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多普勒效应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速度的装置和方法 CN202310586981.1 2023-05-24 CN116298373A 2023-06-23 陶润夏; 胥亮; 周明媞; 董莹; 徐南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速度的装置和方法,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的光轴上依次设有声光调制器、第二半波片、第二偏振分束器和第二涡旋模式转换器;被第二偏振分束器反射的光束的光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涡旋模式转换器和反射镜;反射镜反射的光束和第二涡旋模式转换器反射的光束通过第二偏振分束器合束成一条光束,该光轴上依次设有第三波片、第三偏振分束器或偏振无关分束器、第三涡旋模式转换器和光纤耦合器;光纤耦合器依次连接二极管、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模和计算机。利用量子精密测量的弱值放大技术,将微小的频率移动转化为较大的时间延迟,探索角速度的极限测量精度以及旋转多普勒更高阶效应的物理机制。
142 基于超声多普勒效应平气液段塞流液膜厚度测量方法 CN202211606191.7 2022-12-12 CN115930860A 2023-04-07 翟路生; 徐博; 夏海沿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声多普勒效应平气液段塞流液膜厚度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搭建水平气液段塞流超声多普勒测量系统,利用双晶超声探头获得回波信号,采集得到数字回波信号;依次对数字回波信号进行正交解调、低通滤波处理,获得仅包含与运动气泡速度有关的多普勒信息的信号;重构多普勒信号;提取多普勒频移信息,得到管道径向位置处气泡运动的速度序列;得到气泡速度时空分布矩阵;进行液膜区及液塞区的识别;泰勒泡所在位置处的速度为零,泰勒泡底部的分散气泡可引起多普勒频移,从而在速度时空分布中呈现非零速度值,通过探测液膜区距离双晶超声探头最远的非零速度值的位置,实现段塞流液膜厚度的测量;获得液膜厚度序列。
143 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流体三维涡量测量方法 CN202210984191.4 2022-08-17 CN115436013A 2022-12-06 骆传凯; 戴聪明; 朱文越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流体三维涡量测量方法,涉及流体涡量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光束扫描和外差探测技术,获取至少三个独立方向上的旋转多普勒频移,根据频移信息得到每个方向上的涡量信息,再进行矢量合成,即可得到光束照射区域内的三维涡量分布信息。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保证空间分辨率的同时,避免添加探针粒子的操作,在流体涡量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144 一种宽带微波与毫米波多普勒效应光子学仿真方法 CN202111205804.1 2021-10-15 CN113938213B 2022-12-06 邹喜华; 严相雷; 叶佳; 李沛轩; 白文林; 潘炜; 闫连山
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微波与毫米波多普勒效应光子学仿真方法,具体为:将宽带微波或毫米波加载到频率啁啾连续激光信号上,进而采用光学色散元件对生成的微波光子信号实施带宽拉伸和压缩处理,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恢复出宽带微波或毫米波信号;该恢复的宽带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同时包含运动速度和运动加速度对应的频段偏移和带宽伸缩,而不是简单的整体频移,实现高速运动下真实多普勒效应的精准仿真和模拟。本发明实现了高速运动场景下宽带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多普勒效应全面、精准仿真和模拟,对于新一代移动通信、雷达、电子战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45 一种适应极高速飞行器的抗多普勒效应信息传输方法 CN202211289930.4 2022-10-21 CN115361041A 2022-11-18 郝志松; 郑志明; 贾敏; 刘建成; 姚望; 张筱; 吴发国; 李斌; 雷光雄; 孙志远; 李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适应极高速飞行器的抗多普勒效应信息传输方法,利用两个极化通道分别传输扩频调制射频信号和扩频伪码射频信号;在接收端,对两个极化通道信号进行加、减、取模、滤波等处理,恢复基带信号。使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传输信道引入的多普勒效应影响,实现稳定可靠传输,为卫星通信等数字信息传输系统在高动态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提供有支撑
