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边界层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 CN201080032772.3 2010-07-13 CN102470904B 2015-11-25 小宫哲; 杉本一仁; 近藤弘文; 森仲雅一; 小屋畑友广; 井上真人; 小泉显一郎; 高木均; 石原裕二; 中岛一昭
发明公开一种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设置有车体和侧视镜(9)。车体包括具有气流导向板(11)的外轮廓表面。侧视镜(9)安装至车体,以便从驾驶座上观察到斜后方。气流导向板(11)具有内纵向气流引导表面(11b),内纵向气流引导表面(11b)设置在车体的外轮廓表面中的流向侧视镜(9)的气流所经过的车体区域中。内纵向气流引导表面(11b)相对于侧视镜(9)沿气流的气流方向延伸,以便相对于车辆横向将气流偏转至侧视镜(9)的内侧。
102 通过颗粒相互作用增强的边界层传热 CN201280077778.1 2012-10-17 CN104969025A 2015-10-07 W.L.老约翰逊
通过引入具有专用化表面的颗粒,经由边界层膜的动运动增强的传热。边界层是滞止的,减少了进入流动流体中的传热。边界层传热主要是传导。将专用化颗粒引入流体中促进了边界层混合,从而将传导转化为穿过所述膜的对流。本发明的颗粒翻滚同时混合了边界层,这提供了颗粒周围的低表面积能量位点。动力运动增加了在沸腾期间的用于气相传递的成核。流体中的金属和陶瓷纳米颗粒增加了流体热传导率。通过改性此类纳米颗粒的表面特性,以促进边界层的混合,流体传热和热传导率将增加。材料的专用化表面特性确保了颗粒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以产生用于加速成核的动力混合和低表面积能量位点,从而增强了气体或液体的传热。
103 用于涡轮叶片边界层翅片 CN201010197617.9 2010-05-28 CN101900077B 2014-06-25 E·VSJ安居里; S·赫尔; T·K·维姆里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叶片边界层翅片。具体而言,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多个边界层翅片,这些翅片大致平行于叶片上的流动方向对准,以便减小边界层与叶片的分离。
104 基于边界层透平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201110140100.0 2011-05-27 CN102192115B 2013-02-27 史翊翔; 蔡宁生; 李汶颖; 周滢垭
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边界层透平为动装置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提出了边界层透平的一种可行的应用领域。该系统可分别基于边界层透平利用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发电,以解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动力装置小型化困难、进口参数较高、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可用于热发电的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要求,实现适用于低温蒸汽、湿蒸汽、有机工质等多种工质的发电需求,提高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同时本系统复杂度低、制造简单、结构紧凑、操作简便,适用于离网式分布式供能。
105 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 CN201080032772.3 2010-07-13 CN102470904A 2012-05-23 小宫哲; 杉本一仁; 近藤弘文; 森仲雅一; 小屋畑友广; 井上真人; 小泉显一郎; 高木均; 石原裕二; 中岛一昭
发明公开一种车辆边界层气流控制结构设置有车体和侧视镜(9)。车体包括具有气流导向板(11)的外轮廓表面。侧视镜(9)安装至车体,以便从驾驶座上观察到斜后方。气流导向板(11)具有内纵向气流引导表面(11b),内纵向气流引导表面(11b)设置在车体的外轮廓表面中的流向侧视镜(9)的气流所经过的车体区域中。内纵向气流引导表面(11b)相对于侧视镜(9)沿气流的气流方向延伸,以便相对于车辆横向将气流偏转至侧视镜(9)的内侧。
106 超声速轴对称边界层 CN201010551287.9 2010-11-18 CN102023077B 2012-03-28 赵玉新; 王振国; 刘卫东; 梁剑寒
