100),其中,发热部件(110)布置在由外壳壁(121)限定的外壳(120)内并且与热管理流体(130)处于热接触。该装置包括电流体动学流动单元(140),该电流体动力学流动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140a,140b),用于控制流体在外壳内的流动(F)。
86 超级电容器自放电行为的动学建模仿真方法 CN201910447172.6 2019-05-27 CN110232224A 2019-09-13 尤政; 戴可人; 王晓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自放电行为的动学建模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超级电容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软件仿真平台对动力学模型中超级电容器自放电行为进行仿真计算,完成对超级电容器自放电行为的动力学建模仿真。该方法建立了具有便于移植、拓展的可行性建模仿真方法,所建立的动力学理论模型包括超级电容的电极动力学模型,电解质中的离子迁移扩散模型,其电势场方程与离子浓度场方程相互耦合,可实现自放电过程的动力学仿真,还可对关键参数的影响作用和机理进行分析计算和影响评估,显著节省了实验研究工作,并可有效促进自放电效应的消除和储能性能的提高。
87 一种基于气液动学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C精确估算方法 PCT/CN2017/117192 2017-12-19 WO2019113999A1 2019-06-20 陈彪; 江浩斌; 栗欢欢; 王亚平; 赵钱

一种基于气液动学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C精确估算方法,该气液动力学模型为一个筒状密闭容器,在容器的顶部安装有管道及一个可开闭的,筒状容器内有Vw体积的液体,剩下的溶积V是压强为P的气体。该SOC精确估算方法从气液共存系统度建立模型有别于传统的RC等效电路模型及电化学模型,包含如下步骤:依据气液共存系统模型列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连续运动方程和气液溶解平衡方程等;依据模型方程推导气液共存系统稳态与瞬态递推公式;对某型号电池作间歇充放电静置试验;拟合SOC与开路电压关系表达式并识别气液共存系统模型的参数值,实现在线估算电池SOC值。递推公式简单,具有自收敛特性,能够准确刻画电池的非线性特性。

88 基于电流体学的微流控芯片、微量点样装置及方法 PCT/CN2021/086739 2021-04-12 WO2021208872A1 2021-10-21 马波; 刁志钿; 葛安乐; 徐健

一种基于电流体学的微流控芯片(1),芯片(1)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1-4),毛细管(1-4)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芯片本体(1-6),芯片本体(1-6)包括至少一个进样口(1-2),以及与进样口(1-2)连接的微流道(1-7),与微流道(1-7)连接的毛细管(1-4)嵌入通道,毛细管(1-4)嵌入通道具有出口端,毛细管(1-4)的长度大于毛细管(1-4)嵌入通道的长度;上电极(1-1),上电极(1-1)位于芯片本体(1-6)上,靠近毛细管(1-4)的位置;下电极(1-5),下电极(1-5)具有绝缘支撑体,下电极(1-5)位于毛细管(1-4)出口下方。一种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的微量点样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1),微流控芯片(1)具有至少两个进样口(1-2-1、1-2-2),并设有相对的两个光纤通道(1-3);激光发射器(2);激光检测器(3);两根光纤;继电器(5);高压直流电源(6);数据采集卡(4);移动平台(8);计算机(7)。

89 一种利用电流体学与流体动力学技术修复电池分条或模切极片毛刺的设备 CN202110785891.6 2021-07-12 CN113540391A 2021-10-22 郭作龙
发明涉及锂电池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流体学与流体动力学技术修复电池分条或模切极片毛刺的设备,包括容器,容器设有出液口,所述容器内部填充有流体,极片与容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极片在经过出液口时吸附出液口上的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活塞板是采用压电元件制成,通电之后可以实现高频震动,流体在活塞板的挤压下在出液口形成泰勒锥,极片在接近或者经过出液口时,极片上的毛刺在电场的作用下吸附出液口上形成泰勒锥的流体,流体滴到极片上将毛刺包裹或者分解,使后续的包装不会被毛刺刺破,提高成品率。
90 用于空气动学结构的集成式防雷和电气除 CN201811568376.7 2018-12-21 CN109969407B 2024-04-26 P·J·金林; E·A·布鲁顿; E·布鲁威尔斯; K·W·扬
本公开涉及用于空气动学结构的集成式防雷和电气除。一种示例方法包括:在基底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层,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的复合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导电层被构造成提供导电路径以将由雷击产生的电流传导到电接地位置;在所述导电层上沉积绝缘层;去除所述绝缘层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以在所述绝缘层中形成相应间隙并且暴露所述导电层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部分;以及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电阻加热器层,使得所述电阻加热器层填充所述绝缘层中的所述相应间隙并且接触所述导电层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部分,使得当向所述导电层提供电力时,所述电力被传递到所述电阻加热器层,由此从所述电阻加热器层中产生热量。
