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中性轴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 CN201010528084.8 2010-11-02 CN102214886A 2011-10-12 安义英; 朴忠哲; 金正勋
发明公布了一种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向杆定子和转向杆转子,还包括用于维持所述转向杆定子和转向杆转子中性位置设定的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中性栓单元,其中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中性栓单元包括装卸中性栓单元和非装卸中性栓单元,装卸中性栓单元包括装卸中性栓定子安装部和装卸中性栓转子安装部,非装卸中性栓单元包括非装卸中性栓定子安装部、非装卸中性栓转子安装部和非装卸中性栓。本发明的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中性栓单元,具备非装卸中性栓,在运输机组装过程中,防止意外中性状态的解除,可确保车辆用方向转向杆连接器在安装方向盘前维持稳定的中性状态。
122 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 CN201010528084.8 2010-11-02 CN102214886B 2014-01-22 安义英; 朴忠哲; 金正勋
发明公布了一种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向杆定子和转向杆转子,还包括用于维持所述转向杆定子和转向杆转子中性位置设定的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中性栓单元,其中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中性栓单元包括装卸中性栓单元和非装卸中性栓单元,装卸中性栓单元包括装卸中性栓定子安装部和装卸中性栓转子安装部,非装卸中性栓单元包括非装卸中性栓定子安装部、非装卸中性栓转子安装部和非装卸中性栓。本发明的车辆用转向杆连接器中性栓单元,具备非装卸中性栓,在运输机组装过程中,防止意外中性状态的解除,可确保车辆用方向转向杆连接器在安装方向盘前维持稳定的中性状态。
123 一种新型防摔正姿中性笔 CN201120075497.5 2011-03-22 CN201979867U 2011-09-21 孙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性笔,特别公开了一种防摔正姿中性笔。该防摔正姿中性笔,包括中性笔体,控制器,其特征是:中性笔体顶部装有控制器,中性笔体握笔处装有制控开关,中性笔体底端装有伸缩笔尖,控制器上方装有电子片,控制器与制控开关,伸缩笔尖通过连体轴连接一体。
124 一种防掉头中性笔 CN201120337888.X 2011-09-09 CN202213363U 2012-05-09 彭步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性笔,特别公开了一种防掉头中性笔。该防掉头中性笔,包括中性笔体,控制器,其特征是:中性笔体顶部装有控制器,中性笔体握笔处装有制控开关,中性笔体底端装有伸缩笔尖,控制器上方装有电子片,控制器与制控开关,伸缩笔尖通过连控轴连接一体。
125 一种防摔可矫姿的中性笔 CN201120259446.8 2011-07-21 CN202156149U 2012-03-07 米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性笔,特别公开了一种防摔可矫姿的中性笔。该防摔可矫姿的中性笔,包括中性笔体,控制器,其特征是:中性笔体顶部装有控制器,中性笔体握笔处装有制控开关,中性笔体底端装有伸缩笔尖,控制器上方装有电子片,控制器与制控开关,伸缩笔尖通过连体轴连接一体。
126 一种防摔可矫姿的中性笔 CN201110205224.2 2011-07-21 CN102350898A 2012-02-15 米顺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笔,特别公开了一种防摔可矫姿的中性笔。该防摔可矫姿的中性笔,包括中性笔体,控制器,其特征是:中性笔体顶部装有控制器,中性笔体握笔处装有制控开关,中性笔体底端装有伸缩笔尖,控制器上方装有电子片,控制器与制控开关,伸缩笔尖通过连体轴连接一体。
127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02011478973.8 2020-12-15 CN114639557A 2022-06-17 潘艳明; 刘振忠; 周斌
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该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相极静触头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第二相极静触头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主轴和与其连接的相极动触头、以及中性极动触头。当主轴处在第一位置时,相极动触头与第一相极静触头接触,中性极动触头与第一中性极静触头接触;当主轴处在第二位置时,相极动触头与第二相极静触头接触,中性极动触头与第二中性极静触头接触。在主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的过程中,中性极动触头的运动过程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性极动触头保持静止并仅与第一中性极静触头接触;在第二阶段,中性极动触头实现从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的重叠转换。