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速轴对称边界层洞,包括:前过渡段(1),用于引入气流,并对气流进行第一级整流;稳定段(2),连接在所述过渡段(1)的下游,用于对气流进行第二级整流;以及喷管实验段(3),连接在所述稳定段(2)的下游,并相对于一旋转轴线(O)呈扇形的轴对称结构,包括外周壁(3a)、内周壁(3b)以及连接所述外周壁(3a)和内周壁(3b)的两个侧壁(3c,3d),其中至少在所述侧壁上形成有透明窗口,所述喷管实验段(3)包括:喷管部(31),构造成单边膨胀喷管结构,以及实验部(32),位于所述喷管部的下游,可以对喷管实验段中形成的轴对称边界层流场进行观察和光学非接触测试,以便于对超声速边界层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
107 基于边界层透平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201110140100.0 2011-05-27 CN102192115A 2011-09-21 史翊翔; 蔡宁生; 李汶颖; 周滢垭
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边界层透平为动装置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提出了边界层透平的一种可行的应用领域。该系统可分别基于边界层透平利用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发电,以解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动力装置小型化困难、进口参数较高、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可用于热发电的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要求,实现适用于低温蒸汽、湿蒸汽、有机工质等多种工质的发电需求,提高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同时本系统复杂度低、制造简单、结构紧凑、操作简便,适用于离网式分布式供能。
108 边界层模拟的尖劈隔栅组合装置 CN201010298629.0 2010-09-30 CN101957255A 2011-01-26 余世策; 冀晓华; 胡志华; 蒋建群
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界层模拟的尖劈隔栅组合装置。长度等于风洞试验段宽度的两根等边的一边固定在风洞断面的上下壁面上,两根等边角钢的另一边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均开有腰形槽,两根等边角钢间垂直安装有多根T形钢,该短边与两根等边角钢另一边的腰形槽内侧滑动连接并固定,该长边的两侧分别安装直角三角形木板,在每根T形钢长边的两侧的腰形槽中分别安装滑动基座,通过连杆与安装在直角三角形木板短边的轴承座铰接,在每根T形钢短边沿长度方向分别开有一排螺孔可安装横向档板和竖向档板。通过改变直角三角形木板转角调节尖劈的迎风形态,改变横向档板和竖向档板调节不同位置的档风效应,以适应不同地貌的模拟要求。
109 砂金选的风流边界层法及风选机 CN89106758.2 1989-08-22 CN1013030B 1991-07-03 章晓林; 易南生; 任海成
砂金选的风流边界层法及风选机,涉及选矿技术领域。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工艺流程及设备结构简单,降低精矿产率,提高回收率,本发明利用风流边界层原理,先将入选矿砂单层地撒布在平型运输皮带上,然后进入空气射流分选。风选机由皮带运输机、风机、风嘴、布料斗等组成,流程及设备结构十分简单,入选粒度范围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现有的摇床、跳汰、溜槽及平风流分选机高,适合于干旱地区的砂金矿中使用。
110 砂金选的风流边界层法及风选机 CN89106758.2 1989-08-22 CN1045537A 1990-09-26 章晓林; 易南生; 任海成
砂金选的风流边界层法及风选机,涉及选矿技术领域。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工艺流程及设备结构简单,降低精矿产率,提高回收率,本发明利用风流边界层原理,先将入选矿砂单层地撒布在平型运输皮带上,然后进入空气射流分选。风选机由皮带运输机、风机、风嘴、布料斗等组成,流程及设备结构十分简单,入选粒度范围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现有的摇床、跳汰、溜槽及平风流分选机高,适合于干旱地区的砂金矿中使用。
