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中性轴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用于旋转电机定子 CN201510368560.7 2015-06-29 CN105322682B 2018-09-18 金重庆一; 松本雅志; 宍户国芳; 渡边敦; 坂田祐治; 岩本裕嗣; 丸山哲矢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机定子,其包括定子芯(12)、多个相绕组(20)、中性线(50)和固定部件(70,71;90,91)。每个相绕组(20)的一个引线端(32,34,36)被供给以相电流。每个相绕组(20)的另一个引线端(42,44,46)为中性点连接部,且另一个引线端(42,44,46)从定子芯(12)的轴向端部被引出。中性线(50)将不同相的相绕组(20)的中性点连接部(42,44,46)连接在一起。中性线(50)与相绕组(20)分开。固定部件(70,71;90,91)经由中间部件(72;92)将中性线(50)固定在轭部(13)上,该中间部件(72;92)由树脂制成。
162 用于旋转电机定子 CN201510378346.X 2015-07-01 CN105322683A 2016-02-10 金重庆一; 松本雅志; 宍户国芳; 渡边敦; 后藤一裕; 小池昭仁; 丸山哲矢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机定子,其包括定子芯(12)、多个相绕组(20)、中性线(50)和固定部(70)。所述多个相绕组(20)通过预定的卷绕方法在多个槽(14)之间交叉卷绕多次。每个相绕组(20)的一个引线端(42,44,46)为中性点连接部,且该一个引线端(42,44,46)从定子芯的轴向端部被引出。中性线(50)将不同相的相绕组(20)的中性点连接部(42,44,46)连接在一起。中性线(50)与相绕组(20)分开。固定部(70)将与中性线(50)连接的第一相绕组和与第一相绕组邻接的第二相绕组固定在一起。
163 具有旋钮的控制装置 CN201580046428.2 2015-08-05 CN106796440A 2017-05-31 J·米歇尔; V·埃斯奎尔多; E·奥弗雷尔; N·让泰
一种旨在用于使使用者(62)选择和选出车辆中的功能的控制装置(10)包括旋钮(12),该旋钮能够相对于固定的支撑件(60)围绕主轴线(P)被旋转(R)地操纵。旋钮(12)包括中性位置(PN),在中性位置,主轴线(P)与相对于支撑件(60)固定的中性轴线(N)重合。控制装置(10)还包括其上固定有旋钮(12)和至少一个方向传感器(24A)的印刷电路板(50)。印刷电路板(50)安装成具有围绕大致横向于中性轴线(N)的轴线(T)相对于支撑件(60)枢转的能,从而当旋钮(12)在与中性轴线(N)正交的方向上移位时占据至少一个致动位置(PA),在致动位置,主轴线(P)相对于中性轴线(N)倾斜。方向传感器(24A)旨在检测致动位置(AP)。
164 用于旋转电机定子 CN201510378346.X 2015-07-01 CN105322683B 2018-08-28 金重庆一; 松本雅志; 宍户国芳; 渡边敦; 后藤一裕; 小池昭仁; 丸山哲矢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机定子,其包括定子芯(12)、多个相绕组(20)、中性线(50)和固定部(70)。所述多个相绕组(20)通过预定的卷绕方法在多个槽(14)之间交叉卷绕多次。每个相绕组(20)的一个引线端(42,44,46)为中性点连接部,且该一个引线端(42,44,46)从定子芯的轴向端部被引出。中性线(50)将不同相的相绕组(20)的中性点连接部(42,44,46)连接在一起。中性线(50)与相绕组(20)分开。固定部(70)将与中性线(50)连接的第一相绕组和与第一相绕组邻接的第二相绕组固定在一起。
165 制造长形部件的方法 CN201210300091.1 2012-08-22 CN102950178B 2016-05-11 沈伟铭; O·阿德托罗; 文丕华
一种使用冲压操作制造长形元件(10)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冲压深度(d冲压)和中性轴线之间的多项式关系,并且常数是梁的塑性变形的多项式函数。使用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所需塑性变形、该元件的第二面积矩和该元件的中性轴线之间的关系。
166 制造长形部件的方法 CN201210300091.1 2012-08-22 CN102950178A 2013-03-06 沈伟铭; O·阿德托罗; 文丕华
一种使用冲压操作制造长形元件(10)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冲压深度(d冲压)和中性轴线之间的多项式关系,并且常数是梁的塑性变形的多项式函数。使用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所需塑性变形、该元件的第二面积矩和该元件的中性轴线之间的关系。