128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02023022101.9 2020-12-15 CN213815863U 2021-07-27 潘艳明; 刘振忠; 周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该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第一相极静触头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第二相极静触头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主轴和与其连接的相极动触头、以及中性极动触头。当主轴处在第一位置时,相极动触头与第一相极静触头接触,中性极动触头与第一中性极静触头接触;当主轴处在第二位置时,相极动触头与第二相极静触头接触,中性极动触头与第二中性极静触头接触。在主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的过程中,中性极动触头的运动过程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性极动触头保持静止并仅与第一中性极静触头接触;在第二阶段,中性极动触头实现从第一中性极静触头到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的重叠转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29 一种多功能中性笔 CN201220032898.7 2012-02-02 CN202448571U 2012-09-26 窦同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性笔,特别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性笔。该多功能中性笔,包括中性笔体,笔帽,其特征是:中性笔体底部装有笔帽,笔帽底部装有板架,板架内装有计算器体,板架外侧装有盖板,盖板末端装有转轴,板架与盖板,转轴一体制成。其有益效果是:将计算器体与中性笔同体设计,避免了忘记携带计算器而影响考试的状况发生。
130 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涡街传感器 CN202221424239.8 2022-06-09 CN218121045U 2022-12-23 顾永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涡街传感器,包括中性轴组件和外壳,所述中性轴包括前后面、左右侧面和底面,所述中性轴的前后面安装有压电晶体,压电晶体的引线位于前后面上,所述中性轴的底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引线从中性轴的左右侧面引出;所述压电晶体、中性轴和温度传感器封装在外壳内。本实用新型,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到中性轴尾端,使其浸入流体,从而能实时检测出流体温度;同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体积很小且集成到中性轴的尾端,并不影响到涡街传感器本来的流量检测功能。
131 一种空竹彩色轴承定位 CN201920949200.X 2019-06-24 CN210565824U 2020-05-19 赵培培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定位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竹彩色轴承定位套,包括中性定位套,包括中性定位铁套,中性定位铁套内放置有单向滚针轴承,单向滚针轴承的两端均延伸至中性定位铁套的外侧,单向滚针轴承上位于中性定位铁套的一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定位套,第一轴承定位套与中性定位铁套相接触,第一轴承定位套远离中性定位铁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口,单向滚针轴承上远离第一轴承定位套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定位套,第二轴承定位套与中性定位铁套相接触,第二轴承定位套远离中性定位铁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口,第一轴承定位套、中性定位铁套、第二轴承定位套和单向滚针轴承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值得推广。
132 用于插接式中性负荷中心的适配器系统 CN201380073918.2 2013-02-28 CN105027365B 2018-05-22 戴夫·皮尔森
适配器支架,其拧到负荷中心内的现有中性条上,适配器支架具有通过中性条中的孔被插入的支柱或被旋入中性条顶部的支柱。适配器支架被配置成接收插接式中性断路器的面朝下或面朝侧面的插接式中性安装夹。支架包含支撑部分,支撑部分沿着Z轴延伸,Z轴垂直于负荷中心的后壁。可将面朝下的夹子插入到支撑部分上。在接头上接收面朝侧面的夹子,接头远离支架的支撑部分弯曲,并以斜切端和相对于安装夹的长度的相对小的纵横比为特征。现有中性条中的其他孔保持畅通使得常规中性导体可以通过空闲的孔插入,同时适配器支架容纳插接式中性安装夹。
133 用于插接式中性负荷中心的适配器系统 CN201380073918.2 2013-02-28 CN105027365A 2015-11-04 戴夫·皮尔森
适配器支架,其拧到负荷中心内的现有中性条上,适配器支架具有通过中性条中的孔被插入的支柱或被旋入中性条顶部的支柱。适配器支架被配置成接收插接式中性断路器的面朝下或面朝侧面的插接式中性安装夹。支架包含支撑部分,支撑部分沿着Z轴延伸,Z轴垂直于负荷中心的后壁。可将面朝下的夹子插入到支撑部分上。在接头上接收面朝侧面的夹子,接头远离支架的支撑部分弯曲,并以斜切端和相对于安装夹的长度的相对小的纵横比为特征。现有中性条中的其他孔保持畅通使得常规中性导体可以通过空闲的孔插入,同时适配器支架容纳插接式中性安装夹。
134 新型中性笔 CN201220278319.7 2012-06-08 CN202764511U 2013-03-06 蔡小寒
新型中性笔,其特征是:苍蝇拍和塑料手柄相连,在塑料手柄上开凿空槽,空槽里放入中性笔,笔盖通过连接轴承和塑料手柄相连。其有益效果是:在中性笔可以正常使用其供使用者书写等功能基础上,同时具备利用自身结构来更加便捷使用苍蝇拍的功能,随时可以从空槽中取出中性笔来使用,不用时候可以闭合笔盖保护中性笔。
135 一种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 CN201811617145.0 2018-12-28 CN109396226B 2020-09-29 李恒; 马俊; 贺子芮; 杨恒; 黄卫良; 刘浩然