91 一种电机组传动链动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CN202311726924.5 2023-12-14 CN117892491A 2024-04-16 付德义; 王瑞明; 孔令行; 龚利策; 王安庆; 赵娜; 贾海坤; 李松迪
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机组传动链动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依据各机组传动链结构构建包含经验参数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获取实机的振动信号,形成标准数据集;基于标准数据集,使用改进鲸鱼算法修正各动力学模型中的经验参数,构建出各机组的精确模型;将各机组的精确模型参数及其额定工况进行整合,形成风机传动链样本集,并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构建风电机组传动链动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代入机组传动链设计条件进入预测模型得到当前机组的动力学参数,结合其特征动力学方程构建出目标机组传动链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的新型机组传动链的高精度模型的构建不再需要依托于大量的实机数据,极大减少了新型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成本。
92 一种电流体学喷印点阵图案的控制方法 CN202310968149.8 2023-08-03 CN117021812A 2023-11-10 张礼兵; 吴婷; 严湘颖; 吴萌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体学喷印点阵图案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喷印参数与电流体动力学喷印高均匀点阵图案大小之间定量的映射关系;2)设定电流体动力学喷印点阵图案的喷印平台的移动速度;3)根据期望喷印点阵图案的直径大小,设置电流体动力学喷印点阵图案的喷印参数;4)根据待喷印的若干个点阵的整体图案,进行电流体动力学喷印路径规划;5)根据规划的电流体动力学喷印路径,以初始设置的喷印平台的移动速度,移动到当前点阵图案的喷印位置,喷印平台停止运动,实时检测喷印位置的基板与喷头之间的喷印高度,并与与初始设置的喷印高度进行比较,实时调节喷印参数,实现电流体动力学喷印点阵图案直径大小的高精度控制。
93 一种电梯学模型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CN202310230163.8 2023-03-10 CN116451429A 2023-07-18 翟任何; 崔立堃; 刘安; 杨姚平; 赵璞玉; 王玉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学模型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属于电梯运行技术领域,包括:实验电梯测试系统和动力学模型校正系统;所述实验电梯测试系统和所述动力学模型校正系统信号互联,相互之间可实现信号交互;所述实验电梯测试系统用于对实验电梯的运行状态控制,并采集实验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运行参数;所述动力学模型校正系统用于基于采集到的所述实际运行参数,对电梯动力学模型进行校正。本方案通过设置的实验电梯测试系统和动力学模型校正系统相互配合,可实现准确区分影响电梯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给出每种因素对动力学模型的影响程度,且在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给定范围中,快速找到最优参数。
94 一种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学仿真方法 CN202310245843.7 2023-03-15 CN115952625B 2023-07-07 任韦豪; 杨淋; 杨模尖; 赵淳生
发明涉及一种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学仿真方法,首先建立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的三维几何模型;选择离散单元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离散处理,获取网格模型;根据实际工况对网格模型设定材料和阻尼参数,指定接触面和胶粘面,并对接触面和胶粘面施加荷载和约束条件;根据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设定仿真所需时间函数和时间步,进行增量式仿真计算;获取计算结果,对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进行应力应变和接触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启动和停止响应过程中每一时刻的输出转速和力矩;本发明解决了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设计周期长、研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行波旋转型超声电机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机械性能预测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95 包括流体轴承的电动变速器组件 CN202180055807.3 2021-08-11 CN116097022A 2023-05-09 A·K·马加利加姆阿迪亚恩; M·弗雷里; J·莫迪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流体轴承的改进的电动变速器组件。该电动变速器组件包括定子,该定子布置在外壳体的内侧。转子构造成由定子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转子可以包括转子轴,该转子轴具有构造成与差速器以可驱动的方式接合的第一齿轮。流体动力学轴承布置在转子轴与外壳体之间。流体动力学轴承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具体地,流体动力学轴承可以由聚合材料或塑料材料形成。在一个方面中,流体动力学轴承由非金属材料形成。
