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边界层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大气边界层速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CN202110140532.5 2021-02-02 CN113221311A 2021-08-06 颜冰; 汪四成; 马树青; 邱伟; 李乐; 刘芙妍
申请属于大气科学中边界层速数值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边界层风速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利用K‑L分解将随机湍流黏性系数去相关;2,利用投影重采样方法将多元响应值投影到一个维度;3,利用切片逆回归的方法求出充分降维转换矩阵;4,将步骤3中求出的降维空间视为控制变量约束蒙特卡洛法的误差;5,求出大气边界层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均值和方差。本申请保留了惯性项的作用,考虑了湍流黏性系数随高度的变化,且计算简便,是一个研究大气边界层实用且有效的模式,其结果更加准确,且属于非侵入式方法,能有效克服“维数灾难”的问题,在计算量少于蒙特卡洛法的情况下同时还能保证结果的精度更优。
182 一种用于湍流边界层流动控制的合成射流装置 CN202110304514.6 2021-03-22 CN113107820A 2021-07-13 高正红; 马睿; 陆连山
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湍流边界层流动控制的合成射流装置,包括振膜激励器、输出管路、合成射流空腔;振膜激励器通过输出管路与合成射流空腔连接;合成射流空腔包括空心腔体、阻网以及多孔盖板;空心腔体侧壁上开有若干进气口,输出管路一端连接在进气口;多孔盖板密封固定在空心腔体开口位置,多孔盖板与空心腔体形成的空腔体积固定,不随振膜激励器振膜振动而改变;多孔盖板上具有若干相同直径和开孔方向的圆孔;阻力网填充在空心腔体内;从进气口流入的气体流经阻力网后,从多孔盖板的圆孔吹出。本发明提出的多孔合成射流生成装置,可以由单个振膜振动生成多个均匀的合成射流,从而增大合成射流的作用面积,实现了湍流边界层流动控制。
183 一种分离边界层的分层式进气道及其造型方法 CN202110382746.3 2021-04-09 CN113062803A 2021-07-02 李志平; 潘天宇; 逯雨江; 李绍斌
本公开提供一种分离边界层的分层式进气道及其造型方法,能够显著降低主进气道出口的总压损失及畸变度;造型方法包括:根据中心线与面积率造型方法,获取主进气道和辅进气道的内通道造型;基于主进气道的预设参数,根据流量守恒函数确定主进气道的喉道面积;基于主进气道喉道截面的超椭圆指数和喉道截面宽高比,获取主进气道喉道截面形状和尺寸参数;基于半椭圆造型,获取用于连接主进气道和辅进气道的引流段的子午面造型;基于机身边界层高度和主进气道喉道的宽度,获取辅进气道喉道尺寸参数;基于辅进气道的流量,获取辅进气道的A I P截面直径;获取辅进气道偏距;扫掠获取分层式进气道造型。
184 一种基于Excel的边界层参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CN201711251879.7 2017-12-01 CN108009359B 2021-06-11 王显圣; 周方奇; 杨党国; 刘俊; 施傲; 杨野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xcel的边界层参数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00:在Excel中编写输入函数,用于在Excel的单元格中获取输入参数;步骤S200:在Excel表格中嵌入计算函数,根据所述输入参数计算边界层参数;步骤S300:在Excel区域中输出所述边界层参数并生成word格式的报告,并在Excel表中展示边界层参数分布。本发明在Excel中采用VBA语言编写程序读取测压装置测量的压数据,计算边界层参数和展示,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低,因此移植性强;对实验人员要求不高,不需要了解编程知识,只需导入数据或者输入数据即可;通过图文方式显示数据处理结果,可以使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得更加直观,并且能够同步反映测试数据的变化,因此实验操作人员操作时交互性更强。
185 考虑大气边界层湍流效应的远场声爆预测方法 CN202110117995.X 2021-01-28 CN112924131A 2021-06-08 乔建领; 韩忠华; 宋文萍; 丁玉临; 张力文