167 一种新型碟簧 CN202020119740.8 2020-01-19 CN212337981U 2021-01-12 冯国光; 张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碟簧,包括碟簧本体,所述碟簧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底部设置倒圆;所述碟簧本体有中性层,所述中性层沿平方向,所述中性层到所述碟簧本体的外侧面的顶圆和底圆的距离相同;沿经过所述碟簧本体轴线的纵向剖面看,所述倒圆角的圆心为所述中性层与所述碟簧本体的外侧面的交点;沿经过所述碟簧本体轴线的纵向剖面看,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为所述中性层与所述碟簧本体的外侧面的交点和所述中性层与所述安装孔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将安装孔的下半部分设置倒圆角,当碟簧被压缩时倒圆角部分绕圆心运动,所以倒圆角部分不产生拉应,碟簧中性层以下部分的拉应力分布均匀,避免碟簧疲劳强度下降。
168 中性笔的防出芯结构 CN202321205657.2 2023-05-18 CN219988865U 2023-11-10 辛君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性笔的防出芯技术领域,具体为中性笔的防出芯结构,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击锤头,所述击锤头由拔钮、第一滑动过度面和第二滑动过度面组成。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筒、连接轴和的设置,使笔芯可以快速实现中性笔的出芯、收芯和定状态,其结构设计新颖,方便使用者快速操作;同时通过出芯、收芯和锁定状态,即避免了中性笔放置于书包或文具盒中由于晃动导致中性笔的笔头受到撞击,而导致中性笔的笔芯无法在使用而造成浪费的问题出现,同时还能防止容器和衣服被中性笔的笔尖墨污染。
169 一种用于大容量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中性点可旋转装置 CN202222131300.6 2022-08-14 CN218386384U 2023-01-24 苏华君; 范世鲁; 房立洋; 安国祥; 付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性点可旋转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容量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中性点可旋转装置。包括车辆底盘,设于车辆底盘上的中性点成套设备,设于车辆底盘上的旋转固定装置,旋转固定装置内设有旋转轴装置,与旋转轴装置连接的旋转臂装置,所述旋转臂装置与中性点成套设备连接,所述中性点成套设备与车辆底盘之间还设有运输固定装置,所述旋转臂装置的下端设有支撑固定装置。大容量车载式移动变电站车的系统运行时,支撑固定装置5保证了中性点成套设备的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能,旋转轴装置使中性点成套设备能转到90°或90°以内并固定,实现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实现移动变运输及运行过程的操做方便,并且节省空间。
170 汇流条单元和 CN201811135726.0 2018-09-28 CN109586472B 2020-12-04 岩崎修二
一种汇流条单元和达,确保汇流条与从线圈引出的引出线的绝缘性。汇流条单元具有汇流条保持架、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分别固定于汇流条保持架的轴向一侧和轴向另一侧,分别具有:汇流条主体部,其沿周向延伸;多个线圈用端子,它们相对于汇流条主体部向径向一侧延伸而与从定子引出的引出线连接,中性点汇流条中线圈用端子和相用汇流条中线圈用端子相对于各自的汇流条主体部延伸的方向是径向上的相同方向,中性点汇流条为板状,中性点汇流条的至少汇流条主体部以轴向作为厚度方向进行配置,汇流条保持架具有沿轴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壁部,第一壁部在从轴向观察时位于中性点汇流条的汇流条主体部与引出线之间。
171 汇流条单元和 CN201811135726.0 2018-09-28 CN109586472A 2019-04-05 岩崎修二
汇流条单元和达,汇流条单元具有:汇流条保持架;相用汇流条,其固定于汇流条保持架的轴向一侧;中性点汇流条,其固定于汇流条保持架的轴向另一侧,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分别具有:汇流条主体部,其沿周向延伸;多个线圈用端子,它们相对于汇流条主体部向径向一侧延伸而与从定子引出的引出线连接,中性点汇流条中线圈用端子相对于汇流条主体部延伸的方向和相用汇流条中线圈用端子相对于汇流条主体部延伸的方向是径向上的相同方向,中性点汇流条为板状,中性点汇流条的至少汇流条主体部以轴向作为厚度方向进行配置,汇流条保持架具有沿轴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壁部,第一壁部在从轴向观察时位于中性点汇流条的汇流条主体部与引出线之间。