146 洞内模拟目标再入段等离子鞘套多普勒效应的测量方法 CN202110258800.3 2021-03-10 CN113029493B 2022-07-08 吴洋; 邓浩川; 韦笑; 杨景轩
发明涉及一种洞内模拟目标再入段等离子鞘套多普勒效应的测量方法,包括:搭建测量系统;在风洞爆轰子系统的风洞内部放置目标;根据预估气流速度设置收发子系统的参数;开启风洞爆轰子系统,将风洞内抽真空;利用收发子系统测量并获取目标在真空环境下的静态回波数据;注入测量气体以及助推用爆轰气体;通过点火子系统点火在风洞内形成爆轰测量环境,利用收发子系统测量并获取目标在爆轰测量环境下的测量状态回波数据;根据得到的静态回波数据和测量状态回波数据分析目标等离子鞘套多普勒效应。本发明适用于利用风洞模拟高空高速环境下,目标等离子鞘套多普勒效应的测量。
147 一种宽带微波与毫米波多普勒效应光子学仿真方法 CN202111205804.1 2021-10-15 CN113938213A 2022-01-14 邹喜华; 严相雷; 叶佳; 李沛轩; 白文林; 潘炜; 闫连山
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微波与毫米波多普勒效应光子学仿真方法,具体为:将宽带微波或毫米波加载到频率啁啾连续激光信号上,进而采用光学色散元件对生成的微波光子信号实施带宽拉伸和压缩处理,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恢复出宽带微波或毫米波信号;该恢复的宽带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同时包含运动速度和运动加速度对应的频段偏移和带宽伸缩,而不是简单的整体频移,实现高速运动下真实多普勒效应的精准仿真和模拟。本发明实现了高速运动场景下宽带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多普勒效应全面、精准仿真和模拟,对于新一代移动通信、雷达、电子战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48 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上行空分多址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2010235882.5 2020-03-30 CN113472396A 2021-10-01 马猛; 冯浩
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上行空分多址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一个基站和多个用户;基站中固定在转动圆盘上等间隔分布N根天线,圆盘以ω的速度旋转,在某时刻仅有一根天线与接收链路联通;系统还包括解调器、带通滤波器、调频模电子开关和天线选择单元;只需为不同用户分配相同频率,当用户向基站采用相同频率发送数据时,在基站处通过转动的天线产生多普勒效应,再通过滤波器来分离不同用户采用相同频率发送的数据,实现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上行空分多址移动通信。本发明技术方案配置灵活、使用灵活,能够有效解决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资源不足问题,有效增加用户容量。
149 利用多普勒效应接触式振动光子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0494126.9 2021-05-07 CN112903085B 2021-07-20 刘晓海; 郭怡然
申请涉及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接触式振动光子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利用多普勒效应的接触式振动光子传感器,包括外封装层(9),所述外封装层(9)内还包括:基材料(1)和镜面体(2);所述硅基材料(1)包括侧壁(10)和顶部开口的由侧壁(10)包围形成的腔体(11);所述镜面体(2)设置于腔体(11)内,且所述镜面体(2)顶部具有镜面层(21),所述镜面体(2)的侧面通过悬臂梁(22)与所述侧壁(10)连接,所述悬臂梁(22)为弹簧形。本申请的接触式振动光子传感器利用多普勒效应提供准确的精准度,使用弹簧形的悬臂梁,可以提高镜面体(2)的振幅,提高传感器感应振动时的灵敏度。
150 对抗无线通信多径衰落与多普勒效应的方法及系统 CN202011505882.9 2020-12-18 CN112637899A 2021-04-09 武贵路; 陆波; 丁文杰; 李正权
发明涉及一种对抗无线通信多径衰落与多普勒效应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智能交通系统ITS网络,所述ITS网络包括彼此可通信的源车辆终端与目的车辆终端以及RISs装置;初始化源车辆终端和目的车辆终端所需物理参数;所述源车辆终端实时计算自身与目的通信端之间的通信距离,并发送通信请求至所述目的车辆终端和RISs装置,利用满足目的车辆终端接收合并信号最强的条件求解自身反射系数;将所述自身反射系数发送至所述RISs装置,并控制RISs装置按照自身反射系数调控以接收入射波信号并反射发送至所述目的车辆终端;所述目的车辆终端接收所述源车辆终端直接发送信号和RISs装置所反射的信号,并合并两路信号。本发明有效改善了无线通信网络中传输性能。