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大气边界层湍流效应的远场声爆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飞行高度、飞行赫数及大气条件等飞行参数,采用射线追踪技术确定声爆由飞机附近的近场声爆信号提取位置E1传播到地面远场E2的声爆传播路径;确定大气边界层厚度;以近场声爆作为输入波形,采用增广Burgers方程将其传播至大气边界层顶;采用修正的冯·卡能谱和傅里叶模态方法生成均匀各项同性的大气边界层湍流;采用二维HOWARD方程将大气边界层顶的声爆传播至地面远场。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大气边界层湍流效应的远场声爆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够考虑大气湍流对声爆的扭曲作用,准确模拟了声爆在大气湍流场中的传播,提高了远场声爆的预测精度
186 基于变边界层准滑模变桨优化控制方法 CN202011588044.2 2020-12-27 CN112696311A 2021-04-23 赵雪浩; 史欢; 刘杰; 彭鹏; 院晓涛
一种基于变边界层准滑模变桨优化控制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对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2)设计滑模面函数为;(3)设计变边界层的准滑模控制器;(4)对变桨机构等效一阶惯性环节;(5)可得基于变边界层的新型准滑模控制率。本发明在传统滑模变桨控制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变边界层的准滑模变桨控制策略,即准滑模变桨控制的边界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系统状态实时跟踪变化的。在保证转速与功率稳定的基础上同时削弱桨距抖振。通过对一台直驱永磁同步电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187 一种抑制边界层流场密度脉动的控制装置 CN201811574950.X 2018-12-21 CN109850130B 2021-03-26 袁湘江; 时晓天; 甘才俊
一种抑制边界层流场密度脉动的控制装置,包括在飞行器来流边界层的层流区域粗糙带或湍流区域粗糙带,实现在层流区促进流动转捩,在湍流区域抑制密度脉动强度。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由于其结构特征,有利于在较宽的赫数范围产生控制效果,能在不改变飞行器外形、不施加额外能量和不增加附加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的促进层流边界层的流动转捩和抑制湍流边界层中的密度脉动。
188 一种考虑激波和边界层的网格生成方法 CN202011215807.9 2020-11-04 CN112464583A 2021-03-09 万兵兵; 李晓虎; 陈坚强; 袁先旭; 涂国华; 段茂昌
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激波和边界层的网格生成方法。本发明通过初始流场捕捉激波位置,然后通过插值光滑获得激波面上的网格,保证激波与流向网格平行,同时在垂直表面方向上通过分段函数针对性布置激波和边界层区域的网格,从而生成能够用于开展扰动过激波的感受性过程研究的计算网格。
189 一种用于边界层转捩控制的“⊥”型凹腔结构 CN202010231383.9 2020-03-27 CN111550475A 2020-08-18 禹旻; 刘智勇; 冯峰; 杨武兵
发明一种用于边界层转捩控制的“⊥”型凹腔结构,该凹腔结构相比于原有凹腔结构,在底部增加了下凹腔部分,形成由上、下凹腔组合的“⊥”型凹腔结构。该凹腔结构用于转捩控制的实现方式为: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或洞试验等手段,确定飞行器表面的转捩过程;然后将凹腔设置在需要进行流动控制的飞行器表面的转捩区上游;最后通过调整影响流动状态的重要外形参数和边界层参数达到所需的边界层转捩控制效果。本发明凹腔结构的优点在于:低压损、控制作用明显,不需要额外能量,产生噪声小。
190 一种微小型转子发动机边界层厚度的预测方法 CN201710999759.9 2017-10-24 CN107748818B 2020-08-11 刘金祥; 左正兴; 张岩
发明公开的一种微小型转子发动机边界层厚度的预测方法,属于流体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微小型转子发动机单个速度分析周期内近壁面速度分布具备的特征;步骤二,建立微小型转子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步骤三:给定微小型转子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初始边界条件;步骤四,根据微小型转子发动机结构确定微小型转子的运功轨迹范围;步骤五:确定微小型转子发动机燃烧室近壁面的速度分布。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对微小型转子发动机燃烧室近壁面的速度分布预测,并实现对微小型转子发动机边界层厚度的预测,所述的预测方法既能体现边界层的流动特征,又能体现旋转对近壁面流场的影响。