111 一种大气边界层 CN201720677287.0 2017-06-12 CN206847900U 2018-01-05 廖海黎; 李明水; 李志国; 陈淳; 马存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气边界层洞,包括风洞本体和设置在风洞本体上部的回流道;所述风洞本体从进风口到出风口依次包括风扇段、大开扩散段、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和扩散段;所述大开角扩散段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防分离网;稳定段至少设置有一层阻尼网;本实用新型省略了蜂窝器,缩短了风洞的整体长度,节约了建筑面积,从而节省投资提高其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12 近底边界层的观测架 CN201621100512.6 2016-09-29 CN206038006U 2017-03-22 顾靖华; 何青; 薛元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底边界层的观测架,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以可拆分方式连接,上层结构设置有观测仪器安装区,下层结构设置有防沉降装置。上层结构包括:三棱台和仪器固定槽,三棱台的上端平面构成吊装结构,三棱台的下端平面焊接有若干个不同长短的仪器固定槽钢。下层结构包括:三个三支架和若干防抛弃式沉降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下长期观测过程中三脚架系统被掩埋的问题;并且还设置有防沉降板自动脱落回收结构,解决三脚架底部泥沙堆积后无法回收的问题。结构上采用上下分层组装模式,实现了1架2用,只用上层结构实现常规座底观测,组装后实现近底边界层观测,便于运输及野外使用。
113 一种光学图像边界层转捩位置的智能判读方法 CN202310966766.4 2023-08-03 CN116681879A 2023-09-01 姚林伸; 陈植; 黄振新; 张林; 冯黎明; 梁耕源; 李悦; 王良锋; 杨可; 余皓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图像边界层转捩位置的智能判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对数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将不同成像条件下的光学图像进行统一,并增强光学图像中的细节;S2、基于形态学操作的边界层区域定位方法自动从光学图像中确定边界层区域;S3、基于直线检测的边界层转捩位置定位方法在统一标准下对光学图像中的边界层区域对边界层转捩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本发明可以对光学图像进行快速批量处理,实现对光学图像中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定位。相较于人工判读,处理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且针对不同图像的处理结果共享同一个标准,具有可比性;相较于半自动判读,本发明可以自动定位边界层附近的感兴趣区域,大大提高了处理的效率。
114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边界层吸入式推进系统 CN202310565034.4 2023-05-19 CN116537946A 2023-08-04 谭慧俊; 高鼎; 刘铎; 金铂林; 黄河峡; 谢景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边界层吸入式推进系统,包括狭缝式进气道、燃烧室和尾喷管;狭缝式进气道包括外压缩段和内压缩段,外压缩段包括一段自前向后延伸的斜面,且该斜面前端与唇罩前端点所在平面的距离大于该斜面后端与唇罩前端点所在水平面的距离;内压缩段包括唇罩和内压缩通道,燃烧室用以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燃气,尾喷管将燃气可用功转化为动能。本发明可以更低的排气速度来使推进系统获得相同的推,降低排气带走的逃逸能量,降低激波损失,并使进气道的迎面积和气动阻力减小,提升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115 一种边界层吸入式进气道及内流控制装置 CN202211346795.2 2022-10-31 CN115559814B 2023-06-20 张悦; 郑飞飞; 周杰; 何小明; 王德鹏; 谭慧俊; 陈亮; 王梦格
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界层吸入式BLI进气道及其内流控制装置。该边界层吸入式BLI进气道包括机体平面以及进气道主体,其中在进气道下壁面第一个S弯起始位置设有内流控制装置。该内流控制装置为一种新型的双通道连续式射流激励器,通过电机驱动转子偏心转动引起激励器腔体容积变化,进而在上、下游两个通道形成正、负压差,上游通道吹气产生射流注入动量,同时下游通道吸气带走部分低能流,从而起到改善下游流场品质的作用,实现对边界层吸入式BLI进气道的主动流动控制。与传统的射流激励器相比,该内流控制装置射流连续性好、控制精准且采用双通道设计无需外接气源。