172 一种多功能的笔 CN201010548786.2 2010-11-18 CN102463797A 2012-05-23 屈春燕
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笔,包括中性笔,铅笔和笔杆,所述的中性笔和铅笔通过笔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笔杆中间开有一槽,转动轴穿过槽,转动轴两端装有按摩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有书写功能,又有按摩功能。
173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CN201920511306.1 2019-04-16 CN209434050U 2019-09-24 顾怡文; 丁晓辉; 张晓锋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均具有一主轴、一定机构、至少一相极触头组和中性极触头组的第一、第二开关;特点:第一、第二开关的锁定机构通过连杆装置实现联动,在从第一开关的闭合状态向第二开关的闭合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二锁定机构通过连杆装置带动第一锁定机构解锁,第一锁定机构驱动第一中性极触头组打开;在从第二开关的闭合状态向第一开关的闭合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一锁定机构通过连杆装置带动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第二锁定机构驱动第二中性极触头组打开;且在上述两个切换的过程中,存在第一中性极触头组和第二中性极触头组同时闭合而所有第一、第二相极触头组均打开的状态。切换电源时,实现开关的中性极与UPS的中性极短暂同时闭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74 直流输电中性线与极线同杆并架时中性线防雷的避雷器 CN201320054498.0 2013-01-30 CN203085306U 2013-07-24 李伟性; 陈水明; 赵洪峰; 梁伟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输电中性线与极线同杆并架时中性线防雷的避雷器,属于电工防雷技术领域。包括避雷器本体、上金属放电环、下金属放电环和绝缘子,所述的避雷器本体、上金属放电环、下金属放电环和绝缘子自上而下同轴安装,上金属放电环和下金属放电环分别套装在所述绝缘子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避雷器本体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直流输电网的中性线相连,所述的绝缘子的下端与输电网的塔相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流输电中性线与极线同杆并架时中性线防雷的避雷器,其优点是线路正常运行时,避雷器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在发生雷击时,避雷器投入工作,将中性线上的电压限制,保证中性线的绝缘子不闪络,线路正常运行。
175 定子中性点焊接辅助装置 CN202020410973.3 2020-03-26 CN211915955U 2020-11-13 王小刚; 于文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子中性点焊接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同轴连接定子的固定部、中性点定位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中性点定位装置之间的连接部;所述中性点定位装置包括框体、分别用于固定各中性点端子线束的定位槽、以及与定位槽一一对应的紧装置,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框体的侧表面,所述锁紧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框体上,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线束锁紧固定于对应的定位槽内。该装置能够取代人工量取位置安装管,并且在焊接过程中能够对铜管进行限位,避免铜管外移造成中性点焊接质量一致性不能保证。通过该装置能够减少中性点焊接的人为干涉,有利于促进自动化生产。
176 一种新型屏蔽式电气电缆 CN201520474820.4 2015-06-30 CN204740905U 2015-11-04 赵金芳; 陈艳; 张楠; 宋金虎