151 一种基于偏振光栅多普勒效应的物体运动速度测量方法 CN202011457850.6 2020-12-11 CN112557690A 2021-03-26 任元; 沙启蒙; 刘通; 邱松; 王卫杰; 王琛; 刘政良; 陈琳琳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偏振光栅多普勒效应的物体运动速度测量方法,基于偏振光栅的光学特性,从理论上阐明了偏振光栅的多普勒效应产生机理,提出了将偏振光栅的±1级衍射光进行叠加得到具有拍频特性的线偏振光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信号光的表达式,并对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运动的平均速度,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了偏振光栅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将偏振光栅与运动物体固联即可得到物体的运动信息。本研究实现了对运动光栅线性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对光学外差探测及激光移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潜在的意义。
152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旋转声源多普勒效应消除方法 CN202011380075.9 2020-11-30 CN112525338A 2021-03-19 张小正; 李银龙; 毕传兴; 张永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旋转声源多普勒效应消除方法,是在旋转声源辐射声场中设置测量面,在测量面上周向均匀设置的N个测点中随机选取H个测点安装传声器,获取含有多普勒效应的声压信号;建立各传声器所在测点坐标在静止柱坐标系和随旋转声源旋转的旋转柱坐标系下的对应关系;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H个传声器所获取的声压信号重构得到静止柱坐标系下的周向模态幅值;根据周向模态幅值和静止柱坐标系与旋转柱坐标系下声压谱的对应关系获得各传声器所在测点处不含多普勒效应的声压,消除多普勒效应。本发明突破了Shannon‑Nyquist采样定律限制,减少了传声器数量,允许传声器在周向上随机分布,降低了测量成本和传声器安装难度。
153 基于多普勒效应模拟户外危险规避的盲人定向训练装置 CN201810645195.3 2018-06-21 CN108898911B 2020-12-08 林泽和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模拟户外危险规避的盲人定向训练装置,涉及盲人定向训练技术领域。该基于多普勒效应模拟户外危险规避的盲人定向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分别与滚筒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滚筒上套接有皮带,且皮带的前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该基于多普勒效应模拟户外危险规避的盲人定向训练装置,通过设置训练模拟机构,以及第二旋转电机平转杆和连接杆的配合设置,从而基于多普勒效应有效增强盲人对周围声音的感知灵敏度,提高了盲人对户外危险的规避反应
154 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的物体速度测量装置 CN202010816672.5 2020-08-14 CN111830272A 2020-10-27 陈越洋; 李劲松; 张浩然; 徐阳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的物体速度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准直扩束透镜、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计算机、分光棱镜、二次反射直角棱镜、聚焦透镜、CCD图像传感器和旋转轴,其中:激光器发出高斯光束,光束经准直扩束透镜扩束准直后照射在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上,将计算全息图通过计算机传输到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中生成涡旋光束并透射部分高斯光束;两种光束叠加后经分光棱镜透射后沿光轴入射到与旋转轴同步旋转的二次反射直角棱镜上;在其内部经历两次反射后叠加光束经分光棱镜反射后通过聚焦透镜会聚在CCD图像传感器上产生干涉;通过计算机计算干涉图样中暗斑的转动角度得出旋转物体角速度。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155 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声波三维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2010557197.4 2020-06-18 CN111796116A 2020-10-20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声波三维速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具有超声波收发功能的超声波探头、悬臂杆、内部有电路板的电路板腔体及支撑座,超声波探头两两相对构成多个测量段,每对探头的发射面相互平行,且其中心连线与发射面垂直,每个超声波探头通过独立的悬臂杆固定在电路板腔体上。