191 一种分体式海洋边界层观测设备及方法 CN201910084218.2 2019-01-29 CN109827551B 2020-08-04 宋大雷; 杨华; 郭亭亭; 徐超; 麻怡凯
发明公开一种分体式海洋边界层观测设备,包括载体和观测体,观测体和载体之间采用可分离的连接方式;所述载体包括浮驱动机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和第一GPS定位模块,在载体的顶部端头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观测体与载体相连接或相脱离的释放装置;所述观测体测量探头,在测量探头的外侧设置有导流罩,在观测体的内部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GPS定位模块。本发明采用自下而上,由稳定海况到复杂海况的分体式观测设备,载体采用浮力驱动方式,虽然浮力驱动占用体积较大,但是不会占用观测体的体积,观测时只有观测设备经过测量海域,因其体积较小,减小对海洋的影响,极大提高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92 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CN202010294561.2 2020-04-15 CN111351528A 2020-06-30 贾永刚; 权永峥; 孙中强; 季春生; 李凯
发明涉及海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本发明采用了观测平台和回收装置的分体式设计,将体积庞大的浮体材料跟观测设备分离开来,避免了其对海流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利用连接缆绳回收海底的观测平台,可以提供足够的拉,避免了观测平台陷入沉积物中,不能顺利脱离海底的情况;回收装置链式设计,当其上浮至面后,更利于大型科考船的回收;其布放回收方法针对该装置的特点设置,稳妥可靠,适用于各类船舶,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193 一种分体抛载式海洋边界层观测设备及方法 CN201811515983.7 2018-12-12 CN109737925B 2020-05-19 李坤乾; 宋大雷; 路宁; 韩德超; 徐超
发明公开一种分体抛载式海洋边界层观测设备,包括母体、子体和重,母体和子体之间以及母体和重块之间均采用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母体包括母体天线、母体GPS模块、主电池包、压传感器和主控单元;所述子体包括子体天线、子体GPS模块、测量传感器组、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副电池包;所述母体和子体之间通过可分离单元连接,母体和重块之间通过抛载单元连接,可分离单元和抛载单元均与主控单元控制连接。本发明可自下而上测量海洋边界层环境数据,实现了海气界面的稳定运行观测,同时分体式结构缩小了传感器载体体积,降低了仪器本身对海洋环境数据的影响,提高观测数据的可信度,另外母体抛载后可上浮回收,降低了海洋环境观测成本。
194 一种无激波边界层排移鼓包的设计方法 CN201710238758.2 2017-04-13 CN107016199B 2020-05-05 王翼; 徐尚成; 王振国; 范晓樯; 闫郭伟; 熊冰; 陆雷
发明提出一种无激波边界层排移鼓包的设计方法,首先给定对称面上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拟合出对称面上的压力曲线,采用特征线的方法求解压力曲线所对应的轴对称外转基准流场。因为在基准流场的求解中采用完全赫压缩,因此设计出的鼓包在设计点上无激波产生,避免了激波带来的损失;最后基于给定的后缘型线,通过调整各流线的相对位置生成鼓包,达到型面优化的目的。本发明基于压力分布的基准流场设计更具有针对性,设计效率较高;对来流只进行马赫波压缩,避免了激波对来流造成的损失;通过后缘型线的控制改善鼓包对边界层的排移效果。
195 一种洞试验的边界层流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1710669030.5 2017-08-08 CN108303228B 2019-09-20 吴宁宁; 罗金玲; 朱国祥; 周丹; 康宏琳
发明提出一种洞试验的边界层流态控制装置及方法,根据飞行器在风洞试验中是否变化流态,采用被动型边界层流态控制装置或被动型边界层流态控制装置。本发明装置实现了风洞试验中对边界层流态的精确控制;本发明通过风洞试验中对边界层流态的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边界层流态控制装置,使边界层流态控制能精确更模拟飞行状态。