116 一种基于边界层摄入的冷一体化涵道风扇 CN202211432219.X 2022-11-16 CN115750439B 2023-06-16 朱敬德; 向鑫; 胡晓安; 滕雪峰; 陆惟煜; 洪树立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摄入的冷一体化涵道风扇,包括风扇本体、风扇电机、翅片式散热器和分流换热涵道,风扇本体安装在飞行器的尾部,分流换热涵道包括若干换热子涵道,换热子涵道设置在相邻的风扇叶片之间,换热子涵道由相邻风扇叶片相啮合的涵道板、相邻风扇叶片以及风扇电机外壁围成;翅片式散热器包括设置在分流换热涵道内的散热翅片和扰流柱。采用上述一种基于边界层摄入的风冷一体化涵道风扇,在不影响原边界层摄入装置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涵道内的高速冷流对风扇电机表面进行散热,以实现边界层摄入装置稳定工作的目的。
117 湍流边界层激励下结构声辐射近场计算方法 CN202310038949.X 2023-01-11 CN116167109A 2023-05-26 金江明; 熊成杰; 侯刘奖; 卢奂采
湍流边界层激励下结构声辐射近场计算方法,包括:1.确定湍流边界层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四边简支板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建立湍流边界层激励板的结构声系统;2.基于模态展开法,得到四边简支板模型的结构传递函数,再将传递函数与Corcos模型下TBL激励进行矩形离散求和得到板的振动响应;3.将格林函数的空间离散与结构模态传递函数中包含空间信息的模态振型一起离散为一个传递函数,再将该传递函数与Corcos模型下TBL激励进行矩形离散求和得到板的声场响应;4.给定参数,在距离板二分之一波长范围内布置阵列,即近场范围获得系统中板的振动位移响应和声场中声压响应云图。本发明为湍流边界层噪声提供能快速求解的近场模型,提高了计算速度。
118 脉冲洞中用于边界层测量的龙吊装置 CN202011371355.3 2020-11-30 CN112539909B 2023-03-24 余安远; 贺元元; 吴颖川; 杨辉; 杨大伟; 李一鸣; 张胜
发明属于实验流体学技术领域,公开了脉冲洞中用于边界层测量的龙吊装置,包括进气道模型、压力排架和呈门框状的龙门架,龙门架连接在进气道模型的上方,龙门架的横梁开设有卯孔,压力排架的上侧设有头,压力排架的榫头穿过龙门架的卯孔连接有上盖板,压力排架的迎风面开设有探针孔,压力排架的背风面开设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内连接有压力传感器,龙门架横梁的背风面下方连接有传感器保护罩,龙门架门框和横梁的背风面上连接有线缆保护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边界层压力测点密集排布时压力传感器在几何位置上互相干涉和采用较长皮托管连接时管道效应明显的问题,适用于脉冲风洞边界层参数测量试验研究。
119 一种基于边界层摄入的冷一体化涵道风扇 CN202211432219.X 2022-11-16 CN115750439A 2023-03-07 朱敬德; 向鑫; 胡晓安; 滕雪峰; 陆惟煜; 洪树立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摄入的冷一体化涵道风扇,包括风扇本体、风扇电机、翅片式散热器和分流换热涵道,风扇本体安装在飞行器的尾部,分流换热涵道包括若干换热子涵道,换热子涵道设置在相邻的风扇叶片之间,换热子涵道由相邻风扇叶片相啮合的涵道板、相邻风扇叶片以及风扇电机外壁围成;翅片式散热器包括设置在分流换热涵道内的散热翅片和扰流柱。采用上述一种基于边界层摄入的风冷一体化涵道风扇,在不影响原边界层摄入装置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涵道内的高速冷流对风扇电机表面进行散热,以实现边界层摄入装置稳定工作的目的。
120 一种汽车洞三级连续组合边界层控制系统 CN202211338424.X 2022-10-28 CN115541167A 2022-12-30 庞加斌; 刘晓晖; 李田田; 王建新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洞三级连续组合边界层控制系统,包括平抽吸系统、第一垂直抽吸系统、第二垂直抽吸系统、切向射流系统和控制模;水平抽吸装置的抽吸口位于喷口内,第一垂直抽吸装置的抽吸口位于喷口出口与天平转盘之间的地面上,第二垂直抽吸装置的抽吸口位于天平转盘上,切向射流装置的射流口位于第二垂直抽吸装置的抽吸口与移动带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采用水平抽吸、垂直抽吸与切向射流三级连续组合的边界层控制系统,在喷口出口处布置水平抽吸装置,在喷口和测试模型前端采用弱垂直抽吸装置,在移动带前采用切向射流,最终实现对试验区域边界层的控制,同时不对轴向静压梯度产生影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