一种新型屏蔽式电气电缆,包括接地导体、线路导体、中性导体、内护套、外屏蔽层和外护套;接地导体位于所述电缆的内部的中央轴线位置,其接地导体外表面外设置有绝缘层;线路导体设置有4个,每个线路导体包裹有第一绝缘护套,使每个线路导体紧密相邻,且均匀围绕排列于接地导体的外部;中性导体的数量和线路导体相等,每个中性导体包裹有第二绝缘护套,使每个中性导体紧密相邻,且中性导体与每个线路导体对称围绕排列于接地导体的外部;内护套围绕线路导体和中性导体,其内表面与每个线路导体和每个中性导体的外边缘紧密接触;外屏蔽层包裹于内护套的外部;外护套包裹于外屏蔽层的外部。
177 CN201811135715.2 2018-09-28 CN109586471B 2020-12-04 岩崎修二
发明提供采用多个系统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定子以及汇流条单元,定子具有多个系统的线圈组,汇流条单元具有多个相用汇流条、数量与线圈组的系统数相同的中性点汇流条以及对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具有:汇流条主体部,其沿与轴向垂直的平面延伸;以及线圈用端子,其从汇流条主体部延伸而与引出线连接,相用汇流条为板状,相用汇流条的汇流条主体部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作为厚度方向来进行配置,中性点汇流条为板状,中性点汇流条的至少汇流条主体部以轴向作为厚度方向来进行配置,多个中性点汇流条在从轴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
178 CN201811135715.2 2018-09-28 CN109586471A 2019-04-05 岩崎修二
发明提供一种达,该马达具有转子定子以及汇流条单元,定子具有多个系统的线圈组,汇流条单元具有多个相用汇流条、数量与线圈组的系统数相同的中性点汇流条以及对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进行保持的汇流条保持架,相用汇流条和中性点汇流条具有:汇流条主体部,其沿与轴向垂直的平面延伸;以及线圈用端子,其从汇流条主体部延伸而与引出线连接,相用汇流条为板状,相用汇流条的汇流条主体部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作为厚度方向来进行配置,中性点汇流条为板状,中性点汇流条的至少汇流条主体部以轴向作为厚度方向来进行配置,多个中性点汇流条在从轴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
179 一种同步测量电离层中性分子与带电粒子的装置及方法 CN202010299231.2 2020-04-16 CN113534232B 2024-04-09 刘超; 王馨悦; 关燚炳; 郑香脂; 张爱兵; 孙越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测量电离层中性分子与带电粒子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安装在卫星的+X面,包括粒子收集组件和测量电路;其中,所述粒子收集组件,用于将电离层的中性分子和带电粒子进行分离;并分别采集分离后的中性分子电流信号和带电粒子电流信号,输出给测量电路;该粒子收集组件开口方向的轴向方向与卫星飞行的+X方向平行;所述测量电路,用于定时交替向粒子收集组件加载正负控制电压,从而选择离子或电子进行测量,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中性分子电流信号和带电粒子电流信号获得中性分子、离子和电子的密度。本发明能够对电离层中性分子、离子、电子进行同步测量,实现对电离层中性分子与带电粒子的电离、复合的动态过程的监测。
180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CN201910302707.0 2019-04-16 CN109872901B 2024-02-02 顾怡文; 丁晓辉; 张晓锋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均具有一主轴、一定机构、至少一相极触头组和中性极触头组的第一、第二开关;特点:第一、第二开关的锁定机构通过连杆装置实现联动,在从第一开关的闭合状态向第二开关的闭合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二锁定机构通过连杆装置带动第一锁定机构解锁,第一锁定机构驱动第一中性极触头组打开;在从第二开关的闭合状态向第一开关的闭合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一锁定机构通过连杆装置带动第二锁定机构解锁,第二锁定机构驱动第二中性极触头组打开;且在上述两个切换的过程中,存在第一中性极触头组和第二中性极触头组同时闭合而所有第一、第二相极触头组均打开的状态。切换电源时,实现开关的中性极与UPS的中性极短暂同时闭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