196 边界层涡轮机、对应的转子组件和隔板 CN201680043992.3 2016-06-10 CN109983202A 2019-07-05 B·W·赫尔顿; M·W·琼斯
一种边界层涡轮机(100),所述边界层涡轮机能够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限定内部空间(115)并且具有入口开口(112)和出口(113)开口以有利于流体流过所述壳体(110)。所述边界层涡轮机(100)还能够包括转子组件(120),所述转子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子腔室(117)中并且被构造为围绕旋转轴线(101)旋转。所述转子组件(120)能够具有多个圆盘(121),所述多个圆盘(121)沿着所述旋转轴线(101)间隔开并且限定沿着所述旋转轴线(101)的内部开口。当所述流体流过所述壳体(110)时,所述流体能够穿过所述圆盘(121)与所述内部开口之间的间隙。还提供对应的转子组件和隔板。
197 一种自适应边界层面无人艇控制导引方法 CN201910120131.6 2019-02-18 CN109828570A 2019-05-31 朱骋; 张磊; 王博; 庄佳园; 许建辉; 苏玉民; 沈海龙
发明属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边界层面无人艇控制导引方法。包括神经网络离线训练,初始化算法控制参数,获取规划点及传感器信息,判断规划点是圆弧还是直线,根据当前水面无人艇至目标点距离(若为圆,则为已完成的跟踪度),通过安全阈值观测器判断是否达到目标点,如果到达目标点,则将上一个目标点删除,再跳至步骤5,否则输出期望航向和期望航速。本发明通过自适应边界层在LOS算法中引入航速的考虑,提高其跟踪响应速度,利用双曲正切修正器优化LOS算法的跟踪控制精度。同时本算法采取模化设计,不论是自适应边界层中的水面无人艇制动长度神经网络,速度优化层还是基于向量场改进的圆弧导引策略,都能够运用在其他算法中。
198 一种基于粒子聚类的反演边界层高度方法 CN201811585669.6 2018-12-25 CN109541639A 2019-03-29 龚威; 刘博铭; 马盈盈; 史硕; 张明; 施一帆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聚类的边界层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激光雷达的后向散射信号和色比信号构造大气粒子的样本X序列。然后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分类器对样本X序列进行分类,得到边界层之上的大气分子类和边界层之下的气溶胶类。最后根据类别F序列,通过查找类别序列的最大梯度处,检索出边界层高度的结果。该方法不依赖于气溶胶的垂直浓度廓线来查找边界层高度,而是根据大气粒子的二维分布,通过粒子聚类的方法来确定边界层高度,避免了复杂气溶胶层次对查找边界层高度带来的影响。本发明方法具有执行简单,准确度高和适用性广泛的特点。
199 可控壁面压梯度的边界层吸入式进气道 CN201811087541.7 2018-09-18 CN109376385A 2019-02-22 潘天宇; 李志平; 李秋实; 郑孟宗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控壁面压梯度的边界层吸入式进气道,所述进气道的出口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进气道的进口截面形状由上下两个半椭圆形状组成;所述进气道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沿程截面形状均由上下两个半椭圆形状组成;所述沿程截面的宽度相等;所述进口截面的上半椭圆的高度大于下半椭圆的高度;所述进气道的半程截面处的上半椭圆的高度大于下半椭圆的高度。
200 一种流场边界层剪切应光学测量方法 CN201710067448.9 2017-02-07 CN106768822B 2018-12-21 陈星; 文帅; 宫建; 姚大鹏; 潘俊杰
一种流场边界层剪切应光学测量方法,涉及洞试验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包括:步骤(一)、对风洞试验模型进行阳极化处理和发黑处理;步骤(二)、涂抹液晶涂层;步骤(三)、得到液晶涂层颜色和剪切力的关系曲线;步骤(四)、安装6台测试相机;步骤(五)、6台测试相机同时拍摄液晶涂层图像;步骤(六)、去除不同测试相机拍摄的图像位置差异;步骤(七)、去除畸变处理;步骤(八)、对各个相机拍摄图像的相同颜色进行颜色校正;步骤(九)、得到模型表面剪切应力矢量分布结果;本方法获得的图像清晰直观,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高,可用于风洞流场显示、转捩诊断和模型表面摩阻定量测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