96 一种数据驱动的异步电机学模型建模方法 CN202110176141.9 2021-02-07 CN112886890B 2022-11-11 漆星; 郑常宝
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驱动的异步电机学模型建模方法,使用异步电机的实际运行数据来建立异步电机的动力学模型,并且使用数据驱动型非线性动力学稀疏表征方法来辨识动力学模型中的系数;与传统基于等效电路的异步电机动力学建模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建立的异步电机动力学模型不会受到模型误差的影响,且对噪声的鲁棒性更高;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的数据驱动型动力学建模方法,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本发明所建立的异步电机动力学模型结构更为简洁,且更具有可解释性。
97 一种带有空气动翼型形状的叶片 CN202210942788.2 2022-08-08 CN115163398A 2022-10-11 杨衎; 李磊; 吕纯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空气动翼型形状的叶片,包括叶片和多个涡流发生器,所述涡流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叶片的吸力面上,所述涡流发生器包括固定在所述叶片上的安装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的顶端设置有翼型,所述翼型的端部设置有扰流平尖端。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带有空气动力学翼型形状的风电叶片,将平板状涡流发生器更改为带有空气动力学翼型的形状,产生的效果优于平板状的1.1‑2倍,提高了升力系数,降低了阻力系数,提升了产生的能量和综合性能。
98 一种电动绳离轨装置的高效动力学建模方法 CN202111224605.5 2021-10-19 CN113935176B 2022-05-10 张景瑞; 李夏临; 杨科莹; 李林澄
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动绳的高精高效动力学建模方法,属于航天器轨道与姿态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在电动力绳系统中,将主星和子星视为质点,将导电系绳离散成多根刚性杆单元,即采用多根刚性杆铰接的离散体模型;通过结合Kane方程和多体动力学递推算法建立考虑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离散电动力绳模型,利用递推算法计算复杂度与电动力绳系统自由度成线性关系的特点,在保证精度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离散电动力绳模型中离散单元增加导致的数值仿真计算量增大的问题,实现电动力绳高精度高效率的动力学建模。本发明应用于航天器轨道与姿态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能够解决航天器轨道与姿态相关工程技术问题。
99 多尺度模拟核壳结构多相电流体学的方法 CN201810410322.1 2018-05-02 CN108829919B 2022-03-25 左雨欣; 于影; 左春柽; 曹倩倩; 刘浩; 顾志清
一种多尺度模拟核壳结构多相电流体学的方法。本方法考虑三相流体,包括内核外壳打印流体及周围包裹空气,不同流体界面处的张力采用微观尺度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黏性压力张量采用介观尺度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计算,将微观和介观尺度计算获得信息带入宏观尺度,建立多尺度计算模型,获得喷射特性。本发明所述的多尺度计算模型,可提高计算效率,节约计算资源,兼顾计算精度,对于完善核壳结构多相电流体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00 一种基于空气动学的机电工程车间环保装置 CN202011512417.8 2020-12-19 CN112493932B 2021-09-17 徐培玲; 刘琛; 高磊; 张琪
发明涉及机电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动学的机电工程车间环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贯穿出第一连接板的下端。该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机电工程车间环保装置,通过正方向摇动把手,带动旋转板进行旋转,进而使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当第一螺纹杆转动时,两个连接和两个第一移动块往相对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前后两侧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往相对的方向靠近,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