该装置采用直射式结构,机械部件少、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加工精度便于控制。同时由于采用相位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收发探头之间的信号相位,无需温度传感器即可通过差分方法获得虚拟温度,消除掉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156 基于TOA测距和多普勒效应传感器节点定位方法 CN201710657205.0 2017-08-03 CN107390171B 2020-10-09 孙海信; 谢宇芳; 齐洁; 苗永春; 许静萱
基于TOA测距和多普勒效应传感器节点定位方法,涉及水下传感器。在一个定位周期内,待定位节点接收到N个锚节点发射的定位信标,并由这些定位信标测量到相应的节点间距离和多普勒频移信息。另外,在该定位周期内,待定位节点可以通过IMU传感器获得多组自身的速度测量。在各种测量信息已知的基础上,待定位节点先利用自身的速度将不同测量时刻上的实际信息与其在定位周期初始时刻上的位置关联起来,然后运用信息预处理所得到的关系式和测量信息构造最大似然函数,最后估计出待定位节点在定位周期内的运动轨迹。
157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提高原子精度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1810933658.6 2018-08-16 CN109188888B 2020-09-29 陈寿元; 张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的提高原子精度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该实验装置基准电磁波时钟输入接口,其与基准电磁波时钟相连,以提供基准计时频率;原子钟电磁波源,其用来提供计时用的正弦电磁波;微波接收处理器,其与测量探头相连;所述测量探头用来接收原子钟电磁波源与基准电磁波时钟的频率信号并传送至微波处理器,在所述微波处理器内采用李萨如图测量原子钟电磁波源与基准电磁波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频率微调环,其为一圆形微波传输通道,且基于多普勒效应来消除原子钟电磁波源与基准电磁波时钟的频率偏差,以达到提高原子钟的精度。
158 基于相对速度和多普勒效应的音频信号到达时间修正方法 CN202010448427.3 2020-05-25 CN111505584A 2020-08-07 陈香; 于萌; 张旭; 曹帅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速度和多普勒效应的音频信号到达时间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测、获取当前定位周期以及上一定位周期的信号到达时间;步骤2、利用信号的到达时间差值、系统定位周期及信号传播速度初步估计目标相对基站的运动速度;步骤3、根据该相对速度构建搜索区间并在其内寻找合适的速度用以精确估计多普勒效应造成的频偏,进而修正音频信号到达时间。本发明是无须额外信息,不依赖历史位置,仅利用信号的到达时间差值、系统定位周期及信号传播速度求解相对运动距离,初步估计出目标相对于基站的运动速度,精确估计多普勒效应造成的频偏,进而修正音频信号到达时间。本发明具有无须引入冗余信息、精度高、鲁棒性好,计算量小等优点。
159 基于5G的无线信道仿真器的多普勒效应实现方法 CN202010011555.1 2020-01-06 CN111181659A 2020-05-19 沈亮; 房保卫; 张吉林; 李文军; 李小红
发明公开了基于5G的无线信道仿真器的多普勒效应实现方法,设置相对合理信道半波长采样密度SD,将移动终端的相对运动距离分为若干采样片段;其中fc是载波频率,c是光速,按照5G衰落模型的信道矩阵公式,计算每一个位置片段上的信道冲击响应矩阵h,得到该运动轨迹上的信道矩阵序列h1。本发明针对5G信道模型的多普勒效应在硬件仿真器中实现,在复杂度和计算量可控的基础上,精确模拟复杂场景的系统级仿真的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扩展,而且具有很好的抑制谐波效果。
160 一种利用纹传播展现多普勒效应的新型教学用具 CN201911320128.5 2019-12-19 CN110956881A 2020-04-03 方凌花
一种利用纹传播展现多普勒效应的新型教学用具,属于教学用具领域。本装置主要由水槽、可滑动式底座、升降式发声器固定支架、供电线路、发声器、频闪光源六部分组成。本装置借助发声器发声使水面产生波纹,水槽与发声器产生相对运动,在频闪光源照射下,观察发声器前后水面波纹的差异来间接展现多普勒效应。所述装置相比于传统教学用具而言,具有现象明显,能够更加直观的反应多普勒效应;体积小,不占空间;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橡胶防震垫的使用可以减轻发声器与发声器固定支架之间的共振和能量散失。其中肋板和固定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