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静态应平衡分析;弹性变形分析;塑性变形分析;解析‑数值混合建模求解中性层偏移量。本发明的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基于轴向力平衡法,建立混合解析‑数值中性层框架,确定中性层偏移α,通过建立解析‑数值混合的中性层偏移量求解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弯管几何参数和复杂材料性能参数,可以快速、准确确中性层偏移位置,并可快速分析中性层偏移规律和机理,为创新发展管材弯曲新工艺提高成形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136 一种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 CN201811617145.0 2018-12-28 CN109396226A 2019-03-01 李恒; 马俊; 贺子芮; 杨恒; 黄卫良; 刘浩然
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静态应平衡分析;弹性变形分析;塑性变形分析;解析-数值混合建模求解中性层偏移量。本发明的管材弯曲中性层偏移位置确定方法基于轴向力平衡法,建立混合解析-数值中性层框架,确定中性层偏移α,通过建立解析-数值混合的中性层偏移量求解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弯管几何参数和复杂材料性能参数,可以快速、准确确中性层偏移位置,并可快速分析中性层偏移规律和机理,为创新发展管材弯曲新工艺提高成形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137 一种建筑机械的悬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317687.0 2016-05-12 CN105804134A 2016-07-27 华若延
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悬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具有渐变的矩形截面尺寸,即每一截面与其相邻的截面的尺寸是不同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结构的所述每一截面处的惯性矩的中性轴位置连线形成中性轴线,所述悬臂结构分别形成所述中性轴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在沿着所述悬臂结构纵向延伸的所述中性轴线处,焊接成一体。
138 一种浮选药剂射流乳化装置 CN202122306326.5 2021-09-23 CN215541797U 2022-01-18 刘建伟; 刘涛; 张少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选药剂射流乳化装置,包括乳化瓶,乳化瓶底部固定连接有射流装置,乳化瓶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乳化瓶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中性油管,中性油管呈“S”状,中性油管另一端伸出乳化瓶底部且固定连接有加压,加压泵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机与中性油管,将中性油进加压泵加压后进入中性油管,电机转动带动中性油管转动,使得中性油与捕收剂瓶内的捕收剂混合地更加均匀,同时中性油管弯折处开设的出油口与捕收剂瓶外壁开设的出剂口使得中性油、捕收剂与细粒矿物悬浮液之间流动的惯性大于粘滞力,产生不稳定的流体流动,从而形成湍流流场,有效地加强了乳化效果。
139 器中性缆同步收放装置 CN201010136642.6 2010-03-30 CN101800411A 2010-08-11 姜磊; 赵俊海
发明涉及一种潜器中性缆同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圆形安装盘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主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与圆形安装盘同轴;主轴的一端设有链轮,主轴的另一端通过棘轮与主动轮连接,链轮通过链轮链条机构与中性缆收放绞车的卷筒连接;所述圆形安装盘的外圆周上设有压缆机构,至少3套压缆机构均布在圆形安装盘二分之一的外圆周上,中性缆被压在压缆机构与主动轮之间。本发明安装在中性缆收放绞车上,使中性缆在收放缆时,使进入中性缆收放绞车卷筒或排缆机构的中性缆保持一定的张,减少在中性缆收放过程中的中性缆纠结或缠绕,保证潜水器收放的可靠性。
140 复合度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202311276604.4 2023-10-04 CN117371089A 2024-01-09 葛琪; 郑天才; 熊峰; 李文睿; 李国; 邓祥; 薛宇; 蒋卓洵; 胡扬; 闵祥利
申请公开一种复合度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试验墙板内叶板的中性轴到试验墙板外叶板的中性轴的第一距离、非复合墙板内叶板的中性轴到非复合墙板外叶板的中性轴的第二距离,以及完全复合墙板内叶板的中性轴到完全复合墙板外叶板的中性轴的第三距离,确定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三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第二差值,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比值作为试验墙板的复合度,由于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PCSPs)内叶板和外叶板中性轴之间的距离大小反映了其复合度(即DCA)的高低,PCSPs内叶板和外叶板中性轴之间的距离越小,其复合度越高。本申请的计算方式具有简单便捷,且使用范围更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